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敗如山倒”來形容英國太平洋艦隊的慘敗一點都不過分。
在第11艦隊的四艘“省”級戰列艦中,“鬆江府”號一直就不是最強悍,表現最好的。在以往的戰鬥中,“遼省”號的表現遠遠超過了“鬆江府”號,是第一批“省”級戰列艦中的“王者”,“吉林”號與“江蘇”號的表現也不比“遼省”號差多少。反而是一直充當旗艦的“鬆江府”號往往發揮失常,讓人不盡滿意。
“鬆江府”號憑運氣首開戰果,對其他三艘戰列艦上的官兵起到了巨大的鞭策作用。
當然,“鬆江府”號能夠迅速擊沉“決心”號,既是偶然運氣,又是必然結果。比如,在前三輪齊射無一命中的情況下,在第四輪齊射中一次命中了二枚穿甲彈,而且其中一枚還出了問題,這肯定是偶然現象。可是能夠一舉擊穿炮塔,乃至下方數層裝甲,這由是必然的結果。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偶然因素起到的作用就不那麽明顯了。
麵對帝國海軍最先進,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強大的“省”級戰列艦,已經有近三十年艦齡的四艘“複仇”級戰列艦別說還手之力,連招架之功都沒有。一麵倒的局勢,最終隻會有一個結果。
一方全勝,一方慘敗。
到十一點四十分,也就是“決心”號沉沒的時候,“複仇”號、“皇權”號與“皇家橡樹”號都挨了炮彈。而且都遭到了重創。
“複仇”號被一枚穿甲彈擊中了左側艦體。
彈著點就在主裝甲帶上,入射角大概四十度。在此情況下,“複仇”號厚達三百三十毫米的主裝甲大概相當於四百六十毫米厚地垂直裝甲。一般情況下,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彈在射程為二萬五千米的時候,隻能穿透大概四百五十毫米厚的垂直裝甲。
問題是,“複仇”號太老舊了。
帝國海軍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彈地穿甲標準是針對戰前才出現地高強度合金裝甲鋼而言地。而“複仇”號建於上次世界大戰之前。當時裝甲鋼地強度遠遠達不到二十年之後地標準。而且“複仇”號在進行改進地時候。因為英國海軍要保證“前衛”級與“獅”級戰列艦地建造工作。所以沒有更換主裝甲帶地裝甲。
也就是說。“複仇”級地主裝甲帶厚達三百三十毫米。實際上卻隻相當於不到三百毫米。甚至不到二百八十毫米厚地高強度裝甲。在此情況下。“複仇”號地主裝甲帶根本不可能抵擋住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彈地轟擊。
穿甲彈在進入艦體之後。還砸穿了二層艙壁與一層甲板。最終在艦體地b3甲板上爆炸。爆炸點在水線以下大概四米處。
結果可以想像。僅僅一枚穿甲彈就在“複仇”號地艦體左側炸出了一個直徑超過五米地缺口。橫飛地彈片打穿了好幾道艙壁。最終導致中彈部位附近數十個艙室進水。五分鍾之內。“複仇”號地進水量就超過了八百噸。而且還有進一步增加地趨勢。
“皇權”號地中彈部位在艦橋左側。
穿甲彈直接貫穿了艦橋兩側地裝甲。隻是因為彈道傾角在五十度左右。所以在穿透艦橋之前。穿甲彈橫掃了包括航海艦橋在內地十多個艙室。帶起地彈片使這些艙室內地官兵全部傷亡。其中就包括了該艦地艦長。
“皇家橡樹”號的損傷最為慘重。
穿甲彈落在了煙囪左後方。在擊穿了露天甲板與得到加強,厚度超過一百五十毫米水平裝甲之後。在擊中了兩座鍋爐艙地隔板之後發生爆炸,結果一次性的解決掉了該艦上地四台鍋爐。
因為艦體空間有限。且其最初設計航速隻有二十三節,所以“複仇”級戰列艦隻有二座鍋爐艙。以往。配備的是十八台效率不高地燃油鍋爐,在上一次改進之後,換裝了四台功率更大的燃油鍋爐。因為無法對艦體結構做太大的改動,所以這四台鍋爐集中部署在了二個鍋爐艙內。
可以說,集中部署動力係統是所有老式戰列艦的通病。
失去了動力之後,“皇家橡樹”號立即成為了漂浮在海麵上的活靶子。
打到這個時候,第11艦隊裏的四艘快速戰列艦還沒有被一枚十五英寸穿甲彈擊中!
對“複仇”級戰列艦來說,二萬五千米的交戰距離確實太遠了。
即便在全麵改進的時候,其主炮的大部分零件都得到了更換,且為其配備了雷達。在到達努美阿之後,美軍還為其提供了包括火控雷達在內的火力控製與指揮係統,進一步提高了其遠程作戰能力。
可是,對於隻能使用“輕彈”的型十五英寸艦炮來說,不但難以擊穿二萬五千米外敵艦的裝甲,也難以擊中敵人。主要是輕彈的質量過低,彈道末端的穩定性變差,且更容易受到橫風的影響,隨著射程增加,其偏差也隨之大幅度增加。
顯然,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鬥。
打到十一點五十五分的時候,三艘“複仇”級僅剩下了二艘。
“皇家橡樹”號從十一點四十五分開始下沉,其艦長在五分鍾之後就下達了棄艦命令。最終,“皇家橡樹”號緊隨“決心”號之後,成為了第二艘戰沉的戰列艦。
在戰沉之前,“皇家橡樹”號一共挨了十一枚穿甲彈。
也就是說,僅僅十分鍾之內,“吉林”號就擊中了“皇家橡樹”號十次。幾乎每一輪齊射都有收獲。主要就是“皇家橡樹”號失去了動力,無法航行,也無法機動規避,隻能停在海麵上挨打。
據“吉林”號的了望員報告,十枚穿甲彈中,有七枚擊中了其左側艦體。
最終,在左舷艙室幾乎全部被海水淹沒,而艦長根本來不及下令向右舷艙室注水(即便下達了注水命令。也至少要向右舷三分之二的艙室注水,才能避免翻覆沉沒。而在兩舷六分之五地艙室都被海水淹沒的情況下,“皇家橡樹”號的重量將超過浮力,也必然沉沒)的情況下。以左傾翻覆的方式結束了其長達三十年的生涯。
還在繼續戰鬥的“複仇”號與“皇權”號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
在幹掉了“決心”號之後,“鬆江府”號地炮口立即轉向了“複仇”號。這是最簡單的交戰原則,旗艦一般在艦隊的前麵,如果二號目標艦不是旗艦,那麽一號目標艦為旗艦的可能性最大。所以。優先炮擊一號目標艦,最有可能盡快擊敗敵艦隊。
在遭到二艘“省”級戰列艦地攻擊後,“複仇”號首先脫離編隊,加快了航行速度。
隻不過,這也隻是臨死前的掙紮。
到十一點五十分的時候,“遼省”號打中了“複仇”號四次,“鬆江府”號則打中了二次。由此可見。“鬆江府”號的表現確實不盡人意,之前擊沉“決心”號靠的肯定是運氣。而不是自身地實力。
六枚穿甲彈中,有二枚落在了“複仇”號的艦尾。且都在左側。
這一損傷給“複仇”號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一是降低了其原本就不理想的舵機的工作效率。使其轉向變得很不靈活,二是導致艦尾嚴重進水。出現了尾傾,從而導致艦首抬離水麵,讓原本就已老化艦體縱向承力結構承擔了更多的壓力,釀成了很嚴重的安全隱患。
比較慶幸地是,沒有一枚穿甲彈擊中艦橋,也沒有落在艦橋附近,所以蒂裏特沒有負傷,且“複仇”號的指揮能力沒有受損。
“皇權”號地情況更為糟糕。
在“複仇”號進行大範圍戰術機動之後,“皇權”號也加大了機動範圍。隻是其速度本來就不快,加上大副在十一點四十五分的時候才在後艦橋上接過了指揮權,所以在其加速之前,又被二枚穿甲彈擊中。
隨後,又有二枚穿甲彈落在了其左側艦體上。
在連續被五枚穿甲彈擊中之後,“皇權”號左舷有一半地艙室進水。另外,位於左側的一號輪機艙也受損,其速度一下就跌到了十二節左右,根本就無法跟上“複仇”號地步伐。同時,其規避能力也大為降低。
雖然通過向右側艙室注水,勉強維持住了艦體的橫向平衡,但是卻導致吃水增加了近二米。而“複仇”級地幹舷本來就不高,在吃水加大之後,露天甲板很快就被海水浸沒,大量海水沿著艦體表麵的損傷處湧入了艦體。
關鍵時刻,蒂裏特做了最後的努力。
十一點五十分,“複仇”號率先轉向到一百八十度。
緊接著,被甩在後麵大概三海裏處的“皇權”號也進行了同樣的轉向機動,結果在完成轉向的時候,“皇權”號成為了領艦,“複仇”號則落在了後麵。
五分鍾後,白佑彬才下令轉向到一百八十度,並且將速度提高到二十四節。
以第11艦隊的速度,可以輕而易舉的追上逃跑的二艘英國戰列艦。可以說,白佑彬並不是很在乎那二艘英國戰艦。
此時,他關心的是已經趕到的第51艦隊。
早在十一點四十分的時候,雷達就探測到了三萬米外的美軍艦隊。
選擇在十一點五十五分轉向,正是要避開美軍艦隊的鋒芒。
隻是,白佑彬也沒有想到,就在其下令轉向之後,炮彈就呼嘯著落了下來,而且是從東麵飛來的炮彈。
顯然,斯普魯恩斯並不打算縮短交戰距離,而是想拯救瀕臨滅亡的英國太平洋艦隊!
在第11艦隊的四艘“省”級戰列艦中,“鬆江府”號一直就不是最強悍,表現最好的。在以往的戰鬥中,“遼省”號的表現遠遠超過了“鬆江府”號,是第一批“省”級戰列艦中的“王者”,“吉林”號與“江蘇”號的表現也不比“遼省”號差多少。反而是一直充當旗艦的“鬆江府”號往往發揮失常,讓人不盡滿意。
“鬆江府”號憑運氣首開戰果,對其他三艘戰列艦上的官兵起到了巨大的鞭策作用。
當然,“鬆江府”號能夠迅速擊沉“決心”號,既是偶然運氣,又是必然結果。比如,在前三輪齊射無一命中的情況下,在第四輪齊射中一次命中了二枚穿甲彈,而且其中一枚還出了問題,這肯定是偶然現象。可是能夠一舉擊穿炮塔,乃至下方數層裝甲,這由是必然的結果。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偶然因素起到的作用就不那麽明顯了。
麵對帝國海軍最先進,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強大的“省”級戰列艦,已經有近三十年艦齡的四艘“複仇”級戰列艦別說還手之力,連招架之功都沒有。一麵倒的局勢,最終隻會有一個結果。
一方全勝,一方慘敗。
到十一點四十分,也就是“決心”號沉沒的時候,“複仇”號、“皇權”號與“皇家橡樹”號都挨了炮彈。而且都遭到了重創。
“複仇”號被一枚穿甲彈擊中了左側艦體。
彈著點就在主裝甲帶上,入射角大概四十度。在此情況下,“複仇”號厚達三百三十毫米的主裝甲大概相當於四百六十毫米厚地垂直裝甲。一般情況下,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彈在射程為二萬五千米的時候,隻能穿透大概四百五十毫米厚的垂直裝甲。
問題是,“複仇”號太老舊了。
帝國海軍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彈地穿甲標準是針對戰前才出現地高強度合金裝甲鋼而言地。而“複仇”號建於上次世界大戰之前。當時裝甲鋼地強度遠遠達不到二十年之後地標準。而且“複仇”號在進行改進地時候。因為英國海軍要保證“前衛”級與“獅”級戰列艦地建造工作。所以沒有更換主裝甲帶地裝甲。
也就是說。“複仇”級地主裝甲帶厚達三百三十毫米。實際上卻隻相當於不到三百毫米。甚至不到二百八十毫米厚地高強度裝甲。在此情況下。“複仇”號地主裝甲帶根本不可能抵擋住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彈地轟擊。
穿甲彈在進入艦體之後。還砸穿了二層艙壁與一層甲板。最終在艦體地b3甲板上爆炸。爆炸點在水線以下大概四米處。
結果可以想像。僅僅一枚穿甲彈就在“複仇”號地艦體左側炸出了一個直徑超過五米地缺口。橫飛地彈片打穿了好幾道艙壁。最終導致中彈部位附近數十個艙室進水。五分鍾之內。“複仇”號地進水量就超過了八百噸。而且還有進一步增加地趨勢。
“皇權”號地中彈部位在艦橋左側。
穿甲彈直接貫穿了艦橋兩側地裝甲。隻是因為彈道傾角在五十度左右。所以在穿透艦橋之前。穿甲彈橫掃了包括航海艦橋在內地十多個艙室。帶起地彈片使這些艙室內地官兵全部傷亡。其中就包括了該艦地艦長。
“皇家橡樹”號的損傷最為慘重。
穿甲彈落在了煙囪左後方。在擊穿了露天甲板與得到加強,厚度超過一百五十毫米水平裝甲之後。在擊中了兩座鍋爐艙地隔板之後發生爆炸,結果一次性的解決掉了該艦上地四台鍋爐。
因為艦體空間有限。且其最初設計航速隻有二十三節,所以“複仇”級戰列艦隻有二座鍋爐艙。以往。配備的是十八台效率不高地燃油鍋爐,在上一次改進之後,換裝了四台功率更大的燃油鍋爐。因為無法對艦體結構做太大的改動,所以這四台鍋爐集中部署在了二個鍋爐艙內。
可以說,集中部署動力係統是所有老式戰列艦的通病。
失去了動力之後,“皇家橡樹”號立即成為了漂浮在海麵上的活靶子。
打到這個時候,第11艦隊裏的四艘快速戰列艦還沒有被一枚十五英寸穿甲彈擊中!
對“複仇”級戰列艦來說,二萬五千米的交戰距離確實太遠了。
即便在全麵改進的時候,其主炮的大部分零件都得到了更換,且為其配備了雷達。在到達努美阿之後,美軍還為其提供了包括火控雷達在內的火力控製與指揮係統,進一步提高了其遠程作戰能力。
可是,對於隻能使用“輕彈”的型十五英寸艦炮來說,不但難以擊穿二萬五千米外敵艦的裝甲,也難以擊中敵人。主要是輕彈的質量過低,彈道末端的穩定性變差,且更容易受到橫風的影響,隨著射程增加,其偏差也隨之大幅度增加。
顯然,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鬥。
打到十一點五十五分的時候,三艘“複仇”級僅剩下了二艘。
“皇家橡樹”號從十一點四十五分開始下沉,其艦長在五分鍾之後就下達了棄艦命令。最終,“皇家橡樹”號緊隨“決心”號之後,成為了第二艘戰沉的戰列艦。
在戰沉之前,“皇家橡樹”號一共挨了十一枚穿甲彈。
也就是說,僅僅十分鍾之內,“吉林”號就擊中了“皇家橡樹”號十次。幾乎每一輪齊射都有收獲。主要就是“皇家橡樹”號失去了動力,無法航行,也無法機動規避,隻能停在海麵上挨打。
據“吉林”號的了望員報告,十枚穿甲彈中,有七枚擊中了其左側艦體。
最終,在左舷艙室幾乎全部被海水淹沒,而艦長根本來不及下令向右舷艙室注水(即便下達了注水命令。也至少要向右舷三分之二的艙室注水,才能避免翻覆沉沒。而在兩舷六分之五地艙室都被海水淹沒的情況下,“皇家橡樹”號的重量將超過浮力,也必然沉沒)的情況下。以左傾翻覆的方式結束了其長達三十年的生涯。
還在繼續戰鬥的“複仇”號與“皇權”號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
在幹掉了“決心”號之後,“鬆江府”號地炮口立即轉向了“複仇”號。這是最簡單的交戰原則,旗艦一般在艦隊的前麵,如果二號目標艦不是旗艦,那麽一號目標艦為旗艦的可能性最大。所以。優先炮擊一號目標艦,最有可能盡快擊敗敵艦隊。
在遭到二艘“省”級戰列艦地攻擊後,“複仇”號首先脫離編隊,加快了航行速度。
隻不過,這也隻是臨死前的掙紮。
到十一點五十分的時候,“遼省”號打中了“複仇”號四次,“鬆江府”號則打中了二次。由此可見。“鬆江府”號的表現確實不盡人意,之前擊沉“決心”號靠的肯定是運氣。而不是自身地實力。
六枚穿甲彈中,有二枚落在了“複仇”號的艦尾。且都在左側。
這一損傷給“複仇”號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一是降低了其原本就不理想的舵機的工作效率。使其轉向變得很不靈活,二是導致艦尾嚴重進水。出現了尾傾,從而導致艦首抬離水麵,讓原本就已老化艦體縱向承力結構承擔了更多的壓力,釀成了很嚴重的安全隱患。
比較慶幸地是,沒有一枚穿甲彈擊中艦橋,也沒有落在艦橋附近,所以蒂裏特沒有負傷,且“複仇”號的指揮能力沒有受損。
“皇權”號地情況更為糟糕。
在“複仇”號進行大範圍戰術機動之後,“皇權”號也加大了機動範圍。隻是其速度本來就不快,加上大副在十一點四十五分的時候才在後艦橋上接過了指揮權,所以在其加速之前,又被二枚穿甲彈擊中。
隨後,又有二枚穿甲彈落在了其左側艦體上。
在連續被五枚穿甲彈擊中之後,“皇權”號左舷有一半地艙室進水。另外,位於左側的一號輪機艙也受損,其速度一下就跌到了十二節左右,根本就無法跟上“複仇”號地步伐。同時,其規避能力也大為降低。
雖然通過向右側艙室注水,勉強維持住了艦體的橫向平衡,但是卻導致吃水增加了近二米。而“複仇”級地幹舷本來就不高,在吃水加大之後,露天甲板很快就被海水浸沒,大量海水沿著艦體表麵的損傷處湧入了艦體。
關鍵時刻,蒂裏特做了最後的努力。
十一點五十分,“複仇”號率先轉向到一百八十度。
緊接著,被甩在後麵大概三海裏處的“皇權”號也進行了同樣的轉向機動,結果在完成轉向的時候,“皇權”號成為了領艦,“複仇”號則落在了後麵。
五分鍾後,白佑彬才下令轉向到一百八十度,並且將速度提高到二十四節。
以第11艦隊的速度,可以輕而易舉的追上逃跑的二艘英國戰列艦。可以說,白佑彬並不是很在乎那二艘英國戰艦。
此時,他關心的是已經趕到的第51艦隊。
早在十一點四十分的時候,雷達就探測到了三萬米外的美軍艦隊。
選擇在十一點五十五分轉向,正是要避開美軍艦隊的鋒芒。
隻是,白佑彬也沒有想到,就在其下令轉向之後,炮彈就呼嘯著落了下來,而且是從東麵飛來的炮彈。
顯然,斯普魯恩斯並不打算縮短交戰距離,而是想拯救瀕臨滅亡的英國太平洋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