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罪己詔
陛下,我能三個月平遼 作者:橙黃橘綠S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文華搶先一步,走在閻應元的前麵。
到了門外,隻見得一個獨臂的太監,在左右兩位小太監的簇擁下,正從遠處緩緩地行來。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net">156n.net</a>
“哎喲,王公公!王公公!”
楊文華大笑著,奔了過去, 一路灑下他殷勤熱絡的歡聲笑語。
眼前這位獨臂太監正是王承恩,以殘缺之身還能受得恩寵的,滿天下也就這麽一位了。
“王公公,這邊請!”楊文華在前麵引路。
明明這裏是閻應元的帥府,被這楊文華搞得這裏是他的主場一般。
王承恩對他和藹地笑了一下,也不多話,跟著他走到了堂上。
閻應元已跪在堂前迎候著了。
見了王承恩,隻規規矩矩地說了聲:“恭迎欽使!”
閻應元此人是典型的武將, 長於戰陣,卻拙於結交。並不是他不懂,而是心中有塊壘,總也做不來。
在原本的曆史上,此人守江陰,一開始是輪不到他來領頭的。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本事,所以給自己配了大刀,打算安心地做個大頭兵。
其後陳明遇相邀,力推之下,才將他推上了領軍首將的位置。
這才有‘江陰三公’的千古絕唱。
若非如此,此人最多提著大刀,在江陰城下殺得幾十個清兵,最後力竭而死,大概連姓名都不會留下。
自古名將易得,明主難求!
此時,王承恩在朝中的地位, 穩居內官第一。
便是稍有眼色之人,也該知道如何巴結了。
便如這禦史楊文華一般,走在前麵替這位王公公引路,推一推早已經打開的大門,撣一撣椅子上並不存在的灰塵……如此種種,雖然可笑,但到底是禮多人不怪!
隻閻應元不做這些,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聽欽使大人吩咐。
說起來,王承恩還和閻應元走動過的!
兩人之間,閻應元若是能稍微主動一點,如今兩人還會有一段金蘭之情也說不定。不至於到了如今,倒顯得生分冷清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王承恩開口念到。
他宣旨的架勢也是極大!
左右兩位小太監各抓著聖旨的一端,將聖旨在他的麵前展開,王承恩便隻需看著念就是了。
“自中秋以來,閻應元領軍北伐,及至今日,已四十天又六日矣!”
念到這裏時,閻應元默默地將本就低垂的頭又低垂了一分。
隻覺得自己心如刀絞,有負君恩。
而楊文化卻悄悄地覷了一眼身邊的閻應元,嘴角微微地笑了一下。他自然是知道的,如今的江南,各個行會和商會都在上下活動,力促議和。
而今這聖旨,一開頭便是皇帝表示對北伐的進展不滿。
顯然,江南的活動是有效果了。
卻聽王承恩繼續念到:
“之所以遲滯無功者,皆朕誤卿也!”
念及此處,王承恩停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才繼續念了下去:
“朕之罪有三!”
“其一、未能清理上下,統合人心,致使北伐後勤不繼。兵餉糧秣雖足,將軍士卒雖精,但子彈不夠,使精銳束手;藥品不多,使傷患未複。”
“其二、空談大略,未入實際。屢次更改北伐戰略,身居千裏之外而遙控軍將,使大將惶然失措。幸蒙天佑,兼賴將士用心,尚未鑄成大敗。但長此以往,必有悔恨。”
“其三、將士征伐於外,朝臣議和於內,何其謬矣!朕雖知不妥,但未能及時糾正,遂使小人有非分之想,以至於亂及軍中,莫衷一是!”
“此三者,皆朕之謬矣!於斯罪己,公告天下,皇天後土,但有責罰,請加諸朕身,勿累其它!”
……
這是朱由檢的第七次罪己詔!
不過,與前六次不同的是,之前的每一次,他雖然都表現出了悔恨,但都泛泛而談,最後都毫無例外地將罪責推給了其它人。
與其說那是罪己詔,倒不如說,那是一份他的諉過書!
怪天怪地怪別人,最終都不怪自己。
唯獨這一次,他將所有的罪責都攬在了自己的身上,對領軍北伐的閻應元,無一言苛責。
王承恩念到這裏,卻看見閻應元還是跪在地上,隻以頭觸地,微有哽咽之聲傳來。
而楊文華,卻抬起頭來,愕然地看著王承恩。
王承恩移開目光,繼續朝下念了下去。
這一封聖旨,還長著呢!
“是以,朕自斫發,以代罪身,移駕江南製造廠。子彈一日不出,朕一日不梳洗,不安寢,不回宮!惟願上下工匠,戮力同心,以襄王業。事成之時,朕當大赦天下之工,使天下工匠不再為賤籍,與士人同!修工匠之書,設工匠之學,以彰科技之功!”
“北地之民,亦為朕之赤子!朕愛之,與南人無異!想必,北人愛朕,亦不輸於南人也!今令閻應元提兵北伐,義軍蜂起,朕心甚慰。但亦有不忠不義之人,助紂為虐,甘為清廷走狗者,朕深感痛惜!於此做最後通牒,切勿擋於軍前,否則以逆賊處之!皇天在上,必寬諒於朕也!”
“至若與清廷議和一事,朕於斯做斷切聲明,決不議和!從今往後,無論在朝在野,有敢再妄議和談者,以叛賊論處,此事已交由錦衣衛署理!”
……
“不可能!不可能!怎會如此?”
楊文華大叫了起來,也顧不得失儀,站起身來,朝王承恩撲去,想要看看聖旨上到底寫的是什麽。
不過他剛剛站起來,便被兩個錦衣大漢按住了,將他重新按了回去。
他兀自在口中大叫著:“不可能!陛下怎麽有如此亂命……”
他幾近於瘋狂一般,掙紮著,完全不敢相信,聖旨竟然會是這樣。
要知道,他可是將全副身家,都投在了一樁生意上麵。用後世的話說,他在南明這個標的物上做了沽空,而且還加了杠杆……
卻又聽王承恩念到:
“北伐軍中諸禦史、給事中、內官,未奉旨意,擅入軍中。又風傳謠言,亂朕軍心,其罪當立誅!國法在此,著錦衣衛即刻押回金陵,交由軍法審理後論罪!”
楊文化本來還在掙紮,聽聞這一句後,頓時一愣。
然後張大了嘴,全身無力地癱軟了下去。
口中喃喃說到:“不會的,不會的……”
到了門外,隻見得一個獨臂的太監,在左右兩位小太監的簇擁下,正從遠處緩緩地行來。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net">156n.net</a>
“哎喲,王公公!王公公!”
楊文華大笑著,奔了過去, 一路灑下他殷勤熱絡的歡聲笑語。
眼前這位獨臂太監正是王承恩,以殘缺之身還能受得恩寵的,滿天下也就這麽一位了。
“王公公,這邊請!”楊文華在前麵引路。
明明這裏是閻應元的帥府,被這楊文華搞得這裏是他的主場一般。
王承恩對他和藹地笑了一下,也不多話,跟著他走到了堂上。
閻應元已跪在堂前迎候著了。
見了王承恩,隻規規矩矩地說了聲:“恭迎欽使!”
閻應元此人是典型的武將, 長於戰陣,卻拙於結交。並不是他不懂,而是心中有塊壘,總也做不來。
在原本的曆史上,此人守江陰,一開始是輪不到他來領頭的。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本事,所以給自己配了大刀,打算安心地做個大頭兵。
其後陳明遇相邀,力推之下,才將他推上了領軍首將的位置。
這才有‘江陰三公’的千古絕唱。
若非如此,此人最多提著大刀,在江陰城下殺得幾十個清兵,最後力竭而死,大概連姓名都不會留下。
自古名將易得,明主難求!
此時,王承恩在朝中的地位, 穩居內官第一。
便是稍有眼色之人,也該知道如何巴結了。
便如這禦史楊文華一般,走在前麵替這位王公公引路,推一推早已經打開的大門,撣一撣椅子上並不存在的灰塵……如此種種,雖然可笑,但到底是禮多人不怪!
隻閻應元不做這些,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聽欽使大人吩咐。
說起來,王承恩還和閻應元走動過的!
兩人之間,閻應元若是能稍微主動一點,如今兩人還會有一段金蘭之情也說不定。不至於到了如今,倒顯得生分冷清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王承恩開口念到。
他宣旨的架勢也是極大!
左右兩位小太監各抓著聖旨的一端,將聖旨在他的麵前展開,王承恩便隻需看著念就是了。
“自中秋以來,閻應元領軍北伐,及至今日,已四十天又六日矣!”
念到這裏時,閻應元默默地將本就低垂的頭又低垂了一分。
隻覺得自己心如刀絞,有負君恩。
而楊文化卻悄悄地覷了一眼身邊的閻應元,嘴角微微地笑了一下。他自然是知道的,如今的江南,各個行會和商會都在上下活動,力促議和。
而今這聖旨,一開頭便是皇帝表示對北伐的進展不滿。
顯然,江南的活動是有效果了。
卻聽王承恩繼續念到:
“之所以遲滯無功者,皆朕誤卿也!”
念及此處,王承恩停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才繼續念了下去:
“朕之罪有三!”
“其一、未能清理上下,統合人心,致使北伐後勤不繼。兵餉糧秣雖足,將軍士卒雖精,但子彈不夠,使精銳束手;藥品不多,使傷患未複。”
“其二、空談大略,未入實際。屢次更改北伐戰略,身居千裏之外而遙控軍將,使大將惶然失措。幸蒙天佑,兼賴將士用心,尚未鑄成大敗。但長此以往,必有悔恨。”
“其三、將士征伐於外,朝臣議和於內,何其謬矣!朕雖知不妥,但未能及時糾正,遂使小人有非分之想,以至於亂及軍中,莫衷一是!”
“此三者,皆朕之謬矣!於斯罪己,公告天下,皇天後土,但有責罰,請加諸朕身,勿累其它!”
……
這是朱由檢的第七次罪己詔!
不過,與前六次不同的是,之前的每一次,他雖然都表現出了悔恨,但都泛泛而談,最後都毫無例外地將罪責推給了其它人。
與其說那是罪己詔,倒不如說,那是一份他的諉過書!
怪天怪地怪別人,最終都不怪自己。
唯獨這一次,他將所有的罪責都攬在了自己的身上,對領軍北伐的閻應元,無一言苛責。
王承恩念到這裏,卻看見閻應元還是跪在地上,隻以頭觸地,微有哽咽之聲傳來。
而楊文華,卻抬起頭來,愕然地看著王承恩。
王承恩移開目光,繼續朝下念了下去。
這一封聖旨,還長著呢!
“是以,朕自斫發,以代罪身,移駕江南製造廠。子彈一日不出,朕一日不梳洗,不安寢,不回宮!惟願上下工匠,戮力同心,以襄王業。事成之時,朕當大赦天下之工,使天下工匠不再為賤籍,與士人同!修工匠之書,設工匠之學,以彰科技之功!”
“北地之民,亦為朕之赤子!朕愛之,與南人無異!想必,北人愛朕,亦不輸於南人也!今令閻應元提兵北伐,義軍蜂起,朕心甚慰。但亦有不忠不義之人,助紂為虐,甘為清廷走狗者,朕深感痛惜!於此做最後通牒,切勿擋於軍前,否則以逆賊處之!皇天在上,必寬諒於朕也!”
“至若與清廷議和一事,朕於斯做斷切聲明,決不議和!從今往後,無論在朝在野,有敢再妄議和談者,以叛賊論處,此事已交由錦衣衛署理!”
……
“不可能!不可能!怎會如此?”
楊文華大叫了起來,也顧不得失儀,站起身來,朝王承恩撲去,想要看看聖旨上到底寫的是什麽。
不過他剛剛站起來,便被兩個錦衣大漢按住了,將他重新按了回去。
他兀自在口中大叫著:“不可能!陛下怎麽有如此亂命……”
他幾近於瘋狂一般,掙紮著,完全不敢相信,聖旨竟然會是這樣。
要知道,他可是將全副身家,都投在了一樁生意上麵。用後世的話說,他在南明這個標的物上做了沽空,而且還加了杠杆……
卻又聽王承恩念到:
“北伐軍中諸禦史、給事中、內官,未奉旨意,擅入軍中。又風傳謠言,亂朕軍心,其罪當立誅!國法在此,著錦衣衛即刻押回金陵,交由軍法審理後論罪!”
楊文化本來還在掙紮,聽聞這一句後,頓時一愣。
然後張大了嘴,全身無力地癱軟了下去。
口中喃喃說到:“不會的,不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