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山西巡撫候恂候巡撫是陝西白水人,成化二年進士,今年五十八歲高齡,屬於和謝慎老丈人徐貫一個年齡段的。
六十左右這個年齡階段對文官來說十分重要。能否再進一步,跨過那道坎成為部院正印堂官甚至入閣主要就是看這個階段。
這位候巡撫,頗是有幾分少年神童的意思,從小天資聰穎,考中進士時也很年輕,隻有二十七歲。當然這個年紀和謝慎比起來就沒有什麽優勢了。
候恂不僅是神童,還頗有些政治天賦,登科選官後曆任戶部主事、山東按察司僉事、督運京畿軍儲、湖廣按察副使、山東按察使。
之後候恂抓住機會升任都察院右僉都禦史,被弘治皇帝派到山西大同巡視軍政、民政。
如果說朝廷諸衙門之中官職最容易混淆的,那一定是都察院了。
都察院中的所有官職都叫禦史,隻是前綴不同。
外行的人一看這人是禦史便以為很拉風,其實個中差別還是很大的。都察院正官為左右都禦使,正二品,副官是左右副都禦使,正三品。較為重要的還有左右僉都禦史,品級是正四品。
以上都是坐院官,也就是俗稱的京官。
至於十三道監察禦史一共有一百一十人,除此之外還有巡按禦史,也就是俗稱的八府巡按。
故而都察院的禦史多如牛毛,重名並非沒有可能,重姓更是家常便飯。
這位候恂去到山西大同巡視了一番,整頓了軍隊和吏治,贏得了不錯的名聲。再之後其轉為副都禦使,弘治九年十月庚子又被臨時調配到山西充任巡撫。
可以說這位候巡撫主政頗有一套,山西在他的督查治理下頗有一番欣欣向榮的勢頭。
不過,這位的運氣實在不怎麽好,先是趕上了天災,山西境內連發地震。緊接著小王子率韃靼人屢次襲擾邊境。作為重鎮的大同府,麵對的壓力可想而知。
好在布政司衙門駐地和巡撫衙門駐地都是在太原府,不必像大同府那樣時時刻刻提防著韃靼人襲擾,留給候巡撫充分的時間布防和儲備後勤。
而太原府的府治所在地就在陽曲縣。想來這陽曲縣令也夠悲催的,頭上不但有太原知府,還有布政使、巡撫等一幹大員。
哪個都不是他一個七品芝麻官能惹的。
卻說巡撫衙門中,山西巡撫候恂正自處理公務,見管家候仁站在身旁欲言又止,便蹙眉道:“有什麽事嗎?”
“老爺,這裏有一封潞安府來的家信,您老看還是不看?”
常年侍奉在候恂左右,老管家候仁對自家老爺的性格十分了解。老爺是公私分明之人,辦公之時最忌諱處理私事。
不過這封信是潞安韓府來的,他實在不敢壓下,隻得讓老爺自己決定看不看。
候恂今天心情顯然不錯,當即揮手道:“拿來吧。”
候仁立刻雙手將家信奉上。
候巡撫抽出信紙展開來看,看過後自然麵如死灰。
“我那內侄竟然被判了斬刑......”
候恂閉上雙眼,連連搖頭道:“平日裏我那內侄跋扈慣了,老夫總勸他收斂一些,他卻不聽。現在好了,闖下大禍了,他韓家倒想起老夫了。”
候仁不知該說些什麽,隻苦笑道:“夫人那裏恐怕難了。”
候恂猛然睜開雙眼怒聲道:“有什麽難的,她便是說破天去,也不能把黑的變白!”
稍頓了頓,平複了一番心情,候恂接道:“研墨,老夫要陳寫奏疏。”
老管家不敢再多說,隻得替候恂研好墨,恭敬的侍候在一旁。
候恂思忖了片刻,便提筆蘸墨開始陳寫奏疏。
一封奏疏候恂寫的一氣嗬成,他又通讀了一遍,確認沒有措辭不當的地方,便衝老管家吩咐道:“把這封奏疏封好,快馬加鞭送到京師去。”
老管家不敢多說什麽,恭敬領命而去。
......
......
卻說轉眼間就過了一個多月,五月十七,謝慎上的奏疏批複下來了。
這還是讓謝慎感到很驚訝的。
要知道京師距離山西雖然不算遠,但一封奏疏呈遞到通政司分類,再送到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最後送到天子禦案前決斷流程還是有些繁複的。
當然,像報備死刑犯這種事情,內閣、司禮監通常不敢插手,大多是由刑部直接給出處理意見,再由天子直接決斷的,流程上簡化了不少。
謝慎預料的不錯,性質如此惡劣的案子,刑部也沒有什麽疑議,當即將同意斬決的意見附在了奏疏後麵送到宮中。
弘治天子也直接勾決,算是走完了流程。
更讓謝慎疑惑的是,韓陽的姑父,現任山西巡撫候恂一直沒有發聲,仿佛內侄的死活與他沒有任何的幹係。
難道這位真是個鐵麵無私的主?
謝慎竟然有了拜訪一番這位巡撫大人的心思。
不過眼下實在沒有什麽由頭,謝慎若是強行前往太原府城,就顯得太過矯情了。
韓原這案子就算是了結了,隻需將其關押在府衙大牢等待秋後問斬即可。
接下來的日子十分平靜,謝慎每日照例坐堂審案,處理公務。
直到五月二十七日,發生了一件震動山西的大事。
小王子侵犯大同,在一戰後佯裝潰敗。時任大同前衛指揮王玉率軍追擊,遭到了伏擊,無數將士慘死,獨有指揮王玉幸免。次日,小王子又率軍進犯大同,連營足有二十裏。
巡撫候恂照例陳寫奏疏向朝廷奏報請求增援。同時,候巡撫還命各府知府入太原府商議布防事宜。
謝慎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韃靼人還是在弘治十年對大同府發動了猛攻。大同宣府防線看似堅固,但卻是靜態防禦,麵對來去如風的韃靼人顯得十分吃力。
雖然按照曆史的既定軌跡,韃靼人並未對大同府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但既然一些曆史細節已經因為謝慎的到來發生了改變,謝慎也不能保證在這個時空大同府依然固若金湯。
......
......(未完待續。)
六十左右這個年齡階段對文官來說十分重要。能否再進一步,跨過那道坎成為部院正印堂官甚至入閣主要就是看這個階段。
這位候巡撫,頗是有幾分少年神童的意思,從小天資聰穎,考中進士時也很年輕,隻有二十七歲。當然這個年紀和謝慎比起來就沒有什麽優勢了。
候恂不僅是神童,還頗有些政治天賦,登科選官後曆任戶部主事、山東按察司僉事、督運京畿軍儲、湖廣按察副使、山東按察使。
之後候恂抓住機會升任都察院右僉都禦史,被弘治皇帝派到山西大同巡視軍政、民政。
如果說朝廷諸衙門之中官職最容易混淆的,那一定是都察院了。
都察院中的所有官職都叫禦史,隻是前綴不同。
外行的人一看這人是禦史便以為很拉風,其實個中差別還是很大的。都察院正官為左右都禦使,正二品,副官是左右副都禦使,正三品。較為重要的還有左右僉都禦史,品級是正四品。
以上都是坐院官,也就是俗稱的京官。
至於十三道監察禦史一共有一百一十人,除此之外還有巡按禦史,也就是俗稱的八府巡按。
故而都察院的禦史多如牛毛,重名並非沒有可能,重姓更是家常便飯。
這位候恂去到山西大同巡視了一番,整頓了軍隊和吏治,贏得了不錯的名聲。再之後其轉為副都禦使,弘治九年十月庚子又被臨時調配到山西充任巡撫。
可以說這位候巡撫主政頗有一套,山西在他的督查治理下頗有一番欣欣向榮的勢頭。
不過,這位的運氣實在不怎麽好,先是趕上了天災,山西境內連發地震。緊接著小王子率韃靼人屢次襲擾邊境。作為重鎮的大同府,麵對的壓力可想而知。
好在布政司衙門駐地和巡撫衙門駐地都是在太原府,不必像大同府那樣時時刻刻提防著韃靼人襲擾,留給候巡撫充分的時間布防和儲備後勤。
而太原府的府治所在地就在陽曲縣。想來這陽曲縣令也夠悲催的,頭上不但有太原知府,還有布政使、巡撫等一幹大員。
哪個都不是他一個七品芝麻官能惹的。
卻說巡撫衙門中,山西巡撫候恂正自處理公務,見管家候仁站在身旁欲言又止,便蹙眉道:“有什麽事嗎?”
“老爺,這裏有一封潞安府來的家信,您老看還是不看?”
常年侍奉在候恂左右,老管家候仁對自家老爺的性格十分了解。老爺是公私分明之人,辦公之時最忌諱處理私事。
不過這封信是潞安韓府來的,他實在不敢壓下,隻得讓老爺自己決定看不看。
候恂今天心情顯然不錯,當即揮手道:“拿來吧。”
候仁立刻雙手將家信奉上。
候巡撫抽出信紙展開來看,看過後自然麵如死灰。
“我那內侄竟然被判了斬刑......”
候恂閉上雙眼,連連搖頭道:“平日裏我那內侄跋扈慣了,老夫總勸他收斂一些,他卻不聽。現在好了,闖下大禍了,他韓家倒想起老夫了。”
候仁不知該說些什麽,隻苦笑道:“夫人那裏恐怕難了。”
候恂猛然睜開雙眼怒聲道:“有什麽難的,她便是說破天去,也不能把黑的變白!”
稍頓了頓,平複了一番心情,候恂接道:“研墨,老夫要陳寫奏疏。”
老管家不敢再多說,隻得替候恂研好墨,恭敬的侍候在一旁。
候恂思忖了片刻,便提筆蘸墨開始陳寫奏疏。
一封奏疏候恂寫的一氣嗬成,他又通讀了一遍,確認沒有措辭不當的地方,便衝老管家吩咐道:“把這封奏疏封好,快馬加鞭送到京師去。”
老管家不敢多說什麽,恭敬領命而去。
......
......
卻說轉眼間就過了一個多月,五月十七,謝慎上的奏疏批複下來了。
這還是讓謝慎感到很驚訝的。
要知道京師距離山西雖然不算遠,但一封奏疏呈遞到通政司分類,再送到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最後送到天子禦案前決斷流程還是有些繁複的。
當然,像報備死刑犯這種事情,內閣、司禮監通常不敢插手,大多是由刑部直接給出處理意見,再由天子直接決斷的,流程上簡化了不少。
謝慎預料的不錯,性質如此惡劣的案子,刑部也沒有什麽疑議,當即將同意斬決的意見附在了奏疏後麵送到宮中。
弘治天子也直接勾決,算是走完了流程。
更讓謝慎疑惑的是,韓陽的姑父,現任山西巡撫候恂一直沒有發聲,仿佛內侄的死活與他沒有任何的幹係。
難道這位真是個鐵麵無私的主?
謝慎竟然有了拜訪一番這位巡撫大人的心思。
不過眼下實在沒有什麽由頭,謝慎若是強行前往太原府城,就顯得太過矯情了。
韓原這案子就算是了結了,隻需將其關押在府衙大牢等待秋後問斬即可。
接下來的日子十分平靜,謝慎每日照例坐堂審案,處理公務。
直到五月二十七日,發生了一件震動山西的大事。
小王子侵犯大同,在一戰後佯裝潰敗。時任大同前衛指揮王玉率軍追擊,遭到了伏擊,無數將士慘死,獨有指揮王玉幸免。次日,小王子又率軍進犯大同,連營足有二十裏。
巡撫候恂照例陳寫奏疏向朝廷奏報請求增援。同時,候巡撫還命各府知府入太原府商議布防事宜。
謝慎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韃靼人還是在弘治十年對大同府發動了猛攻。大同宣府防線看似堅固,但卻是靜態防禦,麵對來去如風的韃靼人顯得十分吃力。
雖然按照曆史的既定軌跡,韃靼人並未對大同府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但既然一些曆史細節已經因為謝慎的到來發生了改變,謝慎也不能保證在這個時空大同府依然固若金湯。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