“天幹物燥,小心火燭!”
duang~~~
“天幹物燥,小心火燭!”
“......”
悠長的聲音逐漸消失在夜的盡頭,夜幕下的雒陽城安靜得甚至能聽到微風的呼吸聲。
在那靜謐的街道盡頭處,緩步走來一個身影,這人低著頭,戴著鬥笠,身著夜行衣,走進了一處別院的小門。
小門內沒有燭火,顯得有些幽深,那人徑直穿過長廊,來到了一處偏僻的小屋,在小屋的南邊的書架上,有一方硯台。
硯台扭動,轟隆一聲,靠近角落的書架突然向前挪移了半米餘,正好空開一條走道,人進入走道,書架旋即緊閉,像是一切都沒有發生一樣。
甬道狹長昏暗,隻容一人行走,兩側牆壁上每隔十米便有一盞幽蘭色的燈火亮起,不知走了多久,那人來到石門前,伸手在牆上一按,一塊青磚凹陷,石門展開。
石門之內,別有一番天地!
這是一個方圓五丈的廳堂,廳堂兩側擺滿了燭台,卻是幽蘭的燭火,廳堂上首,是一個青麵獠牙的鬼怪石雕,其下端正的坐著一個魁梧猙獰的男子。
男子正是西涼群魔之首,萬魔之王董卓董仲穎。
“文優也到了,咱們開始吧。”(ps:李儒字文優。)
董卓擺手示意李儒落座,向下首幾人言道:“稚然,亞多,這件事是你們倆主抓的,便從你們倆先開始吧。”(ps:李傕字稚然;郭汜字亞多。)
李傕、郭汜互視一眼,麵色有些難堪。
李傕拱手言道:“相國大人,末將奉命派人搜尋神鼎,雒陽城裏裏外外幾乎都被末將翻遍了,可依舊沒有神鼎蹤跡。”
郭汜緊隨其後:“末將派人挖了數座皇陵,盡是些金銀首飾,珠寶玉器,雖然發現了一些古鼎,但絕沒有相國大人描述的神鼎。”
上首董卓眉頭微沉:“加大力度,繼續尋找!不惜一切代價,務必給我找到神鼎!”
身旁落座的李儒不解道:“嶽父大人,如此勞民傷財,不遺餘力的尋找神鼎,會不會耽誤了大事?且不說這神鼎的傳言是否屬實,即便是屬實,這神鼎也未必會在雒陽城中啊。”
“文優,我知你為何擔憂,若是你參與了當年剿滅黃巾的戰鬥,你便會知道,我今日這麽做絕對是值得的!”
董卓的眼神似乎凝固了,他的腦海裏倒映出當年廣宗城下,張角以一己之力召喚神龍相助的場景,頃刻之間,數萬人馬灰飛煙滅,真是太可怕了。
而在張角死後,便有流言從黃巾軍內部傳出,當年大賢良師遊曆神州大地,尋找到了禹皇留下的九州神鼎,從中獲得了真龍神力。
有了真龍神力,便相當於覺醒了真龍神魂,有榮登九五之天命,麵對至高無上的權利誘惑,又有誰能堅守本心,不為所動!
同樣正是因為張角獲得了真龍神力,故此才會野心膨脹,想要顛覆皇權,一統天下!
若是在董卓沒有獲得雍州鼎之前,可能他還不會相信這個傳言,可偏偏在黃巾之亂後的一段時間裏,董卓找到了傳說中的雍州鼎,並且借助雍州鼎,實力大增。
這讓他不得不相信九州神鼎這個傳言是真的!
李儒一拱手:“既然嶽父大人如此說了,那小婿便不再多言了。按照如今局勢來講,雒陽基本上已經落在了咱們的掌中。昔日天子被廢,大臣們敢怒不敢言,此誠隱患也。故此,小婿認為當采取懷柔之策,在威懾群臣的前提下,逐漸收攏人心,為嶽父......”
“笑話!”
對麵的董璜譏笑一聲:“叔父功高蓋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還用得著什麽懷柔之策?真是可笑之極!依小侄之愚見,當下第一要務當整頓兵馬,以武力開道,威懾群臣,不服者殺無赦!過個十天半個月的再把劉協那小子廢掉,叔父您直接登基稱帝,我等也能混個開國功臣當當!如此豈非更好?”
“果真愚見也!”
李儒憤憤不平:“劉辯和劉協能一樣嗎?我等廢掉劉辯是因為劉辯沒有覺醒真龍神魂,扶起劉協是因為劉協覺醒了真龍神魂,而今若是唐突之下將其廢掉,你讓天下人如何看待董相國!”
“管他如何看待!”
一旁董旻直接譏諷道:“文優是覺得我大哥一路走來,靠的是旁人如何看待嗎?真是笑話!我就覺得董磺小侄言之有理,劉協是覺醒了真龍神魂,但不過區區武師境初期而已,捏死他比捏死一隻螞蟻還容易!讓你成天對這麽一個小孩兒卑躬屈膝,你願意,我董旻可不願意!我讚成董璜小侄的意見,讓我大哥登基稱帝!”
李儒搖了搖頭,臉上充滿了鄙夷:“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劉協是弱,弱到不如一隻螞蟻!可他仍舊是靈帝皇子,仍舊是大漢承認的統治者,也的的確確覺醒了真龍神魂,他的意義不在於生死,而在於民心!”
“真龍神魂?”
董旻不屑道:“隻要我大哥登基稱帝,發動全國的力量尋找九州神鼎,到那時真龍神力必定歸於我大哥,如此大事可定矣!”
李儒正欲開口反駁,上首董卓擺手製止道:“此事爾等勿議,我心裏有數!”
董旻、董璜相視一笑,他們是董卓近親,是嫡係部隊,而李儒不過是董卓的女婿,憑借著些許謀略混的風生水起,但也是相對於其他人而言的,對於董旻、董璜二人來講,李儒便是一個外人。
李傕、郭汜一直閉嘴不言,就是因為他們倆有自知自明,雖然他們掌管著董卓麾下的精銳力量,但論親信度,遠遠低於董旻、董璜,甚至是李儒。
董卓當然明白他們之間的矛盾,隻是苦於沒辦法化解,所以隻能維持:“列位!今日之會,與會者皆乃卓之心腹,大家切莫因一點小事而傷了和氣,董某還需要大家精誠團結,才能在這魚龍混雜的雒陽站穩腳跟,至於登基稱帝一事,我心中自然有數。”
“可是......”
董旻正欲開口,董卓直接打斷道:“今日有些累了,爾等先行回家吧。”
李儒起身正要離開的時候,董卓攔道:“文優且慢,我找你有事。”
少頃,人散。
隻剩下董卓和李儒二人。
董卓從袖中掏出一張絹信:“這是劉辯那家夥給皇帝小兒上的離別書,說要盡快到弘農,此人終究留不得,文優安排一下,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覺。”
李儒點了點頭,略微沉吟,想起了最近幾日劉辯的變化,心神不寧道:“嶽父大人放心,我會盡快安排妥當。”
29
duang~~~
“天幹物燥,小心火燭!”
“......”
悠長的聲音逐漸消失在夜的盡頭,夜幕下的雒陽城安靜得甚至能聽到微風的呼吸聲。
在那靜謐的街道盡頭處,緩步走來一個身影,這人低著頭,戴著鬥笠,身著夜行衣,走進了一處別院的小門。
小門內沒有燭火,顯得有些幽深,那人徑直穿過長廊,來到了一處偏僻的小屋,在小屋的南邊的書架上,有一方硯台。
硯台扭動,轟隆一聲,靠近角落的書架突然向前挪移了半米餘,正好空開一條走道,人進入走道,書架旋即緊閉,像是一切都沒有發生一樣。
甬道狹長昏暗,隻容一人行走,兩側牆壁上每隔十米便有一盞幽蘭色的燈火亮起,不知走了多久,那人來到石門前,伸手在牆上一按,一塊青磚凹陷,石門展開。
石門之內,別有一番天地!
這是一個方圓五丈的廳堂,廳堂兩側擺滿了燭台,卻是幽蘭的燭火,廳堂上首,是一個青麵獠牙的鬼怪石雕,其下端正的坐著一個魁梧猙獰的男子。
男子正是西涼群魔之首,萬魔之王董卓董仲穎。
“文優也到了,咱們開始吧。”(ps:李儒字文優。)
董卓擺手示意李儒落座,向下首幾人言道:“稚然,亞多,這件事是你們倆主抓的,便從你們倆先開始吧。”(ps:李傕字稚然;郭汜字亞多。)
李傕、郭汜互視一眼,麵色有些難堪。
李傕拱手言道:“相國大人,末將奉命派人搜尋神鼎,雒陽城裏裏外外幾乎都被末將翻遍了,可依舊沒有神鼎蹤跡。”
郭汜緊隨其後:“末將派人挖了數座皇陵,盡是些金銀首飾,珠寶玉器,雖然發現了一些古鼎,但絕沒有相國大人描述的神鼎。”
上首董卓眉頭微沉:“加大力度,繼續尋找!不惜一切代價,務必給我找到神鼎!”
身旁落座的李儒不解道:“嶽父大人,如此勞民傷財,不遺餘力的尋找神鼎,會不會耽誤了大事?且不說這神鼎的傳言是否屬實,即便是屬實,這神鼎也未必會在雒陽城中啊。”
“文優,我知你為何擔憂,若是你參與了當年剿滅黃巾的戰鬥,你便會知道,我今日這麽做絕對是值得的!”
董卓的眼神似乎凝固了,他的腦海裏倒映出當年廣宗城下,張角以一己之力召喚神龍相助的場景,頃刻之間,數萬人馬灰飛煙滅,真是太可怕了。
而在張角死後,便有流言從黃巾軍內部傳出,當年大賢良師遊曆神州大地,尋找到了禹皇留下的九州神鼎,從中獲得了真龍神力。
有了真龍神力,便相當於覺醒了真龍神魂,有榮登九五之天命,麵對至高無上的權利誘惑,又有誰能堅守本心,不為所動!
同樣正是因為張角獲得了真龍神力,故此才會野心膨脹,想要顛覆皇權,一統天下!
若是在董卓沒有獲得雍州鼎之前,可能他還不會相信這個傳言,可偏偏在黃巾之亂後的一段時間裏,董卓找到了傳說中的雍州鼎,並且借助雍州鼎,實力大增。
這讓他不得不相信九州神鼎這個傳言是真的!
李儒一拱手:“既然嶽父大人如此說了,那小婿便不再多言了。按照如今局勢來講,雒陽基本上已經落在了咱們的掌中。昔日天子被廢,大臣們敢怒不敢言,此誠隱患也。故此,小婿認為當采取懷柔之策,在威懾群臣的前提下,逐漸收攏人心,為嶽父......”
“笑話!”
對麵的董璜譏笑一聲:“叔父功高蓋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還用得著什麽懷柔之策?真是可笑之極!依小侄之愚見,當下第一要務當整頓兵馬,以武力開道,威懾群臣,不服者殺無赦!過個十天半個月的再把劉協那小子廢掉,叔父您直接登基稱帝,我等也能混個開國功臣當當!如此豈非更好?”
“果真愚見也!”
李儒憤憤不平:“劉辯和劉協能一樣嗎?我等廢掉劉辯是因為劉辯沒有覺醒真龍神魂,扶起劉協是因為劉協覺醒了真龍神魂,而今若是唐突之下將其廢掉,你讓天下人如何看待董相國!”
“管他如何看待!”
一旁董旻直接譏諷道:“文優是覺得我大哥一路走來,靠的是旁人如何看待嗎?真是笑話!我就覺得董磺小侄言之有理,劉協是覺醒了真龍神魂,但不過區區武師境初期而已,捏死他比捏死一隻螞蟻還容易!讓你成天對這麽一個小孩兒卑躬屈膝,你願意,我董旻可不願意!我讚成董璜小侄的意見,讓我大哥登基稱帝!”
李儒搖了搖頭,臉上充滿了鄙夷:“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劉協是弱,弱到不如一隻螞蟻!可他仍舊是靈帝皇子,仍舊是大漢承認的統治者,也的的確確覺醒了真龍神魂,他的意義不在於生死,而在於民心!”
“真龍神魂?”
董旻不屑道:“隻要我大哥登基稱帝,發動全國的力量尋找九州神鼎,到那時真龍神力必定歸於我大哥,如此大事可定矣!”
李儒正欲開口反駁,上首董卓擺手製止道:“此事爾等勿議,我心裏有數!”
董旻、董璜相視一笑,他們是董卓近親,是嫡係部隊,而李儒不過是董卓的女婿,憑借著些許謀略混的風生水起,但也是相對於其他人而言的,對於董旻、董璜二人來講,李儒便是一個外人。
李傕、郭汜一直閉嘴不言,就是因為他們倆有自知自明,雖然他們掌管著董卓麾下的精銳力量,但論親信度,遠遠低於董旻、董璜,甚至是李儒。
董卓當然明白他們之間的矛盾,隻是苦於沒辦法化解,所以隻能維持:“列位!今日之會,與會者皆乃卓之心腹,大家切莫因一點小事而傷了和氣,董某還需要大家精誠團結,才能在這魚龍混雜的雒陽站穩腳跟,至於登基稱帝一事,我心中自然有數。”
“可是......”
董旻正欲開口,董卓直接打斷道:“今日有些累了,爾等先行回家吧。”
李儒起身正要離開的時候,董卓攔道:“文優且慢,我找你有事。”
少頃,人散。
隻剩下董卓和李儒二人。
董卓從袖中掏出一張絹信:“這是劉辯那家夥給皇帝小兒上的離別書,說要盡快到弘農,此人終究留不得,文優安排一下,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覺。”
李儒點了點頭,略微沉吟,想起了最近幾日劉辯的變化,心神不寧道:“嶽父大人放心,我會盡快安排妥當。”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