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植要造鐵甲艦。
在原先的曆史上,鐵甲艦活躍於十九世紀下半葉,是西方殖民者極盛時代的主力戰船。這種戰船出現後立即就改變了海洋上的戰爭方式。
西方第一次投入實戰的鐵甲艦是一八五五年法俄戰爭中法軍使用的,當時法軍在第聶伯河的入口處將三艘名為“浮動炮台”的鐵甲艦投入戰鬥。這些鐵甲艦外部覆蓋著四厘米厚的鋼板,俄軍的火炮無法造成有效殺傷法軍軍艦,最終法軍獲得大勝。
鐵甲艦的輝煌戰績很快引起了英國的仿效,其後英國立即投入建造了勇士級鐵甲艦,於一八六零年建成。英國從此也擁有了自己的鐵甲艦,有力地阻止了法國挑戰英國海洋霸權的企圖。
此後幾年,美國、俄國等西方列強紛紛開建鐵甲艦。
原先的木質戰船在鐵甲艦麵前都是紙糊一般脆弱。問世不過幾十年,鐵甲艦就完全統治了當時的海洋。直到冶金技術繼續發展,全鋼鐵船殼的戰艦出現,鐵甲艦才漸漸淡出曆史舞台。
當然,鐵甲艦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更前麵。據記載,宋朝中國就出現過用鐵皮加固船殼的木船。而在實戰中被證明的鐵甲船,則有十六世紀日本大軍閥織田信長的鐵甲船。
當時在日本的統一戰爭中,織田信長為了幫助艦隊防火,製造了七艘鐵甲船。這種船隻長三十二米,寬十一米,鐵甲厚三厘米,在當時的日本算得上是鋼鐵巨艦,最後幫助織田信長在木津川口海戰中打敗了人數更多的敵人。
但是,織田信長的鐵甲船算不上真正的鐵甲艦,很快就被廢棄。這種鐵甲船最大的問題在於笨重,過於沉重無法遠航。所以織田信長的鐵甲艦打了一仗後就銷聲匿跡,即便是在大明也無人知曉。
但是大明和日本不同,大明有悠久的海貿傳統,造船技術遠勝於日本。大明造出的海船更結實輕便,比如李植的尖頭大船載貨量就遠超過兩百噸。即便裝上兩百噸的鐵甲後依舊能遠航深海。
更為關鍵的是李植有蒸汽機。蒸汽機澎湃的動力讓鐵甲艦不再笨重,能夠追上使用風帆的木船。有了蒸汽機,李植就能造出真正的鐵甲艦。
李植朝王老大點了點頭,說道:“王老大,我們要做的就是鐵甲艦。木船殼外麵包鐵甲不但可行,而且十分實用。這種新式船舶就在你的五千料大船基礎上改造,在木殼外麵包裹三厘米的鐵板。”
聽到李植的話,呂虎和高立功都是眼睛一亮。雖然眾人從沒有聽說過外麵包鐵甲的船舶,但是李植的手下都是聰明人,完全可以想象鐵甲艦的樣子。
如果五千料的大型尖頭船外麵包了一層鐵甲,就完全不怕鄭芝龍的火船了。三厘米厚的鐵甲,鄭芝龍小船的鉤子沒法撞穿,也就沒法勾住大船燃燒。就算那些火船想別的辦法在鐵甲艦旁邊燒船,鐵甲艦有三厘米厚的鐵甲保護,火船也無法輕易燒著船殼。
而且有鐵甲的保護,鄭芝龍大船上的火炮也無法擊穿船殼。這樣的鐵甲艦,毫無疑問是十分強大的。
李植麾下的官員們眼睛發亮,看向李植的目光又多了幾分敬畏——津國公肚子裏的點子還真是多,每一個都十分實用。
呂虎想了想,說道:“國公爺,這鐵甲好是好,以我們的技術完全可以造出來。就是這一艘船要耗多少鐵?這造價要多少?”
李植算了算,說道:“如果船底不包鋼甲的話,恐怕一艘五千料的大船需要四十多萬斤鋼。按天津一分三厘一斤的鐵價,這就是五千多兩銀子。”
頓了頓,李植說道:“雖然五千多兩銀子不是個小數字。但是我們造一艘船要二萬多兩銀子,增加五千兩成本的裝甲成本還是可以接受的。”
其實李植是想用鋼來製作鐵甲艦的裝甲的。如果使用鋼材,甚至用李植產的高質量坩堝鋼來製作裝甲,那樣一來,鄭芝龍的紅夷大炮恐怕是完全打不穿李植的船舶裝甲了。
但是大明的鋼材價格實在太高,即便是用李植自己生產的坩堝鋼,成本都要五分銀子一斤。如果使用坩堝鋼武裝鐵甲船,一艘船光裝甲的成本就要二萬多兩銀子。換句話說,用高質量坩堝鋼做一艘鐵甲艦的成本,幾乎可以用來製造兩艘普通鐵甲艦。
即便是用普通鐵料做艦船的裝甲,鄭芝龍的火船也燒不動。在這樣的情況下,兩艘戰船的作用,無論如何還是強於一艘的。
如果以後李植開發出更廉價的鋼材,那時候再用鋼材武裝鐵甲艦不遲。
眾人聽到李植的分析,都在琢磨著這鐵甲艦的實際戰鬥力,一個個滿臉的期待。
李植又說道:“這個鐵甲艦要加強戰艦的船首結構。我們要在船首安裝尖銳的撞角。”
呂虎眼睛又是一亮,趕緊問道:“國公爺,這又是為何?”
李植笑了笑,說道:“我們到時候在一艘鐵甲艦上安裝兩台大型蒸汽機,料想行駛速度比風帆木船快得多。我們的鐵甲艦一身鐵甲堅固得很,高速衝過去,鄭家的小木船哪裏承受得住?”
高立功聽到李植的話,哈哈大笑。他是個豪俠一般的人,從青年時代起就四海闖蕩,素來喜歡新奇的事物。聽到李植設計出這麽精妙的新式戰艦,他感到自己的見識又增長了,十分的滿足。
這跟著津國公做事情,就是前途無量。
呂虎是個縝密的性子,想的事情卻比較多,沉吟說道:“國公爺的設計確實精妙,不過我們的船身兩側有兩個大明輪。這明輪是木頭做的,很容易摧毀。若是幾十艘小火船衝上來燒我們的明輪,恐怕很難不被他們燒到。”
“明輪一被燒掉,我們的大船就無法動彈了。”
“明輪確實是一個問題。”
李植點了點頭,說道:“為了打贏鄭芝龍,是時候淘汰明輪,做出船用螺旋槳了。”
在原先的曆史上,鐵甲艦活躍於十九世紀下半葉,是西方殖民者極盛時代的主力戰船。這種戰船出現後立即就改變了海洋上的戰爭方式。
西方第一次投入實戰的鐵甲艦是一八五五年法俄戰爭中法軍使用的,當時法軍在第聶伯河的入口處將三艘名為“浮動炮台”的鐵甲艦投入戰鬥。這些鐵甲艦外部覆蓋著四厘米厚的鋼板,俄軍的火炮無法造成有效殺傷法軍軍艦,最終法軍獲得大勝。
鐵甲艦的輝煌戰績很快引起了英國的仿效,其後英國立即投入建造了勇士級鐵甲艦,於一八六零年建成。英國從此也擁有了自己的鐵甲艦,有力地阻止了法國挑戰英國海洋霸權的企圖。
此後幾年,美國、俄國等西方列強紛紛開建鐵甲艦。
原先的木質戰船在鐵甲艦麵前都是紙糊一般脆弱。問世不過幾十年,鐵甲艦就完全統治了當時的海洋。直到冶金技術繼續發展,全鋼鐵船殼的戰艦出現,鐵甲艦才漸漸淡出曆史舞台。
當然,鐵甲艦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更前麵。據記載,宋朝中國就出現過用鐵皮加固船殼的木船。而在實戰中被證明的鐵甲船,則有十六世紀日本大軍閥織田信長的鐵甲船。
當時在日本的統一戰爭中,織田信長為了幫助艦隊防火,製造了七艘鐵甲船。這種船隻長三十二米,寬十一米,鐵甲厚三厘米,在當時的日本算得上是鋼鐵巨艦,最後幫助織田信長在木津川口海戰中打敗了人數更多的敵人。
但是,織田信長的鐵甲船算不上真正的鐵甲艦,很快就被廢棄。這種鐵甲船最大的問題在於笨重,過於沉重無法遠航。所以織田信長的鐵甲艦打了一仗後就銷聲匿跡,即便是在大明也無人知曉。
但是大明和日本不同,大明有悠久的海貿傳統,造船技術遠勝於日本。大明造出的海船更結實輕便,比如李植的尖頭大船載貨量就遠超過兩百噸。即便裝上兩百噸的鐵甲後依舊能遠航深海。
更為關鍵的是李植有蒸汽機。蒸汽機澎湃的動力讓鐵甲艦不再笨重,能夠追上使用風帆的木船。有了蒸汽機,李植就能造出真正的鐵甲艦。
李植朝王老大點了點頭,說道:“王老大,我們要做的就是鐵甲艦。木船殼外麵包鐵甲不但可行,而且十分實用。這種新式船舶就在你的五千料大船基礎上改造,在木殼外麵包裹三厘米的鐵板。”
聽到李植的話,呂虎和高立功都是眼睛一亮。雖然眾人從沒有聽說過外麵包鐵甲的船舶,但是李植的手下都是聰明人,完全可以想象鐵甲艦的樣子。
如果五千料的大型尖頭船外麵包了一層鐵甲,就完全不怕鄭芝龍的火船了。三厘米厚的鐵甲,鄭芝龍小船的鉤子沒法撞穿,也就沒法勾住大船燃燒。就算那些火船想別的辦法在鐵甲艦旁邊燒船,鐵甲艦有三厘米厚的鐵甲保護,火船也無法輕易燒著船殼。
而且有鐵甲的保護,鄭芝龍大船上的火炮也無法擊穿船殼。這樣的鐵甲艦,毫無疑問是十分強大的。
李植麾下的官員們眼睛發亮,看向李植的目光又多了幾分敬畏——津國公肚子裏的點子還真是多,每一個都十分實用。
呂虎想了想,說道:“國公爺,這鐵甲好是好,以我們的技術完全可以造出來。就是這一艘船要耗多少鐵?這造價要多少?”
李植算了算,說道:“如果船底不包鋼甲的話,恐怕一艘五千料的大船需要四十多萬斤鋼。按天津一分三厘一斤的鐵價,這就是五千多兩銀子。”
頓了頓,李植說道:“雖然五千多兩銀子不是個小數字。但是我們造一艘船要二萬多兩銀子,增加五千兩成本的裝甲成本還是可以接受的。”
其實李植是想用鋼來製作鐵甲艦的裝甲的。如果使用鋼材,甚至用李植產的高質量坩堝鋼來製作裝甲,那樣一來,鄭芝龍的紅夷大炮恐怕是完全打不穿李植的船舶裝甲了。
但是大明的鋼材價格實在太高,即便是用李植自己生產的坩堝鋼,成本都要五分銀子一斤。如果使用坩堝鋼武裝鐵甲船,一艘船光裝甲的成本就要二萬多兩銀子。換句話說,用高質量坩堝鋼做一艘鐵甲艦的成本,幾乎可以用來製造兩艘普通鐵甲艦。
即便是用普通鐵料做艦船的裝甲,鄭芝龍的火船也燒不動。在這樣的情況下,兩艘戰船的作用,無論如何還是強於一艘的。
如果以後李植開發出更廉價的鋼材,那時候再用鋼材武裝鐵甲艦不遲。
眾人聽到李植的分析,都在琢磨著這鐵甲艦的實際戰鬥力,一個個滿臉的期待。
李植又說道:“這個鐵甲艦要加強戰艦的船首結構。我們要在船首安裝尖銳的撞角。”
呂虎眼睛又是一亮,趕緊問道:“國公爺,這又是為何?”
李植笑了笑,說道:“我們到時候在一艘鐵甲艦上安裝兩台大型蒸汽機,料想行駛速度比風帆木船快得多。我們的鐵甲艦一身鐵甲堅固得很,高速衝過去,鄭家的小木船哪裏承受得住?”
高立功聽到李植的話,哈哈大笑。他是個豪俠一般的人,從青年時代起就四海闖蕩,素來喜歡新奇的事物。聽到李植設計出這麽精妙的新式戰艦,他感到自己的見識又增長了,十分的滿足。
這跟著津國公做事情,就是前途無量。
呂虎是個縝密的性子,想的事情卻比較多,沉吟說道:“國公爺的設計確實精妙,不過我們的船身兩側有兩個大明輪。這明輪是木頭做的,很容易摧毀。若是幾十艘小火船衝上來燒我們的明輪,恐怕很難不被他們燒到。”
“明輪一被燒掉,我們的大船就無法動彈了。”
“明輪確實是一個問題。”
李植點了點頭,說道:“為了打贏鄭芝龍,是時候淘汰明輪,做出船用螺旋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