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一百六十八章):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二、三合章)
何佳的問題很刁專,不過韓雲華還是做出了很合適的回答:“怎樣說有失偏頗,塞北會戰的時候我軍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勝,但是並不能說我軍的戰鬥力完全超越了日軍華北方麵軍的精銳,相反就單純的戰鬥力而言,我軍還是遠遠比不上日軍主力精銳的。”
何佳的雙胞胎妹妹何雅奇道:“這是怎麽回事,你們的戰鬥力比不上人家,怎麽又把那麽多的日本軍隊打敗了呢?”
韓雲華看了看發問的何雅,這個何雅給他的感覺很奇怪,韓雲華可以十分肯定何雅絕對不是一個記者,雖然她提出的問題沒什麽破綻,但是提問的方式卻不像是一個專業記者提出來的,反而更像是一個鄰家***向大哥哥撒嬌。
韓雲華笑著答道:“這就是戰術和戰略層麵的區別了,在戰術也就是每一場戰鬥的層麵來說,日軍幾乎占據了所有的主動權,但是在戰略層麵上來說,塞北會戰時的日軍完全被我軍牽著鼻子走,這也是決定日軍勝負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所以日軍兵敗並不是說日軍的戰鬥力比不上我軍,而是因為日軍上層高級將領戰略眼光狹窄,戰術呆板所至。塞北會戰我軍雖然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收複了歸綏、包頭、集寧等城市。但是我軍的傷亡也是極其慘重的,這種傷亡是傷筋動骨的,沒有黨中央以及八路軍總部的鼎力支持,我軍是不可能在這麽短時間內恢複元氣的。”
接下來,何佳又問道:“不知韓將軍對抗戰的前景有何看法?”
韓雲華想了想說道:“這個問題有很多人問過我,但是我的回答每一次都是一樣的,日軍能雖然在各方麵的實力都要比我們強,但是這絕對不是我們退縮的理由。作為一個軍人,我們要對勝利存滿渴望,熱血才是一個軍人真正的動力。抗日那是必須堅持的,那不是我們說放棄就能放棄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曆史傳承絕不能在我們這一帶斷絕了。而且我們也要對未來存滿希望,日軍雖然現在猖獗,但是島國的現實環境限製了他向外擴張的力度,就憑日本國內產的那些物質能承擔多少場大戰,而日本國內急速下降的經濟又能支撐日本和中國對戰對少年。所以為了生存、為了發展、為了身後千千萬萬老百姓,我們必須挺直了身軀勇敢地去戰鬥。”
韓雲華的一番慷慨陳詞贏得了三位美女記者的熱烈掌聲,正當何家姐妹以及範雲繼續提問時,魏鵬跑進來大聲說道:“報告長官,前線偵察兵送來緊急軍情。”
韓雲華向三位記者說了聲抱歉,然後帶著魏鵬向著會議室走去。
進了會議室,韓雲華便急聲問道:“日軍又有什麽動作?”
王元化道:“剛才,偵察兵利用電台傳來緊急情報,說日軍兩個主力師團以及零散的一支部隊,總兵力大約五萬八千人到達了馬當要塞。偵察兵從番號上認出了有第十六師團、第九師團、以及波田支隊等四個支隊。”
韓雲華盯著地圖看了看說道:“命令湖口的李大勇和萬國權立即集合,將防區交給川軍第二十六師,我軍主力立即趕往彭澤一線待命。但是不允許李大勇和萬國權進城,讓他們隱蔽在彭澤縣外圍的山區裏,隨時等待命令。”
韓雲華現在開始有些擔心了,由於所部士兵連續向日軍出擊,一路上連克日軍大小據點7個,現在更是連彭澤縣城都占了,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但是也導致韓雲華所部有一點孤軍深入,現在韓雲華所部側翼有74軍的一個師、後麵是川軍的第26師。雖然看起來似乎無後顧之憂,但是實際上這兩支部隊都有著極其重要的防禦任務,一旦有事,不一定能抽調兵力救援韓雲華所部。
韓雲華是一個未雨綢繆的人,他調兵遣將的同時又給陳誠發了一封電報,向他匯報了一下前線的情況,同時希望國民政府能將獨立77旅調下去休整一番。
陳誠也考慮到韓雲華所部連續同日軍打了十多天,部隊傷亡肯定很嚴重,所以就答應了韓雲華的請求。同時薛嶽的第一兵團主力一部也到達了湖口要塞,所以陳誠命令韓雲華所部將防區交給薛嶽所部,所部兵馬撤到九江休整,而國民政府答應韓雲華所部的補給也將在九江停站,同時國民政府將一個營的步兵撥給韓雲華所部。
韓雲華知道彭澤縣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成為大戰的主戰場,到時候以國民政府一貫的用兵策略,韓雲華不知道大戰結束後所部兵馬還能剩下幾人。況且韓雲華一貫就不主張部隊守著某一個城市或戰略要地等著人家來打,這樣被動挨打不是他韓雲華的作風。
前來交接陣地的是薛嶽本人,這次薛嶽率領四個齊裝滿員的步兵師前來接手韓雲華所部的陣地。薛嶽現在的心情談不上緊張,更談不上興奮,隻有淡淡的失望與鬱悶。一個月前帶著戰場的征塵和鬱積心頭難以排解的憤懣,薛嶽從硝煙彌漫的蘭封戰場,率領所部的一部分主力匆匆趕到了戰時首都武漢。
薛嶽此行,是奉蔣介石電令,前來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部署武漢會戰的最高軍事會議。 然而一下子從炮火連天的前線,驟然置身於繁華的大都市武漢,薛嶽竟感覺一時難以適應。他的思緒,還飄忽在千裏之外血光衝天的蘭封戰場。
這些日子,蘭封戰場那刻骨銘心的一幕,夢魘般回旋在他的腦際。隻要一閉上眼睛,土肥原古怪的獰笑,便揮之不去地晃動在他的眼前,蘭封戰場以及土肥原賢二和他的第十四師團成了薛嶽心中一根永遠拔不掉的刺。
台兒莊大捷,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和第五戰區數十萬雜牌軍英勇的犧牲和戰鬥讓蔣介石從一連串失敗的懊喪中昂起了頭顱。台兒莊大捷之後,戰術水平一般、戰略水平更是差的不是一點半點的蔣介石,突然頭腦發熱,決計一鼓作氣在山東戰場多打幾個類似台兒莊那樣的大捷。於是,在極短的時間內,蔣介石調集50個師60萬精銳部隊雲集徐州,這幾乎是中國軍隊的全部精銳的步兵,大有與日軍決一雌雄的氣概。
而事實上,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讓日本大本營損兵折將,惱羞成怒,在世人麵前丟盡了臉麵。台兒莊慘敗,他們出於麵子,便興師動眾發動了徐州會戰。日軍為雪台兒莊之恥,集結了13個半師團約30萬人,配備各種精良的重武器,采用南北夾擊的戰術,兵分五路對徐州實施包圍,企圖一舉殲滅中國軍隊的主力,徹底摧毀蔣介石的抗日意誌。
不過此時的蔣介石卻突然間想起了天才軍事家蔣百裏曾經和他講過的一段關於中國土防禦的話:“中國軍隊的武器和兵員素質不如日本,這是無法回避的客觀現實,因此,我們要力圖避免在無險可依的北方平原上與敵決戰,想方設法迫使日軍主力改變進攻路線,將日軍主力進攻路線由東北→華北→華中→華南的南北路線吸引到沿長江而上的東西路線,從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與湖沼,消解日軍兵器訓練方麵的優勢。日本兵力雖強,但它有致命的弱勢:日本人口少,兵員不足;國土小,資源奇缺;國力弱,不利於長期作戰。而中國人口眾多,兵員充足;領土廣大,資源豐富。基於此,日本對中國的戰爭,隻能采取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我們則應反其道而行之,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要以空間換時間,通過時間的消耗,拖垮日本。具體做法為將日軍拖入中國地理第二棱線,即湖南、四川的交界處,和日軍進行相持決戰……”
當蔣介石意識到自己將60萬大軍置於無險可依的平原地帶與裝備精良的日軍決戰,無異於送肉上砧、引火自殘,他急出了一身冷汗,便火速突圍,將徐州這座空城扔給了日軍。
然而就在徐州突圍的緊要關頭,身為第一戰區前敵總司令的薛嶽異常驚喜地發現,在合圍徐州的五路日軍中,土肥原第十四師團兩萬餘人竟脫離主力,渡過黃河孤軍南下,欲切斷隴海路,阻止鄭州、開封一線東進增援的國民黨軍隊。
精於戰術指揮的薛嶽知道,這是日軍慣用的孤軍突破的“錐形戰術”。全麵抗戰爆發後,驕狂的日軍並不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裏,他們的鐵蹄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衝直撞,已沒有了任何兵家之忌。看來,台兒莊慘敗,並沒有讓他們學乖多少。 可以說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旋即出現在薛嶽麵前 這意外的發現讓薛嶽興奮不已,薛嶽決計抓住良機,吃掉土肥原。
年方42歲的粵籍將領薛嶽,膽識過人,用兵素以機敏果敢著稱,時人稱之為“老虎崽”。薛嶽指揮作戰的風格大膽潑辣,他長於在瞬息萬變、險象環生的戰場上,緊緊扼住對手偶爾露出的破綻,大膽捕捉戰機,匠心獨運地創造決戰環境,於敵猝不及防中一口吃掉對方。 這個膽敢孤軍冒進的土肥原,薛嶽對他了如指掌。
土肥原是侵華日軍中臭名昭著的大間諜,他的斑斑劣跡令人發指:“九一八”事變,他是主謀;偽滿洲國成立,他是元凶;挾持溥儀做傀儡皇帝,是他一手策劃;華北獨立,是他幕後操縱……如今土肥原又以軍人的身份出現在戰場上。西方人甚至把他同那個聞名西方的大間諜勞倫斯相提並論,稱他為“東方勞倫斯”。薛嶽想,管你是土肥原還是勞倫斯,隻要你膽敢明火執仗地出現在我的麵前,我就敢把你吃掉
而可悲的是,此時的土肥原,盡管人皆稱之為“中國通”,他對眼下這個叫薛嶽的對手卻知之甚少。在他那個碩大腦袋的信息庫裏,關於薛嶽這個後起的脾氣暴躁的矮個子中國南方將領的信息,甚至可以說是一片空白。
薛嶽圍殲土肥原的計劃,旋即得到了蔣介石的同意。
蔣介石很欣賞薛嶽的膽識和眼光,此時的他,心裏還在盤算著一個小九九,薛嶽的計劃,正合了他的心意。蔣介石不想讓李宗仁過於風光功高震主,他要讓他的心腹愛將薛嶽獨享這份美食。於是,蔣介石一麵電令李宗仁力避決戰,撤離徐州,火速突圍;一麵親自飛到鄭州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的指揮部,指手畫腳地唱起了主角。
蔣介石喜歡插手前方將領指揮的事由來已久,每當仗打到關鍵處,他們敬愛的委員長總是喜歡指手畫腳,忙中添亂。作為最高統帥,他一輩子都喜歡越級指揮。事無巨細,他總要一竿子插到底,有時具體到一個師的調動,他也要親自過問,這讓前方指揮打仗的高級將領們感到礙手礙腳,傷透了腦筋。在包括薛嶽在內的所有國民政府的高級將領看來,委員長若是不插手前線指揮,戰略部署下達之後,就放手讓將領們去指揮,那該多好啊戰略上,委員長無疑是偉大的戰略家,不說別的,全麵抗戰爆發後,他大膽接受蔣百裏的建議,想方設法迫使日軍主力改變進攻路線,將日軍主力進攻路線由東北→華北→華中→華南的南北路線吸引到沿長江而上的東西路線。單就這一點來說,委員長的決策就堪稱高明。但是越級指揮戰鬥卻不是一個英明的領導者所幹的事情,這會給前方指揮官帶來很多不便的。
蘭封戰場上薛嶽算是交上了好運,蔣介石不僅完全同意他的圍殲計劃,還慷慨地將桂永清第二十七軍和黃傑第八軍這兩支裝備精良的嫡係部隊交給薛嶽指揮。這樣一來,連同李漢魂第六十四軍、俞濟時第七十四軍、商震第三十二軍、宋希濂第七十一軍和奉命從西安趕來的胡宗南第十七集團軍,薛嶽手裏竟有了10萬大軍。
薛嶽調動10萬大軍,將土肥原第十四師團2萬餘人牢牢實實地包圍在豫東的蘭封一帶。8月20日拂曉圍殲土肥原的戰鬥總算是按照預計時間打響了,薛嶽指揮十萬大軍朝土肥原第十四師團發起猛攻,激烈的戰鬥一連打了幾天。
就在各路大軍頻傳捷報,土肥原行將覆滅之際,誰知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偏偏就是桂永清第二十七軍和黃傑第八軍這兩支嫡係部隊出了問題。先是桂永清抵擋不住困獸猶鬥的土肥原的瘋狂反撲,第二十七軍陣地被突破,桂永清將一紙手令交到第八十六師師長龍慕韓手中,令他死守蘭封,自己卻從戰場上溜之大吉。龍慕韓見桂永清逃離戰場,隨之也擅自棄城逃走。蘭封一失,薛嶽攥得緊緊的大網頃刻間被撕破,已成甕中之鱉的土肥原第十四師團趕緊從大網撕開的口子處逃之夭夭。
薛嶽趕緊重新調整部署,嚴令各軍死打硬拚,再一次把逃出包圍圈的土肥原纏住,並將他逼上了絕境。土肥原嚐夠了薛嶽的厲害,他一日數驚,預感大難來臨,就在薛嶽準備最後一擊全殲土肥原的時候,又是蔣介石的嫡係出賣了他,黃傑第八軍防守的歸德落入敵手。歸德失守,薛嶽圍殲土肥原的計劃前功盡棄,他的十萬大軍旋即麵臨腹背受敵的危險,戰場的局勢陡轉緊張。 兩名嫡係將領臨陣脫逃,薛嶽暴跳如雷。他在心裏惡狠狠地罵著桂永清和黃傑:要不是這兩個廢物,土肥原第十四師團早被我送去見了閻王
薛嶽知道,桂永清和黃傑之所以膽敢如此放肆,是因為他們仗著是蔣介石的嫡係,根本不把他薛嶽放在眼裏。按薛嶽的脾氣,真應該槍斃了這兩個混蛋大敵當前,如果不殺一儆百,這仗還怎麽打下去
薛嶽一連給武漢軍委會發了幾封措辭嚴厲的急電,請求嚴懲桂永清和黃傑,以正軍紀:“查二十七軍軍長桂永清貪生怕死,臨陣畏縮,拒不執行守城命令,致蘭封城不戰而陷日酋土肥原之手,擾亂我第一戰區整個計劃。此種卑劣之表現如不懲戒,必擾前線將士之軍心,於抗戰大局貽害甚大。望軍委會酌查。職薛嶽叩。 ”
但是人誰也沒想到,第二十七軍軍長桂永清、第八軍軍長黃傑臨陣脫逃,隻是受到了撤職查辦的處分。若是換了別人,早成了委員長的刀下鬼,就因為他們是委員長的嫡係,卻隻是落了個撤職查辦的處分,而讓第八十六師師長龍慕韓做了替罪羊,被蔣大委員長以作戰不力的罪名處以槍決委員長如此護犢,怎能讓人心服使得薛嶽心頭的憤懣更是難以排解,可以說蘭封戰場上發生的事情成了薛嶽一生都難以忘懷的一處陰霾。
原本這次薛嶽的第一兵團的任務是防守南昌到九江的鐵路沿線,也就是著名的南潯線。但是由於韓雲華所部在湖口一帶連續的大動作,將日軍第十一軍打的暈頭轉向,所以不得不趕緊收縮兵力,以防中國軍隊趁機反撲。所以薛嶽布置在南潯線的這麽一支龐大的軍事力量便成了擺設,鑒於韓雲華所部“損失慘重”,所以武漢衛戍司令部緊急調薛嶽的第一兵團的主力一部緊急趕往彭澤縣。
其實薛嶽所部的兩個師很早便從武漢出發,趕往湖口前線,但是部隊所乘坐的火車在黃岡被日軍的飛機炸毀了,所以薛嶽的那兩個師隻好徒步趕往湖口。在九江薛嶽同所部的兩個步兵師回合後,迅速乘坐火車趕往湖口接防。
對於薛嶽的指揮才能,韓雲華還是十分認可的,要說國民政府中的那群高級將領中又讓韓雲華佩服的還真不少,但是最讓韓雲華心儀的還是要數陳誠和李宗仁以及這位被蔣介石稱之為“老虎崽”的薛大將軍。在中國現代史上,薛嶽是一位異常複雜而頗具爭議的人物,他雖已蓋棺卻很難定論。抗擊日寇,他是威震敵膽的將軍,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在追隨蔣介石反共反人民的活動中,他又是曆史的罪人。
但是拋開政治以及立場不談,單單薛嶽其人的戰略戰術指揮才能的確鮮有人能與之相抗衡的。薛嶽作戰勇猛、果敢無畏,深得蔣介石的喜愛。
薛嶽是在那個大旗變幻、群雄逐鹿的軍閥混戰的年代,成了大贏家的蔣介石的愛將的。那時的蔣介石獨具慧眼,將這位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粵軍將領收入囊中,並力排眾議,委以重任。對於蔣介石的知遇之恩,薛嶽自然是銜環相報。
多年來,薛嶽追隨蔣介石殺伐征戰,足跡遍及大江南北,他是蔣介石得力的愛將,哪裏的仗打得最艱苦,哪裏是戰場的焦點,他就出現在哪裏。“圍剿”紅軍,他毫不手軟,欠下累累血債;抗日殺敵,他運籌帷幄,屢建奇勳。
關於薛嶽的平生韓雲華還是知之甚詳的,薛嶽這位國民黨將軍雖然在國共十年對峙和解放戰爭時期曾給共產黨帶來了極大地損失,也曾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但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確立下了赫赫戰功,為民族、為國家立下了不朽的功績。在將星璀璨、人才濟濟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中,薛嶽以個性鮮明、能征善戰而著稱於世,史學界公認他為八年抗戰中殲滅日軍最多的抗日名將,是當之無愧的“抗日第一戰將”。土肥原、岡村寧次、阪垣征四郎等窮凶極惡的日本戰犯都是他的手下敗將。薛嶽因戰功顯赫,位至國民黨陸軍四星“一級上將”,這軍銜相當於元帥的級別。在即將到來的武漢會戰和以後的曆次長沙會戰中,薛嶽成功地指揮了震驚中外的“萬家嶺大捷”、三次“長沙會戰”等戰役,他創造的“反八字陣”、“天爐戰法”等經典戰例,至今仍為美國西點軍校等世界軍事名校的莘莘學子奉若神明的必讀教材。所以,把陣地交給薛嶽,韓雲華還是很放心的。
韓雲華雖然知道他手裏的兵力還是很充足,和日軍在湖口一線也未嚐沒有一拚之力,但是韓雲華卻知道日軍在上海、南京等地集結了大量的兵力,隨時都能夠支援武漢的部隊。而波田支隊滯留在台灣的那部分兵力也已經到達了馬當要塞,這樣一來波田支隊這個旅團級的日軍部隊極速膨脹,現在已經到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在日軍進攻武漢的軍事序列中,波田支隊以強悍驍勇、作戰凶猛而著稱。波田支隊名為一個旅團,實有兵力兩萬餘人,加之又有海、空兵種協同配合,實力遠勝於日軍一個甲種師團。但是日軍大本營對這支台灣本地人占了很大比重的波田支隊還有一些顧慮,所以諾大的一個旅團硬是被分成了兩個戰鬥集團,一個是由波田支隊支隊長波田重一率領的五個步兵大隊、一個炮兵大隊、一個輕重兵大隊,總兵力大約六千五百人的前頭部隊。另一支則是被華中方麵軍司令部直轄的兩個步兵聯隊、一個炮兵聯隊、一個戰車大隊。華中方麵軍司令部打的是波田重一少將損失一個人,我就給你補充一個兵,但是絕對不會把這支中日混血兒占了五分之三的部隊全部調到武漢外圍去,那樣容易出事。
波田重一少將頭腦冷靜,多謀善斷,長於進攻,是一位難得的將才。因戰功卓著,波田重一晉升很快,盡管他還是旅團長,卻馬上就要被提升為中將軍銜了,波田重一少將在東京的朋友已經電告祝賀他大本營已經把擢升他為中將的命令呈報給了天皇陛下。這樣一來波田重一少將比日軍一般旅團長的少將軍銜就要高一級了,這在日軍同級軍官中是很少見的。日軍大本營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因為波田支隊的官兵多為台灣青年,適應y熱帶氣候。波田支隊的強悍勇敢在日軍中久負盛名,日軍大本營把波田支隊從台灣調來,意在讓它在酷熱條件下進行的武漢會戰中發揮作用。
再加上日本大本營刻意把波田支隊分割成兩個攻擊集團,所以為了安撫波田支隊的日軍軍官,大本營特意將波田支隊大部分軍官提升一級軍銜。日本奴役台灣人充當其侵華幫凶由來已久,甲午戰爭後,中國戰敗,被迫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因此成了日本的“領土”,台灣人成了天皇的“臣民”,許多台灣人在日本當局推行的“日本化”過程中,還起了日本名字,侵華戰爭中的日本軍隊有不少台灣籍官兵。
不過,由於韓雲華所部的強勢出擊,第三艦隊的主力以及波田支隊前頭部隊的一個半步兵大隊迅速被殲滅,所以日軍大本營不得不調整作戰計劃,將波田支隊絕大多數的兵力全部調到馬當要塞,恢複波田支隊原本的戰鬥力。
大本營的做法倒是很出呼波田重一少將的預料,原本他以為得罪了什麽人,所以將他一個手握兩萬多人的主力旅團長消減成一個隻轄有六千多人的普通的旅團長。前幾天他還在為補充兵力和提升軍銜而發愁,現在短短幾天這些東西便全部實現了。a
何佳的問題很刁專,不過韓雲華還是做出了很合適的回答:“怎樣說有失偏頗,塞北會戰的時候我軍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勝,但是並不能說我軍的戰鬥力完全超越了日軍華北方麵軍的精銳,相反就單純的戰鬥力而言,我軍還是遠遠比不上日軍主力精銳的。”
何佳的雙胞胎妹妹何雅奇道:“這是怎麽回事,你們的戰鬥力比不上人家,怎麽又把那麽多的日本軍隊打敗了呢?”
韓雲華看了看發問的何雅,這個何雅給他的感覺很奇怪,韓雲華可以十分肯定何雅絕對不是一個記者,雖然她提出的問題沒什麽破綻,但是提問的方式卻不像是一個專業記者提出來的,反而更像是一個鄰家***向大哥哥撒嬌。
韓雲華笑著答道:“這就是戰術和戰略層麵的區別了,在戰術也就是每一場戰鬥的層麵來說,日軍幾乎占據了所有的主動權,但是在戰略層麵上來說,塞北會戰時的日軍完全被我軍牽著鼻子走,這也是決定日軍勝負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所以日軍兵敗並不是說日軍的戰鬥力比不上我軍,而是因為日軍上層高級將領戰略眼光狹窄,戰術呆板所至。塞北會戰我軍雖然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收複了歸綏、包頭、集寧等城市。但是我軍的傷亡也是極其慘重的,這種傷亡是傷筋動骨的,沒有黨中央以及八路軍總部的鼎力支持,我軍是不可能在這麽短時間內恢複元氣的。”
接下來,何佳又問道:“不知韓將軍對抗戰的前景有何看法?”
韓雲華想了想說道:“這個問題有很多人問過我,但是我的回答每一次都是一樣的,日軍能雖然在各方麵的實力都要比我們強,但是這絕對不是我們退縮的理由。作為一個軍人,我們要對勝利存滿渴望,熱血才是一個軍人真正的動力。抗日那是必須堅持的,那不是我們說放棄就能放棄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曆史傳承絕不能在我們這一帶斷絕了。而且我們也要對未來存滿希望,日軍雖然現在猖獗,但是島國的現實環境限製了他向外擴張的力度,就憑日本國內產的那些物質能承擔多少場大戰,而日本國內急速下降的經濟又能支撐日本和中國對戰對少年。所以為了生存、為了發展、為了身後千千萬萬老百姓,我們必須挺直了身軀勇敢地去戰鬥。”
韓雲華的一番慷慨陳詞贏得了三位美女記者的熱烈掌聲,正當何家姐妹以及範雲繼續提問時,魏鵬跑進來大聲說道:“報告長官,前線偵察兵送來緊急軍情。”
韓雲華向三位記者說了聲抱歉,然後帶著魏鵬向著會議室走去。
進了會議室,韓雲華便急聲問道:“日軍又有什麽動作?”
王元化道:“剛才,偵察兵利用電台傳來緊急情報,說日軍兩個主力師團以及零散的一支部隊,總兵力大約五萬八千人到達了馬當要塞。偵察兵從番號上認出了有第十六師團、第九師團、以及波田支隊等四個支隊。”
韓雲華盯著地圖看了看說道:“命令湖口的李大勇和萬國權立即集合,將防區交給川軍第二十六師,我軍主力立即趕往彭澤一線待命。但是不允許李大勇和萬國權進城,讓他們隱蔽在彭澤縣外圍的山區裏,隨時等待命令。”
韓雲華現在開始有些擔心了,由於所部士兵連續向日軍出擊,一路上連克日軍大小據點7個,現在更是連彭澤縣城都占了,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但是也導致韓雲華所部有一點孤軍深入,現在韓雲華所部側翼有74軍的一個師、後麵是川軍的第26師。雖然看起來似乎無後顧之憂,但是實際上這兩支部隊都有著極其重要的防禦任務,一旦有事,不一定能抽調兵力救援韓雲華所部。
韓雲華是一個未雨綢繆的人,他調兵遣將的同時又給陳誠發了一封電報,向他匯報了一下前線的情況,同時希望國民政府能將獨立77旅調下去休整一番。
陳誠也考慮到韓雲華所部連續同日軍打了十多天,部隊傷亡肯定很嚴重,所以就答應了韓雲華的請求。同時薛嶽的第一兵團主力一部也到達了湖口要塞,所以陳誠命令韓雲華所部將防區交給薛嶽所部,所部兵馬撤到九江休整,而國民政府答應韓雲華所部的補給也將在九江停站,同時國民政府將一個營的步兵撥給韓雲華所部。
韓雲華知道彭澤縣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成為大戰的主戰場,到時候以國民政府一貫的用兵策略,韓雲華不知道大戰結束後所部兵馬還能剩下幾人。況且韓雲華一貫就不主張部隊守著某一個城市或戰略要地等著人家來打,這樣被動挨打不是他韓雲華的作風。
前來交接陣地的是薛嶽本人,這次薛嶽率領四個齊裝滿員的步兵師前來接手韓雲華所部的陣地。薛嶽現在的心情談不上緊張,更談不上興奮,隻有淡淡的失望與鬱悶。一個月前帶著戰場的征塵和鬱積心頭難以排解的憤懣,薛嶽從硝煙彌漫的蘭封戰場,率領所部的一部分主力匆匆趕到了戰時首都武漢。
薛嶽此行,是奉蔣介石電令,前來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部署武漢會戰的最高軍事會議。 然而一下子從炮火連天的前線,驟然置身於繁華的大都市武漢,薛嶽竟感覺一時難以適應。他的思緒,還飄忽在千裏之外血光衝天的蘭封戰場。
這些日子,蘭封戰場那刻骨銘心的一幕,夢魘般回旋在他的腦際。隻要一閉上眼睛,土肥原古怪的獰笑,便揮之不去地晃動在他的眼前,蘭封戰場以及土肥原賢二和他的第十四師團成了薛嶽心中一根永遠拔不掉的刺。
台兒莊大捷,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和第五戰區數十萬雜牌軍英勇的犧牲和戰鬥讓蔣介石從一連串失敗的懊喪中昂起了頭顱。台兒莊大捷之後,戰術水平一般、戰略水平更是差的不是一點半點的蔣介石,突然頭腦發熱,決計一鼓作氣在山東戰場多打幾個類似台兒莊那樣的大捷。於是,在極短的時間內,蔣介石調集50個師60萬精銳部隊雲集徐州,這幾乎是中國軍隊的全部精銳的步兵,大有與日軍決一雌雄的氣概。
而事實上,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讓日本大本營損兵折將,惱羞成怒,在世人麵前丟盡了臉麵。台兒莊慘敗,他們出於麵子,便興師動眾發動了徐州會戰。日軍為雪台兒莊之恥,集結了13個半師團約30萬人,配備各種精良的重武器,采用南北夾擊的戰術,兵分五路對徐州實施包圍,企圖一舉殲滅中國軍隊的主力,徹底摧毀蔣介石的抗日意誌。
不過此時的蔣介石卻突然間想起了天才軍事家蔣百裏曾經和他講過的一段關於中國土防禦的話:“中國軍隊的武器和兵員素質不如日本,這是無法回避的客觀現實,因此,我們要力圖避免在無險可依的北方平原上與敵決戰,想方設法迫使日軍主力改變進攻路線,將日軍主力進攻路線由東北→華北→華中→華南的南北路線吸引到沿長江而上的東西路線,從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與湖沼,消解日軍兵器訓練方麵的優勢。日本兵力雖強,但它有致命的弱勢:日本人口少,兵員不足;國土小,資源奇缺;國力弱,不利於長期作戰。而中國人口眾多,兵員充足;領土廣大,資源豐富。基於此,日本對中國的戰爭,隻能采取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我們則應反其道而行之,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要以空間換時間,通過時間的消耗,拖垮日本。具體做法為將日軍拖入中國地理第二棱線,即湖南、四川的交界處,和日軍進行相持決戰……”
當蔣介石意識到自己將60萬大軍置於無險可依的平原地帶與裝備精良的日軍決戰,無異於送肉上砧、引火自殘,他急出了一身冷汗,便火速突圍,將徐州這座空城扔給了日軍。
然而就在徐州突圍的緊要關頭,身為第一戰區前敵總司令的薛嶽異常驚喜地發現,在合圍徐州的五路日軍中,土肥原第十四師團兩萬餘人竟脫離主力,渡過黃河孤軍南下,欲切斷隴海路,阻止鄭州、開封一線東進增援的國民黨軍隊。
精於戰術指揮的薛嶽知道,這是日軍慣用的孤軍突破的“錐形戰術”。全麵抗戰爆發後,驕狂的日軍並不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裏,他們的鐵蹄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衝直撞,已沒有了任何兵家之忌。看來,台兒莊慘敗,並沒有讓他們學乖多少。 可以說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旋即出現在薛嶽麵前 這意外的發現讓薛嶽興奮不已,薛嶽決計抓住良機,吃掉土肥原。
年方42歲的粵籍將領薛嶽,膽識過人,用兵素以機敏果敢著稱,時人稱之為“老虎崽”。薛嶽指揮作戰的風格大膽潑辣,他長於在瞬息萬變、險象環生的戰場上,緊緊扼住對手偶爾露出的破綻,大膽捕捉戰機,匠心獨運地創造決戰環境,於敵猝不及防中一口吃掉對方。 這個膽敢孤軍冒進的土肥原,薛嶽對他了如指掌。
土肥原是侵華日軍中臭名昭著的大間諜,他的斑斑劣跡令人發指:“九一八”事變,他是主謀;偽滿洲國成立,他是元凶;挾持溥儀做傀儡皇帝,是他一手策劃;華北獨立,是他幕後操縱……如今土肥原又以軍人的身份出現在戰場上。西方人甚至把他同那個聞名西方的大間諜勞倫斯相提並論,稱他為“東方勞倫斯”。薛嶽想,管你是土肥原還是勞倫斯,隻要你膽敢明火執仗地出現在我的麵前,我就敢把你吃掉
而可悲的是,此時的土肥原,盡管人皆稱之為“中國通”,他對眼下這個叫薛嶽的對手卻知之甚少。在他那個碩大腦袋的信息庫裏,關於薛嶽這個後起的脾氣暴躁的矮個子中國南方將領的信息,甚至可以說是一片空白。
薛嶽圍殲土肥原的計劃,旋即得到了蔣介石的同意。
蔣介石很欣賞薛嶽的膽識和眼光,此時的他,心裏還在盤算著一個小九九,薛嶽的計劃,正合了他的心意。蔣介石不想讓李宗仁過於風光功高震主,他要讓他的心腹愛將薛嶽獨享這份美食。於是,蔣介石一麵電令李宗仁力避決戰,撤離徐州,火速突圍;一麵親自飛到鄭州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的指揮部,指手畫腳地唱起了主角。
蔣介石喜歡插手前方將領指揮的事由來已久,每當仗打到關鍵處,他們敬愛的委員長總是喜歡指手畫腳,忙中添亂。作為最高統帥,他一輩子都喜歡越級指揮。事無巨細,他總要一竿子插到底,有時具體到一個師的調動,他也要親自過問,這讓前方指揮打仗的高級將領們感到礙手礙腳,傷透了腦筋。在包括薛嶽在內的所有國民政府的高級將領看來,委員長若是不插手前線指揮,戰略部署下達之後,就放手讓將領們去指揮,那該多好啊戰略上,委員長無疑是偉大的戰略家,不說別的,全麵抗戰爆發後,他大膽接受蔣百裏的建議,想方設法迫使日軍主力改變進攻路線,將日軍主力進攻路線由東北→華北→華中→華南的南北路線吸引到沿長江而上的東西路線。單就這一點來說,委員長的決策就堪稱高明。但是越級指揮戰鬥卻不是一個英明的領導者所幹的事情,這會給前方指揮官帶來很多不便的。
蘭封戰場上薛嶽算是交上了好運,蔣介石不僅完全同意他的圍殲計劃,還慷慨地將桂永清第二十七軍和黃傑第八軍這兩支裝備精良的嫡係部隊交給薛嶽指揮。這樣一來,連同李漢魂第六十四軍、俞濟時第七十四軍、商震第三十二軍、宋希濂第七十一軍和奉命從西安趕來的胡宗南第十七集團軍,薛嶽手裏竟有了10萬大軍。
薛嶽調動10萬大軍,將土肥原第十四師團2萬餘人牢牢實實地包圍在豫東的蘭封一帶。8月20日拂曉圍殲土肥原的戰鬥總算是按照預計時間打響了,薛嶽指揮十萬大軍朝土肥原第十四師團發起猛攻,激烈的戰鬥一連打了幾天。
就在各路大軍頻傳捷報,土肥原行將覆滅之際,誰知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偏偏就是桂永清第二十七軍和黃傑第八軍這兩支嫡係部隊出了問題。先是桂永清抵擋不住困獸猶鬥的土肥原的瘋狂反撲,第二十七軍陣地被突破,桂永清將一紙手令交到第八十六師師長龍慕韓手中,令他死守蘭封,自己卻從戰場上溜之大吉。龍慕韓見桂永清逃離戰場,隨之也擅自棄城逃走。蘭封一失,薛嶽攥得緊緊的大網頃刻間被撕破,已成甕中之鱉的土肥原第十四師團趕緊從大網撕開的口子處逃之夭夭。
薛嶽趕緊重新調整部署,嚴令各軍死打硬拚,再一次把逃出包圍圈的土肥原纏住,並將他逼上了絕境。土肥原嚐夠了薛嶽的厲害,他一日數驚,預感大難來臨,就在薛嶽準備最後一擊全殲土肥原的時候,又是蔣介石的嫡係出賣了他,黃傑第八軍防守的歸德落入敵手。歸德失守,薛嶽圍殲土肥原的計劃前功盡棄,他的十萬大軍旋即麵臨腹背受敵的危險,戰場的局勢陡轉緊張。 兩名嫡係將領臨陣脫逃,薛嶽暴跳如雷。他在心裏惡狠狠地罵著桂永清和黃傑:要不是這兩個廢物,土肥原第十四師團早被我送去見了閻王
薛嶽知道,桂永清和黃傑之所以膽敢如此放肆,是因為他們仗著是蔣介石的嫡係,根本不把他薛嶽放在眼裏。按薛嶽的脾氣,真應該槍斃了這兩個混蛋大敵當前,如果不殺一儆百,這仗還怎麽打下去
薛嶽一連給武漢軍委會發了幾封措辭嚴厲的急電,請求嚴懲桂永清和黃傑,以正軍紀:“查二十七軍軍長桂永清貪生怕死,臨陣畏縮,拒不執行守城命令,致蘭封城不戰而陷日酋土肥原之手,擾亂我第一戰區整個計劃。此種卑劣之表現如不懲戒,必擾前線將士之軍心,於抗戰大局貽害甚大。望軍委會酌查。職薛嶽叩。 ”
但是人誰也沒想到,第二十七軍軍長桂永清、第八軍軍長黃傑臨陣脫逃,隻是受到了撤職查辦的處分。若是換了別人,早成了委員長的刀下鬼,就因為他們是委員長的嫡係,卻隻是落了個撤職查辦的處分,而讓第八十六師師長龍慕韓做了替罪羊,被蔣大委員長以作戰不力的罪名處以槍決委員長如此護犢,怎能讓人心服使得薛嶽心頭的憤懣更是難以排解,可以說蘭封戰場上發生的事情成了薛嶽一生都難以忘懷的一處陰霾。
原本這次薛嶽的第一兵團的任務是防守南昌到九江的鐵路沿線,也就是著名的南潯線。但是由於韓雲華所部在湖口一帶連續的大動作,將日軍第十一軍打的暈頭轉向,所以不得不趕緊收縮兵力,以防中國軍隊趁機反撲。所以薛嶽布置在南潯線的這麽一支龐大的軍事力量便成了擺設,鑒於韓雲華所部“損失慘重”,所以武漢衛戍司令部緊急調薛嶽的第一兵團的主力一部緊急趕往彭澤縣。
其實薛嶽所部的兩個師很早便從武漢出發,趕往湖口前線,但是部隊所乘坐的火車在黃岡被日軍的飛機炸毀了,所以薛嶽的那兩個師隻好徒步趕往湖口。在九江薛嶽同所部的兩個步兵師回合後,迅速乘坐火車趕往湖口接防。
對於薛嶽的指揮才能,韓雲華還是十分認可的,要說國民政府中的那群高級將領中又讓韓雲華佩服的還真不少,但是最讓韓雲華心儀的還是要數陳誠和李宗仁以及這位被蔣介石稱之為“老虎崽”的薛大將軍。在中國現代史上,薛嶽是一位異常複雜而頗具爭議的人物,他雖已蓋棺卻很難定論。抗擊日寇,他是威震敵膽的將軍,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在追隨蔣介石反共反人民的活動中,他又是曆史的罪人。
但是拋開政治以及立場不談,單單薛嶽其人的戰略戰術指揮才能的確鮮有人能與之相抗衡的。薛嶽作戰勇猛、果敢無畏,深得蔣介石的喜愛。
薛嶽是在那個大旗變幻、群雄逐鹿的軍閥混戰的年代,成了大贏家的蔣介石的愛將的。那時的蔣介石獨具慧眼,將這位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粵軍將領收入囊中,並力排眾議,委以重任。對於蔣介石的知遇之恩,薛嶽自然是銜環相報。
多年來,薛嶽追隨蔣介石殺伐征戰,足跡遍及大江南北,他是蔣介石得力的愛將,哪裏的仗打得最艱苦,哪裏是戰場的焦點,他就出現在哪裏。“圍剿”紅軍,他毫不手軟,欠下累累血債;抗日殺敵,他運籌帷幄,屢建奇勳。
關於薛嶽的平生韓雲華還是知之甚詳的,薛嶽這位國民黨將軍雖然在國共十年對峙和解放戰爭時期曾給共產黨帶來了極大地損失,也曾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但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確立下了赫赫戰功,為民族、為國家立下了不朽的功績。在將星璀璨、人才濟濟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中,薛嶽以個性鮮明、能征善戰而著稱於世,史學界公認他為八年抗戰中殲滅日軍最多的抗日名將,是當之無愧的“抗日第一戰將”。土肥原、岡村寧次、阪垣征四郎等窮凶極惡的日本戰犯都是他的手下敗將。薛嶽因戰功顯赫,位至國民黨陸軍四星“一級上將”,這軍銜相當於元帥的級別。在即將到來的武漢會戰和以後的曆次長沙會戰中,薛嶽成功地指揮了震驚中外的“萬家嶺大捷”、三次“長沙會戰”等戰役,他創造的“反八字陣”、“天爐戰法”等經典戰例,至今仍為美國西點軍校等世界軍事名校的莘莘學子奉若神明的必讀教材。所以,把陣地交給薛嶽,韓雲華還是很放心的。
韓雲華雖然知道他手裏的兵力還是很充足,和日軍在湖口一線也未嚐沒有一拚之力,但是韓雲華卻知道日軍在上海、南京等地集結了大量的兵力,隨時都能夠支援武漢的部隊。而波田支隊滯留在台灣的那部分兵力也已經到達了馬當要塞,這樣一來波田支隊這個旅團級的日軍部隊極速膨脹,現在已經到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在日軍進攻武漢的軍事序列中,波田支隊以強悍驍勇、作戰凶猛而著稱。波田支隊名為一個旅團,實有兵力兩萬餘人,加之又有海、空兵種協同配合,實力遠勝於日軍一個甲種師團。但是日軍大本營對這支台灣本地人占了很大比重的波田支隊還有一些顧慮,所以諾大的一個旅團硬是被分成了兩個戰鬥集團,一個是由波田支隊支隊長波田重一率領的五個步兵大隊、一個炮兵大隊、一個輕重兵大隊,總兵力大約六千五百人的前頭部隊。另一支則是被華中方麵軍司令部直轄的兩個步兵聯隊、一個炮兵聯隊、一個戰車大隊。華中方麵軍司令部打的是波田重一少將損失一個人,我就給你補充一個兵,但是絕對不會把這支中日混血兒占了五分之三的部隊全部調到武漢外圍去,那樣容易出事。
波田重一少將頭腦冷靜,多謀善斷,長於進攻,是一位難得的將才。因戰功卓著,波田重一晉升很快,盡管他還是旅團長,卻馬上就要被提升為中將軍銜了,波田重一少將在東京的朋友已經電告祝賀他大本營已經把擢升他為中將的命令呈報給了天皇陛下。這樣一來波田重一少將比日軍一般旅團長的少將軍銜就要高一級了,這在日軍同級軍官中是很少見的。日軍大本營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因為波田支隊的官兵多為台灣青年,適應y熱帶氣候。波田支隊的強悍勇敢在日軍中久負盛名,日軍大本營把波田支隊從台灣調來,意在讓它在酷熱條件下進行的武漢會戰中發揮作用。
再加上日本大本營刻意把波田支隊分割成兩個攻擊集團,所以為了安撫波田支隊的日軍軍官,大本營特意將波田支隊大部分軍官提升一級軍銜。日本奴役台灣人充當其侵華幫凶由來已久,甲午戰爭後,中國戰敗,被迫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因此成了日本的“領土”,台灣人成了天皇的“臣民”,許多台灣人在日本當局推行的“日本化”過程中,還起了日本名字,侵華戰爭中的日本軍隊有不少台灣籍官兵。
不過,由於韓雲華所部的強勢出擊,第三艦隊的主力以及波田支隊前頭部隊的一個半步兵大隊迅速被殲滅,所以日軍大本營不得不調整作戰計劃,將波田支隊絕大多數的兵力全部調到馬當要塞,恢複波田支隊原本的戰鬥力。
大本營的做法倒是很出呼波田重一少將的預料,原本他以為得罪了什麽人,所以將他一個手握兩萬多人的主力旅團長消減成一個隻轄有六千多人的普通的旅團長。前幾天他還在為補充兵力和提升軍銜而發愁,現在短短幾天這些東西便全部實現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