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難以接受
穿越到清朝嘉慶當皇帝 作者:小官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時,戴德接過哥哥的話,由驕傲讚同轉而憤恨的說道:“不錯,當時祖上憑著這兩項火器,很是受到康熙帝的榮寵,更是可以行走於禦書房,直接麵見天聽。 ”
“奈何,後來由於先人的才情過人,在火器方麵的造詣更是無以倫比。因此遭到南懷仁的妒忌,南懷仁居心叵測,夥同他人陷害先人。最終,我戴氏一家落得個謀反罪名,被流放於盛京(沈陽),關外那個苦寒之地,艱難度日,潦倒貧困,先祖更是以賣字畫為生。”
“後來先人得以沐浴聖恩,恰逢天下大赦,新的皇帝繼位,謀反罪名被****,祖上才得以帶著家人重返老家,回到杭州。”
說完這些,五個戴姓人都是沉默不語,歎息連連,盡是無奈之色,為他們的先人鳴不平,不該有如此的際遇,遭到這樣的對待。真是天妒英才,遭到小人陷害。
楊麟也沉思起來,思索著什麽,並沒有出言同情,寬慰幾句,而是覺得其中有某種因果,並沒有表麵那麽簡單。
過了一會兒後,楊麟似乎想通了其中的關鍵症結,意味深長的說道:“其實,你們的先人之所以會遭到這樣的對待,隻是時間早晚的事情,必然會生,南懷仁等人的汙蔑、陷害隻是一個引子,使得事情提前了而已。”
聽到楊麟的這番言論,年齡稍長的戴立戴德沉住了氣,隻是眉頭皺了皺,露出有些不快的神色。
其他三個小年輕可就不幹了,滿含一腔熱血的他們,無法忍受眼前這個比自己還小的年輕人,如此這樣說自己的先人,同時憤恨的異口同聲道:“你憑什麽這樣說我們的先人!什麽意思?難道南懷仁的陷害還有理了?”
楊麟微微一笑,並不為三人的態度而生氣,坦然而不以為意的說道:“之所以著說,肯定有我的依據和判斷,也不是在為南懷仁辯解什麽,隻是說出我的個人看法和觀點,沒有說你們先人的意思,純粹是一個局外人的見解,難道你們不想聽聽我的觀點?不想知道我為什麽這樣說?”
戴立阻止了還要說話的三人,見楊麟語氣平淡,並不是在針對自己等人,於是請教性的疑惑問道:“敢問這位少爺,不知你為什麽這樣說?你的依據又是....?”
楊麟沒有理會還在瞪自己的三個戴姓年青一代,似自言自語,又似解釋的說道:“依據很簡單,因為你們先人明的東西,威脅到了滿人的統治,將要破壞八旗的根基。對於滿人皇帝康熙來說,你們先人的如此才情,就已經是犯罪。”
見到對方露出難以相信和震驚的神色,楊麟沒有繼續解釋,反而問道:“請問,當時的康熙帝是一個什麽樣的皇帝?他會如此輕易相信南懷仁的讒言,認定貴先人謀反通敵嗎?沒有證據,就是單憑幾個人的言辭舉報,就將有如此功勞的人流放,是不是太不合理了?”
戴立下意識的回答道:“康熙帝是一個不錯的皇帝啊,平三番,殺鼇拜,定葛爾丹叛亂,與民休息,緩解了滿人與我們漢人的矛盾,不錯啊。可是,這又和俺們的祖上被流放有什麽關係呢?”
楊麟冷冷一笑,不理戴立的回答,繼續自己的言辭,接過上麵的話題。
“不錯,你說的這些確實是康熙的功績。可是,別忘了,他是滿人,他是清廷的皇帝。一切的事情,他優先考慮的是維持清廷的統治,八旗子弟的地位以及清廷的根基問題。”
“我再問你,貴先人製作的火器威力之大,實所罕見。若是裝備於軍中,軍隊的整體實力將會大大增強。然而,那位英明的康熙帝隻是繼續使用了子母炮於軍中,而連珠銃棄之深宮而不用,每次清廷的行軍打仗,你聽過連珠銃嗎?不然,還用得著你們在這裏研製嗎?”
楊麟的問話,讓他們啞口無言,無法辯駁,三個年輕人也不再敵視楊麟,若有所思,開始回味楊麟的所言所語,其中蘊含的意味。
此刻,戴立戴德不再蹙著眉頭,額頭緊鎖。其他三人也老實下來,想著楊麟的字字句句,思索著楊麟想要表達的意思。
看到他們還是不解,沒有想透關鍵環節,楊麟循循善誘道:“我問你們,如果貴先人的連珠銃裝備於軍中,那以後的兩軍對壘、交戰,還用的著大刀長矛,箭羽弓矢嗎?騎兵還有優勢嗎?”
五人好像明白了什麽,但還是有些不相信,想要辯解,戴德有些掙紮的問道:“可是,這些又與朝廷的統治和八旗的根基有什麽關係?有了連珠銃,軍隊不就更強大了嗎?”
楊麟隻是略微停頓,就在五人的注視下語氣強調的說道:“有聯係,還是很大的聯係!”
“再次問你們,知不知道滿人入關,仰仗的無非就是八旗子弟,仰仗的無非就是他們的金戈鐵馬,優秀的馬術箭技,遠勝於漢人這個基數龐大種族。若軍隊一旦使用連珠銃,就算是最普通的漢人都能操作它,憑借連珠銃的威力,那金戈鐵馬就隻是一種擺設,就是一個移動的靶子,滿人的優勢不再!”
“更何況,無論是貴先人,還是我,都是完完全的漢人,漢人的總體數量更是滿人的幾倍有餘。就算隻有一小半的漢人出來反抗,拿起連珠銃與清廷對立,那他們滿人的江山就將不保,不得不滾回關外,那個苦寒脊貧之地,關外。”
“如果你們是當時的皇帝,你們還會睡得著吃得香嗎?還會安心用你們先祖這個漢人嗎?
五人恍然大悟,猶如醍醐灌頂。戴立戴德的感悟更深,理解的更透。因為他們經曆的更多,更了解政治,深知人心,明白什麽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最後,楊麟總結性的說道:“你可以想想,無論是與清朝有著千絲萬縷的元朝,還是當今。兩個朝代都很敵視漢人,以征服漢人為榮,屠城是經常的事情。統治之中,漢人的地位更是處於枝節末尾。”
“之所以有這種情況,不是因為漢人的反抗有多麽強烈,讓他們損失的有多麽嚴重。而是因為,漢人擁有強大的潛力,隻要蘇醒過來,任何其他民族都無法統治。因此,基本每個少數民族的統治者,都是以屠戮漢人為第一任,降低這種威脅。”
楊麟說完了,五人歎息先人遭遇的同時,更是被楊麟的分析能力所震驚,所折服。沒想到如此年輕之人,居然擁有這樣的觀察如理的才情,看問題直指要害之處。胸懷如此之廣,縱覽古今,看的如此透徹。
“奈何,後來由於先人的才情過人,在火器方麵的造詣更是無以倫比。因此遭到南懷仁的妒忌,南懷仁居心叵測,夥同他人陷害先人。最終,我戴氏一家落得個謀反罪名,被流放於盛京(沈陽),關外那個苦寒之地,艱難度日,潦倒貧困,先祖更是以賣字畫為生。”
“後來先人得以沐浴聖恩,恰逢天下大赦,新的皇帝繼位,謀反罪名被****,祖上才得以帶著家人重返老家,回到杭州。”
說完這些,五個戴姓人都是沉默不語,歎息連連,盡是無奈之色,為他們的先人鳴不平,不該有如此的際遇,遭到這樣的對待。真是天妒英才,遭到小人陷害。
楊麟也沉思起來,思索著什麽,並沒有出言同情,寬慰幾句,而是覺得其中有某種因果,並沒有表麵那麽簡單。
過了一會兒後,楊麟似乎想通了其中的關鍵症結,意味深長的說道:“其實,你們的先人之所以會遭到這樣的對待,隻是時間早晚的事情,必然會生,南懷仁等人的汙蔑、陷害隻是一個引子,使得事情提前了而已。”
聽到楊麟的這番言論,年齡稍長的戴立戴德沉住了氣,隻是眉頭皺了皺,露出有些不快的神色。
其他三個小年輕可就不幹了,滿含一腔熱血的他們,無法忍受眼前這個比自己還小的年輕人,如此這樣說自己的先人,同時憤恨的異口同聲道:“你憑什麽這樣說我們的先人!什麽意思?難道南懷仁的陷害還有理了?”
楊麟微微一笑,並不為三人的態度而生氣,坦然而不以為意的說道:“之所以著說,肯定有我的依據和判斷,也不是在為南懷仁辯解什麽,隻是說出我的個人看法和觀點,沒有說你們先人的意思,純粹是一個局外人的見解,難道你們不想聽聽我的觀點?不想知道我為什麽這樣說?”
戴立阻止了還要說話的三人,見楊麟語氣平淡,並不是在針對自己等人,於是請教性的疑惑問道:“敢問這位少爺,不知你為什麽這樣說?你的依據又是....?”
楊麟沒有理會還在瞪自己的三個戴姓年青一代,似自言自語,又似解釋的說道:“依據很簡單,因為你們先人明的東西,威脅到了滿人的統治,將要破壞八旗的根基。對於滿人皇帝康熙來說,你們先人的如此才情,就已經是犯罪。”
見到對方露出難以相信和震驚的神色,楊麟沒有繼續解釋,反而問道:“請問,當時的康熙帝是一個什麽樣的皇帝?他會如此輕易相信南懷仁的讒言,認定貴先人謀反通敵嗎?沒有證據,就是單憑幾個人的言辭舉報,就將有如此功勞的人流放,是不是太不合理了?”
戴立下意識的回答道:“康熙帝是一個不錯的皇帝啊,平三番,殺鼇拜,定葛爾丹叛亂,與民休息,緩解了滿人與我們漢人的矛盾,不錯啊。可是,這又和俺們的祖上被流放有什麽關係呢?”
楊麟冷冷一笑,不理戴立的回答,繼續自己的言辭,接過上麵的話題。
“不錯,你說的這些確實是康熙的功績。可是,別忘了,他是滿人,他是清廷的皇帝。一切的事情,他優先考慮的是維持清廷的統治,八旗子弟的地位以及清廷的根基問題。”
“我再問你,貴先人製作的火器威力之大,實所罕見。若是裝備於軍中,軍隊的整體實力將會大大增強。然而,那位英明的康熙帝隻是繼續使用了子母炮於軍中,而連珠銃棄之深宮而不用,每次清廷的行軍打仗,你聽過連珠銃嗎?不然,還用得著你們在這裏研製嗎?”
楊麟的問話,讓他們啞口無言,無法辯駁,三個年輕人也不再敵視楊麟,若有所思,開始回味楊麟的所言所語,其中蘊含的意味。
此刻,戴立戴德不再蹙著眉頭,額頭緊鎖。其他三人也老實下來,想著楊麟的字字句句,思索著楊麟想要表達的意思。
看到他們還是不解,沒有想透關鍵環節,楊麟循循善誘道:“我問你們,如果貴先人的連珠銃裝備於軍中,那以後的兩軍對壘、交戰,還用的著大刀長矛,箭羽弓矢嗎?騎兵還有優勢嗎?”
五人好像明白了什麽,但還是有些不相信,想要辯解,戴德有些掙紮的問道:“可是,這些又與朝廷的統治和八旗的根基有什麽關係?有了連珠銃,軍隊不就更強大了嗎?”
楊麟隻是略微停頓,就在五人的注視下語氣強調的說道:“有聯係,還是很大的聯係!”
“再次問你們,知不知道滿人入關,仰仗的無非就是八旗子弟,仰仗的無非就是他們的金戈鐵馬,優秀的馬術箭技,遠勝於漢人這個基數龐大種族。若軍隊一旦使用連珠銃,就算是最普通的漢人都能操作它,憑借連珠銃的威力,那金戈鐵馬就隻是一種擺設,就是一個移動的靶子,滿人的優勢不再!”
“更何況,無論是貴先人,還是我,都是完完全的漢人,漢人的總體數量更是滿人的幾倍有餘。就算隻有一小半的漢人出來反抗,拿起連珠銃與清廷對立,那他們滿人的江山就將不保,不得不滾回關外,那個苦寒脊貧之地,關外。”
“如果你們是當時的皇帝,你們還會睡得著吃得香嗎?還會安心用你們先祖這個漢人嗎?
五人恍然大悟,猶如醍醐灌頂。戴立戴德的感悟更深,理解的更透。因為他們經曆的更多,更了解政治,深知人心,明白什麽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最後,楊麟總結性的說道:“你可以想想,無論是與清朝有著千絲萬縷的元朝,還是當今。兩個朝代都很敵視漢人,以征服漢人為榮,屠城是經常的事情。統治之中,漢人的地位更是處於枝節末尾。”
“之所以有這種情況,不是因為漢人的反抗有多麽強烈,讓他們損失的有多麽嚴重。而是因為,漢人擁有強大的潛力,隻要蘇醒過來,任何其他民族都無法統治。因此,基本每個少數民族的統治者,都是以屠戮漢人為第一任,降低這種威脅。”
楊麟說完了,五人歎息先人遭遇的同時,更是被楊麟的分析能力所震驚,所折服。沒想到如此年輕之人,居然擁有這樣的觀察如理的才情,看問題直指要害之處。胸懷如此之廣,縱覽古今,看的如此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