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之家”,一所檔次中等的旅店。
雖然它不像凡斯利諾酒店那般富麗堂皇,但也算得上是清淨雅致,尤其是對卡利安兩人來說,更一家再適宜不過的住所。
神殿並不缺少金錢,相反,他們的身家非常豐厚。無論是“特產品”(某種神術製作的有特殊效果的物品)的出售還是榮譽教友的捐贈,都是一筆能讓各個領地的領主都為之眼紅的龐大收入。
可是,這並不能成為神職人員奢靡的理由。
神殿經常會收到一些信徒的捐贈,雖然錢不多,但卻是他們省吃儉用存下來的。
這些信徒捐贈的財物比起榮譽教友每年的“友情資助”來說,根本沒有可比性,但他們的目的卻非常單純。
不像那些隻會勾心鬥角的貴族,虔誠的信徒隻是想著能為神殿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以此來表達自己對神明的尊敬。
這種純粹的認同價值沉重,以至於每一位神職人員都自發的要求自己節儉,因為他們的生活資費來自神殿,而在神殿的財富中,有一部分是來自於這些可愛的信徒的。
想象一下,如果捐贈過的信徒們看到神殿的祭祀出入高等酒店,渾身穿金戴銀,他們會怎麽想?
別忘了,神職人員可不是統領一地的實封貴族,在他們的身上,時刻投注著來自於蒼穹之上的目光。
神明不在乎神職人員生活奢靡,但是絕不會容忍他們毀掉自己信仰的根基。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無論哪位神祇的神典,都有一句相同的話書寫在扉頁上麵——“在神明的眼中,一切信奉者地位等同。”
雖然物質世界並不能消除階級差異、實現眾生平等,但神職人員卻必須以身作則,因為那句寫在神典上的話,是一種另類的神諭!
所以,無論社會怎樣發展,他們都得把自己放在中等層次上,因為隻有這樣,才不會讓處於社會頂層和底層的信徒覺得,神明距離自己太過遙遠。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那樣的顧慮,卡利安主教才選擇了“旅行者之家”作為兩人的落腳點。更上檔次的凡斯利諾酒店太過奢侈,而更低檔次的小酒館太過烏煙瘴氣。
對於比利祭祀來說,這家旅店實在是太合適不過了,最起碼半夜時分不會有衣著暴露的女侍來推銷情感交流服務。
推門出來,比利的臉色微紅,顯然是想起了以前尷尬的經曆。
那是三年前的事情了,但在他腦海中清晰仿佛發生在昨天。
當時比利和同行的兩位男性祭祀因為某個任務途徑一座小鎮,那家小鎮上隻有一家酒館,而且環境很差,所幸三人都不是嬌生慣養的貴公子,沒有對休息環境有所抱怨。
尷尬的事情發生在夜半時分,敲門聲將比利從沉睡中驚醒。
許是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也可能是大腦還未從昏睡的狀態醒來,總之,比利做了一件令他無比後悔的事情——他沒問門外是誰就直接拉開了房門。
嬌小的身影從他的臂彎下鑽進屋內,那靈巧的動作讓這位白銀階位的祭祀都沒能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等祭祀先生回過神來之後,一位穿著清涼衣物的女士已經站在了他的身後。
這位深夜上門的女士想要和比利進行一番深入的情感交流,但是害羞的祭祀先生抵死不從。
最後,不能動用暴力的紳士隻能選擇花錢免災,在女士鄙夷的目光下把她恭敬的送出了門外。
事情如果到這就結束了,那它也不會成為比利一生的夢魘。
這個條件簡陋的酒館不僅裝修差勁,隔音效果也幾乎沒有。於是,同行的兩位祭祀被爭吵聲驚醒,他們聽出叫喊聲中有一個聲音是屬於比利的,而且這位年紀尚輕的小夥子還不時發出兩聲尖叫。
對於同伴的擔憂讓兩位祭祀來不及仔細分辨爭吵聲中的言語內容,他們以最快的速度給自己增添好了防護神術,然後拉開房門衝了出來,想要對同伴進行救援。
不過,當這兩位祭祀一前一後的衝出自己的房間時,走廊內的場景讓他們都陷入到了呆滯當中:但見一位衣著暴露、滿麵通紅(爭吵的緣故)的女侍鄙夷的看著比利,而同樣滿麵通紅的祭祀唯唯諾諾的掏錢。
再聯想到自己剛才聽到的聲響,兩人對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同樣看到兩位同伴的比利臉色更紅了,打發走女侍以後,年輕的祭祀趕忙向他們解釋。
事情的經過在比利吞吞吐吐的言語描述中還原了出來,深知比利為人的兩位倒也沒有懷疑的想法,但是,信任和調笑是兩回事,單純的比利很快就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一點。
回到神殿以後,關於“比利與女侍深夜交流”的事情以極快的速度在祭祀之間流傳。這件事有兩個版本,一個是真實版,一個是想象版。
真實版就是由比利口述的事情的真實經過,而想象版則是由含糊不清的描述加以講解人的想象、編撰出來用以娛樂的虛假傳言。
盡管所有人都知道真實版的內容,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拿想象版來對比利進行當麵調侃。
畢竟,相比於“比利祭祀經過激烈的爭吵將女侍趕出了房門”,人們更樂意談論“比利和女侍在房間內呆了一會兒,尖叫聲與嘶喊聲響徹雲霄,短暫的時間過後,兩人麵目潮紅的出門,祭祀先生在女侍鄙夷的目光下付錢。”
在各位同事的想象和討論下,想象版不僅在邏輯構建上越發精細,情節的發展也變得更加跌宕起伏。
不過短短幾分鍾的爭吵時間,在他們的口中就變成一波三折的傳記故事,故事不僅容納了對人性和理性的思考,還承載了有關救贖與沉淪的討論。
經過眾多熱心祭祀的不懈努力,比利先生的經曆和這兩個版本的詳細內容以一種堪比神諭的傳播速度充斥了神殿各處,也讓這位年輕的祭祀一躍成為了神職人員最為熟悉的人。其熟悉程度甚至達到了,連唱詩班的修女見了他,都要展露一個會心的微笑的程度……
雖然它不像凡斯利諾酒店那般富麗堂皇,但也算得上是清淨雅致,尤其是對卡利安兩人來說,更一家再適宜不過的住所。
神殿並不缺少金錢,相反,他們的身家非常豐厚。無論是“特產品”(某種神術製作的有特殊效果的物品)的出售還是榮譽教友的捐贈,都是一筆能讓各個領地的領主都為之眼紅的龐大收入。
可是,這並不能成為神職人員奢靡的理由。
神殿經常會收到一些信徒的捐贈,雖然錢不多,但卻是他們省吃儉用存下來的。
這些信徒捐贈的財物比起榮譽教友每年的“友情資助”來說,根本沒有可比性,但他們的目的卻非常單純。
不像那些隻會勾心鬥角的貴族,虔誠的信徒隻是想著能為神殿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以此來表達自己對神明的尊敬。
這種純粹的認同價值沉重,以至於每一位神職人員都自發的要求自己節儉,因為他們的生活資費來自神殿,而在神殿的財富中,有一部分是來自於這些可愛的信徒的。
想象一下,如果捐贈過的信徒們看到神殿的祭祀出入高等酒店,渾身穿金戴銀,他們會怎麽想?
別忘了,神職人員可不是統領一地的實封貴族,在他們的身上,時刻投注著來自於蒼穹之上的目光。
神明不在乎神職人員生活奢靡,但是絕不會容忍他們毀掉自己信仰的根基。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無論哪位神祇的神典,都有一句相同的話書寫在扉頁上麵——“在神明的眼中,一切信奉者地位等同。”
雖然物質世界並不能消除階級差異、實現眾生平等,但神職人員卻必須以身作則,因為那句寫在神典上的話,是一種另類的神諭!
所以,無論社會怎樣發展,他們都得把自己放在中等層次上,因為隻有這樣,才不會讓處於社會頂層和底層的信徒覺得,神明距離自己太過遙遠。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那樣的顧慮,卡利安主教才選擇了“旅行者之家”作為兩人的落腳點。更上檔次的凡斯利諾酒店太過奢侈,而更低檔次的小酒館太過烏煙瘴氣。
對於比利祭祀來說,這家旅店實在是太合適不過了,最起碼半夜時分不會有衣著暴露的女侍來推銷情感交流服務。
推門出來,比利的臉色微紅,顯然是想起了以前尷尬的經曆。
那是三年前的事情了,但在他腦海中清晰仿佛發生在昨天。
當時比利和同行的兩位男性祭祀因為某個任務途徑一座小鎮,那家小鎮上隻有一家酒館,而且環境很差,所幸三人都不是嬌生慣養的貴公子,沒有對休息環境有所抱怨。
尷尬的事情發生在夜半時分,敲門聲將比利從沉睡中驚醒。
許是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也可能是大腦還未從昏睡的狀態醒來,總之,比利做了一件令他無比後悔的事情——他沒問門外是誰就直接拉開了房門。
嬌小的身影從他的臂彎下鑽進屋內,那靈巧的動作讓這位白銀階位的祭祀都沒能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等祭祀先生回過神來之後,一位穿著清涼衣物的女士已經站在了他的身後。
這位深夜上門的女士想要和比利進行一番深入的情感交流,但是害羞的祭祀先生抵死不從。
最後,不能動用暴力的紳士隻能選擇花錢免災,在女士鄙夷的目光下把她恭敬的送出了門外。
事情如果到這就結束了,那它也不會成為比利一生的夢魘。
這個條件簡陋的酒館不僅裝修差勁,隔音效果也幾乎沒有。於是,同行的兩位祭祀被爭吵聲驚醒,他們聽出叫喊聲中有一個聲音是屬於比利的,而且這位年紀尚輕的小夥子還不時發出兩聲尖叫。
對於同伴的擔憂讓兩位祭祀來不及仔細分辨爭吵聲中的言語內容,他們以最快的速度給自己增添好了防護神術,然後拉開房門衝了出來,想要對同伴進行救援。
不過,當這兩位祭祀一前一後的衝出自己的房間時,走廊內的場景讓他們都陷入到了呆滯當中:但見一位衣著暴露、滿麵通紅(爭吵的緣故)的女侍鄙夷的看著比利,而同樣滿麵通紅的祭祀唯唯諾諾的掏錢。
再聯想到自己剛才聽到的聲響,兩人對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同樣看到兩位同伴的比利臉色更紅了,打發走女侍以後,年輕的祭祀趕忙向他們解釋。
事情的經過在比利吞吞吐吐的言語描述中還原了出來,深知比利為人的兩位倒也沒有懷疑的想法,但是,信任和調笑是兩回事,單純的比利很快就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一點。
回到神殿以後,關於“比利與女侍深夜交流”的事情以極快的速度在祭祀之間流傳。這件事有兩個版本,一個是真實版,一個是想象版。
真實版就是由比利口述的事情的真實經過,而想象版則是由含糊不清的描述加以講解人的想象、編撰出來用以娛樂的虛假傳言。
盡管所有人都知道真實版的內容,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拿想象版來對比利進行當麵調侃。
畢竟,相比於“比利祭祀經過激烈的爭吵將女侍趕出了房門”,人們更樂意談論“比利和女侍在房間內呆了一會兒,尖叫聲與嘶喊聲響徹雲霄,短暫的時間過後,兩人麵目潮紅的出門,祭祀先生在女侍鄙夷的目光下付錢。”
在各位同事的想象和討論下,想象版不僅在邏輯構建上越發精細,情節的發展也變得更加跌宕起伏。
不過短短幾分鍾的爭吵時間,在他們的口中就變成一波三折的傳記故事,故事不僅容納了對人性和理性的思考,還承載了有關救贖與沉淪的討論。
經過眾多熱心祭祀的不懈努力,比利先生的經曆和這兩個版本的詳細內容以一種堪比神諭的傳播速度充斥了神殿各處,也讓這位年輕的祭祀一躍成為了神職人員最為熟悉的人。其熟悉程度甚至達到了,連唱詩班的修女見了他,都要展露一個會心的微笑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