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華,這幾天在延安待得如何,延安和歸綏有何不同?”很意外主席並沒有對韓雲華提出的問題做出評價,而是問起了韓雲華在延安的感受。
韓雲華也知道主席現在心裏的矛盾,雖然蘇聯現在並沒有給中共多少實際上的支持,蘇聯可以給國民政府十幾個蘇聯步兵師的裝備,甚至於可以讓國民政府用這些裝備了蘇聯裝備的步兵師來圍攻蘇區。但是中共現在還絕對不能同蘇共翻臉,那樣做的後果很嚴重,畢竟現在對於中共來說蘇共就是一麵虎皮大旗。有了這麵虎皮大旗的庇護雖然沒有實質上的好處,但是卻可以讓明麵上的敵人有所顧忌,但是要是失去了這麵虎皮大旗,中國外麵的環境一下子就會變得很惡劣。
知道了這一點韓雲華也沒有過分地追問,畢竟有些事情隻需要輕輕點一點就可以,說多了反而不美。
“嗬嗬嗬,延安市一個好地方啊.....”韓雲華正準備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糊弄一下,畢竟延安這地方除了人們的精神麵貌很好之外,不管是自然環境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和歸綏的人民沒法子比。
“說實話,你小子敢糊弄我,明天我就把你調回延安到抗大上課去,反正黨內讓你回延安的呼聲可不低。”主席隱晦地說了一些高層的秘密。
韓雲華心裏一驚,但是臉上卻沒有露出什麽表情,依然笑嘻嘻地說道:“嗬嗬,那我可真說了?”
“說吧!我也想聽聽你們這些經常在前線作戰的軍事幹部對於延安的評價,從你們嘴裏聽來的才是最真實的。”主席感慨地說道。
“延安總體來說還算不錯,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物質生活匱乏,精神生活充實。”
“怎麽說?”
“也就是說延安這個城市精神麵貌很不錯,不管是城裏的老百姓還是軍隊都充滿了活力,在這裏人們很容易受到感染,這裏有的是希望,可以說延安就是中國革命的火種。但是延安人民的生活水平實在太差了,比起歸綏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就連部分淪陷區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趕不上。”韓雲華實說實說,將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都和主席說了一遍。
主席停了老大一會才說道:“你說的很對,延安的現狀正是你說的這樣,但是現實就是這樣,部隊連軍糧都不夠,我們大後方的老百姓又去什麽地方提高生活水品呢。既然不能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那麽就隻能提高他們的精神生活的水平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了!”
韓雲華知道主席說的是實話,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的物質生活是十分艱苦的。邊區本來就是一個貧瘠的地方,自然條件惡劣,主要種植生長季比較短、耐旱性較強的雜糧等農作物,而且產量很低,民食以小米等雜糧為主;牧業以養羊為主,穿衣主要依靠土布和皮毛。自古以來這裏就是一片勉強隻能自給自足的地方,一旦發生天災這裏的人就隻能背井離鄉,所以這裏一直都是農民起義爆發的幾個大源頭之一,像明末的李自成等人都是這裏出生的人。
其次現實情況更是加劇了延安地區貧困程度,自從紅軍爬雪山過草地之後到達邊區,大批的外來人員來到了邊區,部隊所有的消耗都得邊區的老百姓供養。同時,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軍隊對邊區采取了經濟政策和停發了八路軍的軍餉,邊區一切外援幾乎完全斷絕,而必需品如棉花、布匹又被禁止流入,導致了邊區吃飯、穿衣的困難。
不過這些也不是一定克服不了的,更不是改變不了的,韓雲華想了想說道:“主席,這段時間我在延安進行了長時間的觀察和走訪,看到了一些好的地方也看到了一些不好的現象,在我軍中存在的‘衣分三等、食分五等’的現象已經引起了廣大知識分子以及民眾的不滿,然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在於邊區經濟不發達,物資匱乏。我們隻要將這一問題解決了,其他的都可以迎刃而解,另外像我們邊區豐富的精神生活也可以保留或者發揚光大,這樣延安才可以真正成為我們員的聖地。”
說到這裏韓雲華想到了前幾天看到的延安民眾飽滿地精神麵貌,盡管邊區的物質生活是困難的,但精神生活是豐富的。周末晚會、新秧歌運動、舞會和體育運動,豐富多彩的業餘娛樂活動適應了不同層次、不同愛好的人們的精神需要。周末,有參加晚會的,有跳舞的,有唱京劇的,也有唱評劇的。從社會生活來看,抗戰時期的陝甘寧邊區是一個比較開放的社會。
“談何容易,邊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很是讓人憂心,我們幾個已經商量了很多次,還找了很多在經濟方麵很有建樹的專家,但是都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所以...所以....”接下來的話主席並沒有往下說,但是韓雲華卻知道主席的意思。
韓雲華也知道這個時代確實這些領導人都不容易,不說對麵的毛主席了,在經濟方麵連一向財大氣粗的蔣委員長也是一籌莫展。國民政府財政收入若按預算收入每年10 億元計算,僅戰費支出就是財政總收入的2 倍。實際上,國民政府財政收入並未達到預算數字,1938 - 1941年間,每年財政收入隻有4 億元左右,較1937 年財政預算10 億元,隻收到40 %。戰前東部富庶地區是國民政府財政收入主要來源地。抗戰爆發後這一地區很快淪陷,使國民政府財政收入迅速減少,1937 年8- 12 月每月財政收入平均隻有1600 萬元,比七七事變前減少了一大半;而戰時軍費開支卻大大增加,抗戰前兩年國民政府每年財政支出已增至10 億多元,而“1937 年下半年和1938 年這一年半間財政支出迅速增至3219 億元,與這一時期716 億元的財政收入相抵,虧短2512 億元”,財政十分困難。連國民政府都是這樣一個狀況,更別說隻有幾十個縣的邊區政府呢,也怪不得主席不相信韓雲華有能力解決邊區政府當下所遇到的困難。
想到這裏韓雲華突然意識到主席並不回答自己之前問題的原因了,主席這事告訴自己要是這些問題不解決就根本無法解決他所提出的哪些問題,畢竟上層建築是以經濟為基礎的。反過來說,要是自己將這些問題解決了,那麽接下來的事情也就好解決了。韓雲華頓時領略了這個時代政治家的高明手腕了,人家根本就不正麵回答那些**的問題,隻是從側麵告訴你不是我不想而是不能這樣幹,這樣幹會出大事的。韓雲華暗暗苦笑一聲,主席就是主席,這樣高明的手段不是自己能學得來的。
其實說來說去這些問題根源還是經濟發展的問題,而經濟發展的根源就是物資問題。要是隔了旁人也許還有些難度,但是放在韓雲華身上一切都將不再是什麽不可解決的問題。
“主席,您說的這些我也清楚,而且在我看來這一切也不是事不能解決的,現在民眾對邊區政府的有意見的原因大多數是因為借糧而起的,隻要我們解決了這件事,邊區一大半的事情就解決了,這件事您就交給我就可以了,另外邊區的經濟建設我也會給您拿出一個提綱的,不過這一切都需要主席您的支持才行!”韓雲華道。
看韓雲華說得如此堅定,主席也開始心動了,畢竟韓雲華的戰績擺在那裏,那是一個習慣創造奇跡,喜歡從勝利走向更加偉大勝利的人,在他身上一切皆有可能。
“說說你的想法嘛,隻要是好的我都支持!”
“我希望以中央的名義發起一場大生產運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們內軍區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裏發展起來就是這樣幹的,我們軍區正規部隊是不從事農業生產的,但是後方的守備部隊則是都有自己的自留田,每年出產的糧食足夠軍區部隊一年的消耗,還可以支援給兄弟部隊一些。所以我們很少向轄區內的老百姓征收賦稅,因此我們很快就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剛剛我們軍區又招收了22萬新兵,這些新兵除了不到兩萬受傷複原歸建的傷員外,剩下的絕大多數都是農家子弟,這次我們連俘虜的幾萬俘虜都沒有用,直接從農家子弟中招收,二十萬大軍隻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征收齊了,這要是沒有老百姓發自內心的支持是根本無法辦到的。”韓雲華說的這些主席很是吃驚,他知道內軍區在塞北很受當地老百姓的信任,但是卻沒有想到會相信到如此一個程度。
“大生產運動!但是我們的部隊現在絕大多數都是在前線,留在後方的並不多。況且這段時間我們的老朋友蔣委員長很是不老實,皖南那邊的顧祝同更是同葉挺同誌摩擦不斷,我們哪來的部隊種地呢?”主席道。
“沒事的,現在我軍區在山東的野戰一師已經開始分出小部隊向蘇北以及豫東發展了,有他們在一邊策應,我想老蔣是不敢雖然亂動心思的,到時候讓野戰一師在那邊打幾個漂漂亮亮的大勝仗,那麽不管是小鬼子還是國民政府都不敢亂動。至於邊區政府的安全更是不成問題,以我軍區的機械化部隊最多一天半的時間就能趕到延安,我想蔣委員長雖然指揮水平隻有一個步兵營長那麽一點點,但是也不回不清楚眼下國民政府的處境。至於派那支部隊來種地,我想要幹就幹點大的,到時候可以在延安成立生產大會戰指揮部,抽調359旅和我們軍區兩個步兵旅一同參加,以王震同誌為司令員進行生產大會戰。”
“那倒是可以,不過種地還是需要土地嘛,還有種子工具以及耕牛之類的,現在邊區政府恐怕很難拿出這麽多的東西來支持這場會戰。況且人家王震願不願意也是一個未知數,畢竟你讓人家一個正規旅的旅長帶著一些人回來種地,人家不願意也是正常的。”主席考慮的很周到,也很清楚其中的一些利害關係。
“這些東西都不是問題,王震同誌是我黨我軍的老同誌了,其革命意誌堅定,思想覺悟很高,一定會同意的。另外我發現南泥灣那片窪地很適合開荒,隻要我們的人手到齊了,最多兩年那裏就會變成一片人人羨慕的塞外江南,到時候我軍所需的軍糧就不會再想現在這樣緊缺了,部隊也有了發展的動力和依靠了。”
雖然糧食不是部隊發展最主要的因素和條件,但是糧食卻是關係到前方決勝、後方安定的頭等大事。就拿國統區來說吧,畢竟他們實在太具有代表性了,在1939 年前,大後方由於1937 年和1938 年連續兩年糧食豐收,糧價相對比較穩定。但從1939 年年底開始,由於戰區擴大、軍隊集中,戰區難民遷入後方者甚多,後方人口急劇增加,糧食需求激增。糧價迅速上漲。1937 年上半年重慶米價每市鬥為1. 32 元,到1940年3月漲至每市鬥41. 87 元,增長31 倍。此時,國統區軍隊已擴大到400 萬左右,加上內遷人口5000 萬,糧食供應成為政府的第一要務,僅前方年需軍糧就達7500 萬石。而當時政府手上能掌握的糧食尚不足半數。於是引起糧價暴漲,一些城市甚至發生搶米風潮。
而韓雲華這幾天在延安看到的一些情況也讓韓雲華對於陝甘寧邊區社會生活有著強烈的時代感,“小米加步槍”不僅體現了抗戰時期中國革命的特征,也體現了陝甘寧邊區社會生活的特征。邊區以產穀類作物為主,不僅吃飯以小米為主,而且發放津貼、物價計算也以小米為主,小米在邊區起到“一般等價物”的作用。所以糧食對於整個中國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因此部隊想要發展就必須有糧食,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嗯,那很好,就這樣幹吧,到時候還得你們軍區多多支持啊,邊區政府現在已經到了燈枯油盡的時候了。”主席覺得韓雲華的計劃很有可行性,於是想了想還是決定同時采納韓雲華的建議。
“主席,你認為今後國際形勢如何變幻,而我們又該如何應對?”韓雲華繼續沿著一開始的話題問道,這是他這次回延安所要解決的最主要的事情。
主席看了看韓雲華說道:“我認為蘇德必有一戰,而且美日也必有一戰,最後蘇日也必有一戰,你認為呢?”
韓雲華心裏頓時被主席的判斷嚇了一跳,要不是知道眼前這位偉人是活生生的人的話,他甚至想過去好好問一句:“嗨!哥們,你也是穿越來的?”
隻因為主席的判斷是在太準確了,蘇德之間的戰爭已經是毋庸質疑了,隻要是稍稍有一點戰略眼光的人都可以看得出來,而美日之間的戰爭就顯得很不明朗,現在日軍的動向很是撲朔迷離,有的人認為可能北上同德國夾擊蘇聯,有的認為會直接攻取澳大利亞,但是很少有人認為會攻擊美國。至於和蘇聯之間的戰爭更是數年之後的事情了,但是主席根據現在國際形勢的變換就預見了之後的一係列變化確實讓人感到驚訝。
韓雲華直到現在主席隻是有了一點初步的想法,但是實際內容還有許多地方他自己也把不準方向。於是韓雲華定了定神說道:“我和您的判斷相差不多,我判斷蘇德之間的戰爭很快就會爆發,美日之間的戰爭甚至於還會在蘇德戰爭之前就會爆發,至於蘇日之間的戰爭就會晚很多,很可能會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即將勝利之時才會爆發。”
主席驚訝地看了看韓雲華,然後問道:“你相信這場戰爭會是我們勝利,而不是看似強大的德意日三國以及他們的仆從國。”
“嗯,我一直堅信我們會取得最後的勝利,我一直都相信是世界上所有熱愛和平的人們會最終打敗那些被魔鬼挾持了的邪惡帝國,我更相信我們中國會引導整個中華民族走向勝利,整個華夏古老的帝國將是紅色的,我堅信!”韓雲華說的很堅定也很虔誠。
主席的心情很是激動,韓雲華的戰略眼光是出了名的,連他都這樣認為,甚至於連具體的時間都有了自已的判斷,向來自己的想法也是正確的。他眼神複雜地看了看韓雲華,然後很嚴肅滴問道:“你確定?”
“我確定以及肯定!”韓雲華神情堅定地回答道,那表情和語氣不允許任何人懷疑。
“那你準備怎麽做?”主席問出了今晚他們會談最重要的一句話。ro
韓雲華也知道主席現在心裏的矛盾,雖然蘇聯現在並沒有給中共多少實際上的支持,蘇聯可以給國民政府十幾個蘇聯步兵師的裝備,甚至於可以讓國民政府用這些裝備了蘇聯裝備的步兵師來圍攻蘇區。但是中共現在還絕對不能同蘇共翻臉,那樣做的後果很嚴重,畢竟現在對於中共來說蘇共就是一麵虎皮大旗。有了這麵虎皮大旗的庇護雖然沒有實質上的好處,但是卻可以讓明麵上的敵人有所顧忌,但是要是失去了這麵虎皮大旗,中國外麵的環境一下子就會變得很惡劣。
知道了這一點韓雲華也沒有過分地追問,畢竟有些事情隻需要輕輕點一點就可以,說多了反而不美。
“嗬嗬嗬,延安市一個好地方啊.....”韓雲華正準備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糊弄一下,畢竟延安這地方除了人們的精神麵貌很好之外,不管是自然環境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和歸綏的人民沒法子比。
“說實話,你小子敢糊弄我,明天我就把你調回延安到抗大上課去,反正黨內讓你回延安的呼聲可不低。”主席隱晦地說了一些高層的秘密。
韓雲華心裏一驚,但是臉上卻沒有露出什麽表情,依然笑嘻嘻地說道:“嗬嗬,那我可真說了?”
“說吧!我也想聽聽你們這些經常在前線作戰的軍事幹部對於延安的評價,從你們嘴裏聽來的才是最真實的。”主席感慨地說道。
“延安總體來說還算不錯,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物質生活匱乏,精神生活充實。”
“怎麽說?”
“也就是說延安這個城市精神麵貌很不錯,不管是城裏的老百姓還是軍隊都充滿了活力,在這裏人們很容易受到感染,這裏有的是希望,可以說延安就是中國革命的火種。但是延安人民的生活水平實在太差了,比起歸綏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就連部分淪陷區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趕不上。”韓雲華實說實說,將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都和主席說了一遍。
主席停了老大一會才說道:“你說的很對,延安的現狀正是你說的這樣,但是現實就是這樣,部隊連軍糧都不夠,我們大後方的老百姓又去什麽地方提高生活水品呢。既然不能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那麽就隻能提高他們的精神生活的水平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了!”
韓雲華知道主席說的是實話,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的物質生活是十分艱苦的。邊區本來就是一個貧瘠的地方,自然條件惡劣,主要種植生長季比較短、耐旱性較強的雜糧等農作物,而且產量很低,民食以小米等雜糧為主;牧業以養羊為主,穿衣主要依靠土布和皮毛。自古以來這裏就是一片勉強隻能自給自足的地方,一旦發生天災這裏的人就隻能背井離鄉,所以這裏一直都是農民起義爆發的幾個大源頭之一,像明末的李自成等人都是這裏出生的人。
其次現實情況更是加劇了延安地區貧困程度,自從紅軍爬雪山過草地之後到達邊區,大批的外來人員來到了邊區,部隊所有的消耗都得邊區的老百姓供養。同時,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軍隊對邊區采取了經濟政策和停發了八路軍的軍餉,邊區一切外援幾乎完全斷絕,而必需品如棉花、布匹又被禁止流入,導致了邊區吃飯、穿衣的困難。
不過這些也不是一定克服不了的,更不是改變不了的,韓雲華想了想說道:“主席,這段時間我在延安進行了長時間的觀察和走訪,看到了一些好的地方也看到了一些不好的現象,在我軍中存在的‘衣分三等、食分五等’的現象已經引起了廣大知識分子以及民眾的不滿,然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在於邊區經濟不發達,物資匱乏。我們隻要將這一問題解決了,其他的都可以迎刃而解,另外像我們邊區豐富的精神生活也可以保留或者發揚光大,這樣延安才可以真正成為我們員的聖地。”
說到這裏韓雲華想到了前幾天看到的延安民眾飽滿地精神麵貌,盡管邊區的物質生活是困難的,但精神生活是豐富的。周末晚會、新秧歌運動、舞會和體育運動,豐富多彩的業餘娛樂活動適應了不同層次、不同愛好的人們的精神需要。周末,有參加晚會的,有跳舞的,有唱京劇的,也有唱評劇的。從社會生活來看,抗戰時期的陝甘寧邊區是一個比較開放的社會。
“談何容易,邊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很是讓人憂心,我們幾個已經商量了很多次,還找了很多在經濟方麵很有建樹的專家,但是都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所以...所以....”接下來的話主席並沒有往下說,但是韓雲華卻知道主席的意思。
韓雲華也知道這個時代確實這些領導人都不容易,不說對麵的毛主席了,在經濟方麵連一向財大氣粗的蔣委員長也是一籌莫展。國民政府財政收入若按預算收入每年10 億元計算,僅戰費支出就是財政總收入的2 倍。實際上,國民政府財政收入並未達到預算數字,1938 - 1941年間,每年財政收入隻有4 億元左右,較1937 年財政預算10 億元,隻收到40 %。戰前東部富庶地區是國民政府財政收入主要來源地。抗戰爆發後這一地區很快淪陷,使國民政府財政收入迅速減少,1937 年8- 12 月每月財政收入平均隻有1600 萬元,比七七事變前減少了一大半;而戰時軍費開支卻大大增加,抗戰前兩年國民政府每年財政支出已增至10 億多元,而“1937 年下半年和1938 年這一年半間財政支出迅速增至3219 億元,與這一時期716 億元的財政收入相抵,虧短2512 億元”,財政十分困難。連國民政府都是這樣一個狀況,更別說隻有幾十個縣的邊區政府呢,也怪不得主席不相信韓雲華有能力解決邊區政府當下所遇到的困難。
想到這裏韓雲華突然意識到主席並不回答自己之前問題的原因了,主席這事告訴自己要是這些問題不解決就根本無法解決他所提出的哪些問題,畢竟上層建築是以經濟為基礎的。反過來說,要是自己將這些問題解決了,那麽接下來的事情也就好解決了。韓雲華頓時領略了這個時代政治家的高明手腕了,人家根本就不正麵回答那些**的問題,隻是從側麵告訴你不是我不想而是不能這樣幹,這樣幹會出大事的。韓雲華暗暗苦笑一聲,主席就是主席,這樣高明的手段不是自己能學得來的。
其實說來說去這些問題根源還是經濟發展的問題,而經濟發展的根源就是物資問題。要是隔了旁人也許還有些難度,但是放在韓雲華身上一切都將不再是什麽不可解決的問題。
“主席,您說的這些我也清楚,而且在我看來這一切也不是事不能解決的,現在民眾對邊區政府的有意見的原因大多數是因為借糧而起的,隻要我們解決了這件事,邊區一大半的事情就解決了,這件事您就交給我就可以了,另外邊區的經濟建設我也會給您拿出一個提綱的,不過這一切都需要主席您的支持才行!”韓雲華道。
看韓雲華說得如此堅定,主席也開始心動了,畢竟韓雲華的戰績擺在那裏,那是一個習慣創造奇跡,喜歡從勝利走向更加偉大勝利的人,在他身上一切皆有可能。
“說說你的想法嘛,隻要是好的我都支持!”
“我希望以中央的名義發起一場大生產運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們內軍區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裏發展起來就是這樣幹的,我們軍區正規部隊是不從事農業生產的,但是後方的守備部隊則是都有自己的自留田,每年出產的糧食足夠軍區部隊一年的消耗,還可以支援給兄弟部隊一些。所以我們很少向轄區內的老百姓征收賦稅,因此我們很快就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剛剛我們軍區又招收了22萬新兵,這些新兵除了不到兩萬受傷複原歸建的傷員外,剩下的絕大多數都是農家子弟,這次我們連俘虜的幾萬俘虜都沒有用,直接從農家子弟中招收,二十萬大軍隻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征收齊了,這要是沒有老百姓發自內心的支持是根本無法辦到的。”韓雲華說的這些主席很是吃驚,他知道內軍區在塞北很受當地老百姓的信任,但是卻沒有想到會相信到如此一個程度。
“大生產運動!但是我們的部隊現在絕大多數都是在前線,留在後方的並不多。況且這段時間我們的老朋友蔣委員長很是不老實,皖南那邊的顧祝同更是同葉挺同誌摩擦不斷,我們哪來的部隊種地呢?”主席道。
“沒事的,現在我軍區在山東的野戰一師已經開始分出小部隊向蘇北以及豫東發展了,有他們在一邊策應,我想老蔣是不敢雖然亂動心思的,到時候讓野戰一師在那邊打幾個漂漂亮亮的大勝仗,那麽不管是小鬼子還是國民政府都不敢亂動。至於邊區政府的安全更是不成問題,以我軍區的機械化部隊最多一天半的時間就能趕到延安,我想蔣委員長雖然指揮水平隻有一個步兵營長那麽一點點,但是也不回不清楚眼下國民政府的處境。至於派那支部隊來種地,我想要幹就幹點大的,到時候可以在延安成立生產大會戰指揮部,抽調359旅和我們軍區兩個步兵旅一同參加,以王震同誌為司令員進行生產大會戰。”
“那倒是可以,不過種地還是需要土地嘛,還有種子工具以及耕牛之類的,現在邊區政府恐怕很難拿出這麽多的東西來支持這場會戰。況且人家王震願不願意也是一個未知數,畢竟你讓人家一個正規旅的旅長帶著一些人回來種地,人家不願意也是正常的。”主席考慮的很周到,也很清楚其中的一些利害關係。
“這些東西都不是問題,王震同誌是我黨我軍的老同誌了,其革命意誌堅定,思想覺悟很高,一定會同意的。另外我發現南泥灣那片窪地很適合開荒,隻要我們的人手到齊了,最多兩年那裏就會變成一片人人羨慕的塞外江南,到時候我軍所需的軍糧就不會再想現在這樣緊缺了,部隊也有了發展的動力和依靠了。”
雖然糧食不是部隊發展最主要的因素和條件,但是糧食卻是關係到前方決勝、後方安定的頭等大事。就拿國統區來說吧,畢竟他們實在太具有代表性了,在1939 年前,大後方由於1937 年和1938 年連續兩年糧食豐收,糧價相對比較穩定。但從1939 年年底開始,由於戰區擴大、軍隊集中,戰區難民遷入後方者甚多,後方人口急劇增加,糧食需求激增。糧價迅速上漲。1937 年上半年重慶米價每市鬥為1. 32 元,到1940年3月漲至每市鬥41. 87 元,增長31 倍。此時,國統區軍隊已擴大到400 萬左右,加上內遷人口5000 萬,糧食供應成為政府的第一要務,僅前方年需軍糧就達7500 萬石。而當時政府手上能掌握的糧食尚不足半數。於是引起糧價暴漲,一些城市甚至發生搶米風潮。
而韓雲華這幾天在延安看到的一些情況也讓韓雲華對於陝甘寧邊區社會生活有著強烈的時代感,“小米加步槍”不僅體現了抗戰時期中國革命的特征,也體現了陝甘寧邊區社會生活的特征。邊區以產穀類作物為主,不僅吃飯以小米為主,而且發放津貼、物價計算也以小米為主,小米在邊區起到“一般等價物”的作用。所以糧食對於整個中國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因此部隊想要發展就必須有糧食,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嗯,那很好,就這樣幹吧,到時候還得你們軍區多多支持啊,邊區政府現在已經到了燈枯油盡的時候了。”主席覺得韓雲華的計劃很有可行性,於是想了想還是決定同時采納韓雲華的建議。
“主席,你認為今後國際形勢如何變幻,而我們又該如何應對?”韓雲華繼續沿著一開始的話題問道,這是他這次回延安所要解決的最主要的事情。
主席看了看韓雲華說道:“我認為蘇德必有一戰,而且美日也必有一戰,最後蘇日也必有一戰,你認為呢?”
韓雲華心裏頓時被主席的判斷嚇了一跳,要不是知道眼前這位偉人是活生生的人的話,他甚至想過去好好問一句:“嗨!哥們,你也是穿越來的?”
隻因為主席的判斷是在太準確了,蘇德之間的戰爭已經是毋庸質疑了,隻要是稍稍有一點戰略眼光的人都可以看得出來,而美日之間的戰爭就顯得很不明朗,現在日軍的動向很是撲朔迷離,有的人認為可能北上同德國夾擊蘇聯,有的認為會直接攻取澳大利亞,但是很少有人認為會攻擊美國。至於和蘇聯之間的戰爭更是數年之後的事情了,但是主席根據現在國際形勢的變換就預見了之後的一係列變化確實讓人感到驚訝。
韓雲華直到現在主席隻是有了一點初步的想法,但是實際內容還有許多地方他自己也把不準方向。於是韓雲華定了定神說道:“我和您的判斷相差不多,我判斷蘇德之間的戰爭很快就會爆發,美日之間的戰爭甚至於還會在蘇德戰爭之前就會爆發,至於蘇日之間的戰爭就會晚很多,很可能會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即將勝利之時才會爆發。”
主席驚訝地看了看韓雲華,然後問道:“你相信這場戰爭會是我們勝利,而不是看似強大的德意日三國以及他們的仆從國。”
“嗯,我一直堅信我們會取得最後的勝利,我一直都相信是世界上所有熱愛和平的人們會最終打敗那些被魔鬼挾持了的邪惡帝國,我更相信我們中國會引導整個中華民族走向勝利,整個華夏古老的帝國將是紅色的,我堅信!”韓雲華說的很堅定也很虔誠。
主席的心情很是激動,韓雲華的戰略眼光是出了名的,連他都這樣認為,甚至於連具體的時間都有了自已的判斷,向來自己的想法也是正確的。他眼神複雜地看了看韓雲華,然後很嚴肅滴問道:“你確定?”
“我確定以及肯定!”韓雲華神情堅定地回答道,那表情和語氣不允許任何人懷疑。
“那你準備怎麽做?”主席問出了今晚他們會談最重要的一句話。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