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早就料到此行的結局,艦隊出港前,近藤信竹留下了“家書”。


    他沒有讓部下知道,因為對此時的“大日本帝國”海軍將士來說,必勝的信心是士氣的關鍵基礎,甚至是支撐士氣的唯一源泉。


    即便是桀驁不馴的近藤信竹都知道,日本海軍絕不是大明帝國海軍的對手。


    四場大規模海戰,除了偷襲北洋艦隊的“對馬海戰”之外,聯合艦隊都敗下陣來。即便在“薩蘭加尼海戰”中,聯合艦隊獲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卻在戰略上輸得精光,緊接著的“巴西蘭海戰”更是賠掉了聯合艦隊的家底。


    與強大的大明帝國海軍不同,日本海軍打不起“消耗戰”。


    這一點,從戰爭爆發後雙方兵力對比上就能看出。


    西太平洋戰場上,大明帝國海軍前後一共損失了七艘主力艦,另外還有五艘主力艦受創,並且正在修複,可此時仍然擁有九艘主力艦,其中四艘還是最新式的快速戰列艦,另外還有一艘條約型戰列艦,一艘得到了全麵現代化改進的戰列巡洋艦,另外三艘戰列艦也都接受了全麵的現代化改進。


    日本海軍也損失了七艘戰列艦,現在隻剩下了三艘戰列艦,即便是剛剛修複的“霧島”號也沒有接受現代化改進,仍然是打著快速戰列艦旗號的戰列巡洋艦。另外二艘主力艦更隻進行了維修,沒有進行改進。


    按數量計算。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主力艦地數量是大明帝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百分之六十;現在,日本海軍地主力艦數量則隻有大明帝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百分之三十三;即便隻考慮西太平洋戰區,聯合艦隊的主力艦也隻有第一艦隊的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說,戰爭打到現在,日本海軍的相對實力不但沒有上升,反而下降了不少。


    如果考慮戰艦的戰鬥力。日本海軍的相對實力降低得更多。


    早在開戰之前,近藤信竹就預料到了這一結果,所以當初他與小澤治三郎一樣,堅決反對與大明帝國開戰。當然,並不是說近藤信竹是“和平愛好者”。在近藤信竹看來,隻有兩艘“大和”級戰列艦服役之後,日本海軍才有資格挑戰大明帝國海軍。


    近藤信竹與高野五十六最大地分歧就在這裏。


    當時。近藤信竹隻看到了兩艘“大和”級戰列艦服役後對日本海軍帶來的變化,卻沒有看到大明帝國的快速戰列艦服役後帶來的變化。相反,高野五十六看得更清楚,也想得更透徹。


    以當時的情況,兩艘“大和”級最快也隻能在七十三年(41年)年底服役,到這個時候,大明帝國海軍建造的第一批四艘快速戰列艦都已服役。說不定還將擁有第二批四到八艘快速戰列艦。


    也就是說,如果戰爭的爆發時間拖到41年年底,日本海軍不但沒有任何優勢。反而將處於絕對劣勢。別地不說,兩艘“大和”級戰列艦絕不是四艘快速戰列艦的對手,更不是八到十二艘快速戰列艦的對手!


    另外,隨著大明帝國對日本戰略打壓的力度越來越大,“大和”號與“武藏”號服役的時間很有可能推遲半年到一年,到最終,日本很有可能還沒有建成這兩艘史無前例的戰列艦,就得向大明帝國乞求和平了。


    在此情況下,高野五十六寄希望於偷襲打垮大明帝國海軍。奪取西太平洋製海權。為日本贏得戰略空間,並且保障原料供應。從而順利完成兩艘“大和”級戰列艦的建造工作,然後拖美國下水,與美國一同打敗大明帝國,也算得上是“正確”地戰略決策吧。當然,問題就出在,偷襲不可能總是得手。


    對近藤信竹來說,戰爭爆發後,他就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了。


    作為海軍軍人,為天皇,為“大日本帝國”盡忠是他的職責,也是他數十年軍人生涯中受到地最高教育。


    如同每一個為海軍奉獻了畢生心血的將領一樣,需要獻出自己的一切時,近藤信竹沒有猶豫,他隻是不知道,犧牲有沒有價值,有多大的價值,以及他的犧牲能否成就“大日本帝國”的美好未來。


    他不知道,隨同他一起南下的二十二艘戰艦上的近萬名日本海軍官兵也不知道。


    相對而言,那些什麽也不知道,仍然認為“大日本帝國”,認為聯合艦隊強大無比的海軍官兵要幸福得多,至少他們是懷著滿腔熱血,抱著必勝地信念踏上了征程,近藤信竹不但早早地預料到了最終的結果,還不得不掩飾內心地失落,不得不忍受麵對死亡、奔向死亡時產生的惶恐。


    正是如此,驅逐艦用魚雷擊沉了那艘輕巡洋艦之後,近藤信竹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偷襲很成功,也非常順利。利用相模灣西部島嶼的掩護,兩艘驅逐艦在一萬二千米的距離上齊射了十條魚雷,那艘擔任警戒任務的輕巡洋艦在沒有任何察覺的情況下,被三條重型魚雷連續命中,不到三分鍾就從海麵上消失了。


    隨即,第二艦隊就衝出了相模灣,一路向南而去。


    按照計劃,在成功突破了敵人的警戒線之後,第二艦隊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大島海域,擊潰敵炮火支援艦隊,轟擊敵登陸場,協助大島守軍殲滅上岸的敵陸戰隊。相反,如果沒能順利突破敵封鎖線,第二艦隊將原路返回。


    此時此刻,近藤信竹更希望出現第二種結果。


    他知道,此次南下是自尋死路。


    即便沒有大島守軍的報告,近藤信竹也猜到,此時在大島附近海域活動的肯定有一艘主力艦,而且十有八九是剛剛完成了全麵現代化改進的“果敢”號戰列巡洋艦。另外,炮火支援艦隊中肯定有數艘巡洋艦,以及十多艘驅逐艦。


    名義上,近藤信竹手裏有六艘“次級主力艦”,問題是,沒有一艘是真正的主力艦。


    兩艘“利根”級重巡洋艦還稍微好一點,如果能夠將交戰距離縮短到八千米以內,其發射的九一式穿甲彈對“果敢”號能夠構成巨大的威脅。四艘“最上”級重巡洋艦根本就不是“果敢”號的對手,而且其薄弱的裝甲連一百五十毫米穿甲彈都抵擋不了。另外十六艘驅逐艦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果敢”號與巡洋艦上的副炮,驅逐艦上的主炮都能將其打成篩子。


    問題是,有機會將交戰距離縮短到八千米以內嗎?


    大島位於伊豆諸島的最北麵,距離最近的利島也有十多公裏。也就是說,第二艦隊不可能借助島嶼的掩護悄悄逼近大島登陸場,也就難以悄悄逼近在登陸場附近活動的炮火支援艦隊。


    之前幾次海戰已經證明,隻要大明帝國的主力艦用雷達鎖定了目標,其炮擊準確率將直線上升。在“薩蘭加尼海戰”中,“扶桑”號與“山城”號戰列艦都是被一萬五千米外打來的穿甲彈擊沉的!


    在這個距離上,“利根”級重巡洋艦的炮擊命中率低得出奇。另外,九一式穿甲彈在這個距離上別說對付戰列巡洋艦,就連以防護能力著稱的大明帝國海軍的輕巡洋艦都不一定能夠對付得了!


    這仗,還有打下去的價值嗎?


    絕望歸絕望,在職責的驅使下,近藤信竹隻能率領第二艦隊繼續南下。


    當然,他不會直接上去送死。即便沒有多少勝算,也不能放棄努力。再說了,運氣在海戰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誰能保證這次運氣不會偏向聯合艦隊呢?因此,近藤信竹決定放手一搏。


    離開相模灣之後,他就命令艦隊轉向到正南。


    這不是朝大島而去,而是朝著利島的方向駛去。顯然,近藤信竹準備利用利島的掩護,悄悄的繞到登陸場的南麵,然後再突然殺出來,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如果能夠抓住機會,讓驅逐艦在最大距離上發射魚雷,說不定還真能創造奇跡。


    至少,近藤信竹很清楚第二艦隊的強項在哪。或者說,日本海軍的強項在


    重型氧氣魚雷的射程與威力不是吹出來的,如果魚雷真能命中敵人的戰艦,哪怕是主力艦,也足夠使其喪失戰鬥力。


    按照近藤信竹的判斷,隻要能夠首先打殘敵人的主力艦,他有很大的把握獲勝。


    也就是說,關鍵就在於魚雷突襲能不能得手!


    似乎,栗田健男等第二艦隊的官兵也將希望寄托在了魚雷突襲上,因此當近藤信竹下令向南航行時,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說白了,第二艦隊的官兵都是近藤信竹的忠誠部下,反正他們的任務是去襲擊登陸場,至於怎麽襲擊,那就不是高野五十六能夠決定的了。


    問題是,近藤信竹與栗田健男等人都忽略了一個點,即“果敢”號的探測能力。


    電眼丙型雷達的性能比電眼乙型雷達提高了不少,而且“果敢”號是帝國海軍第一艘接受了全麵現代化改進的主力艦。要想偷襲“果敢”號,有那麽容易嗎?


    更新又來了,有票的多多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巨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巨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