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後便是褪凡登仙之法。
以水磨功夫將道胎淬煉完滿,引天地二魂入住,成就半仙之體,壽三千六百歲,為假仙,亦可稱人仙。
人仙之上便是天人玄關,須將天地二魂煉入道胎,三魂七魄煉合為一,化作元神,此時有劫數降下,若能度過則證得道果,得享地仙業位,為真仙之境,從此與天地同壽,與日月爭輝。
若不能度過,輕則重入輪回,重則化為飛灰。
可見這三魂七魄何等珍惜之寶,眼下這李三公子被拘走了二魂五魄,隻餘了天魂與那為氣、為力二魄尚在鼎爐肉身駐留,這才顯出這般渾渾噩噩之狀,而且眼下這一魂二魄也是飄飄蕩蕩,不穩存身,換個人早已絕命多時,若非這李三公子有龍氣護身,將那最後的一魂二魄護在其中,想來早已被人拘走,那施術之人,著實恨辣的緊,這般施為便是存了絕命之心,要置這李三公子於死地。
葉知秋雖是一眼看出了問題所在,不過他心中別有算計,自然不會這般輕描淡寫,便鼓動法力將法眼靈光催動,旁人觀之便見得他眉心處猛然綻放一道青光,往躺在床上的李三公子遍照過去。
房中眾人俱是凡夫俗子,哪裏見識過這等仙家法術,自是目瞪口呆,愣在當場。
葉知秋一番聲勢浩大的施為,見得眾人反應,知火候已到,便將法光斂去,輕撫長髯,做沉吟狀。
那李老爺回過神來,驚異仙家法術,心下越信服,這時牽掛三子,連忙恭敬問道。
“仙師,我家三郎可是中了邪嗎?可還有救?”
葉知秋也不隱瞞,把那李三公子中了左道異術,被拘走魂魄一事直言相告,直把那李老爺聽得心驚膽戰,手足無措,未等葉知秋把話說完,便已然跪在地上,連連求助葉知秋出手解救。
葉知秋將他扶起,寬慰道。
“李老爺無需驚慌,貧道既知有妖邪作祟,自不會輕易叫他得手,好在來的及時,三公子還有一魂二魄尚存,雖是不穩,卻還能支撐幾日,為今之計,先由貧道做個法將三公子這一魂二魄穩固,保住他性命,再圖謀奪回魂魄之事。”
那李老爺將他當作救命稻草,自然是言聽計從,當即上前問道。
“不知仙師做法,需要準備甚麽法物,我好叫下人們前去準備。”
葉知秋輕撫長髯,擺了擺手道。
“此乃應急之法,到也不需甚麽繁瑣之物,隻需以貧道法力寫上幾道安魂符便可,不過若是貴府之中植有上了年份的桃樹,以桃木煉成安魂符印,效果更好些。”
那李老爺為救三子連萬兩金銀都不惜拋灑,更何況區區幾顆桃樹,連忙說道。
“我府中後院有一顆百年桃樹,仙師稍待,我這便叫下人前去取來。”
葉知秋額,道了聲。
“善!”
那李老爺連忙遣了一個腿腳輕快的管事前去伐木,自家親自為葉知秋斟茶倒水,唯恐伺候不及。
盞茶功夫,那管事與幾個武師扛著幾截粗大的桃木便走了進來複命。
葉知秋也不避諱,當場將那那桃木煉成了十塊巴掌大小的安魂符印,叫婢女掛在那李三公子床邊,頭上三塊,腳底七塊,各自對應三魂七魄。
做完這些,葉知秋對李老爺道。
“這些安魂符印可保三公子剩餘的魂魄不被拘走,性命無虞,當務之急還得找出拘走三公子魂魄的妖邪,不然魂魄離體太久,折損元氣,即使將來歸體,壽數也是不長。”
那李老爺一聽,臉色頓時苦了下來,這場災禍可謂憑空而降,若非今日葉知秋上門,他還不知自家三子病症究竟,哪裏去尋那施法的妖邪,正要開口告求,便聽葉知秋又說道。
“你且將那天與三公子隨行之人一並喚來與我回話。”
那李老爺恍然,連忙依言遣了一個管事的前去喚人。
那幾個侍從乃是伺候三公子的親近下人,住的自是離這院落不遠,不過片刻光景,便一道前來。
葉知秋也不廢話,直接問道。
“你等與三公子在那竟陵燈會上可曾與人結怨,或是遇上甚麽怪異的事情?”
幾個侍從不敢怠慢,略作回憶,便回道。
“公子在竟陵燈會上隻與詩社的幾位公子小姐一道賞燈吟詩,卻是不曾與人結怨,不過怪異之事到是有幾樁。”
一旁的李老爺忙問道。
“有哪些?你等細細說與仙師知曉。”
幾個侍從不敢隱瞞,忙道。
“一樁是放孔明燈時,天上忽有一道磷火閃過,燒了王小姐的孔明燈,當時鬧了好些時候,卻沒尋到根源,最後不了了之。另一樁是放荷花燈時,紀府二小姐落水,受了好些驚嚇,被家丁救起時,脖頸上有一圈紅痕,好似繩子勒過似得,傳的沸沸揚揚,都說是鬧水鬼,不過紀二小姐卻說是被水草纏的痕跡。還有一樁則是……”
幾個侍從將一些怪異之事一一細說,葉知秋認真聽罷,雖尋到了一些修士痕跡,卻與李三公子魂魄被拘一事並無聯係,不由得眉頭微蹙。
這時其中一個侍從好似想到了甚麽,說道。
“對了,還有一樁怪事!那天燈會,曾有一人想要向公子強買貼身的玉佩,被公子斥責了幾句,那人也沒留話,隻轉身便走,後來燈會散場,我等回來路上,公子便覺玉佩被竊。”
葉知秋聽到這裏,便想到了從那婁阿鼠手裏得來的玉佩,當即拿了出來問道。
“可是此物!”
那幾個侍從久在李三公子身邊伺候,對這玉佩熟悉的很,一眼便認了出來,回道。
“正是這枚玉佩!”
說著,驚疑的看了葉知秋一眼,卻是不知這玉佩為何會在葉知秋手裏。
葉知秋半真半假的說道。
“此物乃是貧道從一竊賊身上所得,當時見這玉佩之上沾染了一縷邪氣,便循著氣息來到了你府外。”
那李老爺聞言恍然大悟,心道。
“難怪仙師會駕臨我李府,原來是三兒的玉佩為引,當真是祖先保佑,祖先保佑啊!”
葉知秋這時已然心下了然,那施術的妖邪八成便是那強買玉佩之人,這玉佩之上沾染了一絲龍氣,在煉氣士眼中便不是尋常凡俗之物,那人必是察覺到了蛛絲馬跡,這才想要強買過去,被李三公子嚴詞拒絕之後,便懷恨在心,施術害他。
從中也可知曉,此人道行想必不深,不識天數氣運,竟然敢以這左道之術暗害氣運龍氣加身的顯龍,想來是不識其中關竅,如今這般行為必然受到氣運反噬,卻是折盡氣數,死劫臨頭。
捋了捋長髯,對那李老爺道。
“此事緣由貧道已盡知,那妖邪氣數已盡,合該經由貧道之手送他入輪回,不過他躲在暗處,尋來不易,貧道欲在今夜設下法壇招魂,做個打草驚蛇的活計,也好誘他露出痕跡,到時候貧道再尋上門去奪回三公子的魂魄。”
說著便將法壇所需盡數告之,那李老爺連忙遣人準備。
當夜亥時三刻,正是一日之中陰氣至盛之時,李家三公子院落空地已然搭好了一座法台,上下共三層,每層高一丈二尺,成四方形,四圍以寫滿符篆的黃布圍著,四麵各豎一根旗杆,按方位掛四象旗,法台中央,葉知秋盤坐於蒲團之上,身後站著李家老爺,隻見李老爺著一身玄色錦袍,一手擎著一杆招魂幡,一手持著李三公子那枚貼身玉佩,麵色十分緊張。
時辰一到,葉知秋手上迅的打出十幾道法訣,揚手間灑出一片法光,在空中分做四道各自投入四麵四象旗中,一時間旗麵無風自動,獵獵作響,隱隱可見旗上有法光流轉,隱現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神獸。
葉知秋朝身後的李家老爺說道。
“李老爺莫怕,貧道已在四周布下護壇法陣,妖邪不得侵入,可保你平安,你自放心行事便是。”
那李老爺聞言,哆哆嗦嗦的搖動招魂幡,口中喊道。
“李家三郎,李元淳,魂歸來兮,魂歸來兮!”
如此幾遍過後,這李老爺也鎮定下來,聲音越洪亮,在法台加持下,傳遍夜空,沿著冥冥之際的感應,傳至無名處。
法台四周平地驀然刮起了一陣陰風,配上李老爺那滲人的招魂音,叫人不禁毛骨悚然。
不多時,西南方向陡然升起一抹幽碧,在漆黑的夜空中尤為顯眼,那碧光來勢甚急,不過片刻便從天邊來到了李府上空,宛若一道碧綠的流星呼嘯著急墜下來。
那李老爺哪裏見識過這般情形,嚇得差點斷了口中的招魂音,好在葉知秋適時提醒,才自穩住,不過到底是**凡胎,心下惴惴不安,汗出如漿。
那碧綠流光眨眼便至眼前,猶如疾風驟雨,厲嘯著向法台打落下來。
葉知秋見狀,麵色不變,安坐法台,翻手間取出一柄三角令旗,輕輕揮動,法台四方的四象旗猛然騰起青、赤、白、玄四道法光,卷成一片彩光將那碧光抵住,迸濺起一片彩色的光嵐,在夜空中宛若綻放起了一朵豔麗的煙花。
以水磨功夫將道胎淬煉完滿,引天地二魂入住,成就半仙之體,壽三千六百歲,為假仙,亦可稱人仙。
人仙之上便是天人玄關,須將天地二魂煉入道胎,三魂七魄煉合為一,化作元神,此時有劫數降下,若能度過則證得道果,得享地仙業位,為真仙之境,從此與天地同壽,與日月爭輝。
若不能度過,輕則重入輪回,重則化為飛灰。
可見這三魂七魄何等珍惜之寶,眼下這李三公子被拘走了二魂五魄,隻餘了天魂與那為氣、為力二魄尚在鼎爐肉身駐留,這才顯出這般渾渾噩噩之狀,而且眼下這一魂二魄也是飄飄蕩蕩,不穩存身,換個人早已絕命多時,若非這李三公子有龍氣護身,將那最後的一魂二魄護在其中,想來早已被人拘走,那施術之人,著實恨辣的緊,這般施為便是存了絕命之心,要置這李三公子於死地。
葉知秋雖是一眼看出了問題所在,不過他心中別有算計,自然不會這般輕描淡寫,便鼓動法力將法眼靈光催動,旁人觀之便見得他眉心處猛然綻放一道青光,往躺在床上的李三公子遍照過去。
房中眾人俱是凡夫俗子,哪裏見識過這等仙家法術,自是目瞪口呆,愣在當場。
葉知秋一番聲勢浩大的施為,見得眾人反應,知火候已到,便將法光斂去,輕撫長髯,做沉吟狀。
那李老爺回過神來,驚異仙家法術,心下越信服,這時牽掛三子,連忙恭敬問道。
“仙師,我家三郎可是中了邪嗎?可還有救?”
葉知秋也不隱瞞,把那李三公子中了左道異術,被拘走魂魄一事直言相告,直把那李老爺聽得心驚膽戰,手足無措,未等葉知秋把話說完,便已然跪在地上,連連求助葉知秋出手解救。
葉知秋將他扶起,寬慰道。
“李老爺無需驚慌,貧道既知有妖邪作祟,自不會輕易叫他得手,好在來的及時,三公子還有一魂二魄尚存,雖是不穩,卻還能支撐幾日,為今之計,先由貧道做個法將三公子這一魂二魄穩固,保住他性命,再圖謀奪回魂魄之事。”
那李老爺將他當作救命稻草,自然是言聽計從,當即上前問道。
“不知仙師做法,需要準備甚麽法物,我好叫下人們前去準備。”
葉知秋輕撫長髯,擺了擺手道。
“此乃應急之法,到也不需甚麽繁瑣之物,隻需以貧道法力寫上幾道安魂符便可,不過若是貴府之中植有上了年份的桃樹,以桃木煉成安魂符印,效果更好些。”
那李老爺為救三子連萬兩金銀都不惜拋灑,更何況區區幾顆桃樹,連忙說道。
“我府中後院有一顆百年桃樹,仙師稍待,我這便叫下人前去取來。”
葉知秋額,道了聲。
“善!”
那李老爺連忙遣了一個腿腳輕快的管事前去伐木,自家親自為葉知秋斟茶倒水,唯恐伺候不及。
盞茶功夫,那管事與幾個武師扛著幾截粗大的桃木便走了進來複命。
葉知秋也不避諱,當場將那那桃木煉成了十塊巴掌大小的安魂符印,叫婢女掛在那李三公子床邊,頭上三塊,腳底七塊,各自對應三魂七魄。
做完這些,葉知秋對李老爺道。
“這些安魂符印可保三公子剩餘的魂魄不被拘走,性命無虞,當務之急還得找出拘走三公子魂魄的妖邪,不然魂魄離體太久,折損元氣,即使將來歸體,壽數也是不長。”
那李老爺一聽,臉色頓時苦了下來,這場災禍可謂憑空而降,若非今日葉知秋上門,他還不知自家三子病症究竟,哪裏去尋那施法的妖邪,正要開口告求,便聽葉知秋又說道。
“你且將那天與三公子隨行之人一並喚來與我回話。”
那李老爺恍然,連忙依言遣了一個管事的前去喚人。
那幾個侍從乃是伺候三公子的親近下人,住的自是離這院落不遠,不過片刻光景,便一道前來。
葉知秋也不廢話,直接問道。
“你等與三公子在那竟陵燈會上可曾與人結怨,或是遇上甚麽怪異的事情?”
幾個侍從不敢怠慢,略作回憶,便回道。
“公子在竟陵燈會上隻與詩社的幾位公子小姐一道賞燈吟詩,卻是不曾與人結怨,不過怪異之事到是有幾樁。”
一旁的李老爺忙問道。
“有哪些?你等細細說與仙師知曉。”
幾個侍從不敢隱瞞,忙道。
“一樁是放孔明燈時,天上忽有一道磷火閃過,燒了王小姐的孔明燈,當時鬧了好些時候,卻沒尋到根源,最後不了了之。另一樁是放荷花燈時,紀府二小姐落水,受了好些驚嚇,被家丁救起時,脖頸上有一圈紅痕,好似繩子勒過似得,傳的沸沸揚揚,都說是鬧水鬼,不過紀二小姐卻說是被水草纏的痕跡。還有一樁則是……”
幾個侍從將一些怪異之事一一細說,葉知秋認真聽罷,雖尋到了一些修士痕跡,卻與李三公子魂魄被拘一事並無聯係,不由得眉頭微蹙。
這時其中一個侍從好似想到了甚麽,說道。
“對了,還有一樁怪事!那天燈會,曾有一人想要向公子強買貼身的玉佩,被公子斥責了幾句,那人也沒留話,隻轉身便走,後來燈會散場,我等回來路上,公子便覺玉佩被竊。”
葉知秋聽到這裏,便想到了從那婁阿鼠手裏得來的玉佩,當即拿了出來問道。
“可是此物!”
那幾個侍從久在李三公子身邊伺候,對這玉佩熟悉的很,一眼便認了出來,回道。
“正是這枚玉佩!”
說著,驚疑的看了葉知秋一眼,卻是不知這玉佩為何會在葉知秋手裏。
葉知秋半真半假的說道。
“此物乃是貧道從一竊賊身上所得,當時見這玉佩之上沾染了一縷邪氣,便循著氣息來到了你府外。”
那李老爺聞言恍然大悟,心道。
“難怪仙師會駕臨我李府,原來是三兒的玉佩為引,當真是祖先保佑,祖先保佑啊!”
葉知秋這時已然心下了然,那施術的妖邪八成便是那強買玉佩之人,這玉佩之上沾染了一絲龍氣,在煉氣士眼中便不是尋常凡俗之物,那人必是察覺到了蛛絲馬跡,這才想要強買過去,被李三公子嚴詞拒絕之後,便懷恨在心,施術害他。
從中也可知曉,此人道行想必不深,不識天數氣運,竟然敢以這左道之術暗害氣運龍氣加身的顯龍,想來是不識其中關竅,如今這般行為必然受到氣運反噬,卻是折盡氣數,死劫臨頭。
捋了捋長髯,對那李老爺道。
“此事緣由貧道已盡知,那妖邪氣數已盡,合該經由貧道之手送他入輪回,不過他躲在暗處,尋來不易,貧道欲在今夜設下法壇招魂,做個打草驚蛇的活計,也好誘他露出痕跡,到時候貧道再尋上門去奪回三公子的魂魄。”
說著便將法壇所需盡數告之,那李老爺連忙遣人準備。
當夜亥時三刻,正是一日之中陰氣至盛之時,李家三公子院落空地已然搭好了一座法台,上下共三層,每層高一丈二尺,成四方形,四圍以寫滿符篆的黃布圍著,四麵各豎一根旗杆,按方位掛四象旗,法台中央,葉知秋盤坐於蒲團之上,身後站著李家老爺,隻見李老爺著一身玄色錦袍,一手擎著一杆招魂幡,一手持著李三公子那枚貼身玉佩,麵色十分緊張。
時辰一到,葉知秋手上迅的打出十幾道法訣,揚手間灑出一片法光,在空中分做四道各自投入四麵四象旗中,一時間旗麵無風自動,獵獵作響,隱隱可見旗上有法光流轉,隱現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神獸。
葉知秋朝身後的李家老爺說道。
“李老爺莫怕,貧道已在四周布下護壇法陣,妖邪不得侵入,可保你平安,你自放心行事便是。”
那李老爺聞言,哆哆嗦嗦的搖動招魂幡,口中喊道。
“李家三郎,李元淳,魂歸來兮,魂歸來兮!”
如此幾遍過後,這李老爺也鎮定下來,聲音越洪亮,在法台加持下,傳遍夜空,沿著冥冥之際的感應,傳至無名處。
法台四周平地驀然刮起了一陣陰風,配上李老爺那滲人的招魂音,叫人不禁毛骨悚然。
不多時,西南方向陡然升起一抹幽碧,在漆黑的夜空中尤為顯眼,那碧光來勢甚急,不過片刻便從天邊來到了李府上空,宛若一道碧綠的流星呼嘯著急墜下來。
那李老爺哪裏見識過這般情形,嚇得差點斷了口中的招魂音,好在葉知秋適時提醒,才自穩住,不過到底是**凡胎,心下惴惴不安,汗出如漿。
那碧綠流光眨眼便至眼前,猶如疾風驟雨,厲嘯著向法台打落下來。
葉知秋見狀,麵色不變,安坐法台,翻手間取出一柄三角令旗,輕輕揮動,法台四方的四象旗猛然騰起青、赤、白、玄四道法光,卷成一片彩光將那碧光抵住,迸濺起一片彩色的光嵐,在夜空中宛若綻放起了一朵豔麗的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