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收劍入鞘,臉色平靜如水道:“怎麽樣,現在你們無話可說了了吧。”
眾將領都沉默了,的確,如果是讓張俊前去刺殺,肯定是眾人中最有把握成功的。林倫平從未見過張俊使劍,沒想到這位年輕俊朗的斯文書生、平時總是親熱的稱呼自己為“恩公”的張俊,竟是如此深藏不露的高手,看來他的城府相當之深。
張俊似乎看透了林倫平的想法,向他露出狡黠的微笑,一副“大家彼此彼此”的樣子,讓林倫平看了當真哭笑不得。
黃龍等還在糾纏道:“大哥武功自是在我們之上,但我們也可以作為使者隨從或者副使前去太原,人多力量大,有個幫手總是好的。”
張俊笑道:“人多力量大?二弟,三弟,眾位兄弟的心意我領了,但現在絕不是講人多力量大的時候,人多反而會引起劉繼元的懷疑。何況,你們不知道,荊柯就是因為帶了秦武陽那個副使才壞事的麽?當然了,我並不是說你們就是那個壞事的秦武陽,但人多反而會礙手礙腳,沒有辦法完成大事。”
眾將領還要爭論,張俊當即擺手道:“都不要再說了,時間無多。現在,我以北伐軍最高統帥的身份命令你們,回各營地告訴士兵們,讓大家收拾好東西,準備撤離!”
“末將遵命!”軍令如山,所有的將領都隻能齊聲答應。
白雪皚皚,張俊走出營外,漫天飛雪,輕舞飛揚,雪片落在張俊剛剛換好的使者官服上,落在張俊白皙的臉上,顯得格外蒼涼悲傷。看著士兵們熄滅了爐灶,忙著回營地收拾兵器,收拾衣服,腳步匆匆,個個神色慌張,突然,有個士兵腳步踉蹌撞到了張俊身上,旁邊的護衛一把將士兵踹開,喝道:“大膽!竟敢衝撞元帥!”
那名士兵急忙跪倒在地,哀求道:“元帥饒命啊!元帥饒命啊!”護衛正想叫人把這名不知好歹的士兵拖下去,卻被張俊示意阻止了。張俊心裏驀地湧起一絲不祥的預感:“大軍隻是稍作撤離準備,但士兵們的匆忙慌張似乎已經預示了這次的刺殺將會失敗,宋軍的敗退將成為必然。但他還是決定要冒險一搏,因為這是他最後一次翻盤的機會。”
眾將領將張俊送到了離太原城隻有三十裏的地方,張俊吩咐道:“林倫平,你帶領大軍埋伏於此,日落之前,若看見我站在太原城門之上,則表示刺殺已經成功,你便率領大軍前來接應我。若是……日落之前我沒有出現在城樓上,那麽就說明刺殺失敗,你要記住,不用考慮其他,隻考慮南撤,能走多快就走多快!”
林倫平重重地點了點頭,聲音沙啞道:“末將定當完成元帥重托!”
張俊微微一笑,轉身躍上了白馬。
“大哥!你一定要平安歸來!”黃龍喊道,他忍住沒有哭出聲來,隻是眼淚已經奪眶而出。
眾將領都跪了下去,張俊忍不住轉身再望了他們一眼:黃龍、雷銅、楊英、洪興、潘帥、林倫平、李繼勳……這一張張熟悉的臉,願自己永遠將他們珍藏。
一位年輕憂鬱的少年騎著高大的駿馬,正朝著太原城的方向馳去,眾將領們留下的記憶是:一個孤獨、落寞的背影。不知為何,將領們忽然產生了一種感覺:這是個非常可憐的少年。
張俊的眼睛,不由得眺望向了遙遠的南方,恍惚間,出現了這樣一個畫麵:她清麗逼人,眉目如畫,溫柔地喊自己:“俊郎!”
他感覺自己臉龐濕漉漉的,伸手摸去,全是淚水。擦幹了淚水,他撫摸了下腰帶,七星寶劍柔韌性很強,已被他彎曲放進了腰帶裏,現在,隻有寶劍與他相依為命……
清脆的馬蹄聲在太原城門下停止了,城樓上站出一名將軍喝道:“站住!再敢往前一步我們就要放箭了!你是什麽人?”
“本官是大宋北伐軍統帥張俊,奉大宋皇帝之命,前來與貴國商討和談事宜!事情緊急,請將軍速速稟報貴國皇帝!”
城頭上的將軍大笑道:“你一個人來到我們城樓下就說自己是宋朝統帥?還妄圖想見我們皇上?簡直是做夢!給我放箭!”
“颼颼”風聲,箭如雨下,幸好張俊早就看出情況不妙,忙退到弓箭射程之外,否則當場就已經成了刺蝟。
張俊站在城門下卻是始終不肯走,那將軍見張俊如此苦等,似乎不像再說假話,萬一真是來和談的,延誤的後果他可擔當不起。
守城將軍連忙去請示他上頭,道:“楊將軍,城外有一人自稱是宋朝北伐軍統帥,要見皇上前來商討和談事宜。”
“有這事?”這名楊將軍身材矯健,充滿著陽剛之氣,正是楊四郎,他眉頭微皺道:“待我前去看看!”
楊四郎來到城頭,見城下之人正是那晚奇襲祁縣的首領,道:“請問閣下在宋軍中任何職?來太原有何貴幹?”
張俊見終於有人發話了,心裏大喜,把剛才的話又重複了一遍:“我乃大宋北伐軍統帥張俊,奉大宋皇帝之命,前來與貴國和談!”
城門打開了,張俊被安排在了驛館中,外麵守衛士兵來回穿梭,警備森嚴。楊四郎已把宋軍統帥前來和談的事情稟告了父親劉繼業,劉繼業現在掌握著太原城內的所有兵馬,擔負起拱衛京畿的重責,但對於兩國和談大事,他也不敢擅做主張,為穩妥起見,他叫楊四郎先招待好張俊,而自己則進宮覲見劉繼元。
張俊等於是被囚禁在了驛館內,他被下令不得離開自己的房間半步。楊四郎向負責看守的士兵說清楚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馬上被允許進驛館去了。但他卻沒有立刻進去張俊的房間,而是站在門外從窗戶中觀察裏麵情形。
這次是在比較近處的情況下觀察張俊,看得比較清晰,楊四郎不由的心中讚賞道:“好厲害的角色,這麽年輕就當上了統帥!”
楊四郎仔細觀察著這位年輕的敵軍統帥,自己曾兩次敗在他手上,仔細觀察到張俊的容貌,不禁大為讚賞:“好俊的人!”張俊身材修長,長得跟女孩子似的斯文又秀氣,偏又氣質卓爾不凡,眼神清澈明亮,嘴角邊掛著淺淺的微笑,顯得是那麽的自信。
楊四郎一見之下對張俊大起好感,而且更讓楊四郎感到讚歎的是,他孤身一人深入太原前來談判,卻被軟禁在此,外有重兵看守,生死不知,一般使者早嚇得軟成一團了。而他卻十分平靜,寂靜地微笑著,還在好整以暇地品著茶。
“這才是真正置生死於度外的英雄氣概!”楊四郎心裏不禁感慨道。少點膽色少點氣度的人,是裝也裝不出來的,盡管彼此敵人,他還是對張俊的勇氣與鎮定十分欽佩,暗想:“如果是我被軟禁在宋朝汴京,還能保持這樣的氣度嗎?”
其實,楊四郎要是知道此刻張俊心中的想法,一定會氣得吐血身亡。張俊本來以為自己會被帶進宮覲見劉繼元,可不料卻被人帶到這裏看守起來,心裏是戰戰兢兢,就像在冬天裏突然被澆了一頭冷水,讓他全身上下到處是寒意。他知道,要是在大殿之內,自己挾製住劉繼元還能有一線生機,可要是在這裏發難,自己拿誰做人質來要挾漢軍呢?想到這他不禁心驚膽戰起來。
張俊身處敵境,聽覺、視覺和嗅覺早已敏銳得像條狗一樣,不知什麽時候,他猛的一凜,突然意識到,房外正有人窺視著自己。自己在這個時候絕對不能示弱,所以,張俊就擺出一副瀟灑、悠然自得的樣子。
楊四郎認為這種神態,這種氣度是絕對不可能裝出來的,其實他錯了,他畢竟年輕,見識短淺,不知道像張俊這樣的偽裝高手,火候已經練到了足可以假亂真的地步。
房門被推開,門口出現了位十分英俊的將軍,陽剛之氣十足又兼有軍人的英偉,讓張俊不由的聯想到了四個字來稱讚他——英氣逼人。他麵上掛著和藹的笑容,看起來非常的友好而親切。
楊四郎微笑著道:“在下楊延朗,現任職羽林將軍,不知閣下在宋軍中任何官職,姓名又是什麽,可否告之?”
張俊躬身行禮道:“楊將軍乃漢之名將,在下久仰。在下乃大宋北伐軍統帥張俊。”
其實兩人都早已知曉對方姓名、身份,隻是這乃兩國邦交禮節,兩人都是按禮儀行事。
楊四郎問道:“張元帥,你這次前來求見吾皇,有何要事?”
張俊正容回答:“我為兩國之間的和平而來。”
楊四郎笑了,道:“難道元帥以為,都到了這個地步,我們兩國還有和平的可能麽?”
“為什麽沒呢?無論對漢朝還是我大宋,和平都是非常有益的。”
楊四郎微笑著:“就目前情形看,貴國雖處攻勢,但遼國援兵不日即可到達,隻要我們和遼人兩麵夾擊貴軍,貴軍必然大敗。和談似乎隻對貴國有益,對我大漢卻是半點利益都沒有。”
眾將領都沉默了,的確,如果是讓張俊前去刺殺,肯定是眾人中最有把握成功的。林倫平從未見過張俊使劍,沒想到這位年輕俊朗的斯文書生、平時總是親熱的稱呼自己為“恩公”的張俊,竟是如此深藏不露的高手,看來他的城府相當之深。
張俊似乎看透了林倫平的想法,向他露出狡黠的微笑,一副“大家彼此彼此”的樣子,讓林倫平看了當真哭笑不得。
黃龍等還在糾纏道:“大哥武功自是在我們之上,但我們也可以作為使者隨從或者副使前去太原,人多力量大,有個幫手總是好的。”
張俊笑道:“人多力量大?二弟,三弟,眾位兄弟的心意我領了,但現在絕不是講人多力量大的時候,人多反而會引起劉繼元的懷疑。何況,你們不知道,荊柯就是因為帶了秦武陽那個副使才壞事的麽?當然了,我並不是說你們就是那個壞事的秦武陽,但人多反而會礙手礙腳,沒有辦法完成大事。”
眾將領還要爭論,張俊當即擺手道:“都不要再說了,時間無多。現在,我以北伐軍最高統帥的身份命令你們,回各營地告訴士兵們,讓大家收拾好東西,準備撤離!”
“末將遵命!”軍令如山,所有的將領都隻能齊聲答應。
白雪皚皚,張俊走出營外,漫天飛雪,輕舞飛揚,雪片落在張俊剛剛換好的使者官服上,落在張俊白皙的臉上,顯得格外蒼涼悲傷。看著士兵們熄滅了爐灶,忙著回營地收拾兵器,收拾衣服,腳步匆匆,個個神色慌張,突然,有個士兵腳步踉蹌撞到了張俊身上,旁邊的護衛一把將士兵踹開,喝道:“大膽!竟敢衝撞元帥!”
那名士兵急忙跪倒在地,哀求道:“元帥饒命啊!元帥饒命啊!”護衛正想叫人把這名不知好歹的士兵拖下去,卻被張俊示意阻止了。張俊心裏驀地湧起一絲不祥的預感:“大軍隻是稍作撤離準備,但士兵們的匆忙慌張似乎已經預示了這次的刺殺將會失敗,宋軍的敗退將成為必然。但他還是決定要冒險一搏,因為這是他最後一次翻盤的機會。”
眾將領將張俊送到了離太原城隻有三十裏的地方,張俊吩咐道:“林倫平,你帶領大軍埋伏於此,日落之前,若看見我站在太原城門之上,則表示刺殺已經成功,你便率領大軍前來接應我。若是……日落之前我沒有出現在城樓上,那麽就說明刺殺失敗,你要記住,不用考慮其他,隻考慮南撤,能走多快就走多快!”
林倫平重重地點了點頭,聲音沙啞道:“末將定當完成元帥重托!”
張俊微微一笑,轉身躍上了白馬。
“大哥!你一定要平安歸來!”黃龍喊道,他忍住沒有哭出聲來,隻是眼淚已經奪眶而出。
眾將領都跪了下去,張俊忍不住轉身再望了他們一眼:黃龍、雷銅、楊英、洪興、潘帥、林倫平、李繼勳……這一張張熟悉的臉,願自己永遠將他們珍藏。
一位年輕憂鬱的少年騎著高大的駿馬,正朝著太原城的方向馳去,眾將領們留下的記憶是:一個孤獨、落寞的背影。不知為何,將領們忽然產生了一種感覺:這是個非常可憐的少年。
張俊的眼睛,不由得眺望向了遙遠的南方,恍惚間,出現了這樣一個畫麵:她清麗逼人,眉目如畫,溫柔地喊自己:“俊郎!”
他感覺自己臉龐濕漉漉的,伸手摸去,全是淚水。擦幹了淚水,他撫摸了下腰帶,七星寶劍柔韌性很強,已被他彎曲放進了腰帶裏,現在,隻有寶劍與他相依為命……
清脆的馬蹄聲在太原城門下停止了,城樓上站出一名將軍喝道:“站住!再敢往前一步我們就要放箭了!你是什麽人?”
“本官是大宋北伐軍統帥張俊,奉大宋皇帝之命,前來與貴國商討和談事宜!事情緊急,請將軍速速稟報貴國皇帝!”
城頭上的將軍大笑道:“你一個人來到我們城樓下就說自己是宋朝統帥?還妄圖想見我們皇上?簡直是做夢!給我放箭!”
“颼颼”風聲,箭如雨下,幸好張俊早就看出情況不妙,忙退到弓箭射程之外,否則當場就已經成了刺蝟。
張俊站在城門下卻是始終不肯走,那將軍見張俊如此苦等,似乎不像再說假話,萬一真是來和談的,延誤的後果他可擔當不起。
守城將軍連忙去請示他上頭,道:“楊將軍,城外有一人自稱是宋朝北伐軍統帥,要見皇上前來商討和談事宜。”
“有這事?”這名楊將軍身材矯健,充滿著陽剛之氣,正是楊四郎,他眉頭微皺道:“待我前去看看!”
楊四郎來到城頭,見城下之人正是那晚奇襲祁縣的首領,道:“請問閣下在宋軍中任何職?來太原有何貴幹?”
張俊見終於有人發話了,心裏大喜,把剛才的話又重複了一遍:“我乃大宋北伐軍統帥張俊,奉大宋皇帝之命,前來與貴國和談!”
城門打開了,張俊被安排在了驛館中,外麵守衛士兵來回穿梭,警備森嚴。楊四郎已把宋軍統帥前來和談的事情稟告了父親劉繼業,劉繼業現在掌握著太原城內的所有兵馬,擔負起拱衛京畿的重責,但對於兩國和談大事,他也不敢擅做主張,為穩妥起見,他叫楊四郎先招待好張俊,而自己則進宮覲見劉繼元。
張俊等於是被囚禁在了驛館內,他被下令不得離開自己的房間半步。楊四郎向負責看守的士兵說清楚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馬上被允許進驛館去了。但他卻沒有立刻進去張俊的房間,而是站在門外從窗戶中觀察裏麵情形。
這次是在比較近處的情況下觀察張俊,看得比較清晰,楊四郎不由的心中讚賞道:“好厲害的角色,這麽年輕就當上了統帥!”
楊四郎仔細觀察著這位年輕的敵軍統帥,自己曾兩次敗在他手上,仔細觀察到張俊的容貌,不禁大為讚賞:“好俊的人!”張俊身材修長,長得跟女孩子似的斯文又秀氣,偏又氣質卓爾不凡,眼神清澈明亮,嘴角邊掛著淺淺的微笑,顯得是那麽的自信。
楊四郎一見之下對張俊大起好感,而且更讓楊四郎感到讚歎的是,他孤身一人深入太原前來談判,卻被軟禁在此,外有重兵看守,生死不知,一般使者早嚇得軟成一團了。而他卻十分平靜,寂靜地微笑著,還在好整以暇地品著茶。
“這才是真正置生死於度外的英雄氣概!”楊四郎心裏不禁感慨道。少點膽色少點氣度的人,是裝也裝不出來的,盡管彼此敵人,他還是對張俊的勇氣與鎮定十分欽佩,暗想:“如果是我被軟禁在宋朝汴京,還能保持這樣的氣度嗎?”
其實,楊四郎要是知道此刻張俊心中的想法,一定會氣得吐血身亡。張俊本來以為自己會被帶進宮覲見劉繼元,可不料卻被人帶到這裏看守起來,心裏是戰戰兢兢,就像在冬天裏突然被澆了一頭冷水,讓他全身上下到處是寒意。他知道,要是在大殿之內,自己挾製住劉繼元還能有一線生機,可要是在這裏發難,自己拿誰做人質來要挾漢軍呢?想到這他不禁心驚膽戰起來。
張俊身處敵境,聽覺、視覺和嗅覺早已敏銳得像條狗一樣,不知什麽時候,他猛的一凜,突然意識到,房外正有人窺視著自己。自己在這個時候絕對不能示弱,所以,張俊就擺出一副瀟灑、悠然自得的樣子。
楊四郎認為這種神態,這種氣度是絕對不可能裝出來的,其實他錯了,他畢竟年輕,見識短淺,不知道像張俊這樣的偽裝高手,火候已經練到了足可以假亂真的地步。
房門被推開,門口出現了位十分英俊的將軍,陽剛之氣十足又兼有軍人的英偉,讓張俊不由的聯想到了四個字來稱讚他——英氣逼人。他麵上掛著和藹的笑容,看起來非常的友好而親切。
楊四郎微笑著道:“在下楊延朗,現任職羽林將軍,不知閣下在宋軍中任何官職,姓名又是什麽,可否告之?”
張俊躬身行禮道:“楊將軍乃漢之名將,在下久仰。在下乃大宋北伐軍統帥張俊。”
其實兩人都早已知曉對方姓名、身份,隻是這乃兩國邦交禮節,兩人都是按禮儀行事。
楊四郎問道:“張元帥,你這次前來求見吾皇,有何要事?”
張俊正容回答:“我為兩國之間的和平而來。”
楊四郎笑了,道:“難道元帥以為,都到了這個地步,我們兩國還有和平的可能麽?”
“為什麽沒呢?無論對漢朝還是我大宋,和平都是非常有益的。”
楊四郎微笑著:“就目前情形看,貴國雖處攻勢,但遼國援兵不日即可到達,隻要我們和遼人兩麵夾擊貴軍,貴軍必然大敗。和談似乎隻對貴國有益,對我大漢卻是半點利益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