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笑天打著跟明軍大隊匯合的幌子,一路從上饒行至玉山,準備從玉山再繞道進入浙江。
可是郭笑天卻似乎忘記了,亂民在玉山大敗明軍,雖然棄守玉山,卻又回蒲城,而今攻陷龍泉,屯兵於雲和,麗水。
當然這些都是郭笑天在被亂民俘虜之後,得知的最新軍情。
話說郭笑天幾十人,準備從玉山繞道進入浙江,卻在路上被一群亂民的隊伍發現,就在千鈞一發之際,郭笑天喊出了一個人的名字,也真是因為這個人的名字,救了郭笑天和張猛以及剩下十幾名親兵的性命。
“郭敘!我們是去拜見郭敘的!”
亂民為首的頭目叫做陶石,他不僅聽說過郭敘,而且還見過郭敘,更是知道郭敘就是師爺,是亂民義軍的軍師。
這些個人雖然形跡可疑,但是他們卻知道郭敘郭師爺的名字,而且是去見郭師爺的,反正現在郭師爺就在龍泉,帶上他們幾個過去,料想他們也不可能翻天。
或許這位陶石當時就是這麽想的,所以陶石沒有殺郭笑天,而是將郭笑天一幹人直接帶到了龍泉。
龍泉也是屬於浙江,郭笑天倒是進了浙江,卻沒有見到江南美女佳人,倒是見到了眾多義軍兵將,還有一個算不上熟人的朋友,郭敘。
郭敘對郭笑天印象深刻,因此一見麵就認了出來,而且還很熱情地問候道:“郭大人,一路可好?”
陶石看見如此情形,便起身離開了,暗自慶幸自己沒有殺掉那些人。
郭笑天隻能裝著是有要事求見,而且還示意此事事關重大,請與郭敘單獨麵談。
郭敘將手下支開,隻留下郭笑天一人。
“郭大人此番遠道而來,到底是為何事?”
“郭先生,這次郭某人前來,確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前來招降義軍。”
“招降?可有此事?”
“當然,否則郭某人又豈敢冒險前來亂民老營呢?”
“招降之事,之前我也略有所聞。不過似乎可能性甚微,郭大人又如何保障數萬義軍的性命呢?”
“既然朝廷派遣郭某人跟義軍和談,那麽自然就是要好好談談。條件和要求,暫且由義軍提出,然後郭某人再回去跟皇上交代,最終達成協議便可。”
“原來這樣,隻是郭大人可能有所不知。葉宗留大王已經不在,而現如今新王陳鑒胡破浙江鬆陽,據兵龍泉,葉大王餘部由葉希八帶領,入據雲和。和談之事,暫且隻能跟新王陳鑒胡商議。郭敘原本追隨葉大王,現在已經轉投新王陳鑒胡旗下,倒是可以替郭大人引薦。”
“那也葉宗留大王,是否喜穿紅衣?”
“真是如此,葉宗留因喜好紅衣,又被稱為紅衣大王。”
“那就勞煩郭先生替本官引薦新王陳鑒胡吧,郭某人也不能空手而回。”
陳敘命人好生招呼郭笑天一行人,然後就去找新王陳鑒胡了。
想不到這郭笑天一等就是兩日,直到兩日之後,陳敘才領著郭笑天去拜見新王陳鑒胡。
郭笑天終於見到了一名活著的起義軍的領袖,居然有些掩飾不住的小激動。
其實陳鑒胡本人倒是沒有什麽奇特過人之處,隻是留著兩撇小胡子,甚是有趣。
而且陳鑒胡顯然是已經把自己當成大王,因此對郭笑天說起話來,總是帶著什麽本王本王什麽的,似乎有了幾萬兵將,而且占了十幾座城鎮,倒是想跟朝廷平起平坐起來。
果然不出郭笑天所料,這陳鑒胡確實是有心稱王,隻是正在擇選吉日登基而已。
“郭大人,本王知你是朝廷特使,議和之事暫且擱置,倒是本王想邀請你參加五日之後的登基大典,不知郭大人有何意見?”
陳敘附和道:“郭大人,大王已經決定在五日之後登基,倒是很多瑣碎之事,尚需向郭大人請教。”
郭笑天隻是覺得好奇,因此就問道:“不知大王名號如何?是否已定年號呢?”
陳敘回答道:“自號泰平,年號泰定。那泰平,取意安泰平定。不知郭大人覺得如何?”
陳敘說的洋洋自得,想必這年號國號都是出自他手。
郭笑天說道:“好意頭,果然是好意頭。大王自號泰平王,倒是又將大明皇上置身何處呢?”
陳鑒胡卻不惱怒,隻是輕描淡寫地說道:“各做各的皇帝,又有何不妥?現如今義軍雲起,隻是泰平國就擁十萬兵將之眾,西有葉希八數萬大軍,南有鄧茂七的十數萬將士,還不計算陳政景領導寧化之民舉兵。大明皇帝又將如何?”
郭笑天說道:“此前大明皇上受到奸臣蒙蔽,不知實情,故所派出少許兵將南下平亂。現如今,義軍勢力龐大,皇上倒是有些招納,不忍心屠殺受到蒙蔽的無知百姓。隻是大王執意與朝廷為敵,坐地稱王,萬一皇上一怒之下派出大軍鎮壓,恐怕受害的卻是一方百姓。”
陳鑒胡沒有出聲,倒是他旁邊的一個人厲聲指責道:“大膽朝廷狗官,居然在大王麵前如此無禮。狗皇帝敢派兵過來,我陶得二必將以之拚個離死我活!”
郭笑天因為隱世村的幹係,原本就對那陶得二沒有什麽好感,此番終於見到此人,倒是有心搶白幾句,所以故意刺激他說道:“當初葉宗留大王舉事作亂,陶得二倒是撿了便宜,欺負些個老弱病殘,更是搶奪朝廷的糧草和武器。現在陶得二不跟著那葉希八去打仗,倒是跑到此處追隨泰平王,難道想取而代之不成?”
話說,這陶得二原本就以那葉希八有隙,追隨陳鑒胡想必也是無奈之舉,其實就連陳鑒胡自己心裏都清楚,論資曆那葉希八和陶得二都比陳鑒胡更應該稱王。
郭笑天對於他們之間的複雜關係即便是不清楚,也大概知道問題症結所在。
葉宗留還在的時候,估計還能夠壓製這些個野心欲望都膨脹的起義軍領袖,但是葉宗留一死,這起義軍內部就已經劃分出不同陣營了。否則葉希八大軍也在龍泉周邊,卻根本沒有跟陳鑒胡合並的意思。陳鑒胡稱王,似乎完全就沒把那葉希八放在眼裏。
事實雖如此,但那陶得二又豈能主動承認?
陶得二氣急敗壞地喊道:“來人,把這個朝廷派來的奸細給我抓起來。居然膽敢挑撥離間,簡直是膽大妄為。”
郭笑天看了一眼陳鑒胡,發現這位泰平王根本不為所動,所以就索性大膽說道:“泰平王在此,哪兒輪到你陶得二發號施令?現在已經如此,長此以往,你陶得二還能容下泰平王乎?”
陳敘說道:“陶將軍,這郭大人是本人的上賓。有言語得罪的地方,請陶將軍大人不記小人過,饒了他吧。”
陶得二也自覺有些過分,樂得找個台階兒下台,趕緊說道:“既然是國師的客人,這次就算了。本將軍不予追究。”
直到這個時候,陳鑒胡終於開口說道:“本王登基大典之前,希望諸位不要妄生事端。再有大言不慚者,影響了本王登基的興致,本王決不姑息,必將嚴懲不貸!”
郭笑天趕緊跟著眾人一起跪拜應諾。
可是郭笑天卻似乎忘記了,亂民在玉山大敗明軍,雖然棄守玉山,卻又回蒲城,而今攻陷龍泉,屯兵於雲和,麗水。
當然這些都是郭笑天在被亂民俘虜之後,得知的最新軍情。
話說郭笑天幾十人,準備從玉山繞道進入浙江,卻在路上被一群亂民的隊伍發現,就在千鈞一發之際,郭笑天喊出了一個人的名字,也真是因為這個人的名字,救了郭笑天和張猛以及剩下十幾名親兵的性命。
“郭敘!我們是去拜見郭敘的!”
亂民為首的頭目叫做陶石,他不僅聽說過郭敘,而且還見過郭敘,更是知道郭敘就是師爺,是亂民義軍的軍師。
這些個人雖然形跡可疑,但是他們卻知道郭敘郭師爺的名字,而且是去見郭師爺的,反正現在郭師爺就在龍泉,帶上他們幾個過去,料想他們也不可能翻天。
或許這位陶石當時就是這麽想的,所以陶石沒有殺郭笑天,而是將郭笑天一幹人直接帶到了龍泉。
龍泉也是屬於浙江,郭笑天倒是進了浙江,卻沒有見到江南美女佳人,倒是見到了眾多義軍兵將,還有一個算不上熟人的朋友,郭敘。
郭敘對郭笑天印象深刻,因此一見麵就認了出來,而且還很熱情地問候道:“郭大人,一路可好?”
陶石看見如此情形,便起身離開了,暗自慶幸自己沒有殺掉那些人。
郭笑天隻能裝著是有要事求見,而且還示意此事事關重大,請與郭敘單獨麵談。
郭敘將手下支開,隻留下郭笑天一人。
“郭大人此番遠道而來,到底是為何事?”
“郭先生,這次郭某人前來,確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前來招降義軍。”
“招降?可有此事?”
“當然,否則郭某人又豈敢冒險前來亂民老營呢?”
“招降之事,之前我也略有所聞。不過似乎可能性甚微,郭大人又如何保障數萬義軍的性命呢?”
“既然朝廷派遣郭某人跟義軍和談,那麽自然就是要好好談談。條件和要求,暫且由義軍提出,然後郭某人再回去跟皇上交代,最終達成協議便可。”
“原來這樣,隻是郭大人可能有所不知。葉宗留大王已經不在,而現如今新王陳鑒胡破浙江鬆陽,據兵龍泉,葉大王餘部由葉希八帶領,入據雲和。和談之事,暫且隻能跟新王陳鑒胡商議。郭敘原本追隨葉大王,現在已經轉投新王陳鑒胡旗下,倒是可以替郭大人引薦。”
“那也葉宗留大王,是否喜穿紅衣?”
“真是如此,葉宗留因喜好紅衣,又被稱為紅衣大王。”
“那就勞煩郭先生替本官引薦新王陳鑒胡吧,郭某人也不能空手而回。”
陳敘命人好生招呼郭笑天一行人,然後就去找新王陳鑒胡了。
想不到這郭笑天一等就是兩日,直到兩日之後,陳敘才領著郭笑天去拜見新王陳鑒胡。
郭笑天終於見到了一名活著的起義軍的領袖,居然有些掩飾不住的小激動。
其實陳鑒胡本人倒是沒有什麽奇特過人之處,隻是留著兩撇小胡子,甚是有趣。
而且陳鑒胡顯然是已經把自己當成大王,因此對郭笑天說起話來,總是帶著什麽本王本王什麽的,似乎有了幾萬兵將,而且占了十幾座城鎮,倒是想跟朝廷平起平坐起來。
果然不出郭笑天所料,這陳鑒胡確實是有心稱王,隻是正在擇選吉日登基而已。
“郭大人,本王知你是朝廷特使,議和之事暫且擱置,倒是本王想邀請你參加五日之後的登基大典,不知郭大人有何意見?”
陳敘附和道:“郭大人,大王已經決定在五日之後登基,倒是很多瑣碎之事,尚需向郭大人請教。”
郭笑天隻是覺得好奇,因此就問道:“不知大王名號如何?是否已定年號呢?”
陳敘回答道:“自號泰平,年號泰定。那泰平,取意安泰平定。不知郭大人覺得如何?”
陳敘說的洋洋自得,想必這年號國號都是出自他手。
郭笑天說道:“好意頭,果然是好意頭。大王自號泰平王,倒是又將大明皇上置身何處呢?”
陳鑒胡卻不惱怒,隻是輕描淡寫地說道:“各做各的皇帝,又有何不妥?現如今義軍雲起,隻是泰平國就擁十萬兵將之眾,西有葉希八數萬大軍,南有鄧茂七的十數萬將士,還不計算陳政景領導寧化之民舉兵。大明皇帝又將如何?”
郭笑天說道:“此前大明皇上受到奸臣蒙蔽,不知實情,故所派出少許兵將南下平亂。現如今,義軍勢力龐大,皇上倒是有些招納,不忍心屠殺受到蒙蔽的無知百姓。隻是大王執意與朝廷為敵,坐地稱王,萬一皇上一怒之下派出大軍鎮壓,恐怕受害的卻是一方百姓。”
陳鑒胡沒有出聲,倒是他旁邊的一個人厲聲指責道:“大膽朝廷狗官,居然在大王麵前如此無禮。狗皇帝敢派兵過來,我陶得二必將以之拚個離死我活!”
郭笑天因為隱世村的幹係,原本就對那陶得二沒有什麽好感,此番終於見到此人,倒是有心搶白幾句,所以故意刺激他說道:“當初葉宗留大王舉事作亂,陶得二倒是撿了便宜,欺負些個老弱病殘,更是搶奪朝廷的糧草和武器。現在陶得二不跟著那葉希八去打仗,倒是跑到此處追隨泰平王,難道想取而代之不成?”
話說,這陶得二原本就以那葉希八有隙,追隨陳鑒胡想必也是無奈之舉,其實就連陳鑒胡自己心裏都清楚,論資曆那葉希八和陶得二都比陳鑒胡更應該稱王。
郭笑天對於他們之間的複雜關係即便是不清楚,也大概知道問題症結所在。
葉宗留還在的時候,估計還能夠壓製這些個野心欲望都膨脹的起義軍領袖,但是葉宗留一死,這起義軍內部就已經劃分出不同陣營了。否則葉希八大軍也在龍泉周邊,卻根本沒有跟陳鑒胡合並的意思。陳鑒胡稱王,似乎完全就沒把那葉希八放在眼裏。
事實雖如此,但那陶得二又豈能主動承認?
陶得二氣急敗壞地喊道:“來人,把這個朝廷派來的奸細給我抓起來。居然膽敢挑撥離間,簡直是膽大妄為。”
郭笑天看了一眼陳鑒胡,發現這位泰平王根本不為所動,所以就索性大膽說道:“泰平王在此,哪兒輪到你陶得二發號施令?現在已經如此,長此以往,你陶得二還能容下泰平王乎?”
陳敘說道:“陶將軍,這郭大人是本人的上賓。有言語得罪的地方,請陶將軍大人不記小人過,饒了他吧。”
陶得二也自覺有些過分,樂得找個台階兒下台,趕緊說道:“既然是國師的客人,這次就算了。本將軍不予追究。”
直到這個時候,陳鑒胡終於開口說道:“本王登基大典之前,希望諸位不要妄生事端。再有大言不慚者,影響了本王登基的興致,本王決不姑息,必將嚴懲不貸!”
郭笑天趕緊跟著眾人一起跪拜應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