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防盜章節……)
墨山嚴冬,暮靄寒蟬,雲水蒼茫。(.)
震天撼地的鐵蹄聲聲由遠及近,驚悸了整片寂靜的山林。
策馬嘶鳴中,一行數匹鬃毛盈汗的駿馬呼嘯而至,十幾名勁裝騎手挽韁停在狹窄的石橋旁,為首一位虯須漢子掃了一眼柳池,斂住眼中的一閃而過的戾氣,躍下馬背,餘人紛紛下馬,待這虯須大漢右手一揮,兩位彪悍的手下惡狠狠地推挪綁來的縣尉上前,縣尉哭喪著臉,戰戰兢兢地滑到河岸,朝端坐在岩石上悠然垂釣的人作了一揖,顫聲道:“留……留侯……”
垂釣者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縣尉畏畏縮縮地退到他的身後,陰寒的池風夾麵拂來,才覺得冷汗盈額,好不狼狽,忙以袖拭汗。
岸上那幹莽漢何曾遭人如此輕慢,心頭雖氣,然此刻卻無多餘的閑暇可供消磨,為首那名虯須大漢幹等了片刻,見垂釣者一時半會沒有搭理自己的意思,再也按捺不住性子,上前幾步,朗聲說道:“大人可是留侯?末將乃越騎校尉樊安人……”猛聽得池水叮咚一響,抬眼一看,隻見垂釣者提竿收線,釣上了一尾活蹦亂跳的小鯽魚。
“真是貪嘴的小家夥,快回去罷。”垂釣者搖搖頭低喃著,緩緩地將釣上來的魚兒放回水裏。
樊安人站得雖遠,那低喃的猶似玉石擊磬的聲音卻是頭一遭聽到,不由愕愣了片刻,心想此人與父輩同朝,聲音竟是這般年輕,清亮得與及冠讀書郎一般無二。
“在下一介布衣,再也不是甚麽留侯了。”垂釣者收拾了漁具,這才緩緩地轉過身,露出一張俊逸的臉容,一攏長發隻用一根精致的木簪輕巧地挽著,發絲迎風輕揚拂動,別具一番倜儻風情。
樊安人一陣失神,隻覺這人長得太幹淨了,一襲素袍,手握漁具,隻淡淡地對視著自己,那眸中仿佛淌過一抹笑意,整張麵容刹那間瀲灩流轉,端的是姿容脫俗,光彩奪目。又覺平生所見的美人沒有一個及得上他的十分之一,就連曾偷覷過一眼便念念難忘的戚夫人,亦遜色於這等風采!
“樊將軍也請回去吧。”留侯張良似乎見多了像樊安人這類無意冒犯的初識者,倒並不怪罪於他,隻淺淺一笑,輕快地攀上石橋,轉身欲去。[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留步,請留步!”樊安人呼之出口的“留侯”在嘴邊打了個轉便生生地咽了下去,換成了“留步”,他一個莽漢,平日裏隻管提刀上陣殺敵,這會兒全副心思都琢磨到稱呼上去了。既然張良不願被喚作留侯,偏他這副容顏長得比自己年輕許多,縱是自己的長輩,無奈他實難以“前輩”相稱。
“事態緊急,請先生務必隨未將回關中一趟。”惶急之下,樊安人也不再去糾結鬧心的稱呼了,幾欲伸手去拉他的衣袖。
張良停下腳步,也不看向他,隻是搖搖頭,側眸微笑道:“已非關中人,不理關中事。”
“皇上被困平城,匈奴王四十萬重兵將白登山圍得水泄不通,漢軍突圍幾次不得,折兵損將過半,如今糧草告罄,再不解困,皇上命舛不測,恐再置天下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樊安人屈膝下跪,懇求道,“請張先生隨我回關中出謀劃策,解救皇上,解救天下蒼生!”
他這一跪,餘下的十幾名隨將亦齊刷刷地屈膝跪拜,大有不應承便不起身的架勢。那名好不容易爬上垂柳堤岸的縣尉見狀,慌手慌腳地委頓於地,唯恐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張良劍眉微蹙,他幽居的墨山又非窮鄉僻壤之地,酒肆茶樓內不乏走南闖北的販夫走卒暢談時局,多少亦聽聞漢王北征匈奴的時政大事,那時便已料到那好大喜功的漢王必會輕敵致圍,不料一念竟成讖言。可歎的是樊安人秉承父誌,與樊噲一樣重武輕文,方才那番話說得文理清晰,也不知私下受了誰的點撥才說得如此激昂慷慨,滿腔忠義之情自難掩飾,聽來字字鏗鏘有力。
“樊將軍莫再多費唇舌,他在這兒,子房是不會離開的。”張良斂眉擺手,臉上盡是黯然之色。
樊安人一喜,直道是峰回路轉,立即朗聲說道:“既是如此,不知先生的朋友現在何處,便邀他一塊兒去關中做回客又何妨?”
“不必了。”
“為什麽?”
“因為……他在那兒。”
握著魚竿的手微微抬起,遙指著對岸的山坡,滿岸荒草雜蕪,杳無一人,唯有一座連碑文也不曾立的孤墳倚柳而屹,寒蟬相伴。
“那墳是誰的?”樊安人吃了一驚,他隱隱從父親的口中探知留侯張良歸隱山林不外乎崇信黃老之學,靜居行氣,隻道他喜歡尋仙問道,淨神養心,以摒棄人世煩雜,今聞此言,儼然為一逝之人斷絕凡塵諸事。
張良抿了抿唇,沒有回話的打算。
倒是戰戰兢兢伏在腳下的縣尉顫聲回他的話:“是淮陰侯的衣冠塚……”
眾人倒抽了一口氣,淮陰侯明明仍囚於侯爵府上,卻怎的就已設了衣冠塚?
震撼之餘,樊安人心底發涼,想起京城最近盛傳淮陰侯重病不朝的流言,想必並非空穴來風,淮陰侯功成被囚,生死握在帝王手中,即便被皇家秘密處決了卻來個隱而不宣,待時機成熟了,也不過安個暴斃的名頭罷了,世人又豈敢追根究底,置喙一詞?
即便是父親早年跟隨漢王浴血征戰,輔斬有功,而後又與之結為連襟,位高爵顯,莽直的個性還不是收斂了許多,終日誠惶誠恐,時常叮囑自家幾兄弟謹慎少言,唯恐哪天觸犯了漢王,大禍臨門。
韓信乃本朝傳奇人物,卻也是當今禁忌的話題,官員百姓不得私議,違者多受牢獄之災。然百口難防,民間早有說書人把淮陰侯功高震主,兵權被奪且三族岌危的故事說得繪聲繪色,街頭巷尾人盡皆知國士無雙的淮陰侯將有性命之虞。
韓信乃曠世梟雄,樊安人早已是敬仰萬分,他父親亦曾提過淮陰侯韓信遭皇家軟禁期間與張良一同整理曆代的兵書,他倆公事不久,交情竟是如此之深厚,張良竟會為他退隱江湖,心頭頓時被什麽東西抓撓了一下,說不出的怪異。
便在他愕愣之間,張良已邁開大步離去。
樊安人斂去眼內的癡迷,反手將佩刀拔出,架於脖前,語氣悲壯,宛似赴死勇士:“未將前來之時已在殿前立下軍令狀,若然請不動先生,我等也無顏返回關中了。”鋥亮的刀鋒堪堪在脖間劃出一道細痕,滲出一行細密的血珠兒。
又是齊刷刷的拔刀自戮以死相脅的隨眾將那名縣尉嚇得臉色死白一片,頓時軟倒在地,哀聲叫道:“留侯……留侯行行好,小官擔不起眾位大將在本地殉職的大罪名啊。”驚嚇之餘聲淚俱下,如喪考妣。
樊安人熱血翻湧,一咬牙,閉目抬腕,正欲抹刀自刎,卻覺虎口一麻,佩刀脫手墜地,睜眼隻見張良揮杆收線,才驚覺謀士的一身本領隻在自己之上,眸內閃過一絲敬佩之色猶不自知。
張良見大家都收回了佩刀,縣尉更是顫巍巍地取出汗巾上前替樊安人包紮脖子上的小傷口,心弦微微鬆動,無奈地搖了搖頭,歎了口氣,這人的壞脾性真是像足了舊時好友,一樣的魯莽,一樣的固執。
“這便動身回關中吧,先生?”樊安人一把推開縣尉,渾不將脖子上的刀傷放在心上。
“我不離開這裏。”張良語氣堅定,見樊安人一臉急躁之色,不由放緩語調,寬慰道,“你且把我的錦囊帶回去,也算不違背你立下的狀約。”回眸對那位縣尉笑道,“可勞縣尉大人幫我取來筆墨。”
“下官不敢,不敢……”這縣尉慌忙弓身回答,今日一驚一乍直把心髒揪得窒悶異常。
樊安人是性急之人,哪有閑工夫等縣尉折返個來回取筆墨?逕自解開衣甲,脫了深色外衫,褪下內衫,□□上身,其間有幾道愈合了的傷疤像盤旋著的呲牙毒蛇,猙獰可怖。
張良見他又拔出佩刀,已明了他的意圖,卻並不阻攔。
那一幹隨將見他在手肘出劃了一道長長的血痕時才回過神阻攔,卻哪還阻攔得及?那縣尉也料不到他這般耿直莽撞,直唬得目瞪口呆。
樊安人忍著疼將內衫呈上,咬牙笑道:“先生不嫌棄,便以血為墨,以衣做紙,把妙計寫在上麵吧。”
這件內衫原來素白的布衣剪裁而成的,濕潤潤的粘著汗漬,陣陣酸臭異味自內衫飄散出來,尤為可怖的是,還泛起了可疑的淺黃色,顯是許久不曾洗換過了。
饒得樊安人是一介莽漢,現在也抑製不住黑臉爬滿羞慚之色,他常年在外行軍作戰,洗漱換衣絲毫不加講究,常常一兩個月身子氧得難受了才想起要洗澡的,這回接受了任務指派後更是星夜兼程,內衫也不知被汗水浸濕了多少次了,說是臭汗熏天也不為過。
張良敬他是條漢子,眉也不皺一下,當即放下漁具,鄭重地接過他的內衫,撕下一大塊澤衣,早有隨將彎下腰以背當桌供他書寫了。
蘸著樊安人的血跡,張良沉吟片刻,運指如風,龍蛇遊動,隻一會兒那片破碎的澤衣上已是血跡淋漓,不過寥寥兩三行字,卻寫得蒼勁有力,頗具□□。
墨山嚴冬,暮靄寒蟬,雲水蒼茫。(.)
震天撼地的鐵蹄聲聲由遠及近,驚悸了整片寂靜的山林。
策馬嘶鳴中,一行數匹鬃毛盈汗的駿馬呼嘯而至,十幾名勁裝騎手挽韁停在狹窄的石橋旁,為首一位虯須漢子掃了一眼柳池,斂住眼中的一閃而過的戾氣,躍下馬背,餘人紛紛下馬,待這虯須大漢右手一揮,兩位彪悍的手下惡狠狠地推挪綁來的縣尉上前,縣尉哭喪著臉,戰戰兢兢地滑到河岸,朝端坐在岩石上悠然垂釣的人作了一揖,顫聲道:“留……留侯……”
垂釣者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縣尉畏畏縮縮地退到他的身後,陰寒的池風夾麵拂來,才覺得冷汗盈額,好不狼狽,忙以袖拭汗。
岸上那幹莽漢何曾遭人如此輕慢,心頭雖氣,然此刻卻無多餘的閑暇可供消磨,為首那名虯須大漢幹等了片刻,見垂釣者一時半會沒有搭理自己的意思,再也按捺不住性子,上前幾步,朗聲說道:“大人可是留侯?末將乃越騎校尉樊安人……”猛聽得池水叮咚一響,抬眼一看,隻見垂釣者提竿收線,釣上了一尾活蹦亂跳的小鯽魚。
“真是貪嘴的小家夥,快回去罷。”垂釣者搖搖頭低喃著,緩緩地將釣上來的魚兒放回水裏。
樊安人站得雖遠,那低喃的猶似玉石擊磬的聲音卻是頭一遭聽到,不由愕愣了片刻,心想此人與父輩同朝,聲音竟是這般年輕,清亮得與及冠讀書郎一般無二。
“在下一介布衣,再也不是甚麽留侯了。”垂釣者收拾了漁具,這才緩緩地轉過身,露出一張俊逸的臉容,一攏長發隻用一根精致的木簪輕巧地挽著,發絲迎風輕揚拂動,別具一番倜儻風情。
樊安人一陣失神,隻覺這人長得太幹淨了,一襲素袍,手握漁具,隻淡淡地對視著自己,那眸中仿佛淌過一抹笑意,整張麵容刹那間瀲灩流轉,端的是姿容脫俗,光彩奪目。又覺平生所見的美人沒有一個及得上他的十分之一,就連曾偷覷過一眼便念念難忘的戚夫人,亦遜色於這等風采!
“樊將軍也請回去吧。”留侯張良似乎見多了像樊安人這類無意冒犯的初識者,倒並不怪罪於他,隻淺淺一笑,輕快地攀上石橋,轉身欲去。[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留步,請留步!”樊安人呼之出口的“留侯”在嘴邊打了個轉便生生地咽了下去,換成了“留步”,他一個莽漢,平日裏隻管提刀上陣殺敵,這會兒全副心思都琢磨到稱呼上去了。既然張良不願被喚作留侯,偏他這副容顏長得比自己年輕許多,縱是自己的長輩,無奈他實難以“前輩”相稱。
“事態緊急,請先生務必隨未將回關中一趟。”惶急之下,樊安人也不再去糾結鬧心的稱呼了,幾欲伸手去拉他的衣袖。
張良停下腳步,也不看向他,隻是搖搖頭,側眸微笑道:“已非關中人,不理關中事。”
“皇上被困平城,匈奴王四十萬重兵將白登山圍得水泄不通,漢軍突圍幾次不得,折兵損將過半,如今糧草告罄,再不解困,皇上命舛不測,恐再置天下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樊安人屈膝下跪,懇求道,“請張先生隨我回關中出謀劃策,解救皇上,解救天下蒼生!”
他這一跪,餘下的十幾名隨將亦齊刷刷地屈膝跪拜,大有不應承便不起身的架勢。那名好不容易爬上垂柳堤岸的縣尉見狀,慌手慌腳地委頓於地,唯恐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張良劍眉微蹙,他幽居的墨山又非窮鄉僻壤之地,酒肆茶樓內不乏走南闖北的販夫走卒暢談時局,多少亦聽聞漢王北征匈奴的時政大事,那時便已料到那好大喜功的漢王必會輕敵致圍,不料一念竟成讖言。可歎的是樊安人秉承父誌,與樊噲一樣重武輕文,方才那番話說得文理清晰,也不知私下受了誰的點撥才說得如此激昂慷慨,滿腔忠義之情自難掩飾,聽來字字鏗鏘有力。
“樊將軍莫再多費唇舌,他在這兒,子房是不會離開的。”張良斂眉擺手,臉上盡是黯然之色。
樊安人一喜,直道是峰回路轉,立即朗聲說道:“既是如此,不知先生的朋友現在何處,便邀他一塊兒去關中做回客又何妨?”
“不必了。”
“為什麽?”
“因為……他在那兒。”
握著魚竿的手微微抬起,遙指著對岸的山坡,滿岸荒草雜蕪,杳無一人,唯有一座連碑文也不曾立的孤墳倚柳而屹,寒蟬相伴。
“那墳是誰的?”樊安人吃了一驚,他隱隱從父親的口中探知留侯張良歸隱山林不外乎崇信黃老之學,靜居行氣,隻道他喜歡尋仙問道,淨神養心,以摒棄人世煩雜,今聞此言,儼然為一逝之人斷絕凡塵諸事。
張良抿了抿唇,沒有回話的打算。
倒是戰戰兢兢伏在腳下的縣尉顫聲回他的話:“是淮陰侯的衣冠塚……”
眾人倒抽了一口氣,淮陰侯明明仍囚於侯爵府上,卻怎的就已設了衣冠塚?
震撼之餘,樊安人心底發涼,想起京城最近盛傳淮陰侯重病不朝的流言,想必並非空穴來風,淮陰侯功成被囚,生死握在帝王手中,即便被皇家秘密處決了卻來個隱而不宣,待時機成熟了,也不過安個暴斃的名頭罷了,世人又豈敢追根究底,置喙一詞?
即便是父親早年跟隨漢王浴血征戰,輔斬有功,而後又與之結為連襟,位高爵顯,莽直的個性還不是收斂了許多,終日誠惶誠恐,時常叮囑自家幾兄弟謹慎少言,唯恐哪天觸犯了漢王,大禍臨門。
韓信乃本朝傳奇人物,卻也是當今禁忌的話題,官員百姓不得私議,違者多受牢獄之災。然百口難防,民間早有說書人把淮陰侯功高震主,兵權被奪且三族岌危的故事說得繪聲繪色,街頭巷尾人盡皆知國士無雙的淮陰侯將有性命之虞。
韓信乃曠世梟雄,樊安人早已是敬仰萬分,他父親亦曾提過淮陰侯韓信遭皇家軟禁期間與張良一同整理曆代的兵書,他倆公事不久,交情竟是如此之深厚,張良竟會為他退隱江湖,心頭頓時被什麽東西抓撓了一下,說不出的怪異。
便在他愕愣之間,張良已邁開大步離去。
樊安人斂去眼內的癡迷,反手將佩刀拔出,架於脖前,語氣悲壯,宛似赴死勇士:“未將前來之時已在殿前立下軍令狀,若然請不動先生,我等也無顏返回關中了。”鋥亮的刀鋒堪堪在脖間劃出一道細痕,滲出一行細密的血珠兒。
又是齊刷刷的拔刀自戮以死相脅的隨眾將那名縣尉嚇得臉色死白一片,頓時軟倒在地,哀聲叫道:“留侯……留侯行行好,小官擔不起眾位大將在本地殉職的大罪名啊。”驚嚇之餘聲淚俱下,如喪考妣。
樊安人熱血翻湧,一咬牙,閉目抬腕,正欲抹刀自刎,卻覺虎口一麻,佩刀脫手墜地,睜眼隻見張良揮杆收線,才驚覺謀士的一身本領隻在自己之上,眸內閃過一絲敬佩之色猶不自知。
張良見大家都收回了佩刀,縣尉更是顫巍巍地取出汗巾上前替樊安人包紮脖子上的小傷口,心弦微微鬆動,無奈地搖了搖頭,歎了口氣,這人的壞脾性真是像足了舊時好友,一樣的魯莽,一樣的固執。
“這便動身回關中吧,先生?”樊安人一把推開縣尉,渾不將脖子上的刀傷放在心上。
“我不離開這裏。”張良語氣堅定,見樊安人一臉急躁之色,不由放緩語調,寬慰道,“你且把我的錦囊帶回去,也算不違背你立下的狀約。”回眸對那位縣尉笑道,“可勞縣尉大人幫我取來筆墨。”
“下官不敢,不敢……”這縣尉慌忙弓身回答,今日一驚一乍直把心髒揪得窒悶異常。
樊安人是性急之人,哪有閑工夫等縣尉折返個來回取筆墨?逕自解開衣甲,脫了深色外衫,褪下內衫,□□上身,其間有幾道愈合了的傷疤像盤旋著的呲牙毒蛇,猙獰可怖。
張良見他又拔出佩刀,已明了他的意圖,卻並不阻攔。
那一幹隨將見他在手肘出劃了一道長長的血痕時才回過神阻攔,卻哪還阻攔得及?那縣尉也料不到他這般耿直莽撞,直唬得目瞪口呆。
樊安人忍著疼將內衫呈上,咬牙笑道:“先生不嫌棄,便以血為墨,以衣做紙,把妙計寫在上麵吧。”
這件內衫原來素白的布衣剪裁而成的,濕潤潤的粘著汗漬,陣陣酸臭異味自內衫飄散出來,尤為可怖的是,還泛起了可疑的淺黃色,顯是許久不曾洗換過了。
饒得樊安人是一介莽漢,現在也抑製不住黑臉爬滿羞慚之色,他常年在外行軍作戰,洗漱換衣絲毫不加講究,常常一兩個月身子氧得難受了才想起要洗澡的,這回接受了任務指派後更是星夜兼程,內衫也不知被汗水浸濕了多少次了,說是臭汗熏天也不為過。
張良敬他是條漢子,眉也不皺一下,當即放下漁具,鄭重地接過他的內衫,撕下一大塊澤衣,早有隨將彎下腰以背當桌供他書寫了。
蘸著樊安人的血跡,張良沉吟片刻,運指如風,龍蛇遊動,隻一會兒那片破碎的澤衣上已是血跡淋漓,不過寥寥兩三行字,卻寫得蒼勁有力,頗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