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洛陽距離曲阜還是有著一段很長的距離,而且又不在劉鑫返回成都的路線上,劉鑫估摸著自己怕是在黃巾起義之前,是沒有機會前往曲阜,或是見到孔融的。(.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棉花糖
而且現在可沒有什麽電話視頻,可以遠距離實現通信,所以劉鑫才會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和孔融進行交流啊。
蘇佳當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不過蘇佳之所以會提建議找孔融,那自然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主人你說的很對,按照曆史的原定軌跡來說,孔融我們在黃巾起義之前可能是見不著麵對的,但是主人你可別忘了,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大漢世界,和曆史上的大漢世界可不一樣了,十常侍都快被擴編成二十常侍了,曹操現在也沒有被逼出洛陽,王允也有可能提前進入洛陽,甚至當上司徒了,連諸葛亮現在都能打醬油了,所以我覺得這孔融很有可能也會提前進入洛陽為官,所以我的第一個建議便是找機會與孔融取得聯係,如果實在不行,孔融並沒有在洛陽為官的話,那我們完全可以改換一個目標,將孔融換成蔡邕。首先蔡邕現在的名氣也不小,是大漢屈指可數的文學家,書法家,經學家,在大漢的文士圈子裏算的上是領軍人物;但是蔡邕這人並不在乎仕途,這也是因為蔡邕為人正直,性格耿直誠實,因此得罪了十常侍,所以現在應該是賦閑在家;也正是因為如此,我的第一建議並不是蔡邕而是孔融,畢竟蔡邕與十常侍出現了矛盾,而現在主人你明麵上又算是十常侍勢力中的一員,所以主人你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兩頭不討好,十常侍認為主人你有異心,而蔡邕也會覺得你有所圖謀。(.)“
”當然了,如果我們無法和孔融搭上線的話,蔡邕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了,雖然剛剛說了選擇蔡邕可能會出現的麻煩,但是這些如果換個角度來看,也算是一種優勢,主人你可以向蔡邕直言自己是暫時委身於十常侍勢力之中,這樣就能取得蔡邕的好感與信任;而蔡邕這人的愛好是經學與書法,在這方麵我們是很有優勢的,畢竟在我的資料庫中記載著大量的經學資料,而且後人的各種字體也是我們和蔡邕談話的資本,比如顏體,柳體之類的書法字體,絕對能和蔡邕說上話,不過這就得需要主人你多加練習了。“
聽到最後,劉鑫不禁眉頭一皺,從小到大劉鑫最討厭的便是練習書法了,因為劉鑫的爺爺從小就教授劉鑫毛筆字,讓劉鑫用毛筆字來默寫各種湯藥方子,中藥的性味歸經,總之那是一段劉鑫不堪回首的過去,不過也是因為從小練習書法的緣故,劉鑫的毛筆字功底非常不錯,而且一通百通,劉鑫的鋼筆字與粉筆字都很不錯,學校裏的黑板報基本上都被劉鑫給承包了(這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曆,從小學開始寫到高中,所以我自認為我的毛筆字還算不錯)。
不過現在這也成為了劉鑫的優勢,畢竟投其所好是拉近關係的不二法門,而顏體與柳體劉鑫也是有短暫的接觸過,最近隻要多加練習,應該還能忽悠到蔡邕這個沒”見識“的漢代人。
不過劉鑫其實還是很喜歡蔡邕這個人的,當然了,重點還是因為蔡邕有一個好女兒蔡琰。。。
蔡邕出身於公元132年,算算如今也有四十八歲了,而蔡琰生卒年雖然不詳,但是根據蔡琰的第一任丈夫衛仲道的死亡時間推算,以及相關資料推測,蔡琰應該是在公元174年到公元177年之間,也就是蔡邕四十歲之後才有了蔡琰,而且根據記載,蔡邕並沒有蔡琰以外的子嗣,所以蔡琰應該是蔡邕唯一的子女。
所以劉鑫覺得,隻要”拐賣“了蔡琰,那就有機會將蔡邕也”打包“帶回成都了。
蔡邕字伯喈,陳留圉城人,也算是曹操的半個老鄉,而蔡邕在曆史上也和曹操算是忘年之交,在曹操還沒有展露頭角之前,蔡邕利用自己在大漢士林的名氣,就經常提攜與舉薦曹操,幫助曹操打開了自己的名氣。
正因為如此,曹操才會在統一北方之後,不惜花費重金將蔡琰從匈奴人手中贖了回來,這也算是曹操報答了當年蔡邕的提攜之恩,讓九泉之下的蔡邕得以安心。
話說回來,劉鑫這才想起來蔡邕也算是東漢最後一位辭賦大家,其所作賦絕大多數為小賦,取材多樣,切近生活,語言清新,往往直抒胸臆,富於世態人情,很有藝術的感染力,其中代表作品為《述行賦》。
所以現在大漢歌賦的代言人,便是蔡邕了,如果劉鑫能想辦法讓蔡邕認可唐詩宋詞的話,那效果可比孔融還要大得多,畢竟蔡邕這為漢賦界的大佬都開口支持了,相信其他文士也不會開口自討沒趣了。
不過按照曆史上相關的記載,如今的蔡邕應該已經賦閑在家了,劉鑫想要去拜見蔡邕也不算什麽麻煩事,而且說道蔡邕,就不得不提蔡邕的音樂天賦了,蔡邕可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蔡邕還親手製作出了兩件華夏傳說級別的樂器――焦尾琴與柯亭笛。
而根據蘇佳這兩天打聽到的情報,蔡邕在三年前因為十常侍的陷害,被迫離開了洛陽,到了去年才在洛陽眾多大儒文士的幫助下回歸洛陽,而在曆史中,蔡邕正是在這幾年裏將焦尾琴與柯亭笛給製作出來了。
焦尾琴的就不需要多說了,畢竟這算是世人皆知的故事了,而且版本眾多,但是核心隻有一個,那就是蔡邕將一塊被誤當做燒火木頭的梧桐木從火中搶救了出來,然後製作成了古琴,不過因為一端被燒焦了,所以才會被稱為焦尾琴。
而柯亭笛的名聲就不如焦尾琴了,所以柯亭笛的故事就不如焦尾琴那麽流傳甚廣了。
卻說有一日蔡邕全家到了會稽高遷,這裏竹子成林,引起了蔡邕的逸趣,想取竹製笛以消除旅途之勞累,於是在一天午後,蔡邕獨自到竹林裏挑選製作笛子的竹料,可是並沒有找到合適的,隻好掃興而歸,不知不覺間來到了柯亭――一座小巧玲瓏的竹亭子。
就在柯亭,蔡邕發現了搭建柯亭的竹子中,有一節非常適合製作成笛子,於是蔡邕找人將這節竹子取了下來,並且親自製成了笛子,果然音色不同凡響,由於笛子取材於柯亭的緣故,乃取名為“柯亭笛”。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見識到傳說中的焦尾琴與柯亭笛,劉鑫就有一種迷之激動了。(未完待續。)
而且現在可沒有什麽電話視頻,可以遠距離實現通信,所以劉鑫才會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和孔融進行交流啊。
蘇佳當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不過蘇佳之所以會提建議找孔融,那自然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主人你說的很對,按照曆史的原定軌跡來說,孔融我們在黃巾起義之前可能是見不著麵對的,但是主人你可別忘了,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大漢世界,和曆史上的大漢世界可不一樣了,十常侍都快被擴編成二十常侍了,曹操現在也沒有被逼出洛陽,王允也有可能提前進入洛陽,甚至當上司徒了,連諸葛亮現在都能打醬油了,所以我覺得這孔融很有可能也會提前進入洛陽為官,所以我的第一個建議便是找機會與孔融取得聯係,如果實在不行,孔融並沒有在洛陽為官的話,那我們完全可以改換一個目標,將孔融換成蔡邕。首先蔡邕現在的名氣也不小,是大漢屈指可數的文學家,書法家,經學家,在大漢的文士圈子裏算的上是領軍人物;但是蔡邕這人並不在乎仕途,這也是因為蔡邕為人正直,性格耿直誠實,因此得罪了十常侍,所以現在應該是賦閑在家;也正是因為如此,我的第一建議並不是蔡邕而是孔融,畢竟蔡邕與十常侍出現了矛盾,而現在主人你明麵上又算是十常侍勢力中的一員,所以主人你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兩頭不討好,十常侍認為主人你有異心,而蔡邕也會覺得你有所圖謀。(.)“
”當然了,如果我們無法和孔融搭上線的話,蔡邕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了,雖然剛剛說了選擇蔡邕可能會出現的麻煩,但是這些如果換個角度來看,也算是一種優勢,主人你可以向蔡邕直言自己是暫時委身於十常侍勢力之中,這樣就能取得蔡邕的好感與信任;而蔡邕這人的愛好是經學與書法,在這方麵我們是很有優勢的,畢竟在我的資料庫中記載著大量的經學資料,而且後人的各種字體也是我們和蔡邕談話的資本,比如顏體,柳體之類的書法字體,絕對能和蔡邕說上話,不過這就得需要主人你多加練習了。“
聽到最後,劉鑫不禁眉頭一皺,從小到大劉鑫最討厭的便是練習書法了,因為劉鑫的爺爺從小就教授劉鑫毛筆字,讓劉鑫用毛筆字來默寫各種湯藥方子,中藥的性味歸經,總之那是一段劉鑫不堪回首的過去,不過也是因為從小練習書法的緣故,劉鑫的毛筆字功底非常不錯,而且一通百通,劉鑫的鋼筆字與粉筆字都很不錯,學校裏的黑板報基本上都被劉鑫給承包了(這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曆,從小學開始寫到高中,所以我自認為我的毛筆字還算不錯)。
不過現在這也成為了劉鑫的優勢,畢竟投其所好是拉近關係的不二法門,而顏體與柳體劉鑫也是有短暫的接觸過,最近隻要多加練習,應該還能忽悠到蔡邕這個沒”見識“的漢代人。
不過劉鑫其實還是很喜歡蔡邕這個人的,當然了,重點還是因為蔡邕有一個好女兒蔡琰。。。
蔡邕出身於公元132年,算算如今也有四十八歲了,而蔡琰生卒年雖然不詳,但是根據蔡琰的第一任丈夫衛仲道的死亡時間推算,以及相關資料推測,蔡琰應該是在公元174年到公元177年之間,也就是蔡邕四十歲之後才有了蔡琰,而且根據記載,蔡邕並沒有蔡琰以外的子嗣,所以蔡琰應該是蔡邕唯一的子女。
所以劉鑫覺得,隻要”拐賣“了蔡琰,那就有機會將蔡邕也”打包“帶回成都了。
蔡邕字伯喈,陳留圉城人,也算是曹操的半個老鄉,而蔡邕在曆史上也和曹操算是忘年之交,在曹操還沒有展露頭角之前,蔡邕利用自己在大漢士林的名氣,就經常提攜與舉薦曹操,幫助曹操打開了自己的名氣。
正因為如此,曹操才會在統一北方之後,不惜花費重金將蔡琰從匈奴人手中贖了回來,這也算是曹操報答了當年蔡邕的提攜之恩,讓九泉之下的蔡邕得以安心。
話說回來,劉鑫這才想起來蔡邕也算是東漢最後一位辭賦大家,其所作賦絕大多數為小賦,取材多樣,切近生活,語言清新,往往直抒胸臆,富於世態人情,很有藝術的感染力,其中代表作品為《述行賦》。
所以現在大漢歌賦的代言人,便是蔡邕了,如果劉鑫能想辦法讓蔡邕認可唐詩宋詞的話,那效果可比孔融還要大得多,畢竟蔡邕這為漢賦界的大佬都開口支持了,相信其他文士也不會開口自討沒趣了。
不過按照曆史上相關的記載,如今的蔡邕應該已經賦閑在家了,劉鑫想要去拜見蔡邕也不算什麽麻煩事,而且說道蔡邕,就不得不提蔡邕的音樂天賦了,蔡邕可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蔡邕還親手製作出了兩件華夏傳說級別的樂器――焦尾琴與柯亭笛。
而根據蘇佳這兩天打聽到的情報,蔡邕在三年前因為十常侍的陷害,被迫離開了洛陽,到了去年才在洛陽眾多大儒文士的幫助下回歸洛陽,而在曆史中,蔡邕正是在這幾年裏將焦尾琴與柯亭笛給製作出來了。
焦尾琴的就不需要多說了,畢竟這算是世人皆知的故事了,而且版本眾多,但是核心隻有一個,那就是蔡邕將一塊被誤當做燒火木頭的梧桐木從火中搶救了出來,然後製作成了古琴,不過因為一端被燒焦了,所以才會被稱為焦尾琴。
而柯亭笛的名聲就不如焦尾琴了,所以柯亭笛的故事就不如焦尾琴那麽流傳甚廣了。
卻說有一日蔡邕全家到了會稽高遷,這裏竹子成林,引起了蔡邕的逸趣,想取竹製笛以消除旅途之勞累,於是在一天午後,蔡邕獨自到竹林裏挑選製作笛子的竹料,可是並沒有找到合適的,隻好掃興而歸,不知不覺間來到了柯亭――一座小巧玲瓏的竹亭子。
就在柯亭,蔡邕發現了搭建柯亭的竹子中,有一節非常適合製作成笛子,於是蔡邕找人將這節竹子取了下來,並且親自製成了笛子,果然音色不同凡響,由於笛子取材於柯亭的緣故,乃取名為“柯亭笛”。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見識到傳說中的焦尾琴與柯亭笛,劉鑫就有一種迷之激動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