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晉(jin)江(jiang)文學城,下載123言情app購買,千字三分,一章一毛,支持正版,支持石榴~


    半途而廢的故事


    [人氣:57969]


    解釋:


    半路上停下來不再前進。(.$>>>棉、花‘糖’小‘說’)比喻做事有始無終。


    這個成語來源於《禮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塗(即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東漢時,河南郡有一位賢慧的女子,人們都不知她叫什麽名字,隻知道是樂羊子的妻子。


    一天,樂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塊金子,回家後把它交給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誌向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因為它的名字令人厭惡;也不吃別人施舍而呼喚過來吃的食物,寧可餓死。更何況拾取別人失去的樂西。這樣會玷汙品行。”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非常慚愧,就把那塊金子扔到野外,然後到遠方去尋師求學。


    一年後,樂羊子歸來。妻子跪著問他為何回家,樂羊子說:“出門時間長了想家,沒有其他緣故。”妻子聽罷,操起一把刀走到織布機前說:“這機上織的絹帛產自蠶繭,成於織機。一根絲一根絲地積累起來,才有一寸長;一寸寸地積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將它割斷,就會前功盡棄,從前的時間也就白白浪費掉。”


    妻子接著又說:“讀書也是這樣,你積累學問,應該每天獲得新的知識,從而使自已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歸,和割斷織絲有什麽兩樣呢?”


    樂羊子被妻子說的話深深感動,於是又去完成學業,一連七年沒有回過家。


    不學無術的故事


    [人氣:44534]


    解釋:


    沒有學問,沒有本領。不:無,沒有。


    漢武帝在位的時候,大將軍霍光是朝廷舉足輕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監死前,把幼子劉弗陵(昭帝)托付給霍光輔佐。昭帝去世後,霍光立劉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權四十多年,為西漢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勳。


    劉詢繼承皇位以後,立許妃做皇後。霍光的妻子霍顯是個貪圖富貴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兒成君嫁給劉詢做皇後,就乘許娘娘有病的機會,買通女醫下毒害死了許後。毒計敗露,女醫下獄。此事霍光事先一點也不知道,等事情出來了,霍顯才告訴他。霍光非常驚懼,指責妻子不該辦這種事情。他也想去告發,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後想,還是把這件傷天害理的事情隱瞞下來了。霍光死後,有人向宣帝告發此案,宣帝派人去調查處理。霍光的妻子聽說了,與家人、親信商量對策,決定召集族人策劃謀反,不想走漏了風聲,宣帝派兵將霍家包圍,滿門抄斬。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霍光傳》中評論霍光的功過,說他“不學無術,暗於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讀書,沒學識,因而不明關乎大局的道理。


    百折不撓的故事


    [人氣:31638]


    解釋:


    形容不管經受多少挫折,決不退縮或屈服。<strong>.</strong>形容意誌堅強、品節剛毅。折:挫折。撓:彎曲。


    東漢官員橋玄品行端莊,嫉惡如仇。有次,一夥強盜綁住他十歲的兒子,帶進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橋玄立即拿錢贖取,遭到橋直的怒斥。不多時,官兵包圍了橋家,因怕強盜會殺橋直的兒子,遲遲不敢動手。這時橋玄憤怒地喊道:“我難道能因為兒子的生命而放了這夥壞人嗎?”催促官兵們趕快動手。結果,橋玄的兒子被強盜殺死了。人們稱讚橋玄“百折不撓”,始終保持節操。


    不恥下問的故事


    [人氣:57257]


    解釋:


    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形容虛心好學。恥:羞恥。


    這個成語來源於《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來自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聖人。然而孔子認為,無論什麽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麽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那時,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音yu),虛心好學,為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諡(音shi)號。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後,授於他的諡號為“文”,所以後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於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麽可以被稱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諡號。


    百聞不如一見的故事


    [人氣:26507]


    出處《漢書·趙充國傳》


    充國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渝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釋義意思是聽到一百次不如親眼見一次。表示聽得再多也不如親見可靠。


    故事西漢宣帝時期,羌人侵入邊界。攻城奪地,燒殺搶掠。宣帝召集群巨計議,詢問誰願領兵前去拒敵。七十六歲的老將趙充國,曾在邊界和羌人打過幾十年的交道。他自告奮勇,擔當這一重任。宣帝問他要派多少兵馬,他說:“聽別人講一百次,不如親眼一見。用兵是很難在遙遠的地方算計好的。我願意親自到那裏去看看,然後確定攻守計劃,畫好作戰地圖,再向陛下上奏。”經宣帝同意,趙充國帶領一隊人馬出發。隊伍渡過黃河,遇到羌入的小股軍隊。趙充國下令衝擊,一下子捉到不少俘虜。兵士們準備乘勝追擊,趙充國阻攔說:“我軍長途跋涉到此,不可遠追。如果遭到敵兵伏擊,就要吃大虧!”部下聽了,都很佩眼他的見識。趙充國觀察了地形,又從俘虜口中得知敵人內部的情況,了解到敵軍的兵力部署,然後製定出屯兵把守、整治邊境、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上奏宣帝。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擾,安定了西北邊疆。


    百發百中的故事


    [人氣:37744]


    解釋:


    每次都能命中目標,形容射箭或射擊非常閃。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落空。


    養由基,是春秋時楚國的名將,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左傳》和《史記》都載有他的一些故事。例如:來自成語大全


    有一次,晉厲公攻伐鄭國。楚共王出兵援鄭,和晉軍相遇於鄢陵(即所謂的“鄢陵之戰”。鄢陵,今屬河南省)。戰鬥中,晉將魏錡射傷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恨之入骨,就約養由基兩枝箭,要他代為報仇。結果,養由基隻用了一枝箭就把魏錡射死,而把另一支箭還給楚共王複命。


    在楚共王時,還有一個善射的人,名叫潘黨,能每箭射中箭靶的靶紅心。養由基對他說:“這還不算本事,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楊柳葉子,才算差不多了。”潘黨不服,當即選定楊柳樹上的三片葉子,並標明號數,叫養由基退到百步之外,順序射去。養由基連射三箭,果然,第一箭中一號葉心,第二箭中二號葉心,第三箭中四號葉心,非常準確。


    《史記》說:“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


    形容射箭技術的高明,因此叫做“百發百中”,也稱“百步穿楊”。王琚的《射經》說:“其的(箭靶)始於一丈,百發百中,寸而加之(一寸一寸地增加距離),至於百步,亦百發百中,乃為術成。”


    “百發百中”這句成語,今天常用來形容神槍手的射擊技術,還可以用來比喻料事必中和謀事必成。


    百尺竿頭的故事


    [人氣:27048]


    解釋:


    不滿足於已有成就,繼續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這個成語來源於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招賢大師》,師示一偈(ji)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宋朝時,長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號招賢大師。這位太師佛學造詣高深,時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


    一天,招賢大師應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講經。前來聽講的僧人很多,大師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內除了大師的聲音外,一片寂靜。招賢大師講經完畢後,一名僧人站立起來,問他行了一個禮,然後提了幾個問題,請求大師解答。大師還了禮,慢慢地作答起來。


    那僧人聽到不懂處,又向大師提問,於是兩人一問一答,氣氛親切自然。


    聽講的人發現,他倆談論的是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內容。為了說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麽回事,招賢大師當場出示了一份偈(ji)帖。所謂偈帖,就是佛教中記載唱詞的本子。但見大師指著上麵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的竹罕並不算高,尚需更進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百尺竿頭”這則成語也稱““百丈竿頭”。


    不自量力的故事


    [人氣:31266]


    出處:《左傳·隱公十一年》


    不度德、不量力,不不親親,不征辭、不察有罪,犯王不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宣乎!


    釋義:“不量力”,也就是“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用來表示不能正確地估計自己的力量,或過高地估計自己。


    故事:春秋時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內有兩個諸侯國,一個是鄭國,一個是息國。公元前712年,息國向鄭國發動了戰爭。


    這兩個諸侯國雖然都很小;但息國的人力與物力比鄭國要少得多,軍力也要弱得多。戰爭自然以息國的失敗而告終。


    事後,一些有見識的人分析出,息國快要滅亡了。他們分析的根據是,息國一不考慮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勝,三不同親近的國家籠絡好關係,四不把自己向鄭國進攻的道理講清楚,五不明辨失敗的罪過和責任是誰。犯發這五條錯誤,還要出師征伐別國,結果遭到失敗,這不是非常自然的嗎?


    果然,不久息國被楚國攻滅。


    “黃門待詔夏賀良等建議改變年號和帝號,說增加漏的刻度可以使國家永遠安寧,我誤聽了他們的話,希望給天下帶來安寧,但是並沒有應驗。夏賀良等所說的所做的,都是違經背古,不合時宜。六月甲子日的詔書,除了大赦一項之外,全部廢除。”


    這次改號不到兩個月就結束了。夏賀良等人因妖言惑眾,被處以死刑。


    八仙過海的故事


    [人氣:111567]


    解釋:


    比喻各自有一套辦法或本領去完成任務。


    傳說呂洞賓等八位神仙途經東海去仙島,隻見巨浪洶湧。呂洞賓提議各自投一樣東西到海裏,然後各顯神通過海。於是鐵拐李把拐杖投到水裏,自己立在水麵過海;韓湘子以花藍技水而渡;呂洞賓、藍采和、張果老、漢鍾離、曹國舅。何仙姑也分別把自己的蕭、拍板、紙驢、鼓、玉版、竹罩投到海裏,站在上麵逐浪而過。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過了東海。“八仙過海”根據這個傳說而來。


    又叫做“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背水一戰的故事


    [人氣:33507]


    解釋:


    背靠江河作戰,沒有退路。形容不留後路,決一死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另類情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箋並收藏另類情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