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覺得,朱儁是一個典型的逆襲樣本,本來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平民,或者說是一個商人子弟,憑借著自己的義氣與膽識,一點一點的成為一名大漢最著名的將軍。
但是,正式因為這樣的出身,朱儁在帶兵大戰方麵,肯定是與皇甫嵩這樣的武官家族弟子不能比的,尤其是在打一些實力或是兵力較為懸殊的戰鬥時,朱儁的劣勢也就愈發明顯了,所以才會在與波才的戰鬥中,輸得那麽慘。
不過朱儁也不是一個固步自封之人,所以朱儁借著自己與皇甫嵩之間的良好關係,很快就從皇甫嵩哪裏學到了不少的本事。
當時南陽黃巾首領張曼成突然起兵,自稱“神上使”,擁眾數萬,殺起了當地的郡守褚貢,屯駐宛城百餘日,到了後任太守秦頡擊斬張曼成,黃巾軍剩下的部隊又舉趙弘為帥,人眾越來越多,後來直接達到十幾萬人,於是朱儁與當時的荊州刺史徐璆和秦頡合兵,共計一萬八千多人,由朱儁進擊趙弘,從六月打到了八月,始終不能取勝,所以就有人上奏,要召朱俊回京,當時的司空張溫上疏勸阻,他認為當年秦用白起,燕任樂毅,都是曠年持久,才能夠克敵,今日朱儁討伐潁川,已經有了功效,率部南征,計劃已定,臨陣換將,這是兵家所忌的,應該給朱儁時間,這樣朱儁必定能夠成功,於是靈帝依議,而朱儁也不負眾望,揮兵急攻宛城,殺死了趙弘。
可是,這時的黃巾軍部隊又以韓忠為帥,仍然占據著宛城,朱儁兵少不敵。於是解散城圍,紮下營壘,築造土山,麵對城內。鳴鼓呐喊,擺出進攻城西南的態勢,結果引得黃巾軍全都趕赴應敵,結果朱儁卻自率精兵五千,進攻宛城東門,於是將士鼓勇,登城而入,韓忠退守內城,驚懼非常,請求投降。
朱儁手下的司馬張超,以及刺史徐璆、秦頡都想直接接受韓忠的投降,但是朱儁卻不同意,因為朱儁認為出兵有形同而實異的地方,當初在秦末的時候,人民沒有穩定的君主,所以以賞附來勸降,現在海內一統,隻有黃巾軍造反,納降黃巾軍不能使人向善,而討伐黃巾軍足以懲惡,殺雞儆猴,所以現在如果接受黃巾軍的投降,那就滋長普通民眾造反的意念,給了那些別有用心之人有利就進戰,不利就乞降的想法,這是縱敵長寇的策略,不是良計。
所以,朱儁在說完之後,便下令急攻,但是一連數日,都未能攻克,於是朱儁便登上土山,瞭望黃巾營壘,然後對張超說道:“我知道了!賊人的外圍堅固,內營逼急,加上如今求降不得,想出也出來不得,所以他們殊死戰鬥。萬人一心,尚且不可當,何況是十萬人!所以現在我們強攻的害處太大了。不如把包圍撤除,集合部隊進城。韓忠看見包圍已經解除了,一定會自己出來,等他們出來,兵心就散了,這才是易於攻破的方法啊。”
於是朱儁下令解圍,而韓忠見朱儁的包圍解開了,果然引軍出戰,於是朱儁乘勢進擊,大破其軍,追擊了黃巾軍十餘裏,斬殺黃巾賊上萬人,而韓忠等人隻好投降,結果就被秦頡殺死韓忠。讓黃巾軍餘眾不能自安,隻得又以孫夏為帥,重新進駐宛城,結果朱儁再次進攻,孫夏敗走,朱儁縱兵擊殺數萬人,黃巾軍真正意義上的走向了滅亡,因此破散流離,不成氣候了。
到了公元185年的春天,朝廷任命朱儁為右車騎將軍,於是朱儁率兵回到了洛陽,被任命為光祿大夫,增加食邑五千戶,改封錢塘侯,加位特進,後來朱儁因為母親奔喪而離職,服畢起家,再任將作大匠,轉任少府、太仆。
黃巾起義之後,各地已經不滿大漢朝廷的農民們紛紛起義,而且都是借著黃巾起義的名頭,自稱黃巾軍,而且這一時期的農民起義軍的領袖,都喜歡給自己取一些外號性質的大名,其中有聲音大聲的就自稱雷公,騎白馬的就自稱張白騎,行動輕便的就說是飛燕,胡須多的就號稱於氐根,大眼的就說大目,如此多的稱號,都是各有原因,人多的聚眾二三萬,小的也有六七千人,所以朝廷也開始忙著鎮壓這些農民起義軍。
在這些起義軍之中,以常山人張燕勢力最大,此人輕勇矯捷,軍中都號稱是“飛燕”,而且他善得士卒的愛戴。據眾百萬,占據黑山,因此朝廷無法討平,直到後來,張飛燕遣使至京師,投降了朝廷,被拜為平難中郎將,領河北諸山穀事。
後來,野心膨脹的張燕漸漸開始率兵侵犯河內郡,進逼京師洛陽,所以朝廷便任命朱儁為河內太守,率領家兵擊退張燕,後來張燕的部眾大多數都被袁紹所討平,而朱儁也從中分了一杯羹,因此之後的朱儁曆任光祿大夫、屯騎校尉、城門校尉、河南尹等職位。
等到公元189年,董卓進入洛陽城內,開始把持政權,因為朱儁是大漢朝廷中功高望重的將領,當時也就隻有皇甫嵩能夠與朱儁齊名,而且朱儁與皇甫嵩關係交好,而董卓卻是與皇甫嵩關係極差,因此董卓對朱儁格外小心,外表上是和朱儁親近結交,內心則是對朱儁頗為忌憚。
結果這樣的局勢到達了公元190年,關東州郡的諸侯起兵討伐董卓,推選袁紹為盟主,兵鋒甚為強盛,讓天不怕地不怕的董卓都感到了恐懼,於是想請公卿們商議遷都長安的事宜,結果被朱儁屢次阻止,董卓雖然厭惡朱儁和自己多次作對,但是又貪圖朱儁的高名,想要借著朱儁的名聲給自己洗白,於是便上表奏請朱儁為太仆,做為自己的副手。
結果在董卓的使者到達朱儁府上,想要宣示詔命的時候,朱儁便堅決推辭,不肯接受,而且還乘機說道:“國家西遷,必孤負天下之望,以成山東之釁,臣不見其可也。”
使者聽了,感到非常奇怪,問朱儁道:“今日是召您受任太仆一職,您是堅決拒絕;沒問您遷都的事,您卻說了半天,這是為什麽呢?”
朱儁卻是如此說道:“副相國(太仆一職基本上等同於現在的副總理),我是不能勝任的,而遷都計,也不是什麽急事,辭卻不能勝任的職務,說點不關緊急的話,這是我們做臣子的本分。”
於是使者又問:“遷都的事,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就算朝廷有此打算,也也還沒有透露出來,您怎麽知道的呢?”
於是朱儁又煞有其事地說道:“這可是董相國告訴我的,否則,我怎能知道?”
於是乎,使者沒了辦法,隻好回去複命,董卓知道朱儁這是在嘲諷自己,此事於是隻能作罷了。
到了公元191年,董卓火燒洛陽,進入關中之後,便決定留朱儁防守洛陽,朱儁便打算和十八路諸侯通謀,想作內應給諸侯們方便,可是到了後來,朱儁知道自己得罪了董卓很多次,董卓肯定是不會輕易放過自己的,所以朱儁害怕董卓派部隊襲擊自己,於是隻能棄官逃往荊州,於是董卓又任命弘農人楊懿為河南尹,駐守洛陽,朱儁聞訊之後,知道這楊懿能力不足,所以朱儁率兵回攻洛陽,打得楊懿退走,於是朱儁見河南地區殘破不堪,城池大多被損毀了,所以無法再作為屏障來依靠,於是朱儁引軍向東麵,屯駐在了中牟縣,並且在得知了十八路諸侯因為各種原因而撤退之後,便隻能傳信給各個州郡,再次召請部隊討伐董卓,隻有徐州刺史陶謙派來精兵三千,其他州郡也隻派了一些雜兵過來,不過陶謙也算是一個豬隊友,此時竟然還上表奏請漢獻帝任命朱儁代理車騎將軍,結果董卓在聞知此事之後,知道朱儁是想要帶兵來攻打自己,於是董卓讓自己手下的將領李傕、郭汜率領數萬人屯駐河內抵擋朱儁,結果朱儁在一次主動出擊被擊敗之後,朱儁便自知自己現在是寡不敵眾,於是停留在了關下,不再前進,朱儁還不知道,正是因為自己牽製住了郭李二人,這才讓郭李二人躲過了長安的那次兵變,才有機會霍亂長安。
到了公元193年,李傕、郭汜回到洛陽掌權之後,朱儁當時還在中牟屯兵,豬隊友陶謙再次認為朱儁是名臣宿將,屢立戰功,可以委以大任,於是和其他諸侯共同推舉朱儁為太師,並傳檄給各州的州牧刺史,相邀一同出兵討伐李傕,奉迎天子。
正好這時的李傕聽從了太尉周忠、尚書賈詡的計策,派人用天子詔書征召朱儁入朝。
於是乎,兩條道路,擺在了朱儁麵前,何去何從,亟待選擇,這時朱儁手下的軍吏將士都不願入關,想與陶謙等諸侯聯合,而朱儁卻是不慌不忙,說出了一番道理。
朱儁認為,用天子的命令召臣子,應當不等征召就要去,何況是現在天子的詔命已經到了呢?而且李傕、郭汜不過是奸亂小人,而樊稠是平庸無用的之人,沒有什麽遠大的謀略,如今又勢力相等,變亂必定發生,之後大可以乘他們的不備,突然行動,那大事就可以成功了。
於是朱儁當下辭謝了陶謙等人,奉詔入京上任太仆,陶謙等人也隻好作罷。
同年,朱儁在長安城內接替了周忠成為太尉,錄尚書事,結果在公元194年的秋天,朱儁就因為日食而被免職,奉命代理驃騎將軍職務,持節鎮撫關東,但最後未能出行。
然後在公元195年二月,李傕突然起兵殺死了樊稠,引得郭汜懷疑,所以又與李傕相互攻殺,長安因此大亂,這時的朱儁還留在長安沒有出行,擔任大司農,於是在李傕劫持了漢獻帝到自己的營中,漢獻帝命朱儁和太尉楊彪等十多人去說服郭汜,讓其與李傕和解,結果郭汜不肯,並且扣留朱儁、楊彪等為人質,結果朱儁的性格剛猛,當日便過於憤怒發病而死了。
所以總體而言,劉鑫還是非常尊敬朱儁的,雖然朱儁在鎮壓黃巾起義時期,在戰勝之後屠殺了大量的黃巾軍投降部隊,包括哪些被黃巾軍裹挾的普通百姓,也逼得後期的黃巾軍寧願選擇負隅頑抗,戰敗之後也都選擇了自殺。
但是,朱儁無愧於大漢忠臣之名,一直都沒有接受董卓的詔安,而是與董卓各種鬥智鬥勇,最後都還想著光複漢室而以身犯險。
所以,劉鑫覺得如果要給自己再配一個助手的話,那就肯定是朱儁了,畢竟朱儁也是大漢忠臣,肯定會聽從漢靈帝的命令,而且其能力也不容小覷,名望也是不俗,對於劉鑫來說可是不錯的幫手。
想到這裏,劉鑫便對漢靈帝說道:“那麽,陛下你可否讓朱儁將軍作為我的幫手呢。”
漢靈帝想了想,便點頭說道:“這倒沒有什麽問題,朱儁現在就在洛陽城內,因為前段時間朱儁平定了一場叛亂,正在洛陽等著領賞,我本來是打算聽張讓他們的意見,讓朱儁隨便找個地方當太守的,但是又覺得有些屈才,現在既然王兄你需要朱儁的幫助,那麽我就讓朱儁去給皇甫嵩當副官好了,然後再調派一萬士兵去河內駐紮。”
劉鑫自然是漢靈帝的想法舉雙手讚同,不過劉鑫可沒有忘記,黃巾起義的事情,可是要在漢靈帝駕鶴西去之前解決的。
於是乎,劉鑫決定將黃巾起義的事情與漢靈帝說一說,讓漢靈帝能夠配合自己,“陛下,你應該知道太平道的事情了吧。”
漢靈帝嗬嗬一笑,點了點頭,“當然知道,張讓他們還以為自己做事神不知鬼不覺,暗中勾搭太平道的事情以為我還不知道,實際上我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呢,不過王兄你這麽說的意思,是認為這太平道真的有問題嗎?”
但是,正式因為這樣的出身,朱儁在帶兵大戰方麵,肯定是與皇甫嵩這樣的武官家族弟子不能比的,尤其是在打一些實力或是兵力較為懸殊的戰鬥時,朱儁的劣勢也就愈發明顯了,所以才會在與波才的戰鬥中,輸得那麽慘。
不過朱儁也不是一個固步自封之人,所以朱儁借著自己與皇甫嵩之間的良好關係,很快就從皇甫嵩哪裏學到了不少的本事。
當時南陽黃巾首領張曼成突然起兵,自稱“神上使”,擁眾數萬,殺起了當地的郡守褚貢,屯駐宛城百餘日,到了後任太守秦頡擊斬張曼成,黃巾軍剩下的部隊又舉趙弘為帥,人眾越來越多,後來直接達到十幾萬人,於是朱儁與當時的荊州刺史徐璆和秦頡合兵,共計一萬八千多人,由朱儁進擊趙弘,從六月打到了八月,始終不能取勝,所以就有人上奏,要召朱俊回京,當時的司空張溫上疏勸阻,他認為當年秦用白起,燕任樂毅,都是曠年持久,才能夠克敵,今日朱儁討伐潁川,已經有了功效,率部南征,計劃已定,臨陣換將,這是兵家所忌的,應該給朱儁時間,這樣朱儁必定能夠成功,於是靈帝依議,而朱儁也不負眾望,揮兵急攻宛城,殺死了趙弘。
可是,這時的黃巾軍部隊又以韓忠為帥,仍然占據著宛城,朱儁兵少不敵。於是解散城圍,紮下營壘,築造土山,麵對城內。鳴鼓呐喊,擺出進攻城西南的態勢,結果引得黃巾軍全都趕赴應敵,結果朱儁卻自率精兵五千,進攻宛城東門,於是將士鼓勇,登城而入,韓忠退守內城,驚懼非常,請求投降。
朱儁手下的司馬張超,以及刺史徐璆、秦頡都想直接接受韓忠的投降,但是朱儁卻不同意,因為朱儁認為出兵有形同而實異的地方,當初在秦末的時候,人民沒有穩定的君主,所以以賞附來勸降,現在海內一統,隻有黃巾軍造反,納降黃巾軍不能使人向善,而討伐黃巾軍足以懲惡,殺雞儆猴,所以現在如果接受黃巾軍的投降,那就滋長普通民眾造反的意念,給了那些別有用心之人有利就進戰,不利就乞降的想法,這是縱敵長寇的策略,不是良計。
所以,朱儁在說完之後,便下令急攻,但是一連數日,都未能攻克,於是朱儁便登上土山,瞭望黃巾營壘,然後對張超說道:“我知道了!賊人的外圍堅固,內營逼急,加上如今求降不得,想出也出來不得,所以他們殊死戰鬥。萬人一心,尚且不可當,何況是十萬人!所以現在我們強攻的害處太大了。不如把包圍撤除,集合部隊進城。韓忠看見包圍已經解除了,一定會自己出來,等他們出來,兵心就散了,這才是易於攻破的方法啊。”
於是朱儁下令解圍,而韓忠見朱儁的包圍解開了,果然引軍出戰,於是朱儁乘勢進擊,大破其軍,追擊了黃巾軍十餘裏,斬殺黃巾賊上萬人,而韓忠等人隻好投降,結果就被秦頡殺死韓忠。讓黃巾軍餘眾不能自安,隻得又以孫夏為帥,重新進駐宛城,結果朱儁再次進攻,孫夏敗走,朱儁縱兵擊殺數萬人,黃巾軍真正意義上的走向了滅亡,因此破散流離,不成氣候了。
到了公元185年的春天,朝廷任命朱儁為右車騎將軍,於是朱儁率兵回到了洛陽,被任命為光祿大夫,增加食邑五千戶,改封錢塘侯,加位特進,後來朱儁因為母親奔喪而離職,服畢起家,再任將作大匠,轉任少府、太仆。
黃巾起義之後,各地已經不滿大漢朝廷的農民們紛紛起義,而且都是借著黃巾起義的名頭,自稱黃巾軍,而且這一時期的農民起義軍的領袖,都喜歡給自己取一些外號性質的大名,其中有聲音大聲的就自稱雷公,騎白馬的就自稱張白騎,行動輕便的就說是飛燕,胡須多的就號稱於氐根,大眼的就說大目,如此多的稱號,都是各有原因,人多的聚眾二三萬,小的也有六七千人,所以朝廷也開始忙著鎮壓這些農民起義軍。
在這些起義軍之中,以常山人張燕勢力最大,此人輕勇矯捷,軍中都號稱是“飛燕”,而且他善得士卒的愛戴。據眾百萬,占據黑山,因此朝廷無法討平,直到後來,張飛燕遣使至京師,投降了朝廷,被拜為平難中郎將,領河北諸山穀事。
後來,野心膨脹的張燕漸漸開始率兵侵犯河內郡,進逼京師洛陽,所以朝廷便任命朱儁為河內太守,率領家兵擊退張燕,後來張燕的部眾大多數都被袁紹所討平,而朱儁也從中分了一杯羹,因此之後的朱儁曆任光祿大夫、屯騎校尉、城門校尉、河南尹等職位。
等到公元189年,董卓進入洛陽城內,開始把持政權,因為朱儁是大漢朝廷中功高望重的將領,當時也就隻有皇甫嵩能夠與朱儁齊名,而且朱儁與皇甫嵩關係交好,而董卓卻是與皇甫嵩關係極差,因此董卓對朱儁格外小心,外表上是和朱儁親近結交,內心則是對朱儁頗為忌憚。
結果這樣的局勢到達了公元190年,關東州郡的諸侯起兵討伐董卓,推選袁紹為盟主,兵鋒甚為強盛,讓天不怕地不怕的董卓都感到了恐懼,於是想請公卿們商議遷都長安的事宜,結果被朱儁屢次阻止,董卓雖然厭惡朱儁和自己多次作對,但是又貪圖朱儁的高名,想要借著朱儁的名聲給自己洗白,於是便上表奏請朱儁為太仆,做為自己的副手。
結果在董卓的使者到達朱儁府上,想要宣示詔命的時候,朱儁便堅決推辭,不肯接受,而且還乘機說道:“國家西遷,必孤負天下之望,以成山東之釁,臣不見其可也。”
使者聽了,感到非常奇怪,問朱儁道:“今日是召您受任太仆一職,您是堅決拒絕;沒問您遷都的事,您卻說了半天,這是為什麽呢?”
朱儁卻是如此說道:“副相國(太仆一職基本上等同於現在的副總理),我是不能勝任的,而遷都計,也不是什麽急事,辭卻不能勝任的職務,說點不關緊急的話,這是我們做臣子的本分。”
於是使者又問:“遷都的事,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就算朝廷有此打算,也也還沒有透露出來,您怎麽知道的呢?”
於是朱儁又煞有其事地說道:“這可是董相國告訴我的,否則,我怎能知道?”
於是乎,使者沒了辦法,隻好回去複命,董卓知道朱儁這是在嘲諷自己,此事於是隻能作罷了。
到了公元191年,董卓火燒洛陽,進入關中之後,便決定留朱儁防守洛陽,朱儁便打算和十八路諸侯通謀,想作內應給諸侯們方便,可是到了後來,朱儁知道自己得罪了董卓很多次,董卓肯定是不會輕易放過自己的,所以朱儁害怕董卓派部隊襲擊自己,於是隻能棄官逃往荊州,於是董卓又任命弘農人楊懿為河南尹,駐守洛陽,朱儁聞訊之後,知道這楊懿能力不足,所以朱儁率兵回攻洛陽,打得楊懿退走,於是朱儁見河南地區殘破不堪,城池大多被損毀了,所以無法再作為屏障來依靠,於是朱儁引軍向東麵,屯駐在了中牟縣,並且在得知了十八路諸侯因為各種原因而撤退之後,便隻能傳信給各個州郡,再次召請部隊討伐董卓,隻有徐州刺史陶謙派來精兵三千,其他州郡也隻派了一些雜兵過來,不過陶謙也算是一個豬隊友,此時竟然還上表奏請漢獻帝任命朱儁代理車騎將軍,結果董卓在聞知此事之後,知道朱儁是想要帶兵來攻打自己,於是董卓讓自己手下的將領李傕、郭汜率領數萬人屯駐河內抵擋朱儁,結果朱儁在一次主動出擊被擊敗之後,朱儁便自知自己現在是寡不敵眾,於是停留在了關下,不再前進,朱儁還不知道,正是因為自己牽製住了郭李二人,這才讓郭李二人躲過了長安的那次兵變,才有機會霍亂長安。
到了公元193年,李傕、郭汜回到洛陽掌權之後,朱儁當時還在中牟屯兵,豬隊友陶謙再次認為朱儁是名臣宿將,屢立戰功,可以委以大任,於是和其他諸侯共同推舉朱儁為太師,並傳檄給各州的州牧刺史,相邀一同出兵討伐李傕,奉迎天子。
正好這時的李傕聽從了太尉周忠、尚書賈詡的計策,派人用天子詔書征召朱儁入朝。
於是乎,兩條道路,擺在了朱儁麵前,何去何從,亟待選擇,這時朱儁手下的軍吏將士都不願入關,想與陶謙等諸侯聯合,而朱儁卻是不慌不忙,說出了一番道理。
朱儁認為,用天子的命令召臣子,應當不等征召就要去,何況是現在天子的詔命已經到了呢?而且李傕、郭汜不過是奸亂小人,而樊稠是平庸無用的之人,沒有什麽遠大的謀略,如今又勢力相等,變亂必定發生,之後大可以乘他們的不備,突然行動,那大事就可以成功了。
於是朱儁當下辭謝了陶謙等人,奉詔入京上任太仆,陶謙等人也隻好作罷。
同年,朱儁在長安城內接替了周忠成為太尉,錄尚書事,結果在公元194年的秋天,朱儁就因為日食而被免職,奉命代理驃騎將軍職務,持節鎮撫關東,但最後未能出行。
然後在公元195年二月,李傕突然起兵殺死了樊稠,引得郭汜懷疑,所以又與李傕相互攻殺,長安因此大亂,這時的朱儁還留在長安沒有出行,擔任大司農,於是在李傕劫持了漢獻帝到自己的營中,漢獻帝命朱儁和太尉楊彪等十多人去說服郭汜,讓其與李傕和解,結果郭汜不肯,並且扣留朱儁、楊彪等為人質,結果朱儁的性格剛猛,當日便過於憤怒發病而死了。
所以總體而言,劉鑫還是非常尊敬朱儁的,雖然朱儁在鎮壓黃巾起義時期,在戰勝之後屠殺了大量的黃巾軍投降部隊,包括哪些被黃巾軍裹挾的普通百姓,也逼得後期的黃巾軍寧願選擇負隅頑抗,戰敗之後也都選擇了自殺。
但是,朱儁無愧於大漢忠臣之名,一直都沒有接受董卓的詔安,而是與董卓各種鬥智鬥勇,最後都還想著光複漢室而以身犯險。
所以,劉鑫覺得如果要給自己再配一個助手的話,那就肯定是朱儁了,畢竟朱儁也是大漢忠臣,肯定會聽從漢靈帝的命令,而且其能力也不容小覷,名望也是不俗,對於劉鑫來說可是不錯的幫手。
想到這裏,劉鑫便對漢靈帝說道:“那麽,陛下你可否讓朱儁將軍作為我的幫手呢。”
漢靈帝想了想,便點頭說道:“這倒沒有什麽問題,朱儁現在就在洛陽城內,因為前段時間朱儁平定了一場叛亂,正在洛陽等著領賞,我本來是打算聽張讓他們的意見,讓朱儁隨便找個地方當太守的,但是又覺得有些屈才,現在既然王兄你需要朱儁的幫助,那麽我就讓朱儁去給皇甫嵩當副官好了,然後再調派一萬士兵去河內駐紮。”
劉鑫自然是漢靈帝的想法舉雙手讚同,不過劉鑫可沒有忘記,黃巾起義的事情,可是要在漢靈帝駕鶴西去之前解決的。
於是乎,劉鑫決定將黃巾起義的事情與漢靈帝說一說,讓漢靈帝能夠配合自己,“陛下,你應該知道太平道的事情了吧。”
漢靈帝嗬嗬一笑,點了點頭,“當然知道,張讓他們還以為自己做事神不知鬼不覺,暗中勾搭太平道的事情以為我還不知道,實際上我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呢,不過王兄你這麽說的意思,是認為這太平道真的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