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再次出名了。
誰都沒有想到,正信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在清潔能源應用領域,用那款之前不被看好的公交車充分的證明了自己!
在這夢幻一般的開局之後,李凡愚便在集團內部著手成立電動部分。
得益於之前安寧梳理了集團結構,這個進度還算是比較快。但在等待電力部構建的同時,李凡愚卻隻身來到了工業基地裏的能源實驗室。
那裏,還有一項等待解鎖的黑科技!
能源實驗室之內。
看著係統麵板上三級能源實驗室科技樹上那個未解鎖的【電力發電機組】技術,李凡愚食指大動。
當初他看到這個技術選項的時候,幾乎是沒有考慮就直接略過了。因為那個時候正信最需要的是電池技術,所以這個看名字像是什麽發電廠用的東東,李凡愚壓根兒就沒興趣。
但是正信電力汽車想進入美國市場,美國分公司那邊反饋過來的情況,卻讓他想起了這個技術並且起了心思。
現在的電動汽車領域,分為兩個發展方向;
tsl這樣的品牌走的是純電模式,主要的應用技術就是電池和電機。
豐田這樣的老牌車企,為了穩固現有的市場份額和汽柴油汽車的市場份額,走的是混動線。
電力汽車概念從提出之後到現在也發展了幾十年,可以說這兩種路線,代表了電力汽車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趨勢。
李凡愚想通了這個,才想通了為什麽三級的能源實驗室有兩項關於電力的技術。
這特麽不就是在暗示我用兩條腿走路嘛,哇哈哈!
美滋滋的打開【電力發電機組】選項,李凡愚發現這個選項裏麵和電池技術選項一樣,也是擁有兩個技術。
第一個是多用途x超級大型發電機組。
這個東西看起來高大上,一看就是很牛逼的樣子。但是對於目前的正信來說,真的是沒有用武之地。李凡愚暗暗將其說明記下,便直接略過,打開了第二項。
也就是【x超級汽車能量回收電力技術】。
看到這項技術的說明,李凡愚樂了。
就是你了老鐵!
我需要你!
我要!
那麽問題來了——這到底是是個什麽樣的技術?
在技術類型上,混合動力汽車分為“弱混”、“強混”。“弱混”就是在製動時可回收能量,在上坡和加速時輔助驅動,而“強混”則是可以由電動機單獨驅動車輛。
李凡愚兌換的這項技術,就屬於強混。
所謂強混,就是在一輛車上有兩個動力源,也就是發動機和電機。
發動機和電機相互配合的情況下實現了汽車對低油耗,低尾氣排放量的要求和良好的加速性能。
混合動力車的特點,就是在車輛啟動或者低速行駛的時候盡量使用電動機驅動車輛,而在定速行駛期間,發動機提供高燃油效率。
但是很明顯,李凡愚兌換出來的這套技術,又跟常規的強混技術不一樣。
常規的油電混合雙擎動力技術,也就是說“電”不是外部充電,而是由內部設施“充”來的。
在車輛定速行駛時,一部分動力會被用來發電並存儲到電池當中。而且車輛減速和製動過程中通過能量回收係統將動能轉換成為電能儲存到電池,也就是所謂的“再生製動”——這就是油電混合雙擎技術的電來源。
所有存儲在電池中的電能,都會在車輛行駛過程中作為驅動力得到充分利用。降低油耗,又提升動力。
但是其實,雙擎技術的最主要做功主體,還是發動機而不是電機。
反觀能源實驗室的這套,則是完完全全以電機為做功主體的!
除了常規的動能回收係統之外,發動機將輸出能量直接通過置換係統,高效轉化為電能衝入電池係統。憑借電池係統帶動電機,實現主要驅動力。
也就是說,發動機在這項技術裏麵,隻是為了保證電池有源源不斷的能源,之時一個輔助供電裝置而不是驅動裝置!
這種感覺怎麽說呢?
舉個例子;
常規的雙擎油電混合技術,就等於是給一個腿部有殘疾的人一副雙拐。讓其可以憑借雙拐,更輕鬆的走路。
雖然有雙拐的助力,但其實主要用力的還是這個人。
但是現在李凡愚兌換出來的這套技術,則是類似給這個殘疾人一個帶自發電裝置的輪椅。他隻需要輕鬆的搖動輪椅上的輪盤,為輪椅發電,就可以很輕鬆的走很遠的路。
雖然需要手搖為輪椅發電,但其實,主要的用力的卻已經變成了輪椅。
看到這樣的技術,李凡愚很滿意,也很驚奇。
驚奇倒不是因為這樣的電力運行方式。
事實上,這樣的方式隻是一個雙擎技術的的變種。但是讓他驚奇的是這套發電技術和動力回收技術的參數!
是這套發電係統的動能電能轉化比。
按照說明介紹,這套係統,可以在發動機在額定規則運動狀態下,通過電場裝置將動能99.9%的轉化為電能。
無限接近於百分之百!
啥概念?
不太好說。
但是動能發電技術已經在這個時空之中應用的非常廣泛了。一直困擾著科研人員,製約動能發電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動能損耗。
就拿現在的水電技術來說。
在上個世紀末,國家大力發展水電項目。因為當時的水電轉輪動能損耗太大,隻有可憐的百分之七十多,損失了大量的水力資源。所以國家拿出了很大一筆的研發資金,搞轉輪技術研發。
十幾年的時間過去了,耗資無數之後目前中華最先進的水利水電轉輪,性能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那麽它的效率是多少呢?
最好的模型效率,動能轉化比為95.8%。但是請注意,這隻是模型效率。
實際使用之中的效率,要遠低於這個數字。可見,抑製動能損耗和電能損失到底是有多麽的難。
但是現在這套技術,卻將動能損耗控製到了恐怖的程度!
李凡愚有理由相信,擁有了這套技術之後,與擁有高庫倫效率的x熔態金屬電池技術相結合,自己或許會造出全世界最省油的……混動汽車!
誰都沒有想到,正信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在清潔能源應用領域,用那款之前不被看好的公交車充分的證明了自己!
在這夢幻一般的開局之後,李凡愚便在集團內部著手成立電動部分。
得益於之前安寧梳理了集團結構,這個進度還算是比較快。但在等待電力部構建的同時,李凡愚卻隻身來到了工業基地裏的能源實驗室。
那裏,還有一項等待解鎖的黑科技!
能源實驗室之內。
看著係統麵板上三級能源實驗室科技樹上那個未解鎖的【電力發電機組】技術,李凡愚食指大動。
當初他看到這個技術選項的時候,幾乎是沒有考慮就直接略過了。因為那個時候正信最需要的是電池技術,所以這個看名字像是什麽發電廠用的東東,李凡愚壓根兒就沒興趣。
但是正信電力汽車想進入美國市場,美國分公司那邊反饋過來的情況,卻讓他想起了這個技術並且起了心思。
現在的電動汽車領域,分為兩個發展方向;
tsl這樣的品牌走的是純電模式,主要的應用技術就是電池和電機。
豐田這樣的老牌車企,為了穩固現有的市場份額和汽柴油汽車的市場份額,走的是混動線。
電力汽車概念從提出之後到現在也發展了幾十年,可以說這兩種路線,代表了電力汽車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趨勢。
李凡愚想通了這個,才想通了為什麽三級的能源實驗室有兩項關於電力的技術。
這特麽不就是在暗示我用兩條腿走路嘛,哇哈哈!
美滋滋的打開【電力發電機組】選項,李凡愚發現這個選項裏麵和電池技術選項一樣,也是擁有兩個技術。
第一個是多用途x超級大型發電機組。
這個東西看起來高大上,一看就是很牛逼的樣子。但是對於目前的正信來說,真的是沒有用武之地。李凡愚暗暗將其說明記下,便直接略過,打開了第二項。
也就是【x超級汽車能量回收電力技術】。
看到這項技術的說明,李凡愚樂了。
就是你了老鐵!
我需要你!
我要!
那麽問題來了——這到底是是個什麽樣的技術?
在技術類型上,混合動力汽車分為“弱混”、“強混”。“弱混”就是在製動時可回收能量,在上坡和加速時輔助驅動,而“強混”則是可以由電動機單獨驅動車輛。
李凡愚兌換的這項技術,就屬於強混。
所謂強混,就是在一輛車上有兩個動力源,也就是發動機和電機。
發動機和電機相互配合的情況下實現了汽車對低油耗,低尾氣排放量的要求和良好的加速性能。
混合動力車的特點,就是在車輛啟動或者低速行駛的時候盡量使用電動機驅動車輛,而在定速行駛期間,發動機提供高燃油效率。
但是很明顯,李凡愚兌換出來的這套技術,又跟常規的強混技術不一樣。
常規的油電混合雙擎動力技術,也就是說“電”不是外部充電,而是由內部設施“充”來的。
在車輛定速行駛時,一部分動力會被用來發電並存儲到電池當中。而且車輛減速和製動過程中通過能量回收係統將動能轉換成為電能儲存到電池,也就是所謂的“再生製動”——這就是油電混合雙擎技術的電來源。
所有存儲在電池中的電能,都會在車輛行駛過程中作為驅動力得到充分利用。降低油耗,又提升動力。
但是其實,雙擎技術的最主要做功主體,還是發動機而不是電機。
反觀能源實驗室的這套,則是完完全全以電機為做功主體的!
除了常規的動能回收係統之外,發動機將輸出能量直接通過置換係統,高效轉化為電能衝入電池係統。憑借電池係統帶動電機,實現主要驅動力。
也就是說,發動機在這項技術裏麵,隻是為了保證電池有源源不斷的能源,之時一個輔助供電裝置而不是驅動裝置!
這種感覺怎麽說呢?
舉個例子;
常規的雙擎油電混合技術,就等於是給一個腿部有殘疾的人一副雙拐。讓其可以憑借雙拐,更輕鬆的走路。
雖然有雙拐的助力,但其實主要用力的還是這個人。
但是現在李凡愚兌換出來的這套技術,則是類似給這個殘疾人一個帶自發電裝置的輪椅。他隻需要輕鬆的搖動輪椅上的輪盤,為輪椅發電,就可以很輕鬆的走很遠的路。
雖然需要手搖為輪椅發電,但其實,主要的用力的卻已經變成了輪椅。
看到這樣的技術,李凡愚很滿意,也很驚奇。
驚奇倒不是因為這樣的電力運行方式。
事實上,這樣的方式隻是一個雙擎技術的的變種。但是讓他驚奇的是這套發電技術和動力回收技術的參數!
是這套發電係統的動能電能轉化比。
按照說明介紹,這套係統,可以在發動機在額定規則運動狀態下,通過電場裝置將動能99.9%的轉化為電能。
無限接近於百分之百!
啥概念?
不太好說。
但是動能發電技術已經在這個時空之中應用的非常廣泛了。一直困擾著科研人員,製約動能發電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動能損耗。
就拿現在的水電技術來說。
在上個世紀末,國家大力發展水電項目。因為當時的水電轉輪動能損耗太大,隻有可憐的百分之七十多,損失了大量的水力資源。所以國家拿出了很大一筆的研發資金,搞轉輪技術研發。
十幾年的時間過去了,耗資無數之後目前中華最先進的水利水電轉輪,性能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那麽它的效率是多少呢?
最好的模型效率,動能轉化比為95.8%。但是請注意,這隻是模型效率。
實際使用之中的效率,要遠低於這個數字。可見,抑製動能損耗和電能損失到底是有多麽的難。
但是現在這套技術,卻將動能損耗控製到了恐怖的程度!
李凡愚有理由相信,擁有了這套技術之後,與擁有高庫倫效率的x熔態金屬電池技術相結合,自己或許會造出全世界最省油的……混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