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一反三的故事
[人氣:51426]
有一天,\”至聖先師\”孔子對他的學生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意思是說,我舉出一個牆角,你們應該要能靈活的推想到另外三個牆角,如果不能的話,我也不會再教你們了。
後來,大家就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變成了“舉一反三”這句成語,意思是說,學一件東西,可以靈活的思考,運用到其他相類似的東西上!
九牛一毛的故事
[人氣:45178]
漢武帝(劉徹)聽說李陵帶著部隊深入到匈奴的國境,士氣旺盛,心裏很高與。這時,許多大臣都湊趣地祝賀皇帝英明,善於用人。後來李陵戰敗投降,武帝非常生氣,原來祝賀的大臣也就反過來責罵李陵無用和不忠。這時司馬遷站在旁邊一聲不響,武帝便問他對此事的意見,司馬遷爽直地說李陵隻有五千步兵,卻被匈奴八萬騎兵圍住,但還是連打了十幾天仗,殺傷了一萬多敵人,實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將軍了。最後因糧盡箭完,歸路又被截斷,才停止戰鬥,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機報國。他的功勞還是可以補他的失敗之罪的。武帝聽他為李陵辯護,又諷刺皇上近親李廣利從正麵進攻匈奴的庸儒無功,怒將司馬遷下在獄裏。次年,又誤傳李陵為匈奴練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親和妻子殺了。廷尉杜周為了迎合皇帝,誣陷司馬遷有誣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馬遷施予最殘酷、最恥辱的“腐刑”。司馬遷受到了這種摧殘,痛苦之餘,就想自殺;但轉念一想,像他這樣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許多大富大貴的人的眼中,不過像“九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會惹人恥笑。於是決心忍受恥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時間來艱苦地、頑強地完成偉大的“史記”的寫作。古人所謂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馬遷便是這樣的人。他知道在他所處的年代裏,死一個像他那樣沒地位、沒名望的人,比死條狗還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終於完成了那部空前偉大的曆史的著作――“史記”。司馬遷把他這種思想轉孌的情況告訴也的好友任少卿,後來的人便是根據他信中所說的“九牛亡一毛”一句話,引伸成“九牛一毛”這句成語,用來譬喻某種東西或某種人材僅是極多數裏麵的一部份,好像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樣。
井底之蛙的故事
[人氣:12303]
一口廢井裏住著一隻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邊碰上了一隻從海裏來的大龜。青蛙就對海龜誇口說:“你看,我住在這裏多快樂!有時高興了,就在井欄邊跳躍一陣;疲倦了,就回到井裏,睡在磚洞邊一回。或者隻留出頭和嘴巴,安安靜靜地把全身泡在水裏:或者在軟綿綿的泥漿裏散一回步,也很舒適。看看那些蝦和蝌蝦,誰也此不上我。[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而且,我是這個井裏的主人,在這井裏極自由自在,你為什麽不常到井裏來遊賞呢!”那海龜聽了青蛙的話,倒真想進去看看。但它的左腳還沒有整個伸進去,右腳就已經絆住了。它連忙後退了兩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訴青蛙說:“你看過海嗎?海的廣大,哪止千裏;海的深度,哪隻千來丈。古時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裏的水,並不漲了多少;後來,八年裏有七年大早,海裏的水,也不見得淺了多少。可見大海是不受旱澇影響的。住在那樣的大海裏,才是真的快樂呢!”井蛙聽了海龜的一番話,吃驚地呆在那裏,再沒有話可說了。
精衛填海的故事
[人氣:45808]
夏朝以前,國家還沒有形成,那時候的帝王,遠不如後來帝王那麽闊氣,享有許多特權;而是純粹的人民公仆,隻有盡義務的份兒。帝王的子女也沒有什麽太子,公主之類的特殊稱呼,身份也尊貴不起來,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樣。來自成語大全
炎帝有個女兒,名叫精衛,性格開朗活潑,喜歡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個大孩子把小孩子當馬騎。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還不肯罷休。
精衛走過去,指著大孩子的腦門怒斥道:“你這個人太不知羞恥,欺負小孩子算什麽本事,有力氣,去打虎打熊,人們會說你是英雄。”
大孩子見精衛是個小姑娘,生得單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裏。他從小孩背上跳下來,走到精衛麵前說:“我是海龍王的兒子,你是什麽人?竟敢來管我!”
精衛說:“龍王的兒子有什麽了不起,我還是炎帝的女兒呢,以後你少到陸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掛到樹上曬幹。”龍王的兒子說:“我先讓你知道知道我的厲害,往後少管小爺的閑事。”說著動手就打。精衛從小跟著父親上山打獵,手腳十分靈活,力氣也不小,見對方蠻橫無禮,並不示弱,閃身躲開對方的拳頭,飛起一腿,將龍王的兒子踢個嘴啃泥。龍王的兒子站起來,不肯服輸,揮拳又打,被精衛當胸一拳,打個昂麵朝天。龍王的兒子見打不過精衛,隻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過些天,精衛到海中遊泳,正玩得十分開心,剛巧讓龍王的兒子發現了。他遊過來,對精衛說:哪天在陸地上讓你撿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門前,趕快認個錯,不然我興風作浪淹死你。”精衛倔強地說:“我沒錯,認什麽錯。”龍王的兒子見精衛倔強,根本沒有服輸的意思,立即攪動海水,掀起狂風惡浪,精衛來不及掙紮,就被淹死了。精衛死後,變成一隻紅爪白嘴的小鳥,立誌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銜來石頭與樹枝投向大海,並發出“精衛,精衛”的叫聲,像是在激勵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
江郎才盡的故事
[人氣:26402]
出處《南史?江淹傳》
嚐宿守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玉色彩筆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釋義“江郎”,指南朝文學家江淹,年輕時很有才氣,到晚年文思漸漸衰退。“盡”,完,沒了。江郎的文才沒了。比喻才思減退。
故事江淹,字文通,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哦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平淡得一無可取。於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拘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後便不精采了。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現在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裏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後,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麽好的文章了。
雞鳴狗盜的故事
[人氣:12755]
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嚐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嚐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孟嚐君不敢得罪秦昭王,隻好留下來。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說:“留下孟嚐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麽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嚐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隻等找個借口殺掉。
泰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隻要妃子說一,昭王絕不說二。孟嚐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應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這可叫孟嚐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說完就走了。
原來這個門客最善於鑽狗洞偷東西。他先摸清情況,知道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一時舍不得穿,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裏。他便借著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鑽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嚐君的念頭,並準備過兩天為他餞行,送他回齊國。
孟嚐君可不敢再等過兩天,立即率領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到了函穀關(在現在河南省靈寶縣,當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函穀關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可怎麽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時,隻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關外的雄雞都打鳴了。原來,孟嚐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而雞是隻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怎麽還沒睡蹭實雞就叫了呢?守關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但也隻得起來打開關門,放他們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嚐君一行已經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追到函穀關,人家已經出關多時了。
孟嚐君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
驚弓之鳥的故事
[人氣:26893]
戰國時期,有個傑出的弓箭手,叫做更贏。他的射箭本領在當時可稱是舉世無雙。有一天,他和魏王並肩站著,天空中忽然飛過一群鴻雁。更贏很自信的對魏王說:“我可以用弓聲就把飛鳥給打下來。”魏王很懷疑。正在那是,一隻孤雁很低很慢的飛過。鳴聲淒慘。更贏見了,就張著弓,扣著弦,砰的一聲,直入雲宵。那孤雁果然應聲落地。魏王驚歎之餘,不明白這是怎麽回事。更贏解釋說:“那孤雁飛得低且慢,因為它已經受過傷;它鳴叫的聲音悲而哀,因為它離了群。身傷心碎,使它心跳加速,兩翼無力,體重失去平衡,正如人們吃飯時,突然聽見雷聲,筷子落地的情況一樣自然而平常。”
後人根據上麵的故事,做成了“驚弓之鳥”這個成語,形容先前多次受過驚嚇的人,忽然遇到同樣可怕的事物,就嚇得魂飛魄散,驚惶失措,不知如何去應付新的環境。
雞口牛後的故事
[人氣:7728]
戰國的時候,秦國想要統一整個天下,就常常去攻打吞並別的小國。
其中有一個小國家叫韓國,韓王很害怕秦國會來攻打他們,就想要把一塊土地送給秦國,向秦國稱臣,這件事被楚國的國王楚王知道了,就派了一個叫做蘇秦的人去勸韓王千萬不可以這麽做!蘇秦到了韓國,就對韓王說:“大王,你們國家雖然小,但是資源豐富、武器也很精良,還有那麽多的勇士,為什麽要送地給秦國,當秦國的附屬國呢?”韓王猶豫地說:“秦國那麽強大,我們送一塊地給他,讓他們高興一下,就不會來打我們了啊!”蘇秦搖著頭說:“您現在送一塊地給秦國,以後,他會再跟你要其它的土地,你有多少土地可以送呀?等你送不出來的時候,秦國一樣會來打你們的!”韓王:“可是…”蘇秦:“別可是了,有句俗話說:『寧可*口,不願作牛後。』,雞的嘴巴雖然很小,但是可以吃東西,牛的屁股雖然很大,一點東西也不能吃,隻能大便!您現在連抵抗都沒有,就把國家的土地送給秦國,讓自己去向秦國稱臣,這不是和牛屁股一樣嗎?”
韓王聽了蘇秦的話後,覺得很有道理:“你說的對!我情願作韓國這個小國家的國王,也不要去做秦國這個大國家的臣子!我不送地給秦國了!”
[人氣:51426]
有一天,\”至聖先師\”孔子對他的學生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意思是說,我舉出一個牆角,你們應該要能靈活的推想到另外三個牆角,如果不能的話,我也不會再教你們了。
後來,大家就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變成了“舉一反三”這句成語,意思是說,學一件東西,可以靈活的思考,運用到其他相類似的東西上!
九牛一毛的故事
[人氣:45178]
漢武帝(劉徹)聽說李陵帶著部隊深入到匈奴的國境,士氣旺盛,心裏很高與。這時,許多大臣都湊趣地祝賀皇帝英明,善於用人。後來李陵戰敗投降,武帝非常生氣,原來祝賀的大臣也就反過來責罵李陵無用和不忠。這時司馬遷站在旁邊一聲不響,武帝便問他對此事的意見,司馬遷爽直地說李陵隻有五千步兵,卻被匈奴八萬騎兵圍住,但還是連打了十幾天仗,殺傷了一萬多敵人,實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將軍了。最後因糧盡箭完,歸路又被截斷,才停止戰鬥,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機報國。他的功勞還是可以補他的失敗之罪的。武帝聽他為李陵辯護,又諷刺皇上近親李廣利從正麵進攻匈奴的庸儒無功,怒將司馬遷下在獄裏。次年,又誤傳李陵為匈奴練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親和妻子殺了。廷尉杜周為了迎合皇帝,誣陷司馬遷有誣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馬遷施予最殘酷、最恥辱的“腐刑”。司馬遷受到了這種摧殘,痛苦之餘,就想自殺;但轉念一想,像他這樣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許多大富大貴的人的眼中,不過像“九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會惹人恥笑。於是決心忍受恥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時間來艱苦地、頑強地完成偉大的“史記”的寫作。古人所謂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馬遷便是這樣的人。他知道在他所處的年代裏,死一個像他那樣沒地位、沒名望的人,比死條狗還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終於完成了那部空前偉大的曆史的著作――“史記”。司馬遷把他這種思想轉孌的情況告訴也的好友任少卿,後來的人便是根據他信中所說的“九牛亡一毛”一句話,引伸成“九牛一毛”這句成語,用來譬喻某種東西或某種人材僅是極多數裏麵的一部份,好像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樣。
井底之蛙的故事
[人氣:12303]
一口廢井裏住著一隻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邊碰上了一隻從海裏來的大龜。青蛙就對海龜誇口說:“你看,我住在這裏多快樂!有時高興了,就在井欄邊跳躍一陣;疲倦了,就回到井裏,睡在磚洞邊一回。或者隻留出頭和嘴巴,安安靜靜地把全身泡在水裏:或者在軟綿綿的泥漿裏散一回步,也很舒適。看看那些蝦和蝌蝦,誰也此不上我。[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而且,我是這個井裏的主人,在這井裏極自由自在,你為什麽不常到井裏來遊賞呢!”那海龜聽了青蛙的話,倒真想進去看看。但它的左腳還沒有整個伸進去,右腳就已經絆住了。它連忙後退了兩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訴青蛙說:“你看過海嗎?海的廣大,哪止千裏;海的深度,哪隻千來丈。古時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裏的水,並不漲了多少;後來,八年裏有七年大早,海裏的水,也不見得淺了多少。可見大海是不受旱澇影響的。住在那樣的大海裏,才是真的快樂呢!”井蛙聽了海龜的一番話,吃驚地呆在那裏,再沒有話可說了。
精衛填海的故事
[人氣:45808]
夏朝以前,國家還沒有形成,那時候的帝王,遠不如後來帝王那麽闊氣,享有許多特權;而是純粹的人民公仆,隻有盡義務的份兒。帝王的子女也沒有什麽太子,公主之類的特殊稱呼,身份也尊貴不起來,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樣。來自成語大全
炎帝有個女兒,名叫精衛,性格開朗活潑,喜歡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個大孩子把小孩子當馬騎。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還不肯罷休。
精衛走過去,指著大孩子的腦門怒斥道:“你這個人太不知羞恥,欺負小孩子算什麽本事,有力氣,去打虎打熊,人們會說你是英雄。”
大孩子見精衛是個小姑娘,生得單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裏。他從小孩背上跳下來,走到精衛麵前說:“我是海龍王的兒子,你是什麽人?竟敢來管我!”
精衛說:“龍王的兒子有什麽了不起,我還是炎帝的女兒呢,以後你少到陸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掛到樹上曬幹。”龍王的兒子說:“我先讓你知道知道我的厲害,往後少管小爺的閑事。”說著動手就打。精衛從小跟著父親上山打獵,手腳十分靈活,力氣也不小,見對方蠻橫無禮,並不示弱,閃身躲開對方的拳頭,飛起一腿,將龍王的兒子踢個嘴啃泥。龍王的兒子站起來,不肯服輸,揮拳又打,被精衛當胸一拳,打個昂麵朝天。龍王的兒子見打不過精衛,隻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過些天,精衛到海中遊泳,正玩得十分開心,剛巧讓龍王的兒子發現了。他遊過來,對精衛說:哪天在陸地上讓你撿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門前,趕快認個錯,不然我興風作浪淹死你。”精衛倔強地說:“我沒錯,認什麽錯。”龍王的兒子見精衛倔強,根本沒有服輸的意思,立即攪動海水,掀起狂風惡浪,精衛來不及掙紮,就被淹死了。精衛死後,變成一隻紅爪白嘴的小鳥,立誌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銜來石頭與樹枝投向大海,並發出“精衛,精衛”的叫聲,像是在激勵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
江郎才盡的故事
[人氣:26402]
出處《南史?江淹傳》
嚐宿守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玉色彩筆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釋義“江郎”,指南朝文學家江淹,年輕時很有才氣,到晚年文思漸漸衰退。“盡”,完,沒了。江郎的文才沒了。比喻才思減退。
故事江淹,字文通,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哦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平淡得一無可取。於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拘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後便不精采了。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現在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裏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後,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麽好的文章了。
雞鳴狗盜的故事
[人氣:12755]
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嚐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嚐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孟嚐君不敢得罪秦昭王,隻好留下來。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說:“留下孟嚐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麽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嚐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隻等找個借口殺掉。
泰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隻要妃子說一,昭王絕不說二。孟嚐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應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這可叫孟嚐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說完就走了。
原來這個門客最善於鑽狗洞偷東西。他先摸清情況,知道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一時舍不得穿,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裏。他便借著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鑽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嚐君的念頭,並準備過兩天為他餞行,送他回齊國。
孟嚐君可不敢再等過兩天,立即率領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到了函穀關(在現在河南省靈寶縣,當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函穀關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可怎麽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時,隻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關外的雄雞都打鳴了。原來,孟嚐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而雞是隻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怎麽還沒睡蹭實雞就叫了呢?守關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但也隻得起來打開關門,放他們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嚐君一行已經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追到函穀關,人家已經出關多時了。
孟嚐君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
驚弓之鳥的故事
[人氣:26893]
戰國時期,有個傑出的弓箭手,叫做更贏。他的射箭本領在當時可稱是舉世無雙。有一天,他和魏王並肩站著,天空中忽然飛過一群鴻雁。更贏很自信的對魏王說:“我可以用弓聲就把飛鳥給打下來。”魏王很懷疑。正在那是,一隻孤雁很低很慢的飛過。鳴聲淒慘。更贏見了,就張著弓,扣著弦,砰的一聲,直入雲宵。那孤雁果然應聲落地。魏王驚歎之餘,不明白這是怎麽回事。更贏解釋說:“那孤雁飛得低且慢,因為它已經受過傷;它鳴叫的聲音悲而哀,因為它離了群。身傷心碎,使它心跳加速,兩翼無力,體重失去平衡,正如人們吃飯時,突然聽見雷聲,筷子落地的情況一樣自然而平常。”
後人根據上麵的故事,做成了“驚弓之鳥”這個成語,形容先前多次受過驚嚇的人,忽然遇到同樣可怕的事物,就嚇得魂飛魄散,驚惶失措,不知如何去應付新的環境。
雞口牛後的故事
[人氣:7728]
戰國的時候,秦國想要統一整個天下,就常常去攻打吞並別的小國。
其中有一個小國家叫韓國,韓王很害怕秦國會來攻打他們,就想要把一塊土地送給秦國,向秦國稱臣,這件事被楚國的國王楚王知道了,就派了一個叫做蘇秦的人去勸韓王千萬不可以這麽做!蘇秦到了韓國,就對韓王說:“大王,你們國家雖然小,但是資源豐富、武器也很精良,還有那麽多的勇士,為什麽要送地給秦國,當秦國的附屬國呢?”韓王猶豫地說:“秦國那麽強大,我們送一塊地給他,讓他們高興一下,就不會來打我們了啊!”蘇秦搖著頭說:“您現在送一塊地給秦國,以後,他會再跟你要其它的土地,你有多少土地可以送呀?等你送不出來的時候,秦國一樣會來打你們的!”韓王:“可是…”蘇秦:“別可是了,有句俗話說:『寧可*口,不願作牛後。』,雞的嘴巴雖然很小,但是可以吃東西,牛的屁股雖然很大,一點東西也不能吃,隻能大便!您現在連抵抗都沒有,就把國家的土地送給秦國,讓自己去向秦國稱臣,這不是和牛屁股一樣嗎?”
韓王聽了蘇秦的話後,覺得很有道理:“你說的對!我情願作韓國這個小國家的國王,也不要去做秦國這個大國家的臣子!我不送地給秦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