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又叫鬼節,傳說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是民間祭祖、道家齋醮,佛門建盂蘭盆會的日子。
實際上在佛教中這一日本不是普濟亡魂的日子,反而是歡喜日。
按照慣例,從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這九十天中,定居在某個寺中,不得隨意走動。這樣一來可專心修道,二者可以避免傷害草木蟲類,是即所謂“夏安居”。
七月十五日乃“解夏”之日,是日僧眾聚集一堂,慶祝法歲周圓。在佛經原意,這個節日當是僧眾最快樂的日子,戒經裏稱七月十五日為“佛歡喜日”和“僧自恣日”。
七月十五最早的由來乃是漢民族的祭祖薦亡之日,後來道家將這一日設為孤魂野鬼之節日,而佛教在漢化的過程中,也將這一天的預盂蘭盆會做了改變,增加了普濟亡魂的內容。
雖然這一日與最早的目的已然不同,不過節日不是天地所設,乃是人們所定,並且自然而然成了一種約定習俗的日子。因此這一天從最早的祭祖,到了如今也變成鬼門關大開,普濟亡魂的日子。
在法會第五、第六天下午完結後,寺中眾多僧人與許多居士就開始搭建法壇。先是將二層右邊的空地全部用五色布幔圍起來,圍出一個巨大的空間,外麵又做了許多假花、亮片之類的東西作為裝飾點綴,顯得富麗堂皇,倒是寺中少有色彩斑斕的時候。
在場地之中,則是設立三壇,分別為佛壇、普施壇、孤魂壇,每個壇上又做了種種布置。
其中佛壇上放著佛像以及如意尺,普施壇上放著貢品,而孤魂壇則放著許多牌位。前些日子眾多香客所寫下的牌位,此時都供奉在孤魂壇上。
農曆七月十五當天,在早飯後由知客堂僧人敲響三聲大鍾。
隨著悠悠鍾聲響起,眾多僧人皆是穿著袈裟法衣來到法壇外,眾多香客也早就在此等候。
法壇處先有人用三板止靜,隨後所有參加的僧人和香客搭衣持具進入壇內。這一天參加法會的人也不少,方才素問等人下山的時候就看到到處都是人,在陸續進場之後,將一個占地
行德行法二人作為行者拿著引路旗,行戒行慧二人鳴引磬,法海、道欽等八人執小旗,到素問處分成兩班,對麵立定,鳴引磬四下……經過一連串的準備,眾人才站好位置。
先是由道衍作為維納唱讚,眾人跟著唱和,盆會就正式開始了。
首先是素問淨壇繞經,即繞誦盂蘭盆經,三遍之後則是唱讚:“目連啟教,世尊宣揚,缽和羅飯利存亡,脫苦往天堂,妙樂無疆,孝行永流芳。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三遍唱讚之後再是問答,再由道衍持淨水杯,念淨壇偈:“菩薩柳頭甘露水,能令一滴遍十方,腥膻垢穢盡蠲除……”
“好無聊啊!”陸平之身邊的女孩趴在他耳邊小聲說道。在會場裏麵人太多,雖然初秋的早上已經開始涼了下來,但眾人仍然感覺到一陣悶熱。加上那繁瑣的儀式,讓人實在待不住了。
陸平之點點頭。這些儀式確實挺無聊的,他現在開始有些後悔起大早過來了,不如多睡一會兒了。
這幾天他每天都來寺院,可是想看的一點都沒看到。除了寺中正殿上每天早上有數不盡的飛鳥落在上麵,以及施茶竟然是極品茶葉以外,他並沒看到太多特殊的地方。
像上次法會那樣被許多人一直到現在都談論的事情,一件都沒有發生。
本以為法會最後一天會有些不同,沒想到還是這麽無聊。想到這裏他打了個哈欠。
與他相同想法的並不在少數,這次法會中有許多人都是慕名而來。沒想到一直到現在都與普通寺院的法會沒什麽兩樣,頂多是儀式上略有不同。但這樣可對不住淨心寺現在這麽大的名聲。
法壇內眾人開始繞行誦讀《盂蘭盆經》的時候,陸平之拉著女友從裏麵悄悄溜了出來。到了外麵看到幾個人在那抻懶腰,互相看了一眼頗有種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感覺。
其中有一人胸口還掛著相機,是一名記者。上次淨心寺法會有許多事被人傳頌,因此這次他特意過來想拿些第一手資料。不過到現在為止,沒什麽值得大書特書的東西。若是把現在這些東西做成新聞,可想而知沒多少人會在意。
早知道不如去采訪昨天出現的那起鄉鎮強拆的事情了,還能拿到一手新聞,好歹有東西可以交上去。
裏麵的法會又舉行了不短的時間,從裏麵溜出來的人越來越多,足有上百個了。
“裏麵什麽情況了?”有人問道。
“估計還得一會兒。”那人回答道,隨後從兜裏摸出盒煙,左右看看沒什麽僧人後將煙點上。
在他出來的時候,裏麵正在受食,也就是早上眾多居士布施的食物平均分下來,從僧人到參與法會的香客居士都有一份。
沒過多久裏麵想起眾人祝禱之聲,有人聽到聲音進去看看,過了一會兒走出來道:“裏麵完事了,下午都是誦經,晚上七點以後還有其他活動。”
這話說完沒多久,布幔不知的法壇中就有開始有人流出來,每人手裏都拿著一點東西,或者是一個蘋果,一個香蕉,或者是其他。
從裏麵出來的人有一些和他們一樣,都是香客,一出來就到一邊抻懶腰,這法會終於完事了,實在太無聊了。而且站了一上午也讓不少人感覺兩腿發酸,心裏打定主意下午誦經肯定是不來了。
要來也是晚上再來。
“走吧,回去補一覺。”陸平之攬過女友就往外走,他實在沒興趣再呆下去了。有這時間還不如回去吃頓飯然後好好休息一下,昨天晚上費了不少精神。
與他們打著相同主意的很多,下午會場中從五千多人降到三千多人,讓上午擠的滿滿的會場終於能夠看到一點空位了。(未完待續。)
實際上在佛教中這一日本不是普濟亡魂的日子,反而是歡喜日。
按照慣例,從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這九十天中,定居在某個寺中,不得隨意走動。這樣一來可專心修道,二者可以避免傷害草木蟲類,是即所謂“夏安居”。
七月十五日乃“解夏”之日,是日僧眾聚集一堂,慶祝法歲周圓。在佛經原意,這個節日當是僧眾最快樂的日子,戒經裏稱七月十五日為“佛歡喜日”和“僧自恣日”。
七月十五最早的由來乃是漢民族的祭祖薦亡之日,後來道家將這一日設為孤魂野鬼之節日,而佛教在漢化的過程中,也將這一天的預盂蘭盆會做了改變,增加了普濟亡魂的內容。
雖然這一日與最早的目的已然不同,不過節日不是天地所設,乃是人們所定,並且自然而然成了一種約定習俗的日子。因此這一天從最早的祭祖,到了如今也變成鬼門關大開,普濟亡魂的日子。
在法會第五、第六天下午完結後,寺中眾多僧人與許多居士就開始搭建法壇。先是將二層右邊的空地全部用五色布幔圍起來,圍出一個巨大的空間,外麵又做了許多假花、亮片之類的東西作為裝飾點綴,顯得富麗堂皇,倒是寺中少有色彩斑斕的時候。
在場地之中,則是設立三壇,分別為佛壇、普施壇、孤魂壇,每個壇上又做了種種布置。
其中佛壇上放著佛像以及如意尺,普施壇上放著貢品,而孤魂壇則放著許多牌位。前些日子眾多香客所寫下的牌位,此時都供奉在孤魂壇上。
農曆七月十五當天,在早飯後由知客堂僧人敲響三聲大鍾。
隨著悠悠鍾聲響起,眾多僧人皆是穿著袈裟法衣來到法壇外,眾多香客也早就在此等候。
法壇處先有人用三板止靜,隨後所有參加的僧人和香客搭衣持具進入壇內。這一天參加法會的人也不少,方才素問等人下山的時候就看到到處都是人,在陸續進場之後,將一個占地
行德行法二人作為行者拿著引路旗,行戒行慧二人鳴引磬,法海、道欽等八人執小旗,到素問處分成兩班,對麵立定,鳴引磬四下……經過一連串的準備,眾人才站好位置。
先是由道衍作為維納唱讚,眾人跟著唱和,盆會就正式開始了。
首先是素問淨壇繞經,即繞誦盂蘭盆經,三遍之後則是唱讚:“目連啟教,世尊宣揚,缽和羅飯利存亡,脫苦往天堂,妙樂無疆,孝行永流芳。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三遍唱讚之後再是問答,再由道衍持淨水杯,念淨壇偈:“菩薩柳頭甘露水,能令一滴遍十方,腥膻垢穢盡蠲除……”
“好無聊啊!”陸平之身邊的女孩趴在他耳邊小聲說道。在會場裏麵人太多,雖然初秋的早上已經開始涼了下來,但眾人仍然感覺到一陣悶熱。加上那繁瑣的儀式,讓人實在待不住了。
陸平之點點頭。這些儀式確實挺無聊的,他現在開始有些後悔起大早過來了,不如多睡一會兒了。
這幾天他每天都來寺院,可是想看的一點都沒看到。除了寺中正殿上每天早上有數不盡的飛鳥落在上麵,以及施茶竟然是極品茶葉以外,他並沒看到太多特殊的地方。
像上次法會那樣被許多人一直到現在都談論的事情,一件都沒有發生。
本以為法會最後一天會有些不同,沒想到還是這麽無聊。想到這裏他打了個哈欠。
與他相同想法的並不在少數,這次法會中有許多人都是慕名而來。沒想到一直到現在都與普通寺院的法會沒什麽兩樣,頂多是儀式上略有不同。但這樣可對不住淨心寺現在這麽大的名聲。
法壇內眾人開始繞行誦讀《盂蘭盆經》的時候,陸平之拉著女友從裏麵悄悄溜了出來。到了外麵看到幾個人在那抻懶腰,互相看了一眼頗有種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感覺。
其中有一人胸口還掛著相機,是一名記者。上次淨心寺法會有許多事被人傳頌,因此這次他特意過來想拿些第一手資料。不過到現在為止,沒什麽值得大書特書的東西。若是把現在這些東西做成新聞,可想而知沒多少人會在意。
早知道不如去采訪昨天出現的那起鄉鎮強拆的事情了,還能拿到一手新聞,好歹有東西可以交上去。
裏麵的法會又舉行了不短的時間,從裏麵溜出來的人越來越多,足有上百個了。
“裏麵什麽情況了?”有人問道。
“估計還得一會兒。”那人回答道,隨後從兜裏摸出盒煙,左右看看沒什麽僧人後將煙點上。
在他出來的時候,裏麵正在受食,也就是早上眾多居士布施的食物平均分下來,從僧人到參與法會的香客居士都有一份。
沒過多久裏麵想起眾人祝禱之聲,有人聽到聲音進去看看,過了一會兒走出來道:“裏麵完事了,下午都是誦經,晚上七點以後還有其他活動。”
這話說完沒多久,布幔不知的法壇中就有開始有人流出來,每人手裏都拿著一點東西,或者是一個蘋果,一個香蕉,或者是其他。
從裏麵出來的人有一些和他們一樣,都是香客,一出來就到一邊抻懶腰,這法會終於完事了,實在太無聊了。而且站了一上午也讓不少人感覺兩腿發酸,心裏打定主意下午誦經肯定是不來了。
要來也是晚上再來。
“走吧,回去補一覺。”陸平之攬過女友就往外走,他實在沒興趣再呆下去了。有這時間還不如回去吃頓飯然後好好休息一下,昨天晚上費了不少精神。
與他們打著相同主意的很多,下午會場中從五千多人降到三千多人,讓上午擠的滿滿的會場終於能夠看到一點空位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