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芒山上秋景正盛,漫山青綠紅黃的樹冠間錯雜陳,遠遠望去,絢爛奪目。風一吹,樹葉繽紛而落,藏在雜草樹叢中的野花的清香也溢了出來,讓人倍覺清爽。
一條狹長的小徑從樹林中蜿蜒而過,路麵上鋪滿了落葉,滿目青黃的樹葉中印著幾點嫣紅,斑斑駁駁,扭扭曲曲,直蔓延到樹林深處。
空寂的林子裏突然飛起幾隻麻雀,數道黑影從叢林中掠過,悄無聲息地落在血跡邊,停頓片刻,其中一人朝其餘幾人點頭示意,隨後縱身而起,飛快地沒入樹林中不見了蹤影。
不過幾個呼吸的功夫,先前離開的青衣人便折了回來,同身旁的人交換了一個眼色,隨後迅速往山上掠去。
臨近山頂的觀景台上,一個身量頎長的錦衣少年束手站在斷崖邊上,居高臨下,迎風而立,麵目在光影中看不真切,身上卻隱隱透著股逼人的銳氣。
幾道黑影遠遠落在觀景台外,當中一人上前回道:“爺,是陸家的車隊,大多都是女眷。動手的應該是芒山上那群流寇,下手極幹脆,一個活口都沒留!小的又沿路查探了一遍,在山腰處找到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婦人和六七歲大的一個小姑娘。看情形是母女倆落了單,那婦人抱著孩子跳了崖,大人直接摔死了,那小姑娘身上看著倒沒幾處摔傷,但也探不出呼吸了,不過身子還是熱的,應該是剛死——”
“什麽剛死?”青衣小廝正說話間,一白衣少年沿著山路奔下來,一邊喘氣兒一邊拿扇子撥開青衣小廝,擠上觀景台,瞄著錦衣少年的臉色,眼眸微動,卻轉身點著青衣小廝訓道,“身子是熱的,那就是還沒死!你趕緊再去看看,說不定還能救人家小姑娘一命。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兒,沒準兒能幫了你們爺的大忙!快去快去!”
青衣小廝眨著眼睛茫然又恭敬地聽著少年的訓話,餘光卻瞄著自家主子,腳下半步都沒挪。
直到站在崖邊的少年似有似無地點了點頭,青衣小廝才暗自舒了口氣,朝觀景台上的兩位爺行了一禮,帶著人悄無聲息地往山腰處去了。
“哎,你說你這是什麽運氣?”幾個小廝進了樹林,白衣少年才笑著搖開扇子,挑眉看著站在觀景台邊的人,玩笑般打趣道,“上山賞個景都能遇到這殺人越貨的事兒!聽這情形,這被劫了的十有*是黔南知府陸承輝家裏的女眷了……也難怪,陸承輝一來就斷了人家的財路,兔子急了都會咬人,更何況是這些亡命之徒?沈家又是江南巨富,那位沈夫人帶著女兒往芒山上走,可不就是自個兒往人家套裏鑽嗎——不過既然遇見了,咱們也不好袖手旁觀不是——哎,你往哪兒去?”
白衣少年說著,眼前突然一晃,隻覺得臉上一陣風吹過,還沒回過神來,便見先前站在崖邊的人已經越過自己往山下而去,忙追著跟了上去。
山腰處的樹林裏,青衣小廝擰著眉頭吸了口氣,跟身前的同伴麵麵相覷,餘光撇著暈死在地上的小姑娘,一時竟有些發蒙——他們這群人目力耳力都比常人敏銳,斷不會探錯……可先前明明呼吸跟脈搏都沒了的人,怎麽一轉眼又有氣兒了?難不成自個兒先前腦子犯暈了?真是撞了邪了!
不過,看爺那臉色,興許這小姑娘真有用……青衣小廝正想著,卻見對麵的同伴不動聲色地眨了眨眼睛,同時往地上努了努嘴,餘光瞄著從山上下來的人影,壓低了聲音,遲疑著建議道:“要不,先抱過去給爺看看?”
青衣小廝氣息滯了滯,瞪著眼睛呼了口氣,為難地看著地上的人,這……要怎麽抱?男女授受不親……就算是個小姑娘,可,他也沒抱過不是……哎,算了算了,還是拎起來幹脆!
誰知剛俯身下去,手還沒碰到人,青衣小廝的動作就猛地頓住了——先前奄奄一息已經一腳踏進地府門檻的小姑娘不知何時睜開了眼睛,此刻正一動不動地盯著自己,黑澄澄的眸子裏倒映著一張錯愕又驚奇的臉。
青衣小廝被這清澈得近乎晃眼的目光看得沒由來地一陣心驚肉跳,屏著呼吸愣了一瞬,隨後猛地反應過來,謔地一下跳起來,一麵往後退一麵壓低了聲音回頭朝身旁的人比劃著:“她——”瞄著從林子裏走出來的人,青衣小廝又咕嚕一聲咽了口口水,鎮定道,“爺,她醒了!”
剛從山頂處奔下來的白衣少年耳尖,一聽這話便急忙扒開幾個小廝擠過來,撥開青衣小廝,盯著慢慢從地上掙紮著爬起來的小姑娘,嘖嘖嘖地歎個不停:“我就說,這人必定沒死!看看,讓爺給說中了不是?要不是爺多一句話,這丫頭隻怕就得在這荒郊野嶺露死了——”話到中途卻突然哎了一聲,眼裏多了絲驚喜跟讚歎,嘴裏的話也跟著轉了個彎兒,“這小丫頭眼睛生得倒是極好!”
頓了頓,見小姑娘狼狽地癱坐在地上,仰著頭目不眨睛地盯著自己,從頭到尾都是一臉呆愣茫然的模樣,白衣少年的聲音頓時滯了滯,意興闌珊地晃了晃扇子,“哎,可惜了,遇上這樣的事兒,沒死也多半被嚇傻了……”
直到那渾身沾滿了泥土草屑的小丫頭被扇子晃得不自覺地往後躲了躲,少年才掩飾般咳了一聲,收攏扇子,俯身蹲下去,綻放出滿臉燦爛的笑意:“小丫頭別怕,我們——”
誰知一句話還沒說完,便被身後的人毫不客氣地打斷了:“送去隴西府!”
白衣少年被身後之人掃了一眼,頓覺無趣,張了張口,到底還是把後頭半句話給咽回去了,盯著小姑娘仔仔細細又看了一遍,方慢騰騰地直起身子,拿扇子點著幾個青衣小廝冷哼道:“沒聽見你們爺那話?趕緊把這小丫頭給吳守業送過去!”說完又轉身點著身後的幾個長隨,指著呆愣著坐在地上的小丫頭,一通胡亂指揮,“還愣著幹什麽?去山下把爺的馬車趕過來!”
幾個長隨哭笑不得卻又無可奈何,忙答應著,往山下去駕了馬車上來。
隨車的婆子小心翼翼地抱著小姑娘上了車,同先前的青衣小廝一道,駕著馬車飛快地往隴西府去了。
芒山東麵,臨近隴西府府城的一處涼亭裏,一個四十歲上下、麵目溫和儒雅的中年男子正慢條斯理地煮著茶。
穿著青衣的家丁躬身站著男子右側,恭恭敬敬地將手裏的盒子呈上去,垂首屏氣,聲音平穩地回著話:“……撤得還算及時,沒留下什麽把柄。小的已經派人在芒山東麵候著了,隻是洛家的人這會兒也在,小的不敢擅作主張,特來請爺示下。”
中年男子麵上帶著幾分笑意,似有似無地嗯了一聲,隨手將紫檀木盒子擱在石桌上,提起茶壺不緊不慢地倒了杯熱茶,執起茶杯輕輕晃動著,半晌,才漫不經心地笑道:“幾個流寇罷了,驟然見了那麽多錢財,難免心生貪念。若是一時分贓不均,自相殘殺,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
回話的家丁目光微閃,低低地應了一聲,行禮退出涼亭,轉身沒入了樹林。
慶和十九年,剛經曆了一場秋汛的東南五府被芒山上那場匪夷所思的命案再次攪得人心惶惶,動亂不安——黔南知府陸承輝府上女眷駕車途經芒山時遭遇流寇洗劫,婦孺奴仆三十餘人盡皆亡命,隻其女僥幸得救。
陸承輝俱淚上書,自謂為夫為父尚不能盡其責,更何論治一府之地,雖戰戰兢兢竭其所能,然終有負聖托,故自請辭官歸鄉教養幼女。隴西知府吳守業的請罪折子幾乎也在同一時間被送進了宮門。
數日後,承平帝駁了陸承輝的辭官折子,令吳守業徹查此案。
吳守業接了這從天而降的大命案,實在是有苦說不出,卻又不得不作為,隻能硬著頭皮查。查來查去,倒也有點眉目,原本循著點兒蛛絲馬跡準備去拿人了,誰知道那群盜寇窩裏鬥,自個兒互捅刀子,剩下兩個活著的還沒等官兵找到,就慌不擇路抱著幾箱首飾銀錢從山上滾下去摔死了。
案子到這兒也勉強算了結了。可誰也沒料到,不過半個月的功夫,東南五府便盜匪橫行、劫案頻發,各地民亂四起、械鬥不斷,死傷無數。
吳守業愁得滿嘴起泡,隻得央了幾位同僚一道,商量著擬了道折子,八百裏飛書上報朝廷,提請朝廷調黔南守軍到東南五府鎮壓民亂、追索盜匪流寇。
朝廷的決議剛送到吳守業手上,南越眾部叛亂率軍直逼東南邊境的消息又傳到了隴西府。
吳守業急得頭發都白了一半,連夜求到平南王府上,在王府門前扯著平南王世子的袖子,老淚縱橫,苦求平南王世子出麵平定叛軍,卻被世子爺輕描淡寫的一句“聖上有令,南翼軍退守芒山以東。擅離駐軍之地名不正言不順,恐朝廷怪罪”給打發了。
內有民亂,外有叛變,這一波接一波的禍事直讓吳守業哭得涕泗橫流,心生絕意,就地寫了請罪血書,讓人快馬加鞭送入朝廷。
五日後,聖旨下發,除平南王世子衛掣為兵馬大元帥,率軍鎮壓南越諸部叛亂,著黔南守軍主將秦長庸領兵聽命,東南五府協力平叛。
直到慶和二十年開春,這場動亂才逐漸平息。芒山以南各府各路重歸太平,山上那場驚天慘案也日漸被人淡忘。
一條狹長的小徑從樹林中蜿蜒而過,路麵上鋪滿了落葉,滿目青黃的樹葉中印著幾點嫣紅,斑斑駁駁,扭扭曲曲,直蔓延到樹林深處。
空寂的林子裏突然飛起幾隻麻雀,數道黑影從叢林中掠過,悄無聲息地落在血跡邊,停頓片刻,其中一人朝其餘幾人點頭示意,隨後縱身而起,飛快地沒入樹林中不見了蹤影。
不過幾個呼吸的功夫,先前離開的青衣人便折了回來,同身旁的人交換了一個眼色,隨後迅速往山上掠去。
臨近山頂的觀景台上,一個身量頎長的錦衣少年束手站在斷崖邊上,居高臨下,迎風而立,麵目在光影中看不真切,身上卻隱隱透著股逼人的銳氣。
幾道黑影遠遠落在觀景台外,當中一人上前回道:“爺,是陸家的車隊,大多都是女眷。動手的應該是芒山上那群流寇,下手極幹脆,一個活口都沒留!小的又沿路查探了一遍,在山腰處找到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婦人和六七歲大的一個小姑娘。看情形是母女倆落了單,那婦人抱著孩子跳了崖,大人直接摔死了,那小姑娘身上看著倒沒幾處摔傷,但也探不出呼吸了,不過身子還是熱的,應該是剛死——”
“什麽剛死?”青衣小廝正說話間,一白衣少年沿著山路奔下來,一邊喘氣兒一邊拿扇子撥開青衣小廝,擠上觀景台,瞄著錦衣少年的臉色,眼眸微動,卻轉身點著青衣小廝訓道,“身子是熱的,那就是還沒死!你趕緊再去看看,說不定還能救人家小姑娘一命。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兒,沒準兒能幫了你們爺的大忙!快去快去!”
青衣小廝眨著眼睛茫然又恭敬地聽著少年的訓話,餘光卻瞄著自家主子,腳下半步都沒挪。
直到站在崖邊的少年似有似無地點了點頭,青衣小廝才暗自舒了口氣,朝觀景台上的兩位爺行了一禮,帶著人悄無聲息地往山腰處去了。
“哎,你說你這是什麽運氣?”幾個小廝進了樹林,白衣少年才笑著搖開扇子,挑眉看著站在觀景台邊的人,玩笑般打趣道,“上山賞個景都能遇到這殺人越貨的事兒!聽這情形,這被劫了的十有*是黔南知府陸承輝家裏的女眷了……也難怪,陸承輝一來就斷了人家的財路,兔子急了都會咬人,更何況是這些亡命之徒?沈家又是江南巨富,那位沈夫人帶著女兒往芒山上走,可不就是自個兒往人家套裏鑽嗎——不過既然遇見了,咱們也不好袖手旁觀不是——哎,你往哪兒去?”
白衣少年說著,眼前突然一晃,隻覺得臉上一陣風吹過,還沒回過神來,便見先前站在崖邊的人已經越過自己往山下而去,忙追著跟了上去。
山腰處的樹林裏,青衣小廝擰著眉頭吸了口氣,跟身前的同伴麵麵相覷,餘光撇著暈死在地上的小姑娘,一時竟有些發蒙——他們這群人目力耳力都比常人敏銳,斷不會探錯……可先前明明呼吸跟脈搏都沒了的人,怎麽一轉眼又有氣兒了?難不成自個兒先前腦子犯暈了?真是撞了邪了!
不過,看爺那臉色,興許這小姑娘真有用……青衣小廝正想著,卻見對麵的同伴不動聲色地眨了眨眼睛,同時往地上努了努嘴,餘光瞄著從山上下來的人影,壓低了聲音,遲疑著建議道:“要不,先抱過去給爺看看?”
青衣小廝氣息滯了滯,瞪著眼睛呼了口氣,為難地看著地上的人,這……要怎麽抱?男女授受不親……就算是個小姑娘,可,他也沒抱過不是……哎,算了算了,還是拎起來幹脆!
誰知剛俯身下去,手還沒碰到人,青衣小廝的動作就猛地頓住了——先前奄奄一息已經一腳踏進地府門檻的小姑娘不知何時睜開了眼睛,此刻正一動不動地盯著自己,黑澄澄的眸子裏倒映著一張錯愕又驚奇的臉。
青衣小廝被這清澈得近乎晃眼的目光看得沒由來地一陣心驚肉跳,屏著呼吸愣了一瞬,隨後猛地反應過來,謔地一下跳起來,一麵往後退一麵壓低了聲音回頭朝身旁的人比劃著:“她——”瞄著從林子裏走出來的人,青衣小廝又咕嚕一聲咽了口口水,鎮定道,“爺,她醒了!”
剛從山頂處奔下來的白衣少年耳尖,一聽這話便急忙扒開幾個小廝擠過來,撥開青衣小廝,盯著慢慢從地上掙紮著爬起來的小姑娘,嘖嘖嘖地歎個不停:“我就說,這人必定沒死!看看,讓爺給說中了不是?要不是爺多一句話,這丫頭隻怕就得在這荒郊野嶺露死了——”話到中途卻突然哎了一聲,眼裏多了絲驚喜跟讚歎,嘴裏的話也跟著轉了個彎兒,“這小丫頭眼睛生得倒是極好!”
頓了頓,見小姑娘狼狽地癱坐在地上,仰著頭目不眨睛地盯著自己,從頭到尾都是一臉呆愣茫然的模樣,白衣少年的聲音頓時滯了滯,意興闌珊地晃了晃扇子,“哎,可惜了,遇上這樣的事兒,沒死也多半被嚇傻了……”
直到那渾身沾滿了泥土草屑的小丫頭被扇子晃得不自覺地往後躲了躲,少年才掩飾般咳了一聲,收攏扇子,俯身蹲下去,綻放出滿臉燦爛的笑意:“小丫頭別怕,我們——”
誰知一句話還沒說完,便被身後的人毫不客氣地打斷了:“送去隴西府!”
白衣少年被身後之人掃了一眼,頓覺無趣,張了張口,到底還是把後頭半句話給咽回去了,盯著小姑娘仔仔細細又看了一遍,方慢騰騰地直起身子,拿扇子點著幾個青衣小廝冷哼道:“沒聽見你們爺那話?趕緊把這小丫頭給吳守業送過去!”說完又轉身點著身後的幾個長隨,指著呆愣著坐在地上的小丫頭,一通胡亂指揮,“還愣著幹什麽?去山下把爺的馬車趕過來!”
幾個長隨哭笑不得卻又無可奈何,忙答應著,往山下去駕了馬車上來。
隨車的婆子小心翼翼地抱著小姑娘上了車,同先前的青衣小廝一道,駕著馬車飛快地往隴西府去了。
芒山東麵,臨近隴西府府城的一處涼亭裏,一個四十歲上下、麵目溫和儒雅的中年男子正慢條斯理地煮著茶。
穿著青衣的家丁躬身站著男子右側,恭恭敬敬地將手裏的盒子呈上去,垂首屏氣,聲音平穩地回著話:“……撤得還算及時,沒留下什麽把柄。小的已經派人在芒山東麵候著了,隻是洛家的人這會兒也在,小的不敢擅作主張,特來請爺示下。”
中年男子麵上帶著幾分笑意,似有似無地嗯了一聲,隨手將紫檀木盒子擱在石桌上,提起茶壺不緊不慢地倒了杯熱茶,執起茶杯輕輕晃動著,半晌,才漫不經心地笑道:“幾個流寇罷了,驟然見了那麽多錢財,難免心生貪念。若是一時分贓不均,自相殘殺,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
回話的家丁目光微閃,低低地應了一聲,行禮退出涼亭,轉身沒入了樹林。
慶和十九年,剛經曆了一場秋汛的東南五府被芒山上那場匪夷所思的命案再次攪得人心惶惶,動亂不安——黔南知府陸承輝府上女眷駕車途經芒山時遭遇流寇洗劫,婦孺奴仆三十餘人盡皆亡命,隻其女僥幸得救。
陸承輝俱淚上書,自謂為夫為父尚不能盡其責,更何論治一府之地,雖戰戰兢兢竭其所能,然終有負聖托,故自請辭官歸鄉教養幼女。隴西知府吳守業的請罪折子幾乎也在同一時間被送進了宮門。
數日後,承平帝駁了陸承輝的辭官折子,令吳守業徹查此案。
吳守業接了這從天而降的大命案,實在是有苦說不出,卻又不得不作為,隻能硬著頭皮查。查來查去,倒也有點眉目,原本循著點兒蛛絲馬跡準備去拿人了,誰知道那群盜寇窩裏鬥,自個兒互捅刀子,剩下兩個活著的還沒等官兵找到,就慌不擇路抱著幾箱首飾銀錢從山上滾下去摔死了。
案子到這兒也勉強算了結了。可誰也沒料到,不過半個月的功夫,東南五府便盜匪橫行、劫案頻發,各地民亂四起、械鬥不斷,死傷無數。
吳守業愁得滿嘴起泡,隻得央了幾位同僚一道,商量著擬了道折子,八百裏飛書上報朝廷,提請朝廷調黔南守軍到東南五府鎮壓民亂、追索盜匪流寇。
朝廷的決議剛送到吳守業手上,南越眾部叛亂率軍直逼東南邊境的消息又傳到了隴西府。
吳守業急得頭發都白了一半,連夜求到平南王府上,在王府門前扯著平南王世子的袖子,老淚縱橫,苦求平南王世子出麵平定叛軍,卻被世子爺輕描淡寫的一句“聖上有令,南翼軍退守芒山以東。擅離駐軍之地名不正言不順,恐朝廷怪罪”給打發了。
內有民亂,外有叛變,這一波接一波的禍事直讓吳守業哭得涕泗橫流,心生絕意,就地寫了請罪血書,讓人快馬加鞭送入朝廷。
五日後,聖旨下發,除平南王世子衛掣為兵馬大元帥,率軍鎮壓南越諸部叛亂,著黔南守軍主將秦長庸領兵聽命,東南五府協力平叛。
直到慶和二十年開春,這場動亂才逐漸平息。芒山以南各府各路重歸太平,山上那場驚天慘案也日漸被人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