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天氣已經很溫暖了,明媚的陽光灑在天津的平野上,讓收割完冬小麥的麥田顯得黃燦燦的。
李植帶著幾個下屬站在遠郊的一個打靶場上,試驗兵工廠新生產出來的後膛步槍。
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兵工廠的技術人員已經完全掌握了夏普斯1859式後裝步槍的結構。唯一的問題是這種步槍對生產精度要求實在太高,完全需要19世紀中後期的機械加工精度才行,否則不斷打開和關閉的槍支閉鎖機構就會漏氣。
目前來說,範家莊最先進的機床也隻能把加工精度控製在五分之一毫米——這比以前已經又進了一步了。但想生產出合格的閉鎖結構,起碼要把加工精度控製到十分之一毫米。
不過在任何時代,高超的手工匠人總是走在機器的前麵。雖然機器尚不能達到精度要求,但是李植的工匠們卻能夠通過手工打磨實現要求。
最後兵工廠使用了妥協的生產方式:一般的工件使用機床量產,而精度要求最高的部件使用手工磨製。這樣的生產速度雖然不能和大規模機械生產相比,但是也相當可觀。
利用半機械半手工研磨,第一批夏普斯1859式後裝步槍誕生了。
製造出步槍的匠人們對李植的天才設計驚為天人,他們實在不明白為什麽李植能空手畫出這麽複雜的步槍結構。李植沒有給步槍命名,工匠們就把這種步槍命名為“津王式步槍”,簡稱津王式。
當然,這種步槍需要使用雷酸汞作為底火。幸運的是這個月化工實驗室終於掌握了安全製備雷酸汞的辦法——雖然雷酸汞多次爆炸,但是沒有一名試驗工匠被炸掉手指,所有的試驗工匠都在身體完整的前提下得到了五十兩獎金。
有了雷酸汞做底火,津王式步槍就有了施展的前提。
吉林巡撫,範家莊大總管李道拍了拍其中一把步槍,和李植說道:“王爺,如今我們一天能生產二十把這種步槍。一年就是七千把。”頓了頓,李道說道:“後續我們的機床還會不斷改進,再給我們一點時間,大規模機械量產也沒有問題。”
李植點頭說道:“一年若能有七千把,也是不小的數量。”
後裝步槍是步槍發展史上的一個飛躍,而夏普斯1859型步槍則是這個飛躍的裏程碑之一。
這種後裝步槍的射擊原理說起來也簡單:原先的燧發火帽改由一個使用底火的火帽代替。而米尼步槍的發射藥和子彈全部被一個紙殼子彈代替。紙殼子彈後部有無煙火藥,射擊時候打開步槍的槍管尾部,把紙殼子彈裝進去。
使用步槍的人摁下步槍扳機時候,擊鐵敲打底火,底火中的雷酸汞爆炸,將火焰從傳氣孔中傳到槍膛裏去。與此同時槍機在槍膛中切割紙殼子彈尾部,將紙殼切破,露出紙殼中的火藥。這些火藥被底火的火焰引燃,在槍膛內爆炸,將子彈射出去。
不過這樣看似簡單的原理,實現起來卻極為複雜。整把步槍由七十個部件組成,算得上是這個時代最尖端的產品。
這樣尖端的產品,即便隻有幾千把,也足以改變戰場的生態。
李植打開槍機,仔細看了看槍匠們的手工傑作。
槍機基本上由三個部分組成:閉鎖塊、閉氣圈、聯結插銷。
最關鍵的閉鎖塊由兩部分組成:傳火孔和鎖氣環。傳火孔外圍有一塊環狀凹槽鋼塊,這個鋼塊的升降依賴扳機護圈帶動的鉸鏈結構。鎖氣環與閉鎖塊凹槽對應,鑲著一個通透的整體式的反斜麵塊。
鎖氣環頂部的半月形邊緣有一定角度,與槍膛後端麵形成剪刀式的結構,所以它既能閉氣,又能切開紙殼彈的尾部。
發射的時候,閉鎖塊上的堵片與槍膛尾部的端麵貼合,平常時候貼合處並不是完全緊壓的。而在發射的時候,火藥爆炸在槍管內形成膛壓,壓力會作用在反斜麵上,堵片會前移與槍膛尾部的端麵緊密貼合。
李植仔細看著槍匠的手工產品,看到部件上有很多工具加工產生的痕跡,讓整個閉鎖結構看上去有些粗糙。但是對於一把步槍來說,美輪美奐的外表不是必須的。關鍵的問題在於不斷的裝彈和射擊之間,這種步槍要能不漏氣。
李植舉起步槍,準備試射一發。
站在旁邊的李老四愣了愣,製止了李植的裝彈動作,說道:“東家萬金之軀,豈能以身犯險?這槍若是漏氣了會傷人的,王爺不能試射,讓屬下來吧!”
旁邊的李道和鍾峰都趕緊行禮說道:“李老四所言有理,李道願為王爺試射!”
“鍾峰願為王爺打上幾發。”
李植想了想,笑道:“那就由李老四來試射。”
李老四接過了步槍,向旁邊的槍匠谘詢了幾句,就開始裝彈了。
裝彈的第一步是上底火,將半圓形的底火裝進底火池中。然後拉動槍栓打開槍機,從彈藥袋中取出紙殼子彈裝進去。然後關閉槍機,關閉槍栓。
隻用了五秒鍾,李老四就裝好了一發子彈,瞄準了二百米外的人形靶子。
“啪”一聲脆響,津王式步槍射擊了。槍機的尾部噴出大量的火焰和煙霧,差點燒到了李老四的眉毛。
兩百米外的靶子應聲而倒。
李老四不等親兵上去檢查靶子,又再次裝彈,瞄準了另外一個靶子。這一次,李老四腦袋往後靠了一點,避免被強機上噴出來的火焰燒到。
再次射擊,第二個靶子再倒。
再瞄準第三個靶子,射擊,再次命中。
李老四放下步槍,說道:“精度還可以,就是這槍機上漏出來的煙火也太大了點,差點燒了我一臉。”
旁邊的幾個槍匠慌張地說道:“回總兵大人,我們已經盡全力了。以後我們還會想辦法改進的。”
李植笑了笑,接過李老四的步槍,看了看。
“好,射速和精度不錯,漏氣的問題繼續想辦法。現在就一邊改進一邊生產吧,爭取第一年生產出七千把出來裝備部隊。”
李植帶著幾個下屬站在遠郊的一個打靶場上,試驗兵工廠新生產出來的後膛步槍。
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兵工廠的技術人員已經完全掌握了夏普斯1859式後裝步槍的結構。唯一的問題是這種步槍對生產精度要求實在太高,完全需要19世紀中後期的機械加工精度才行,否則不斷打開和關閉的槍支閉鎖機構就會漏氣。
目前來說,範家莊最先進的機床也隻能把加工精度控製在五分之一毫米——這比以前已經又進了一步了。但想生產出合格的閉鎖結構,起碼要把加工精度控製到十分之一毫米。
不過在任何時代,高超的手工匠人總是走在機器的前麵。雖然機器尚不能達到精度要求,但是李植的工匠們卻能夠通過手工打磨實現要求。
最後兵工廠使用了妥協的生產方式:一般的工件使用機床量產,而精度要求最高的部件使用手工磨製。這樣的生產速度雖然不能和大規模機械生產相比,但是也相當可觀。
利用半機械半手工研磨,第一批夏普斯1859式後裝步槍誕生了。
製造出步槍的匠人們對李植的天才設計驚為天人,他們實在不明白為什麽李植能空手畫出這麽複雜的步槍結構。李植沒有給步槍命名,工匠們就把這種步槍命名為“津王式步槍”,簡稱津王式。
當然,這種步槍需要使用雷酸汞作為底火。幸運的是這個月化工實驗室終於掌握了安全製備雷酸汞的辦法——雖然雷酸汞多次爆炸,但是沒有一名試驗工匠被炸掉手指,所有的試驗工匠都在身體完整的前提下得到了五十兩獎金。
有了雷酸汞做底火,津王式步槍就有了施展的前提。
吉林巡撫,範家莊大總管李道拍了拍其中一把步槍,和李植說道:“王爺,如今我們一天能生產二十把這種步槍。一年就是七千把。”頓了頓,李道說道:“後續我們的機床還會不斷改進,再給我們一點時間,大規模機械量產也沒有問題。”
李植點頭說道:“一年若能有七千把,也是不小的數量。”
後裝步槍是步槍發展史上的一個飛躍,而夏普斯1859型步槍則是這個飛躍的裏程碑之一。
這種後裝步槍的射擊原理說起來也簡單:原先的燧發火帽改由一個使用底火的火帽代替。而米尼步槍的發射藥和子彈全部被一個紙殼子彈代替。紙殼子彈後部有無煙火藥,射擊時候打開步槍的槍管尾部,把紙殼子彈裝進去。
使用步槍的人摁下步槍扳機時候,擊鐵敲打底火,底火中的雷酸汞爆炸,將火焰從傳氣孔中傳到槍膛裏去。與此同時槍機在槍膛中切割紙殼子彈尾部,將紙殼切破,露出紙殼中的火藥。這些火藥被底火的火焰引燃,在槍膛內爆炸,將子彈射出去。
不過這樣看似簡單的原理,實現起來卻極為複雜。整把步槍由七十個部件組成,算得上是這個時代最尖端的產品。
這樣尖端的產品,即便隻有幾千把,也足以改變戰場的生態。
李植打開槍機,仔細看了看槍匠們的手工傑作。
槍機基本上由三個部分組成:閉鎖塊、閉氣圈、聯結插銷。
最關鍵的閉鎖塊由兩部分組成:傳火孔和鎖氣環。傳火孔外圍有一塊環狀凹槽鋼塊,這個鋼塊的升降依賴扳機護圈帶動的鉸鏈結構。鎖氣環與閉鎖塊凹槽對應,鑲著一個通透的整體式的反斜麵塊。
鎖氣環頂部的半月形邊緣有一定角度,與槍膛後端麵形成剪刀式的結構,所以它既能閉氣,又能切開紙殼彈的尾部。
發射的時候,閉鎖塊上的堵片與槍膛尾部的端麵貼合,平常時候貼合處並不是完全緊壓的。而在發射的時候,火藥爆炸在槍管內形成膛壓,壓力會作用在反斜麵上,堵片會前移與槍膛尾部的端麵緊密貼合。
李植仔細看著槍匠的手工產品,看到部件上有很多工具加工產生的痕跡,讓整個閉鎖結構看上去有些粗糙。但是對於一把步槍來說,美輪美奐的外表不是必須的。關鍵的問題在於不斷的裝彈和射擊之間,這種步槍要能不漏氣。
李植舉起步槍,準備試射一發。
站在旁邊的李老四愣了愣,製止了李植的裝彈動作,說道:“東家萬金之軀,豈能以身犯險?這槍若是漏氣了會傷人的,王爺不能試射,讓屬下來吧!”
旁邊的李道和鍾峰都趕緊行禮說道:“李老四所言有理,李道願為王爺試射!”
“鍾峰願為王爺打上幾發。”
李植想了想,笑道:“那就由李老四來試射。”
李老四接過了步槍,向旁邊的槍匠谘詢了幾句,就開始裝彈了。
裝彈的第一步是上底火,將半圓形的底火裝進底火池中。然後拉動槍栓打開槍機,從彈藥袋中取出紙殼子彈裝進去。然後關閉槍機,關閉槍栓。
隻用了五秒鍾,李老四就裝好了一發子彈,瞄準了二百米外的人形靶子。
“啪”一聲脆響,津王式步槍射擊了。槍機的尾部噴出大量的火焰和煙霧,差點燒到了李老四的眉毛。
兩百米外的靶子應聲而倒。
李老四不等親兵上去檢查靶子,又再次裝彈,瞄準了另外一個靶子。這一次,李老四腦袋往後靠了一點,避免被強機上噴出來的火焰燒到。
再次射擊,第二個靶子再倒。
再瞄準第三個靶子,射擊,再次命中。
李老四放下步槍,說道:“精度還可以,就是這槍機上漏出來的煙火也太大了點,差點燒了我一臉。”
旁邊的幾個槍匠慌張地說道:“回總兵大人,我們已經盡全力了。以後我們還會想辦法改進的。”
李植笑了笑,接過李老四的步槍,看了看。
“好,射速和精度不錯,漏氣的問題繼續想辦法。現在就一邊改進一邊生產吧,爭取第一年生產出七千把出來裝備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