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地下室,數支紅燭聚在一起,照亮了一小片角落。


    長長案幾上堆滿書冊,既有古舊竹簡,也有絲綢卷軸,亦有紙質折子,合計至少百餘冊。


    石之軒側倚牆角,盤坐在矮幾一端,正在伏案細細瀏覽一方絲絹,密密麻麻的蠅頭小篆末尾處署著‘慕清流遺筆’……


    他左手邊還放著兩支古樸陳舊的卷軸,暗褐色質地似是由某種不知名的珍貴獸皮所製,邊緣處繡著金線,本是彰顯尊貴,可惜數百年間經無數人摩挲,早已磨損不堪,破破爛爛。


    然而其中所載之大智慧,足可讓珍而重之,愛不釋手。


    這兩支卷軸,正是花間派與補天閣曆代核心真傳的兩卷【天魔策】!


    花間派修煉心法的真正核心,隻在一卷涉及縱橫之術的殘缺【天魔策】,以‘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為根本理論。


    當然,正因為這卷【天魔策】字字珠璣,微言大義,偏偏又是武學心法與縱橫之術夾雜不清,模棱兩可,且殘篇又隻有完整的十分之八左右,所以每個閱卷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中領悟的東西其實不盡相同,甚或偶然有部分想法截然相反也屬正常。


    既如此,花間派始有規定,初入門的傳承弟子,在接觸花間心法之時,必須最先參閱花間派最原本的這卷【天魔策】,反複揣摩,及至有所領悟之後,再看門中曆代先輩修煉此卷【天魔策】的心得,以期有所借鑒,博采眾長。


    又因此。曆代傳人在武功大成之後亦或臨死前,都要親筆錄下自己參悟這卷【天魔策】的心得體會,以供後人鑒閱。


    而石之軒身前矮幾上的百餘本各類書冊。便是曆代花間派傳人所遺的修煉心得、武學筆記,其間各人所遺手劄有多有少。多者三五卷,少者僅一卷。


    有大機緣者,畢生所學除花間派本身武功外,還偶然得傳過別派秘技,深研之後,也都會一一記錄在冊,留書多多;


    亦有大智慧者,並未涉足別派秘技。反而可以花間派所有的一卷【天魔策】為根基,自出機杼,演化無窮,成就非凡魔功,臨終留書或許僅止一卷,但其內武學精華卻是彌足珍貴,發人深想。


    而百多年前出身花間派的‘魔門聖君’慕清流,就是此中佼佼者,已將花間派武學推衍至巔峰,感覺再無存進。乃寄希望於融合補天閣所傳的那一卷【天魔策】,以求更上層樓。


    不過實際上,花間傳人均多才多藝。著重意境神韻,追求的非是事物表麵的美態,而是其神韻氣質,才能表裏一致,相得益彰。


    其中佼佼者更追求以藝術入武道,也視武道為一種與人直接有關的最高藝術。


    而對於藝術家來說,追求有中尋無,妙手偶得的意境,方為上乘造詣。有意無意的不斷創新更是家常便飯。


    如此一代接一代的發展下來,花間派的主流武功又豈是這一卷天魔策所能囊括?實則早已超越和偏離了這卷【天魔策】的本來藩籬。


    比如由花間派某一高手所創。曆代傳人一直繼承並不斷修改的【花間十二枝】絕技,隻看名字不是什麽‘縱橫十二道’而是‘花間十二枝’。就知道花間派主流武功中的藝術氣息已然隱隱淩駕於縱橫思想之上。


    而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藝術脫胎於自然,又隱隱超出自然,因而藝術之道實屬‘生命之道’的支脈,花間心法及所修真氣實乃‘生氣盎然’。


    此間奧妙,既涵納縱橫之術,又不受縱橫之術所限,確實超出了這卷【天魔策】。


    相對而言,若說花間派是魔門兩道六派中創新和變化最大最多的門派,那麽陰癸派就是變化最小最少的門派。


    隻因陰癸派所繼承的部分【天魔策】精華最多,奇術秘訣層出不窮,由淺入深皆有,最核心的十八層【天魔大*法】更是直通大宗師級別的絕頂魔功。


    如此一來,陰癸派完全可以一直吃老本,隻要偶然收個資質絕佳的弟子,練成【天魔大*法】十七層以上,就可以在江湖上橫著走了!


    沒有類似藝術家、科學家這般創新及研究的恒久動力,數百年來陰癸派的武功一直原汁原味兒,無負魔門正宗之名……


    反之,武功氣質及行事風格與魔門其餘諸宗格格不入,傳人又偏愛自命風雅、獨來獨往的花間派,自然就有些遊離於魔門邊緣,頗有些既在魔門之內,又在魔門之外的味道!


    同樣如此的,還有補天閣,甚至補天閣的刺客不僅獨來獨往,還見不得光,所作所為從來都是無組織無紀律且又最偏激的‘獨走’,可謂比花間派更邊緣,更不受魔門主流待見。


    補天閣的傳承源自遊俠刺客,或可算是古劍客的一脈。


    遊俠刺客文明的曆史亦屬悠久,春秋戰國之世,刺客可以堂而皇之活動於主流曆史,但隨著大一統帝國的建立,刺客們的黃金時光隨之嘎然而止。


    刺客們一下子由門客甚至是國士的上層社會淪落為遭受主流社會排斥的邊緣團體,無奈轉入地下活動之後,刺客們本就異於常人的心理愈發極端,愈發偏向黑暗冷酷,成為孤獨的死亡使者。


    然而換個角度,看似頗為多餘的刺客也可以算是人世間的局外人,旁觀者清,更能發現人間道的‘毒瘤’,亦謂之天道大勢的多餘者。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補天之道,正在於順天應人,刺殺幹掉這個人間道的‘毒瘤’,而很多時候,這個‘毒瘤’就是皇帝本人,至少也是一方霸主。


    這是原本的補天閣理論真髓,比之最初的‘士為知己者死’更上層樓。


    可惜大多數補天傳人並不能奉行不誤。而是沉迷於私心私利之中,所刺殺的對象多為草莽之輩。


    補天閣的修行係統原本包括潛伏、易容、劍術、輕功、毒術、語言、幻術、開鎖乃至醫學解剖等等方麵,要旨在於‘一擊不中。遠遁千裏’。


    可謂行走在黑暗中的死亡使者,行事陰暗詭秘。專注於‘死亡之道’,補天心法及所修真氣著實‘死氣陰森’。


    不過,當年補天閣宗主李淑莊退出魔門,所交還給慕清流的隻是補天閣曆代持有的一卷【天魔策】,其中所述,主要是補天之道的義理及融合劍術、輕功、幻術的武功【補天心法】、【幻影劍法】、【幻影身法】。


    至於其餘的刺客必修課,實在繁瑣複雜之極,非是一卷【天魔策】所能盡載。應該也是由補天閣曆代傳人遺留的諸多手劄記述,卻未曾落入慕清流手中。


    當然,在易容、毒術、語言、醫學等方麵,花間派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們自認比之補天閣的刺客更在行。


    恐怕這也是慕清流單單隻要了補天閣最核心的【天魔策】的原因。


    而花間派的武學劄記僅有石之軒麵前的這百餘卷,或許算不得多,可詳述縱橫之術及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易容、語言、醫學毒術的諸多雜學的書籍……


    石之軒抬起頭來,入目處的黑暗中,影影綽綽可見一排排密集書架,花間派獨門秘製防腐防蟲劑的清香氣息充斥整個地下室的寬闊空間。


    無人敢小覷藝術家的收藏癖,所謂的書山學海。不過如此!


    今時今日,花間、補天這同屬魔門獨行者的兩派傳承匯聚於石之軒一人之身,依照常理。他在魔門中就該更‘孤家寡人’了。


    然而事實上,他也是這般打算的……


    一旦沉浸入花間、補天的智慧之海深處,石之軒再不知時間流逝。


    不知不覺間日月交替,夏去秋來,已是八月十五。


    “咚咚咚……”


    晨鍾響徹,振聾發聵,喚醒世間無盡癡迷。


    一乘寺大雄寶殿,闔寺兩百餘僧眾盡數在列。


    道顯住持背對著三丈三尺的如來金身前,雙手合十。高聲宣布,“阿彌陀佛。今有善男子大德願舍紅塵俗世,誠心皈依。當受沙彌戒……


    大德?”


    石之軒在蒲團上跪下,叩首應道:“弟子在!”


    道顯肅聲道:“一戒殺生,不殺害一切有情生命。爾能持否?”


    石之軒正色應道:“弟子願持此戒!”


    道顯道:“二戒偷盜,未經物主允許不取為己有。爾能持否?”


    石之軒應道:“弟子願持!”


    ………………


    ………………


    沙彌即漢語俗稱之小和尚,還算不得正式和尚,戒律相對簡單,共有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不歌舞及旁聽、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不蓄金銀財寶。


    戒律誦答之後,道顯忽然道:“大德,你與貧僧無有師徒之緣,而今貧僧僅代我佛為你受戒剃度,你可暫住一乘寺修行佛法,卻非貧僧之徒。


    你可明白?”


    石之軒心頭一咯噔,這劇本不對啊……但麵上卻是恰到好處的遲疑片刻,又恭聲道:“弟子明白!”


    “很好……”道顯微微頷首,一掌抬起,掌蘊真氣,在石之軒頭上緩緩揉抹,真氣所過,柔順透亮的三千青絲紛紛灑落。


    石之軒低著頭一動不動,心頭暗暗嘀咕:我這要是一咬牙,一狠心,真正皈依,可就一下子滅了花間派和補天道兩宗,對佛門的投名狀都有了!


    指不定還是數百年來的佛門第一功臣哩——慈航靜齋、淨念禪院跟魔門鬥了數百年,可還沒有滅掉兩道六派中的任何一宗!


    如今隻受戒剃發,還未有在光頭上燒戒疤的規矩,倒是讓他暗暗鬆了口氣,本聖僧可沒有受虐傾向……


    傍晚時分,住持禪室。


    道顯和石之軒相對盤坐,道顯閉目不停撥動念珠,一言不發,石之軒眉眼低垂,朱唇微微開闔,似在默誦《心經》。


    好半響,道顯緩緩睜眼,溫聲道:“大德……你是否即將修煉內功真氣?”


    石之軒恭聲道:“弟子偶然得了一篇儒門心法,參悟良久,正要開始修煉。”


    道顯從懷中掏出一本佛經,遞給石之軒,“儒家心法與我佛門禪法多有不諧,這本禪宗健體功法【達摩智慧心經】你拿去吧!”


    “謝住持賜法!”石之軒麵色平靜的雙手接過,暗忖:禪宗心法,能以‘達摩’二字開頭,就算不是最頂尖,也是上乘。(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出華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夢自然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夢自然醒並收藏劍出華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