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大草原,科爾沁部。
十五天後。
李牧為了能夠盡快趕回大明京師,在大明位麵陪著張嫣過一個中國的農曆新年,身在科爾沁部的他決定正式啟程返回大明,不再繼續在遼東一帶遊蕩。
畢竟,這段時間裏,科爾沁部完成了他提出來的兩個要求,這樣一來,也就沒有必要在科爾沁部再做任何的停留了。
整個遼東一帶的事情,算的上基本完成,至少李牧是這樣認為的。
心滿意足,滿載而歸。
在賽桑等這些科爾沁部首領的注視之下,李牧的車架帶領著他的不敗之師,離開了科爾沁部,踏上了歸途,前往大明。
隻不過,這次李牧率隊回大明的路線,並不是原路返回,沒有按照前來科爾沁大草原的路線折返回去。
而是,另選了一條筆直的路線,橫跨察哈爾部的領地,直接前往大明遼東九邊中的宣府鎮,也叫作宣化府。
宣府鎮在明朝一直都是遼東九邊中的重鎮,從每一任鎮守宣府鎮的總兵,大明朝廷都會單獨加封鎮朔將軍號,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大明朝曆代皇帝對宣府鎮的重視。
要知道,這裏可是離大明京師最近的一處邊鎮,也是防備蒙古入侵最重要的一道屏障。
一直以來,鎮守宣化府的軍隊,都是大明最精銳的野戰部隊,宣大軍。
不過,隨著蒙古族的逐漸衰弱,明末時期宣府鎮和宣大軍在朝廷中的地位,也將會慢慢的被薊州鎮和關寧軍,也就是關寧鐵騎和山海關所取代。
明末時期的蒙古部族,早已被曆史磨滅的失去了膽氣,從科爾沁部以聯姻的方式來謀求部族生存,就能看出來,這個被譽為馬背上的民族衰弱到了一個什麽地步。
正因為蒙古族的衰弱,建州女真的興起,女真人的威脅遠遠高於了蒙古,大明朝廷,便將軍事力量的重心開始轉向東北方向,也就是當時的遼東一帶。
從而造就了明末著名的鐵騎,關寧鐵騎。
當然,對於李牧來說,山海關也罷,宣府鎮也罷,這些大明周邊的九邊府鎮,都不是他如今要思考的問題。
他如今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回大明京師,過一個屬於漢族,中國人的農曆新年。
顯而易見,從科爾沁部出發前往宣府鎮,要比去山海關快的多,時間也短,再加上宣府鎮到京城的距離也短,所以這是一條最符合要求的行軍路線。
至於用不用擔心橫跨察哈爾部的領地,會不會遭到察哈爾部的攻擊,這個李牧一點兒也沒有考慮過。
試問一下,統治察哈爾的林丹汗剛剛被皇太極打敗,難道他還會犯傻繼續進攻大明軍隊?尤其是這支在遼東有著赫赫威嚴的大明鐵騎。
林丹汗要是敢進攻這支回大明的隊伍,打擾到他的清靜,李牧不介意讓察哈爾的草原上在這個還沒有過去的冬季,染上腥紅的鮮血。
....
隊伍離開科爾沁大草原,順利的進入了察哈爾部的領地之內。
車架內,李牧放下手中嵌金的羊皮卷,隨意遞給身邊的哲哲,說道:“哲哲,將這嵌金羊皮卷收好,這可是關乎到你們整個科爾沁部的生死,如果丟了,爺可不保證大明在將來,會不會對科爾沁大草原發動進攻。”
“好的爺,哲哲即使弄丟了自己,也不敢丟了這比命還重要的嵌金羊皮卷。”哲哲鄭重其事的做出了保證。
說完,接過李牧手裏的嵌金羊皮卷,哲哲先是放進了專門準備的木匣中,才小心的收在身側的大木箱中。
李牧聽到哲哲的話,一笑說道:“丟了羊皮卷沒事,大不了再讓你的族親們準備一份,要是丟了哲哲美人,爺可是會心疼的。”
說完,做了一個心有不舍的樣子,惹得哲哲開心不已。
嵌金羊皮卷不是別的,正是李牧代替大明與科爾沁部締結的盟約,或者說是科爾沁部承認是大明藩屬國的證明,也可以。
在這鑲嵌金邊的羊皮卷上,寫著科爾沁大草原,與科爾沁部願意成為大明藩屬的內容。
在內容的一側,還書寫上了科爾沁部各部族首領的名字,同時在名字上按下了用鮮血侵染的手印,除了科爾沁部各部族首領的名字和手印,這上麵也有李牧這個唯一在場的大明高官的名字和手印。
不得不說,勤奮好學還是有好處的,李牧這個對古文字一知半解的文盲,在經過兩個古代位麵的磨煉後,如今也可以寫出一手不錯的毛筆字了。
才能做到在嵌金羊皮卷上落名時,沒有出醜。
用嵌金羊皮書纂的盟約一共準備了兩份,一份李牧需要帶回大明,將其交給大明朝廷,也就是太後張嫣來保管。
這也算的上是李牧,給他的嫣兒準備的第二份新年禮物了。
另一份嵌金羊皮卷盟約,則留在科爾沁部,由科爾沁部族的大族長,也就是大首領來保管。
有這兩份盟約在,至少在書麵上,證明了科爾沁部從此以後,便是大明的藩屬之國。
當然,除了締結盟約之外,確立科爾沁部藩屬之國的身份,為了使大明能更好的體現出宗主國的地位。
李牧在回到京城之後,將嵌金羊皮書纂的盟約交給太後張嫣外,還需要張嫣以太後之名,代替崇禎皇帝依照慣例,向其他的大明藩屬國那樣,書寫一封冊封聖旨,冊封科爾沁部首領為科爾沁草原上的王。
以此來慢慢的轉化科爾沁部對於王權的認知,隨著時間流轉,讓科爾沁部認為,隻有得到宗主國大明的認可,科爾沁的王才能夠是正統的草原王。
這與現在的朝鮮王李倧一樣,從登上朝鮮國的王位以來,到他死去,都希望能夠得到宗主國大明的認可。
想要獲得大明皇帝對他王位的一旨冊封詔書,用來佐證他不是謀朝篡位,從而確立他王位的正統性。
直到大明滅亡很久,李倧的後代,都希望當時的大清,能夠依照朝鮮國的意思,修改大明史記上有關於李倧不好的記載。
這就是宗主國對藩屬國最大的控製,隻要對某個藩屬國的國王不滿意,大明完全可以下一道冊封旨意,另立一個新的王,讓這個藩屬國自己去內鬥,消耗國力。
而大明可以座山觀虎鬥。
不過,綜上所述的一切,都需要這兩封嵌金羊皮卷盟約正式確立才可以,現在兩份羊皮卷也不過是兩份普通的羊皮而已,頂多看上去華麗一些,畢竟方正的羊皮卷的四周鑲嵌著金邊。
十五天後。
李牧為了能夠盡快趕回大明京師,在大明位麵陪著張嫣過一個中國的農曆新年,身在科爾沁部的他決定正式啟程返回大明,不再繼續在遼東一帶遊蕩。
畢竟,這段時間裏,科爾沁部完成了他提出來的兩個要求,這樣一來,也就沒有必要在科爾沁部再做任何的停留了。
整個遼東一帶的事情,算的上基本完成,至少李牧是這樣認為的。
心滿意足,滿載而歸。
在賽桑等這些科爾沁部首領的注視之下,李牧的車架帶領著他的不敗之師,離開了科爾沁部,踏上了歸途,前往大明。
隻不過,這次李牧率隊回大明的路線,並不是原路返回,沒有按照前來科爾沁大草原的路線折返回去。
而是,另選了一條筆直的路線,橫跨察哈爾部的領地,直接前往大明遼東九邊中的宣府鎮,也叫作宣化府。
宣府鎮在明朝一直都是遼東九邊中的重鎮,從每一任鎮守宣府鎮的總兵,大明朝廷都會單獨加封鎮朔將軍號,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大明朝曆代皇帝對宣府鎮的重視。
要知道,這裏可是離大明京師最近的一處邊鎮,也是防備蒙古入侵最重要的一道屏障。
一直以來,鎮守宣化府的軍隊,都是大明最精銳的野戰部隊,宣大軍。
不過,隨著蒙古族的逐漸衰弱,明末時期宣府鎮和宣大軍在朝廷中的地位,也將會慢慢的被薊州鎮和關寧軍,也就是關寧鐵騎和山海關所取代。
明末時期的蒙古部族,早已被曆史磨滅的失去了膽氣,從科爾沁部以聯姻的方式來謀求部族生存,就能看出來,這個被譽為馬背上的民族衰弱到了一個什麽地步。
正因為蒙古族的衰弱,建州女真的興起,女真人的威脅遠遠高於了蒙古,大明朝廷,便將軍事力量的重心開始轉向東北方向,也就是當時的遼東一帶。
從而造就了明末著名的鐵騎,關寧鐵騎。
當然,對於李牧來說,山海關也罷,宣府鎮也罷,這些大明周邊的九邊府鎮,都不是他如今要思考的問題。
他如今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回大明京師,過一個屬於漢族,中國人的農曆新年。
顯而易見,從科爾沁部出發前往宣府鎮,要比去山海關快的多,時間也短,再加上宣府鎮到京城的距離也短,所以這是一條最符合要求的行軍路線。
至於用不用擔心橫跨察哈爾部的領地,會不會遭到察哈爾部的攻擊,這個李牧一點兒也沒有考慮過。
試問一下,統治察哈爾的林丹汗剛剛被皇太極打敗,難道他還會犯傻繼續進攻大明軍隊?尤其是這支在遼東有著赫赫威嚴的大明鐵騎。
林丹汗要是敢進攻這支回大明的隊伍,打擾到他的清靜,李牧不介意讓察哈爾的草原上在這個還沒有過去的冬季,染上腥紅的鮮血。
....
隊伍離開科爾沁大草原,順利的進入了察哈爾部的領地之內。
車架內,李牧放下手中嵌金的羊皮卷,隨意遞給身邊的哲哲,說道:“哲哲,將這嵌金羊皮卷收好,這可是關乎到你們整個科爾沁部的生死,如果丟了,爺可不保證大明在將來,會不會對科爾沁大草原發動進攻。”
“好的爺,哲哲即使弄丟了自己,也不敢丟了這比命還重要的嵌金羊皮卷。”哲哲鄭重其事的做出了保證。
說完,接過李牧手裏的嵌金羊皮卷,哲哲先是放進了專門準備的木匣中,才小心的收在身側的大木箱中。
李牧聽到哲哲的話,一笑說道:“丟了羊皮卷沒事,大不了再讓你的族親們準備一份,要是丟了哲哲美人,爺可是會心疼的。”
說完,做了一個心有不舍的樣子,惹得哲哲開心不已。
嵌金羊皮卷不是別的,正是李牧代替大明與科爾沁部締結的盟約,或者說是科爾沁部承認是大明藩屬國的證明,也可以。
在這鑲嵌金邊的羊皮卷上,寫著科爾沁大草原,與科爾沁部願意成為大明藩屬的內容。
在內容的一側,還書寫上了科爾沁部各部族首領的名字,同時在名字上按下了用鮮血侵染的手印,除了科爾沁部各部族首領的名字和手印,這上麵也有李牧這個唯一在場的大明高官的名字和手印。
不得不說,勤奮好學還是有好處的,李牧這個對古文字一知半解的文盲,在經過兩個古代位麵的磨煉後,如今也可以寫出一手不錯的毛筆字了。
才能做到在嵌金羊皮卷上落名時,沒有出醜。
用嵌金羊皮書纂的盟約一共準備了兩份,一份李牧需要帶回大明,將其交給大明朝廷,也就是太後張嫣來保管。
這也算的上是李牧,給他的嫣兒準備的第二份新年禮物了。
另一份嵌金羊皮卷盟約,則留在科爾沁部,由科爾沁部族的大族長,也就是大首領來保管。
有這兩份盟約在,至少在書麵上,證明了科爾沁部從此以後,便是大明的藩屬之國。
當然,除了締結盟約之外,確立科爾沁部藩屬之國的身份,為了使大明能更好的體現出宗主國的地位。
李牧在回到京城之後,將嵌金羊皮書纂的盟約交給太後張嫣外,還需要張嫣以太後之名,代替崇禎皇帝依照慣例,向其他的大明藩屬國那樣,書寫一封冊封聖旨,冊封科爾沁部首領為科爾沁草原上的王。
以此來慢慢的轉化科爾沁部對於王權的認知,隨著時間流轉,讓科爾沁部認為,隻有得到宗主國大明的認可,科爾沁的王才能夠是正統的草原王。
這與現在的朝鮮王李倧一樣,從登上朝鮮國的王位以來,到他死去,都希望能夠得到宗主國大明的認可。
想要獲得大明皇帝對他王位的一旨冊封詔書,用來佐證他不是謀朝篡位,從而確立他王位的正統性。
直到大明滅亡很久,李倧的後代,都希望當時的大清,能夠依照朝鮮國的意思,修改大明史記上有關於李倧不好的記載。
這就是宗主國對藩屬國最大的控製,隻要對某個藩屬國的國王不滿意,大明完全可以下一道冊封旨意,另立一個新的王,讓這個藩屬國自己去內鬥,消耗國力。
而大明可以座山觀虎鬥。
不過,綜上所述的一切,都需要這兩封嵌金羊皮卷盟約正式確立才可以,現在兩份羊皮卷也不過是兩份普通的羊皮而已,頂多看上去華麗一些,畢竟方正的羊皮卷的四周鑲嵌著金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