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自然也有機緣巧合了。
“謝...謝兄弟,既然你看的起裴某,有什麽吩咐就盡管說。裴某若是說一個不字,就不是男人。”
裴儼拍著胸脯作保道。
謝慎聞言大喜,立刻道:“其實這件事對於裴兄來說易如反掌。朝廷要在江南征兵,這首當其衝的便是杭州府。”
“征兵?”
和所有人的反應一樣,裴千戶同樣是驚愕不已。
這是要搞事情啊!
“謝兄弟,這征兵是怎麽一回事?”
謝慎無奈,隻得將征兵的計劃又跟裴千戶說了一遍,當然是略過許多細節部分,因為這些裴千戶暫時不需要知道。
想那裴儼出身軍戶世家,從小耳濡目染,早已形成了思維定勢。
叫他一下子接受募兵製確實有些困難。
好在裴儼這個人很上道,該問的東西問,不該問的一律不問。
“既然如此,裴某便不多問了。謝兄弟指東,裴某絕不會往西!”
謝慎欣慰的拍了拍裴儼的肩膀,歎聲道:“好兄弟。”
......
......
征兵之事關係到大明的國運,謝慎自然不敢大意。
在與裴儼、吳禎商討了良久,他才拿出了一個詳細的計劃。
募兵是個廣泛持續性的事情,但這第一站自然要從杭州府開始。
按照謝慎的要求,募兵的準備工作都已完成,剩下的便是從普通民籍的青壯之中挑選合適人選了。
七月初四,衝虎煞南。宜祈福、求嗣、納彩、嫁娶。忌赴任、出行、齋醮、開光。
從黃曆上看,貌似不太適合征兵啊。
不過謝慎不會管這些。
事不宜遲,既然決定要征兵就沒必要拖拖拉拉的。
這玩意又不是婚喪嫁娶,沒必要太看重禁忌。
按照計劃,在杭州府內設有四處征兵點,每處都由一名千戶負責。
杭州府的千戶抽調出三個,剩下的一人則臨時調任至杭州的裴儼。
一開始來應征的百姓並不算多,這也在謝慎的意料之中,他並不是太著急。
隨著時間的推移,杭州府的百姓漸漸好奇了起來,前來詢問千戶所的兵卒,這征兵一事的始末。
得知這次征募兵卒是為了創建新軍,福利待遇從優而且子孫並不必從軍後,不少百姓都動了心。
要知道,即便在富庶的杭州,也不是人人都能過的安逸的。
很多百姓隻能勉強溫飽,還得起早貪黑,沒日沒夜的做工。
而招募的新軍每月有二兩銀子的薪俸,且不必屯田種田,又不算軍戶,不會受到這一製度的禁錮。
一些百姓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最終還是決定報名參軍。
當然,更多的人還是在觀望。
三天之後,杭州府報名參軍的人數為五百一十七人,遠比謝慎的期望值要低。
謝慎找來幾位負責的千戶詢問,得到的答複是來問詢的人最後放棄多是因為對軍隊士兵的固有成見。
謝慎蹙眉道:“這是什麽意思?”
裴儼苦笑道:“應該是軍隊的一些陋習吧,平日裏但凡是衛所士兵與百姓發生矛盾,吃虧的總是百姓。因為州縣官員對於衛所士兵無權處置,他們能處置的隻有民籍百姓。”
謝慎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
說到底,還是軍戶這個有些畸形的製度鬧得。
大明建朝百餘年,軍戶製度早已根深蒂固,其陋習也就延續了下來。
普通士兵被軍官欺壓,便將火氣撒在了百姓身上,爭鬥之下百姓們隻得報官,卻因為州縣官員沒有權管轄衛所士兵隻得吃啞巴虧。
這樣,他們自然對士兵沒有什麽好感,想讓他們參軍確實難度不小。
“你們沒有解釋這新軍的不同嗎?”
謝慎要創立的這支新軍與衛所官兵最大的區別就是新軍士兵並不脫離民籍,依然受地方州縣管轄。
這一點可謂是決定性的,會讓許多態度搖擺不定的百姓最終選擇參軍。
裴千戶訕訕一笑道:“自然說過了,可是願意參軍的人還是很少。”
這下謝慎就有些不明白了。
難道大明百姓對軍隊的排斥已經到了這種程度?
“恩,我知道了。”
謝慎沉吟了片刻,吩咐道:“從明日起,將征兵點設在城外各村落。”
“村子裏恐怕征不到人吧?”
裴儼麵露難色,解釋道:“除非是沒有土地的佃農,不然有哪個願意拋棄妻子去參軍的。這新軍雖然不改民籍,但也是要封閉訓練的。”
“本官要招募的就是佃農。裴千戶恐怕不知這江南各府縣的土地基本都掌握在世家豪族手中,真正屬於百姓自己的土地少之又少。”
“是這樣啊?”
裴儼所統率的千戶所基本是一個封閉的小世界,對於外界的土地情況他也隻是有所耳聞,並沒有什麽真切的體會。
在這種情況下,他對於江南各府縣土地所有情況不了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那好,明日我便安排人去村子裏招募士兵。”
在謝慎看來,農戶比起城鎮百姓,更適合參軍。
一是農戶更為淳樸,心眼沒那麽多,不會算計來算計去易於管理。
二來,農戶更能吃苦。
別管是衛所官軍還是新軍,隻要是當兵就免不了大量訓練,辛苦是一定的。
沒有健碩的體格,沒有吃苦的心理準備,即便去應征當兵,沒幾天也得哭著喊著要回家。
當然,這並不是說從農戶中招的人就一定比城鎮百姓多,但總要試過才知道。
將一應事宜布置妥當,謝慎便抽身離開。
可他剛坐上轎子準備離開,一個熟悉的身影便出現在眼前。
“小閣老,大事不好了!”
張永張公公一臉愁容,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謝慎掀開轎簾,蹙眉問道:“張公公慢些說,到底發生什麽了?”
張永歎了一聲道:“還不是咱家那個不讓人省心的弟弟,他和商會的人發生了爭執,結果被打了。”
我靠!
謝慎心中一驚,連忙問道:“現在情況如何了?”
張永麵露怒意道:“他們不但打了咱家的弟弟,還一把火燒了織造局。這是要造反啊!”
聽到這裏,謝慎終於明白張永說的出大事不是開玩笑了。
如果僅僅是張永的弟弟被打了,那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最多就是把打人者帶到衙門打一頓板子。
可是眼下這些暴民竟然燒了織造局,事情便是想壓都壓不住了。
......
......
這也是謝慎最擔心的事情。
如果放在平日,這根本就是無足輕重的,可眼下聖駕在此,不論怎麽處理都會驚動天子。
“張公公以為這件事應該如何處理?”
無奈之下,謝慎隻得把難題拋給了張永。
張永本以為謝慎會大包大攬,將這件事情包在身上,誰知謝慎卻轉而問起了他,驚的張永目瞪口呆。
“小閣老這是什麽意思,咱家若是能處理早就處理了啊。”
謝慎連忙擺手解釋道:“張公公誤會了,謝某不是這個意思。”
咳嗽了一聲,謝慎接道:“謝某是說,張公公是想冷處理還是熱處理。”
“冷處理還是熱處理?”
顯然張永對這兩個名詞不是很明白,喃喃的複讀道。
“呃,怪謝某沒有說清楚。”謝慎隻得耐著性子解釋道:“所謂冷處理,就是先壓下事情不做處置,等到風波平息的差不多了,再站出來處理。而熱處理,就是以雷霆手腕當機立斷。”
張永聽了謝慎的解釋,總算對這兩個名詞有了了解,當即表示道:“自然是熱處理的好。若是等到風波都平息了,再處置還有什麽用!”
他說完見謝慎默不作聲,一時心中有些打鼓。
呃,難道咱家說錯了?
他轉念一想,這件事若是鬧的大了,肯定會傳到天子耳中,屆時天子肯定會把他叫到身邊詢問事情的經過。
別管這件事是誰占了理,在天子心中肯定會認為是他這個做奴婢的不懂事。
這也不難理解,天子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從京師逃離,來到這繁盛的江南。
這本是個天大的喜事,若是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瑣事影響了心情,天子肯定會雷霆暴怒。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雖然今上聖明,不太可能真的處死鬧事者,但叫錦衣衛把這些鬧事的人打一頓板子還是不在話下的。
天子氣惱之下不太可能去分辨是誰的過錯,最大的可能是雙方各打五十大板。
一想到這裏,張永便覺得脊背上直冒冷汗。
大夏天的,他竟然覺得通體冰涼!
“小閣老,還是冷處理的好。”
見張永做出了正確的判斷,謝慎總算長出了一口氣。
這就對了嘛。
“既然張公公已經有了計較,便可以與杭州知府知會一聲,相信他會明白的。”
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隻要處理得當,還是可以善了的。
哪怕到時候張太監再去找那些商會會員的麻煩,也總比在這個節骨眼上撒潑來的好。
照理說,發生了織造局被燒得事情,最好是由吳禎這個巡撫來出麵處理。可吳巡撫現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把病來裝,恐怕是請不出來這尊大神了。
那麽,隻能退而求其次叫知府來調停了。
“好,咱家這便去一趟知府衙門。”
張永轉身要走,卻又似乎突然想起了什麽,轉過身來衝謝慎一拱手道:“小閣老的提點,咱家記在心中,來日必定相報!”
“張公公客氣了。”
謝慎微微點頭,受了張太監這一禮。
張太監走後,謝慎沉聲吩咐道:“去莫幹商會。”
......
......
謝慎臨時決定去莫幹商會,自然是因為織造局被燒一事。
別管這件事情寧員外知不知情,總歸是莫幹商會的人燒了織造局。
寧益這個商會會長多少要負些責任。
轎子落在商會大門外,謝慎施施然走下轎來,隻見當即有兩個護院湊上前來。
“你是什麽人?”
他們眼中滿是警惕,似乎一言不合就要拔刀相向。
謝慎笑了笑道:“鄙人是你們寧會長的朋友,不知寧會長可在?”
“寧會長的朋友?”
那個身材魁梧健碩的護院一臉狐疑的打量著謝慎,仿佛在判斷這件事的真實性。
良久,他才是吐出一口濁氣道。
“罷了,隨某家來吧。”
說完便轉身當先一步朝內走去。
謝慎亦跟在他的身後走了進去。
不得不說,江南的園林與建築的結合已至化境。
便說這莫幹商會,光是商會前的亭台樓閣,水榭歌台就會讓人以為這是哪家縉紳富商的私家宅邸。
謝慎跟著那護院一路穿堂過院,來到一處名曰拙善堂的院落前。
“這便是商會議事的所在了,寧會長便在裏麵。”
謝慎點了點頭道:“多謝了。”
說完便邁步朝堂內走去。
走入堂內,隻見烏泱泱的一群人在爭執不下,一副要大打出手的樣子。
謝慎見寧益坐在上首的官帽椅上,便催步上前衝寧益拱手道:“寧員外別來無恙啊。”
見來人是謝慎,寧益微微有些驚訝。
他一邊捋著胡須一邊道:“四明來了啊。”
“我們裏麵聊吧。”
寧益苦笑一聲,當先起身往內間走去。
謝慎心領神會,亦跟了進去。
二人相繼來到內間坐定,寧益歎聲道:“想必四明是為了那織造局被燒一事來的吧?”
謝慎點了點頭道:“果然什麽事情都瞞不了寧員外。”
雖然謝慎已經把這件事情推給了張永,但並不意味著他不關心。
這件事情實在是太蹊蹺了,寧益一向沉穩老辣,其創立的商會會員竟然會火燒織造局,謝慎還是想了解一番事情始末的。
“四明也看到了,如今他們已經把商會鬧得烏煙瘴氣,小老兒我真是想撒手不管啊。”
寧益抱怨完了,便將事情經過又給謝慎講了一遍。
原來那張太監的弟弟張鬆仗著有織造局和張太監這兩個後台,極為囂張跋扈,非但不捐贈銀錢,還對捐獻銀錢的莫幹商會會員冷嘲熱諷,挖苦調笑。
......
......
“謝...謝兄弟,既然你看的起裴某,有什麽吩咐就盡管說。裴某若是說一個不字,就不是男人。”
裴儼拍著胸脯作保道。
謝慎聞言大喜,立刻道:“其實這件事對於裴兄來說易如反掌。朝廷要在江南征兵,這首當其衝的便是杭州府。”
“征兵?”
和所有人的反應一樣,裴千戶同樣是驚愕不已。
這是要搞事情啊!
“謝兄弟,這征兵是怎麽一回事?”
謝慎無奈,隻得將征兵的計劃又跟裴千戶說了一遍,當然是略過許多細節部分,因為這些裴千戶暫時不需要知道。
想那裴儼出身軍戶世家,從小耳濡目染,早已形成了思維定勢。
叫他一下子接受募兵製確實有些困難。
好在裴儼這個人很上道,該問的東西問,不該問的一律不問。
“既然如此,裴某便不多問了。謝兄弟指東,裴某絕不會往西!”
謝慎欣慰的拍了拍裴儼的肩膀,歎聲道:“好兄弟。”
......
......
征兵之事關係到大明的國運,謝慎自然不敢大意。
在與裴儼、吳禎商討了良久,他才拿出了一個詳細的計劃。
募兵是個廣泛持續性的事情,但這第一站自然要從杭州府開始。
按照謝慎的要求,募兵的準備工作都已完成,剩下的便是從普通民籍的青壯之中挑選合適人選了。
七月初四,衝虎煞南。宜祈福、求嗣、納彩、嫁娶。忌赴任、出行、齋醮、開光。
從黃曆上看,貌似不太適合征兵啊。
不過謝慎不會管這些。
事不宜遲,既然決定要征兵就沒必要拖拖拉拉的。
這玩意又不是婚喪嫁娶,沒必要太看重禁忌。
按照計劃,在杭州府內設有四處征兵點,每處都由一名千戶負責。
杭州府的千戶抽調出三個,剩下的一人則臨時調任至杭州的裴儼。
一開始來應征的百姓並不算多,這也在謝慎的意料之中,他並不是太著急。
隨著時間的推移,杭州府的百姓漸漸好奇了起來,前來詢問千戶所的兵卒,這征兵一事的始末。
得知這次征募兵卒是為了創建新軍,福利待遇從優而且子孫並不必從軍後,不少百姓都動了心。
要知道,即便在富庶的杭州,也不是人人都能過的安逸的。
很多百姓隻能勉強溫飽,還得起早貪黑,沒日沒夜的做工。
而招募的新軍每月有二兩銀子的薪俸,且不必屯田種田,又不算軍戶,不會受到這一製度的禁錮。
一些百姓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最終還是決定報名參軍。
當然,更多的人還是在觀望。
三天之後,杭州府報名參軍的人數為五百一十七人,遠比謝慎的期望值要低。
謝慎找來幾位負責的千戶詢問,得到的答複是來問詢的人最後放棄多是因為對軍隊士兵的固有成見。
謝慎蹙眉道:“這是什麽意思?”
裴儼苦笑道:“應該是軍隊的一些陋習吧,平日裏但凡是衛所士兵與百姓發生矛盾,吃虧的總是百姓。因為州縣官員對於衛所士兵無權處置,他們能處置的隻有民籍百姓。”
謝慎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
說到底,還是軍戶這個有些畸形的製度鬧得。
大明建朝百餘年,軍戶製度早已根深蒂固,其陋習也就延續了下來。
普通士兵被軍官欺壓,便將火氣撒在了百姓身上,爭鬥之下百姓們隻得報官,卻因為州縣官員沒有權管轄衛所士兵隻得吃啞巴虧。
這樣,他們自然對士兵沒有什麽好感,想讓他們參軍確實難度不小。
“你們沒有解釋這新軍的不同嗎?”
謝慎要創立的這支新軍與衛所官兵最大的區別就是新軍士兵並不脫離民籍,依然受地方州縣管轄。
這一點可謂是決定性的,會讓許多態度搖擺不定的百姓最終選擇參軍。
裴千戶訕訕一笑道:“自然說過了,可是願意參軍的人還是很少。”
這下謝慎就有些不明白了。
難道大明百姓對軍隊的排斥已經到了這種程度?
“恩,我知道了。”
謝慎沉吟了片刻,吩咐道:“從明日起,將征兵點設在城外各村落。”
“村子裏恐怕征不到人吧?”
裴儼麵露難色,解釋道:“除非是沒有土地的佃農,不然有哪個願意拋棄妻子去參軍的。這新軍雖然不改民籍,但也是要封閉訓練的。”
“本官要招募的就是佃農。裴千戶恐怕不知這江南各府縣的土地基本都掌握在世家豪族手中,真正屬於百姓自己的土地少之又少。”
“是這樣啊?”
裴儼所統率的千戶所基本是一個封閉的小世界,對於外界的土地情況他也隻是有所耳聞,並沒有什麽真切的體會。
在這種情況下,他對於江南各府縣土地所有情況不了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那好,明日我便安排人去村子裏招募士兵。”
在謝慎看來,農戶比起城鎮百姓,更適合參軍。
一是農戶更為淳樸,心眼沒那麽多,不會算計來算計去易於管理。
二來,農戶更能吃苦。
別管是衛所官軍還是新軍,隻要是當兵就免不了大量訓練,辛苦是一定的。
沒有健碩的體格,沒有吃苦的心理準備,即便去應征當兵,沒幾天也得哭著喊著要回家。
當然,這並不是說從農戶中招的人就一定比城鎮百姓多,但總要試過才知道。
將一應事宜布置妥當,謝慎便抽身離開。
可他剛坐上轎子準備離開,一個熟悉的身影便出現在眼前。
“小閣老,大事不好了!”
張永張公公一臉愁容,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謝慎掀開轎簾,蹙眉問道:“張公公慢些說,到底發生什麽了?”
張永歎了一聲道:“還不是咱家那個不讓人省心的弟弟,他和商會的人發生了爭執,結果被打了。”
我靠!
謝慎心中一驚,連忙問道:“現在情況如何了?”
張永麵露怒意道:“他們不但打了咱家的弟弟,還一把火燒了織造局。這是要造反啊!”
聽到這裏,謝慎終於明白張永說的出大事不是開玩笑了。
如果僅僅是張永的弟弟被打了,那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最多就是把打人者帶到衙門打一頓板子。
可是眼下這些暴民竟然燒了織造局,事情便是想壓都壓不住了。
......
......
這也是謝慎最擔心的事情。
如果放在平日,這根本就是無足輕重的,可眼下聖駕在此,不論怎麽處理都會驚動天子。
“張公公以為這件事應該如何處理?”
無奈之下,謝慎隻得把難題拋給了張永。
張永本以為謝慎會大包大攬,將這件事情包在身上,誰知謝慎卻轉而問起了他,驚的張永目瞪口呆。
“小閣老這是什麽意思,咱家若是能處理早就處理了啊。”
謝慎連忙擺手解釋道:“張公公誤會了,謝某不是這個意思。”
咳嗽了一聲,謝慎接道:“謝某是說,張公公是想冷處理還是熱處理。”
“冷處理還是熱處理?”
顯然張永對這兩個名詞不是很明白,喃喃的複讀道。
“呃,怪謝某沒有說清楚。”謝慎隻得耐著性子解釋道:“所謂冷處理,就是先壓下事情不做處置,等到風波平息的差不多了,再站出來處理。而熱處理,就是以雷霆手腕當機立斷。”
張永聽了謝慎的解釋,總算對這兩個名詞有了了解,當即表示道:“自然是熱處理的好。若是等到風波都平息了,再處置還有什麽用!”
他說完見謝慎默不作聲,一時心中有些打鼓。
呃,難道咱家說錯了?
他轉念一想,這件事若是鬧的大了,肯定會傳到天子耳中,屆時天子肯定會把他叫到身邊詢問事情的經過。
別管這件事是誰占了理,在天子心中肯定會認為是他這個做奴婢的不懂事。
這也不難理解,天子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從京師逃離,來到這繁盛的江南。
這本是個天大的喜事,若是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瑣事影響了心情,天子肯定會雷霆暴怒。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雖然今上聖明,不太可能真的處死鬧事者,但叫錦衣衛把這些鬧事的人打一頓板子還是不在話下的。
天子氣惱之下不太可能去分辨是誰的過錯,最大的可能是雙方各打五十大板。
一想到這裏,張永便覺得脊背上直冒冷汗。
大夏天的,他竟然覺得通體冰涼!
“小閣老,還是冷處理的好。”
見張永做出了正確的判斷,謝慎總算長出了一口氣。
這就對了嘛。
“既然張公公已經有了計較,便可以與杭州知府知會一聲,相信他會明白的。”
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隻要處理得當,還是可以善了的。
哪怕到時候張太監再去找那些商會會員的麻煩,也總比在這個節骨眼上撒潑來的好。
照理說,發生了織造局被燒得事情,最好是由吳禎這個巡撫來出麵處理。可吳巡撫現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把病來裝,恐怕是請不出來這尊大神了。
那麽,隻能退而求其次叫知府來調停了。
“好,咱家這便去一趟知府衙門。”
張永轉身要走,卻又似乎突然想起了什麽,轉過身來衝謝慎一拱手道:“小閣老的提點,咱家記在心中,來日必定相報!”
“張公公客氣了。”
謝慎微微點頭,受了張太監這一禮。
張太監走後,謝慎沉聲吩咐道:“去莫幹商會。”
......
......
謝慎臨時決定去莫幹商會,自然是因為織造局被燒一事。
別管這件事情寧員外知不知情,總歸是莫幹商會的人燒了織造局。
寧益這個商會會長多少要負些責任。
轎子落在商會大門外,謝慎施施然走下轎來,隻見當即有兩個護院湊上前來。
“你是什麽人?”
他們眼中滿是警惕,似乎一言不合就要拔刀相向。
謝慎笑了笑道:“鄙人是你們寧會長的朋友,不知寧會長可在?”
“寧會長的朋友?”
那個身材魁梧健碩的護院一臉狐疑的打量著謝慎,仿佛在判斷這件事的真實性。
良久,他才是吐出一口濁氣道。
“罷了,隨某家來吧。”
說完便轉身當先一步朝內走去。
謝慎亦跟在他的身後走了進去。
不得不說,江南的園林與建築的結合已至化境。
便說這莫幹商會,光是商會前的亭台樓閣,水榭歌台就會讓人以為這是哪家縉紳富商的私家宅邸。
謝慎跟著那護院一路穿堂過院,來到一處名曰拙善堂的院落前。
“這便是商會議事的所在了,寧會長便在裏麵。”
謝慎點了點頭道:“多謝了。”
說完便邁步朝堂內走去。
走入堂內,隻見烏泱泱的一群人在爭執不下,一副要大打出手的樣子。
謝慎見寧益坐在上首的官帽椅上,便催步上前衝寧益拱手道:“寧員外別來無恙啊。”
見來人是謝慎,寧益微微有些驚訝。
他一邊捋著胡須一邊道:“四明來了啊。”
“我們裏麵聊吧。”
寧益苦笑一聲,當先起身往內間走去。
謝慎心領神會,亦跟了進去。
二人相繼來到內間坐定,寧益歎聲道:“想必四明是為了那織造局被燒一事來的吧?”
謝慎點了點頭道:“果然什麽事情都瞞不了寧員外。”
雖然謝慎已經把這件事情推給了張永,但並不意味著他不關心。
這件事情實在是太蹊蹺了,寧益一向沉穩老辣,其創立的商會會員竟然會火燒織造局,謝慎還是想了解一番事情始末的。
“四明也看到了,如今他們已經把商會鬧得烏煙瘴氣,小老兒我真是想撒手不管啊。”
寧益抱怨完了,便將事情經過又給謝慎講了一遍。
原來那張太監的弟弟張鬆仗著有織造局和張太監這兩個後台,極為囂張跋扈,非但不捐贈銀錢,還對捐獻銀錢的莫幹商會會員冷嘲熱諷,挖苦調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