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
自周軍攻破平陽城至今已有五日,坐落於城北的原大齊晉州道行台衙門也已改為大周晉州刺史衙門。
當然,現下占據府衙的還不是未曾確定的大周晉州刺史,而是包括皇帝宇文邕在內的數十名大周東征軍高級將領。
監軍王誼列前稟告:“連日來,我軍已將所有失去戰力的重傷員先一步運回潼關大營,剩餘的近六萬精銳亦休整完畢,隨時可以拔營行軍。
按飛鷹傳信的時間算,齊王明日即可撤回平陽城,偽齊皇帝高緯所率的十萬大軍銜尾追擊,預計後日亦可到達平陽。
我軍進退與否,還請陛下早作定奪!”
燭光閃爍,昏暗的光暈投在宇文邕臉上,卻似映照出罕有的遲疑不決。
因此前一戰積功升為驃騎將軍的宇文忻迫不及待道:“陛下何須多慮?以陛下的聖明威武,乘敵人的荒唐放縱,何必擔心不能攻克他們?
如果偽齊出現一個好的君主,君臣同心協力,那麽就是我大周有商湯、周武王的聲勢,也不易討平對方,但現在偽齊的君主昏庸、臣僚愚蠢,軍隊沒有鬥誌,雖有百萬之眾,實際上是送給陛下的。
陛下何愁不能一戰而擄偽齊皇帝高緯於駕前?”
軍正軍法官王紘上前附和:“齊國綱紀敗壞,至此已經有兩代。上天庇護嘉獎我們大周,經過一戰而扼住對方的咽喉。
正所謂攻取欺淩動亂、敗亡之國,正在今天。放過虛弱的偽齊而自己退走,臣實在不能理解”
宇文邕麵色沉吟,久久不語。
他當然知道此二人所言屬實,比之去歲伐齊在洛陽獨孤永業的精銳麵前碰得頭破血流,今次取道晉州,一路勢如破竹,除了攻打晉州治所平陽城憑借堅城多堅守了幾天,其餘的晉州城池在大周各路偏師麵前全無抵抗之力,甚至齊王宇文憲都率領先鋒軍打到了晉陽太原周邊。
盡管此次東征伐齊之前已規劃好反客為主之策,也即打下平陽城後就留下少部精銳依仗平陽堅城來消耗北齊的主力,待得北齊大軍疲憊,周軍再殺回來與之決戰,爭取一戰而勝但麵對此次周軍首戰得勝的大好開端及齊軍愈發**的有利現狀,宇文邕亦不免生出直接與高緯的十萬大軍決戰的心思。
若能戰而勝之,豈非可以氣勢如虹的一舉攻下整個北齊?何必還要先後撤再前進決戰的來回折騰?
石之軒身為周軍中唯二的上柱國大將軍,在宇文憲不在的情況下,向來占據左列首位。此時他打量了一番宇文邕變幻不定的神情,借著舉杯飲茶掩飾,向身旁的老熟人楊堅傳音道:
“隋公以為,如今我軍當進還是當退?”
楊堅似乎絲毫不為此前的首戰大勝所影響,眼神一如既往的沉穩堅凝,聞言不由稍一沉吟:他莫不是在考驗我的眼光及才能是否足以駕馭漢興之勢,登臨那個至高無上的位子?
當即楊堅同樣舉杯掩飾,傳音回複道:“宇文忻勇則勇矣,兵法可,目光卻短了些王紘為人方正,掌軍法綽綽有餘,謀軍略則頗有不足!”
石之軒嘴角勾起一抹兒詭異微笑,又傳音道:“那你可得有個準備!”
楊堅不明所以,眼中閃過一絲狐疑。
石之軒的視線落回一臉激動和期盼的宇文忻、王紘身上,頗覺與楊堅英雄所見略同宇文忻、王紘均屬上乘人才,但僅止於在合適的領域發揮作用,前者勇猛善戰,可為先鋒將而不可為帥,後者公正嚴明,可為執法佐官,亦不可為帥。
隻因二人隻做到了謀周、齊兩國之戰這一域,而未曾做到謀天下之全局。
正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不管怎麽說,周、齊合計二三十萬大軍的大戰規模,放眼天下也是一等一的盛大戰爭,其勝負足以影響整個天下的局勢,亦會引得天下各國密切關注,看看是否有分一杯羹的可能。
因而北周戰略指導者絕不能僅僅著眼於一城一地、一戰一仗的勝負得失,須得放眼天下,全盤考慮。
畢竟,中土及周遭並非僅有周、齊兩國,反而是群狼環伺,北周此次東征若想成功吞並北齊,則王見王的決戰隻能完勝而不能慘勝,否則不僅有功敗垂成之虞,還可能為他人做嫁衣。
比如同樣熱衷伐齊的南陳,以及一直對周、齊中原繁華之地虎視眈眈的突厥、高句麗。
如今高緯率北齊十萬大軍疾撲而來,氣勢正盛,其中近半還是晉陽要塞的百戰精銳,若是宇文邕就此急匆匆的與之硬碰決戰,一點兒回旋餘地都沒有,那麽完勝是不要想了
宇文邕反複斟酌後,顯然也想明白這點,強行摒棄了直接決戰的**,沉聲道:“二位愛卿所言有理,但此前戰略已定,倉猝更易,不免出現錯亂。”
宇文忻、王紘對視一眼,還欲再勸,卻給宇文邕揮手止住。二人又將目光轉向石之軒、楊堅等說得上話的大將身上,似乎希望諸人有所諫言,但卻無人響應,二人唯有無奈退下。
宇文邕環視堂內,“朕欲繼續執行既定之策,諸卿誰願為晉州刺史,堅守平陽城,抵抗偽齊十萬大軍?”
話雖詢問,視線卻定定凝滯在楊堅身上,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楊堅麵無表情,卻忍不禁不由瞳孔微縮,手足發涼,終於明白石之軒剛剛所言“有個準備”的意思,原來是算準了宇文邕會借機讓他留下來駐守平陽城!
一旦應下如此重任,他將以麾下萬餘精銳麵對北齊十萬大軍的輪番猛攻,可謂以孤軍敵一國,唯有施盡渾身解數一途。
即使他傾盡一切僥幸守住了平陽城,楊家積年培養的家將及心腹部屬也必會損失慘重,宇文邕再明裏暗裏刻意打壓,楊氏一族難免自此一蹶不振,逐漸消亡。
如若不然,他就隻能將楊家中堅力量遣回長安而選擇將自己及少量部將戰死在平陽城,之後楊氏一族盡管也逃脫不了宇文邕一定程度的打壓,卻可保富貴長存。
石之軒嘴角微笑依然,一副看好戲的模樣,暗暗感慨:“宇文邕這一招,不可謂不陰毒。楊堅要麽毀損家族而暫存自身,要麽犧牲自身而長存家族,真是個兩難的選擇!”
眾人矚目之下,就在楊堅還在心頭天人交戰之時,隔著兩個位子的一個英武中年眼中精芒爆閃,驀然起身向著宇文邕拱手肅聲道:“微臣願為陛下死守平陽城,定拒偽齊十萬大軍與城下!”
語氣堅毅,氣勢蓬勃。
眾將見此各自眼神閃爍,或驚訝,或了然。
“陳留郡公精忠報國,朕心甚慰。”宇文邕瞳孔深處不經意間閃過一絲失望,並未立即同意。
楊堅則扭頭意味深長地看來那人一眼,那人同樣偏過頭來,銳利的目光毫不掩飾地與楊堅對視,臉上一副大義凜然的決絕之色,但目光中卻有若隱若現的陰狠意味。
石之軒的視線在那人與楊堅之間來回轉動,眸中噙著絲絲笑意:兄弟鬩牆?嘖嘖,楊堅不愧是大氣運在身貴不可言之人,這種窘迫境況下竟還有如此“別具一格”的替死鬼?
那人麵相與楊堅有四五分相似,正是楊堅一母同胞的嫡親兄弟楊整。此前楊整的表現一直不溫不火,算得上權貴子弟裏的優秀人才,卻又並不像楊堅那般極為拔尖,但剛剛楊整起身時突然爆發的那股氣勢,卻又顯出其超出江湖一流,堪比頂尖高手的強橫功力。
他及時請戰,看似是不惜自身替楊堅出頭,頂下宇文邕的一波殺招,但實際上,不少有心人都知道,楊堅、楊整兄弟年輕時頗有些齷齪,向來不和,隻是近些年隨著楊整人到中年,愈趨成熟,性情收斂不少,再不在人前與兄長互掐罷了。
不過現下看來,楊整仍舊不甘心認輸,隻是學會了韜光養晦而已,此次窺準時機替楊堅頂缸,看似九死一生,實則大風險必有大機遇,一旦成功守住平陽城,無論官職還是爵位必然高升,一躍而與楊堅比肩,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屆時,憑著楊整同樣是楊家嫡子的身份,在宇文邕的支持下,足以再次與楊堅展開楊氏家主之爭,且有很大機會將很受宇文邕猜忌的楊堅擠下家主之位。
反之,楊堅顧慮到兄弟此次主動為自己頂缸,不僅不能落井下石,還得想方設法全力助兄弟在之後的平陽城殘酷攻防戰裏保住性命。
如若不然,楊堅在眾人眼裏未免落個以怨報德、刻薄寡恩的形象,於他今後所謀之事大大不利。畢竟,他若是連願意替他而死的嫡親兄弟都容不下,還能容下何人?
而這點,恰又墮入楊整的甕裏!
“以此觀之,楊整堅忍果決,雄心勃勃,倒也是一號人物!”未完待續。..
...
看過《劍出華山》的書友還喜歡
自周軍攻破平陽城至今已有五日,坐落於城北的原大齊晉州道行台衙門也已改為大周晉州刺史衙門。
當然,現下占據府衙的還不是未曾確定的大周晉州刺史,而是包括皇帝宇文邕在內的數十名大周東征軍高級將領。
監軍王誼列前稟告:“連日來,我軍已將所有失去戰力的重傷員先一步運回潼關大營,剩餘的近六萬精銳亦休整完畢,隨時可以拔營行軍。
按飛鷹傳信的時間算,齊王明日即可撤回平陽城,偽齊皇帝高緯所率的十萬大軍銜尾追擊,預計後日亦可到達平陽。
我軍進退與否,還請陛下早作定奪!”
燭光閃爍,昏暗的光暈投在宇文邕臉上,卻似映照出罕有的遲疑不決。
因此前一戰積功升為驃騎將軍的宇文忻迫不及待道:“陛下何須多慮?以陛下的聖明威武,乘敵人的荒唐放縱,何必擔心不能攻克他們?
如果偽齊出現一個好的君主,君臣同心協力,那麽就是我大周有商湯、周武王的聲勢,也不易討平對方,但現在偽齊的君主昏庸、臣僚愚蠢,軍隊沒有鬥誌,雖有百萬之眾,實際上是送給陛下的。
陛下何愁不能一戰而擄偽齊皇帝高緯於駕前?”
軍正軍法官王紘上前附和:“齊國綱紀敗壞,至此已經有兩代。上天庇護嘉獎我們大周,經過一戰而扼住對方的咽喉。
正所謂攻取欺淩動亂、敗亡之國,正在今天。放過虛弱的偽齊而自己退走,臣實在不能理解”
宇文邕麵色沉吟,久久不語。
他當然知道此二人所言屬實,比之去歲伐齊在洛陽獨孤永業的精銳麵前碰得頭破血流,今次取道晉州,一路勢如破竹,除了攻打晉州治所平陽城憑借堅城多堅守了幾天,其餘的晉州城池在大周各路偏師麵前全無抵抗之力,甚至齊王宇文憲都率領先鋒軍打到了晉陽太原周邊。
盡管此次東征伐齊之前已規劃好反客為主之策,也即打下平陽城後就留下少部精銳依仗平陽堅城來消耗北齊的主力,待得北齊大軍疲憊,周軍再殺回來與之決戰,爭取一戰而勝但麵對此次周軍首戰得勝的大好開端及齊軍愈發**的有利現狀,宇文邕亦不免生出直接與高緯的十萬大軍決戰的心思。
若能戰而勝之,豈非可以氣勢如虹的一舉攻下整個北齊?何必還要先後撤再前進決戰的來回折騰?
石之軒身為周軍中唯二的上柱國大將軍,在宇文憲不在的情況下,向來占據左列首位。此時他打量了一番宇文邕變幻不定的神情,借著舉杯飲茶掩飾,向身旁的老熟人楊堅傳音道:
“隋公以為,如今我軍當進還是當退?”
楊堅似乎絲毫不為此前的首戰大勝所影響,眼神一如既往的沉穩堅凝,聞言不由稍一沉吟:他莫不是在考驗我的眼光及才能是否足以駕馭漢興之勢,登臨那個至高無上的位子?
當即楊堅同樣舉杯掩飾,傳音回複道:“宇文忻勇則勇矣,兵法可,目光卻短了些王紘為人方正,掌軍法綽綽有餘,謀軍略則頗有不足!”
石之軒嘴角勾起一抹兒詭異微笑,又傳音道:“那你可得有個準備!”
楊堅不明所以,眼中閃過一絲狐疑。
石之軒的視線落回一臉激動和期盼的宇文忻、王紘身上,頗覺與楊堅英雄所見略同宇文忻、王紘均屬上乘人才,但僅止於在合適的領域發揮作用,前者勇猛善戰,可為先鋒將而不可為帥,後者公正嚴明,可為執法佐官,亦不可為帥。
隻因二人隻做到了謀周、齊兩國之戰這一域,而未曾做到謀天下之全局。
正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不管怎麽說,周、齊合計二三十萬大軍的大戰規模,放眼天下也是一等一的盛大戰爭,其勝負足以影響整個天下的局勢,亦會引得天下各國密切關注,看看是否有分一杯羹的可能。
因而北周戰略指導者絕不能僅僅著眼於一城一地、一戰一仗的勝負得失,須得放眼天下,全盤考慮。
畢竟,中土及周遭並非僅有周、齊兩國,反而是群狼環伺,北周此次東征若想成功吞並北齊,則王見王的決戰隻能完勝而不能慘勝,否則不僅有功敗垂成之虞,還可能為他人做嫁衣。
比如同樣熱衷伐齊的南陳,以及一直對周、齊中原繁華之地虎視眈眈的突厥、高句麗。
如今高緯率北齊十萬大軍疾撲而來,氣勢正盛,其中近半還是晉陽要塞的百戰精銳,若是宇文邕就此急匆匆的與之硬碰決戰,一點兒回旋餘地都沒有,那麽完勝是不要想了
宇文邕反複斟酌後,顯然也想明白這點,強行摒棄了直接決戰的**,沉聲道:“二位愛卿所言有理,但此前戰略已定,倉猝更易,不免出現錯亂。”
宇文忻、王紘對視一眼,還欲再勸,卻給宇文邕揮手止住。二人又將目光轉向石之軒、楊堅等說得上話的大將身上,似乎希望諸人有所諫言,但卻無人響應,二人唯有無奈退下。
宇文邕環視堂內,“朕欲繼續執行既定之策,諸卿誰願為晉州刺史,堅守平陽城,抵抗偽齊十萬大軍?”
話雖詢問,視線卻定定凝滯在楊堅身上,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楊堅麵無表情,卻忍不禁不由瞳孔微縮,手足發涼,終於明白石之軒剛剛所言“有個準備”的意思,原來是算準了宇文邕會借機讓他留下來駐守平陽城!
一旦應下如此重任,他將以麾下萬餘精銳麵對北齊十萬大軍的輪番猛攻,可謂以孤軍敵一國,唯有施盡渾身解數一途。
即使他傾盡一切僥幸守住了平陽城,楊家積年培養的家將及心腹部屬也必會損失慘重,宇文邕再明裏暗裏刻意打壓,楊氏一族難免自此一蹶不振,逐漸消亡。
如若不然,他就隻能將楊家中堅力量遣回長安而選擇將自己及少量部將戰死在平陽城,之後楊氏一族盡管也逃脫不了宇文邕一定程度的打壓,卻可保富貴長存。
石之軒嘴角微笑依然,一副看好戲的模樣,暗暗感慨:“宇文邕這一招,不可謂不陰毒。楊堅要麽毀損家族而暫存自身,要麽犧牲自身而長存家族,真是個兩難的選擇!”
眾人矚目之下,就在楊堅還在心頭天人交戰之時,隔著兩個位子的一個英武中年眼中精芒爆閃,驀然起身向著宇文邕拱手肅聲道:“微臣願為陛下死守平陽城,定拒偽齊十萬大軍與城下!”
語氣堅毅,氣勢蓬勃。
眾將見此各自眼神閃爍,或驚訝,或了然。
“陳留郡公精忠報國,朕心甚慰。”宇文邕瞳孔深處不經意間閃過一絲失望,並未立即同意。
楊堅則扭頭意味深長地看來那人一眼,那人同樣偏過頭來,銳利的目光毫不掩飾地與楊堅對視,臉上一副大義凜然的決絕之色,但目光中卻有若隱若現的陰狠意味。
石之軒的視線在那人與楊堅之間來回轉動,眸中噙著絲絲笑意:兄弟鬩牆?嘖嘖,楊堅不愧是大氣運在身貴不可言之人,這種窘迫境況下竟還有如此“別具一格”的替死鬼?
那人麵相與楊堅有四五分相似,正是楊堅一母同胞的嫡親兄弟楊整。此前楊整的表現一直不溫不火,算得上權貴子弟裏的優秀人才,卻又並不像楊堅那般極為拔尖,但剛剛楊整起身時突然爆發的那股氣勢,卻又顯出其超出江湖一流,堪比頂尖高手的強橫功力。
他及時請戰,看似是不惜自身替楊堅出頭,頂下宇文邕的一波殺招,但實際上,不少有心人都知道,楊堅、楊整兄弟年輕時頗有些齷齪,向來不和,隻是近些年隨著楊整人到中年,愈趨成熟,性情收斂不少,再不在人前與兄長互掐罷了。
不過現下看來,楊整仍舊不甘心認輸,隻是學會了韜光養晦而已,此次窺準時機替楊堅頂缸,看似九死一生,實則大風險必有大機遇,一旦成功守住平陽城,無論官職還是爵位必然高升,一躍而與楊堅比肩,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屆時,憑著楊整同樣是楊家嫡子的身份,在宇文邕的支持下,足以再次與楊堅展開楊氏家主之爭,且有很大機會將很受宇文邕猜忌的楊堅擠下家主之位。
反之,楊堅顧慮到兄弟此次主動為自己頂缸,不僅不能落井下石,還得想方設法全力助兄弟在之後的平陽城殘酷攻防戰裏保住性命。
如若不然,楊堅在眾人眼裏未免落個以怨報德、刻薄寡恩的形象,於他今後所謀之事大大不利。畢竟,他若是連願意替他而死的嫡親兄弟都容不下,還能容下何人?
而這點,恰又墮入楊整的甕裏!
“以此觀之,楊整堅忍果決,雄心勃勃,倒也是一號人物!”未完待續。..
...
看過《劍出華山》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