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東安尼奧,一大早李楊就開著他那改裝過的大切諾基出門了,然後幾分鍾之後他就意猶未盡的下了車,因為到球館了。
李楊到球館的時候一看,嘿,巧了,倫納德竟然也在這時候來了。
“嗨,科懷!”
看到倫納德後,李楊很裝逼的一邊下車一邊和倫納德打著招呼,倫納德聽到後很平靜的回應道:“楊,早。”
完了?就這麽完了?我買輛新車你好歹也問一句吧,這麽帥的車擺這沒看見呐?
李楊心裏暗自嘀咕道,不過考慮了一下雙方的工資差距,李楊心裏就得瑟不起來了,倫納德可是首輪樂透秀,年薪近兩百萬美金,可是還開著他那輛舊車,在這種人麵前炫什麽也沒用,別說炫輛幾萬美金的車了。
聳了聳肩,李楊鎖上車同著倫納德一起進了球館。
既然回到了聖東安尼奧,李楊自然是要開始他這個夏天的特訓計劃,事實上,現在李楊還感覺自己晚了些呢,要知道他在外麵轉那十天的時候,倫納德可是哪都沒去就呆在球館內訓練。
在總決賽奪冠遊行的第二天,李楊和帕克以及吉諾比利學習突破的時候,倫納德就已經開始泡在球館內訓練了。
倫納德雖然不怎麽說話,但是很多事情他心裏卻是清楚的,李楊總決賽的表現他看在眼時在,同時也感覺到了壓力,所以現在的訓練越發的刻苦。
當然,在之前李楊沒有來馬刺之前,倫納德的訓練事實上也是相當的刻苦,那時候的他幾乎也是每天都泡在球館中訓練,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
隻不過,李楊的出現讓他有了個伴,而且動力更足而已。
李楊和倫納德來到球館內開始熱身,不久之後,馬刺的幾個教練組成員也來到了球館,負責球員發展的福西爾、體能教練赫林、投籃教練英格蘭德。
李楊、倫納德、格林,這是馬刺隊中重點要培養的幾名年輕球員,格林因為有點私事這幾天離開,但是也很快會回到聖東安尼奧訓練,他們幾人要訓練,球隊自然是百分百支持,自然也就安排了教練組成員了進行輔導。
當然,這些教練組成員也並不一定會每天都跟著李楊等人一起訓練,但是隔三差五的他們還是會陪著練兩天,一來是了解球員的訓練進度,二來也是給球員在訓練方麵提供一些指導,避免球員走彎路。
李楊今天跟的第一個助理教練是英格蘭德,練習投籃。
投籃,這是李楊現在最大的短板,盡管他已經開發出了罰球線位置的跳投,但是首先一個還不算特別穩定,另一個是投籃點太少了,很容易被對手有針對性的防守。
為此英格蘭德開始為李楊製定了夏天投籃訓練的計劃,首先是三分線內各個投籃點的訓練,同時為李楊加上了三分球的訓練,主要訓練的是兩個底角位置的投籃。
同時,在投籃訓練的方式上也進行了區別,在兩分球的訓練上,偏向於跑動後的接球投籃,同時夾雜著少量運球突破中的急停跳投,而在三分線外,則是隻訓練兩個底角的定點跳投。
李楊的投籃姿勢現在已經完全的糾正了過來,而且隨著之前一段時間的練習,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所以此時的李楊訓練更多的就是專注於通過訓練提升投籃命中率。
當然,這樣的訓練並不是一天就能夠見效的,整整一上午,李楊其實隻進行了三個點的訓練,每個點各投中400球。
在投籃訓練的間隙,李楊進行的是各種無球跑動的訓練,從內線提到外線的移動,從外線切入內線的移動,手裏不拿球,純粹是訓練自己的移動步伐。
上午進行投籃和步伐移動訓練,下午,李楊首先是跟著體能教練赫林呆在了健身房。
總決賽上,李楊體會到了詹姆斯力量的變態,也感受到了雙方力量方麵的差距,雖然知道這中間有身體天賦的影響,李楊也不追求要達到在力量上能夠和詹姆斯抗衡,但他還是希望自己在力量方麵能夠有所加強。
同時,體能的訓練也是夏天很重要的一個項目,這可以為後麵的一整個賽季打好基礎。
跟著赫林在健身房內訓練出一身大汗,在距離下午訓練結束還有最後一個小時結束時,李楊跟著福西爾學習控球和突破上籃。
控球和突破上籃這原本就是李楊的強項,李楊現在想要的就是將自己的強項變得更強,比如將帕克和吉諾比利教給自己的突破技術練純熟,比如更好的利用節奏而不是單純的靠速度來突破,再比如強化突破後進入內線上籃時手上的細膩活。
李楊在賽季中曾經有過一段時間是進行突破上籃的訓練,其中也有一項就是跳起後有身體幹擾時的上籃練習,現在李楊訓練的方向又稍稍的有些不同。
李楊在突破進去上籃的時,有意識的增加了空中的躲閃訓練,以及在沒有出手角度時通過拉杆等方式上籃的訓練,這是為了在場上會遭遇包夾而準備的,畢竟隨著李楊的能力提升以及對內線的殺傷力增加,他到時候麵對的將不會是一個人的防守。
晚上,馬刺的幾個教練組成員沒有來,李楊和倫納德則是繼教的泡在了訓練館內,兩人進行投籃比賽,在訓練中增加點樂趣,在之後又開始進行一對一的攻防訓練,這一整天就算過去了。
而接下來的時間裏,李楊和倫納德幾乎每天都是重複著這樣的訓練,再往後,丹尼-格林也加入了進來。
在訓練中,三人互相吸取對方身上的優點,也能夠互相感受到對方的進步,這讓他們的動力越發的充足,
日複一日的訓練,馬刺的教練組對於幾個人的進步也看在眼裏,並且反饋給了波波維奇和rc布福德,讓兩個馬刺的管理者異常的欣喜,在gdp又老了一歲的情況下,這三名年輕球員的進步,對於新賽季的馬刺,絕對會有巨大的幫助。
(未完待續。)
李楊到球館的時候一看,嘿,巧了,倫納德竟然也在這時候來了。
“嗨,科懷!”
看到倫納德後,李楊很裝逼的一邊下車一邊和倫納德打著招呼,倫納德聽到後很平靜的回應道:“楊,早。”
完了?就這麽完了?我買輛新車你好歹也問一句吧,這麽帥的車擺這沒看見呐?
李楊心裏暗自嘀咕道,不過考慮了一下雙方的工資差距,李楊心裏就得瑟不起來了,倫納德可是首輪樂透秀,年薪近兩百萬美金,可是還開著他那輛舊車,在這種人麵前炫什麽也沒用,別說炫輛幾萬美金的車了。
聳了聳肩,李楊鎖上車同著倫納德一起進了球館。
既然回到了聖東安尼奧,李楊自然是要開始他這個夏天的特訓計劃,事實上,現在李楊還感覺自己晚了些呢,要知道他在外麵轉那十天的時候,倫納德可是哪都沒去就呆在球館內訓練。
在總決賽奪冠遊行的第二天,李楊和帕克以及吉諾比利學習突破的時候,倫納德就已經開始泡在球館內訓練了。
倫納德雖然不怎麽說話,但是很多事情他心裏卻是清楚的,李楊總決賽的表現他看在眼時在,同時也感覺到了壓力,所以現在的訓練越發的刻苦。
當然,在之前李楊沒有來馬刺之前,倫納德的訓練事實上也是相當的刻苦,那時候的他幾乎也是每天都泡在球館中訓練,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
隻不過,李楊的出現讓他有了個伴,而且動力更足而已。
李楊和倫納德來到球館內開始熱身,不久之後,馬刺的幾個教練組成員也來到了球館,負責球員發展的福西爾、體能教練赫林、投籃教練英格蘭德。
李楊、倫納德、格林,這是馬刺隊中重點要培養的幾名年輕球員,格林因為有點私事這幾天離開,但是也很快會回到聖東安尼奧訓練,他們幾人要訓練,球隊自然是百分百支持,自然也就安排了教練組成員了進行輔導。
當然,這些教練組成員也並不一定會每天都跟著李楊等人一起訓練,但是隔三差五的他們還是會陪著練兩天,一來是了解球員的訓練進度,二來也是給球員在訓練方麵提供一些指導,避免球員走彎路。
李楊今天跟的第一個助理教練是英格蘭德,練習投籃。
投籃,這是李楊現在最大的短板,盡管他已經開發出了罰球線位置的跳投,但是首先一個還不算特別穩定,另一個是投籃點太少了,很容易被對手有針對性的防守。
為此英格蘭德開始為李楊製定了夏天投籃訓練的計劃,首先是三分線內各個投籃點的訓練,同時為李楊加上了三分球的訓練,主要訓練的是兩個底角位置的投籃。
同時,在投籃訓練的方式上也進行了區別,在兩分球的訓練上,偏向於跑動後的接球投籃,同時夾雜著少量運球突破中的急停跳投,而在三分線外,則是隻訓練兩個底角的定點跳投。
李楊的投籃姿勢現在已經完全的糾正了過來,而且隨著之前一段時間的練習,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所以此時的李楊訓練更多的就是專注於通過訓練提升投籃命中率。
當然,這樣的訓練並不是一天就能夠見效的,整整一上午,李楊其實隻進行了三個點的訓練,每個點各投中400球。
在投籃訓練的間隙,李楊進行的是各種無球跑動的訓練,從內線提到外線的移動,從外線切入內線的移動,手裏不拿球,純粹是訓練自己的移動步伐。
上午進行投籃和步伐移動訓練,下午,李楊首先是跟著體能教練赫林呆在了健身房。
總決賽上,李楊體會到了詹姆斯力量的變態,也感受到了雙方力量方麵的差距,雖然知道這中間有身體天賦的影響,李楊也不追求要達到在力量上能夠和詹姆斯抗衡,但他還是希望自己在力量方麵能夠有所加強。
同時,體能的訓練也是夏天很重要的一個項目,這可以為後麵的一整個賽季打好基礎。
跟著赫林在健身房內訓練出一身大汗,在距離下午訓練結束還有最後一個小時結束時,李楊跟著福西爾學習控球和突破上籃。
控球和突破上籃這原本就是李楊的強項,李楊現在想要的就是將自己的強項變得更強,比如將帕克和吉諾比利教給自己的突破技術練純熟,比如更好的利用節奏而不是單純的靠速度來突破,再比如強化突破後進入內線上籃時手上的細膩活。
李楊在賽季中曾經有過一段時間是進行突破上籃的訓練,其中也有一項就是跳起後有身體幹擾時的上籃練習,現在李楊訓練的方向又稍稍的有些不同。
李楊在突破進去上籃的時,有意識的增加了空中的躲閃訓練,以及在沒有出手角度時通過拉杆等方式上籃的訓練,這是為了在場上會遭遇包夾而準備的,畢竟隨著李楊的能力提升以及對內線的殺傷力增加,他到時候麵對的將不會是一個人的防守。
晚上,馬刺的幾個教練組成員沒有來,李楊和倫納德則是繼教的泡在了訓練館內,兩人進行投籃比賽,在訓練中增加點樂趣,在之後又開始進行一對一的攻防訓練,這一整天就算過去了。
而接下來的時間裏,李楊和倫納德幾乎每天都是重複著這樣的訓練,再往後,丹尼-格林也加入了進來。
在訓練中,三人互相吸取對方身上的優點,也能夠互相感受到對方的進步,這讓他們的動力越發的充足,
日複一日的訓練,馬刺的教練組對於幾個人的進步也看在眼裏,並且反饋給了波波維奇和rc布福德,讓兩個馬刺的管理者異常的欣喜,在gdp又老了一歲的情況下,這三名年輕球員的進步,對於新賽季的馬刺,絕對會有巨大的幫助。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