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義勇軍十個主戰師,現在要整編成為十個軍,其中包括警備軍,最重要的是原來的武器要淘汰掉,逐步換裝成最新式的武器裝備。[]


    這件事不可能大張旗鼓地張揚,封天所掌握的武器已經是這一世最先進的武器裝備,也是他手裏的王牌,需要在特定的時間段發揮重大作用的。


    封天沒有那樣傻,早早地公諸於世,有意義嗎?


    所以,封天選擇了綠省。


    這裏人煙稀少,就算有人也是北地義勇軍內部的人,不怕泄露到外界。


    有了新武器裝備,軍隊要適應新裝備,那就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訓練,綠省有許多戈壁灘,無人區,隨他們折騰就是,條件再適合不過了。


    除了主戰師升格之外,其他軍隊都陸續升格,北地義勇軍有十二個守備旅,其中兩個旅升級到守備師並劃歸到了邊防巡防軍,其他是個旅升格為守備師。


    而裝甲部隊升格為軍一級,下轄三個裝甲師作戰單位,準備裝備華氏36h(虎式)式坦克和華氏36b(豹式坦克),以及先進的點子指揮係統,將成為北地義勇軍一支強大的坦克集群攻擊力量。


    當然少不了火力支援部隊,裝備火力更強大,機動性更強的現代化火力支援部隊。


    再就是航空兵部隊,原本是師一級的建製,這一次升格為三個航空軍。


    而且,還在航空軍中設立五支空降旅。


    尼瑪,小小的北地義勇軍裝備三個航空軍,這是不是有點兒另類呀?


    的確,相比較任何國家和軍隊,沒有如此大比例的航空兵。[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但是,封天就這樣做了。


    因為封天知道製空權的重要性,也知道培養一名空軍飛行員是多麽的不容易,現在沒有仗打,不等於以後沒有仗,多積攢一些飛行員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重要的是,這一次航空兵整編,是將雙翼飛機過渡到單翼飛機。


    北地義勇軍在世界範圍內率先使用單翼飛機作戰,為下一步亞音速飛機過度能讓外界知道嗎?


    顯然,那會嚇壞一些人的。


    所以,封天決定單翼飛機必須在綠省比較隱蔽的地方進行飛行訓練。


    而各航空兵部隊分批進駐綠省進行訓練,逐步過渡到使用單翼飛機作戰。


    封天非常重視航空兵,空軍裝備走在了飛行員的前麵,現在飛機不缺,而缺乏的是合格飛行員,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噴氣式飛機都可以實現。


    但是,現在不行,飛行員需要一種必要的過度。


    在適應了單翼飛機之後,再從中挑選優秀的飛行員駕駛噴氣式飛機。


    按照目前封天所掌握的技術儲備,噴氣式飛機不是障礙,飛機都進入了研製階段,封天所缺乏的隻是合格的飛行員而已。


    所有的這一切,封天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這需要一定的時間段,心急沒有用。


    除了作戰部隊之外,鑒於新形勢下的需要,北地義勇軍工程兵以及農墾部隊根本不夠用,而前期招募的數量,還比不上從這些後備役中抽走的人數。


    所以,無論是工程兵還是農墾部隊,都需要大幅度擴招。


    北地義勇軍初步估算,工程兵至少還需要擴充到五十萬,而農墾部隊至少需要擴充到一百萬之多。


    總數一百五十萬的後備役很多嗎?


    不多,北地義勇軍新開辟的三個方向,包括綠省、西部的克什米爾以及西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地區,三處一分攤就沒有了。


    所以,看似多實際不多,在這一次擴招之後,還要有計劃低繼續擴招。


    封天之所以大批量地擴充農墾部隊,一方麵為作戰部隊提供兵員,而長遠的目的是為了以後的發展。


    封天的設想,一步進入工業化以及城市化,那就不需要太多的個體農民。


    農業的機械化,必須建立在大農業的基礎之上的,一家一塊土地,想要實現農業機械化,那得需要多少年才能過度,封天等不及呀。


    推崇小農經濟,那是一些人眼光短淺,或者是短期行為,不具備長遠眼光。


    畢竟小農經濟阻礙農業社會發展,為了眼前的利益,損害長遠戰略,實在是投機家的行為。


    封天是過來人,對於這段曆史非常清楚。


    在北地,從一開始封天就把最好的土地安置給了農墾部隊耕種,以保障北地有充足的糧食。而北地引進了大量的工業設備,其中就包括生產拖拉機等機械設備,隨著北地工業項目的展開,農業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大片的土地為北地生產出足夠的糧食。


    小農經濟在北地所占據的比例逐漸在減少,大農業項目不斷擴大。


    而隨著包括農業在內的各種研究機構的誕生,農業項目也在向高科技發展。


    從現在起,封天都在做這一件事,新占領區的土地,都交給了農墾部隊,算是收歸北地義勇軍所有,而非個人擁有。


    而北地防區內從事農業耕作的人,有相當一部分人分流到了軍隊或者工廠,尤其是年輕人更是如此,而且比例不斷地在擴大。


    如今,隨著北地的吸引力不斷增強,北地的總人口還在擴充,已經超過六千萬,下一步要向七千萬邁進了。


    這個人數已經非常龐大了,但是,新占領區需要人口填充,北地義勇軍將會有計劃地分流人口,至少,輸送到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工程兵以及農墾部隊都帶著家眷一起過去了,到年底大概要有幾百萬人口分流出去。


    當然,這也少不了綠省,近期整個地區恐怕也要容納幾十萬人口。


    封天不怕人口多,漢民族需要更廣闊的的生存空間,而不是僅僅擁擠在中原這一帶。


    封天很清楚,一旦戰爭結束,和平年代人口會呈基數地膨脹,那時候,恐怕不是人數少的問題了,而是人太多了,太擁擠了。


    二戰爆發將會為封天提供了最好的時機,世界大混戰,為何不擴張呢,必須抓住時機在那個階段迅速擴張,才能徹底解決漢民族的生存空間,讓漢民族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和空間。


    這一點我們要向西方人學習,大航海之後,歐洲人逐步向全世界擴張,占領了澳洲,占領了北美洲,及大地改善了歐洲人的生存空間。


    而我們也有一個航海時代,鄭和下西洋,為中華民族帶來了什麽?


    毛都沒有一點!(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天滅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道俯臥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道俯臥撐並收藏封天滅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