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驚, 望向丘:“母親宮中無人了?”


    “也並非無人,”丘在我的頭發上用力擠水, 稍頃,又換上一塊幹布:“還有幾名宮人打理遺物祭器。”


    心倏地一沉, 我想起回宮時叔姬對我說的話,道:“我記得去年以來,後宮寺人之務便交由了叔姬掌管。”


    “然。”丘道:“隻是庶夫人本不過為太子分擔,太子與君主離國前,將後宮之務交與太子婦,如今之事,卻由不得庶夫人。”


    我默然。母親去世, 齊央身為塚婦, 自然而然要繼承主母的權力。叔姬雖然是長輩,卻也到底是庶室,地位上是絕對無法與齊央相比的。


    “除此處,眾婦宮人可有變更?”停了會, 我問道。


    丘答道:“不獨此處, 各宮人數或增或減,皆有改動。”


    “如此。”我點點頭,沒再開口。


    丘把我的頭發擦得半幹,用布包好纏起。我又在桶裏泡了一會,起身出來,將寺人衿手中的浴巾批裹在身上,走向室中。


    夜風從門外透進, 脖子上感覺到些微的涼意。我在俺略恚ヒ麓┢穡捶11智鷦諞慌遠19盼業納硤蹇礎d悄抗饃舷碌賾蕪恢詮鄄焓裁礎


    我不由一窘,低頭瞅了瞅自己,又疑惑地看她:“怎麽了?“


    “無事。”丘收回目光,拿起我換下的浴巾,走開了。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地醒來,吃過早飯後,先去看父親。


    聽寺人說,父親最近喜歡早起散步,我打聽到大概的路線,便徑自往宮苑而去。


    昨夜下了場雨,地麵上濕漉漉的,空氣卻清新得很。我提著裳裾,小心地避過路上的淺水窪,卻不時被樹上落下的水滴砸中。林間,鳥雀的叫聲正熱鬧,高高低低地充溢在耳邊,走了一段,驀地,我似乎聽到附近有勾弦之聲。再走兩步,那聲音愈加清晰,更伴有人語聲傳來,樹木枝葉漸漸在眼前疏開,不遠處的水泊邊上,幾個綽約的人影映入我的眼中。


    作靶的布侯上,朱砂畫的猛虎怒目圓睜。父親頭束皮弁,身著獵裝,正將手中的弓拉開,將它瞄準。稍頃,“錚”地一聲弦響,箭影掠過,直直沒入虎眼。


    旁邊眾人紛紛叫好。


    “君父勇力不減!”一個聲音讚道。父親的身旁,一名總角青年執弓而立,正是益。


    父親拈須莞爾,表情也滿意非常。忽然間,他看到了矮樹叢後的我,露出訝色。


    “君父。”我走上前去,向他行禮。


    父親讓我起身。“蛉瞻矸焦椋艙獍閽縉穡俊彼Φ潰勱邱奩鶘釕畹鬧邐啤


    我笑笑,答道:“2瘓跆邸!彼底牛酉呱ㄏ蛞媯患部醋盼遙嬪係Α


    “兄長。”我向他一禮。


    “莊。”益還禮,聲音平和。


    兩人見過禮,父親將一支箭遞給益:“孺子來。”


    他應諾,接過箭,搭在弓上,緩緩拉弦舉起。四周一片寂靜,眾人看著益,皆不出聲。


    “臂不可鬆!”忽然,父親將手中的弓擊在益的手臂上。


    益晃了晃,隨即將手臂繃得直直的。弓撐得越來越緊,發出細微的聲響。


    “射者忌躁,”父親沉聲道:“校準而發,徐圖無妨。”


    益一言不發,雙目緊盯著前方。弓在他的臂間張到極限,尖利的箭頭微微顫動,我看到他的額角滲出了細密的汗。


    頃刻間,弦音震開,驚起林間一群鳥雀。那箭頭牢牢釘在侯上,卻離了猛虎寸許。


    益望著侯,手停在空中,臉上明顯有些失望。


    父親捋捋胡子,似笑似歎:“終是成算不足。”


    益謙恭道:“君父教誨,益銘記。”


    父親看著他,沒再說什麽。稍頃,他轉向一旁的寺人,問:“上卿可到了?”


    寺人道:“方才宮中來報,說上卿已至。”


    父親將弓交給旁人,微笑著對我們說:“我今朝須議事,先返宮。”


    益行禮,答應道:“諾。”


    “君父慢行。”我也向父親一禮。


    父親頷首,轉身向道路上走去。


    林中薄霧藹藹,幾人的身影漸漸淡去,消失在蔥鬱的樹木之後。


    我看向益,他手中還拿著弓,望著父親離開的方向,若有所思。似乎察覺到我的目光,片刻,他了看過來。我笑笑,道:“兄長現下何往?”


    益看看四周,微笑道:“時辰尚早,我仍留在此處習射。”


    我彎彎唇角,移步走到侯前。他剛才射出的箭還紮在上麵,我握住箭杆,費了好大的勁才拔出。把侯上的箭坑看了看,我回頭向他道:“兄長氣力甚了得。”


    益走過來,拿過那箭,看著侯上的猛虎,搖頭道:“終不及君父射技精湛。”說著,臉上竟有些赧色。


    我微訝,望著他那張與q有兩三分相似的麵孔,忽然想,q上次麵有赧色是什麽時候……不禁覺得好笑,那家夥似乎從不曾麵有赧色。我饒有趣味地看著益,對這個異母哥哥有些好奇起來。


    “君父射獵幾十載,而兄長尚未加冠,如何比得?”我莞爾道:“兄長外出遊學,歸來已習得射禦之術,君父心中必欣慰有加。”


    益轉頭看看我,複又望向布侯:“我習射禦之術並非在外。”他將手中的箭遞給寺人,繼續說:“我十歲入小學之時,太子尚在泮宮,我射箭騎馬之術,皆為太子所授。”


    q也會樂於助人?我詫然,還是庶室兄弟……


    益沒再同我說話,走回到射程之外,從箭囊裏重新拿出一支箭。


    我見狀,踱開站到一旁。漆弓再度拉開,穩穩當當,張得如滿月一般。益凝神瞄準,片刻,箭“嗖”地離弦,下一瞬,已將侯上虎頸穿透。


    出了林苑,我看看天色,還早得很。


    望向身後,高大的樹木鬱鬱蔥蔥,將鳥鳴和隱隱的弦響統統擋在了身後。“……國君身體不佳,老婦聽聞公子益近來每日陪他往苑中習射……”丘昨晚說的話浮上心頭。


    今天看來,益返國之後,的確常常陪伴父親的;而從父親的表現上看,他似乎也很高興。不過,父親好像也隻與他射箭……我望向天空,深呼吸一口氣。或許是我與庶室兄姊一向不親厚的關係,又或許是受了母親的影響,心裏總有地方放不下。


    路在腳下延伸,眼前的景物變得異常熟悉,不知不覺,自己竟走到了母親的宮前。


    我愣住,停下腳步。月餘未見,這裏仍然是離開時的樣子,地麵幹幹淨淨,影壁後,廡頂伸出發黑的的木簷,沉默而凝重。隻是,這宮中並不寂靜,我聽到有些人語聲傳出來,吵吵的,詫異之下,腳不由地往裏麵走去。


    繞過影壁,穿過宮門,隻見堂前,幾名寺人忙碌著,正要搭木梯攀上房頂。庭中,齊央一身斬衰,懷裏抱著庚,正同世婦說話,


    “莊!”齊央看到我,麵上一愣,隨即一臉喜意地朝我走過來。


    “長嫂。”我行禮。


    她把庚交給侍姆,笑吟吟地拉過我的手:“莊如何起得這般早?我昨夜聽聞你返國,想要去看你,卻又想你一路勞頓,便今日再去。”她聲音清亮,容色煥發,身體似乎已經恢複得不錯了。


    我微笑:“長嫂關心。”說著,望向那廡頂,問:“堂上何事?”


    齊央看看那邊,道:“寺人今朝來報,廡頂昨夜漏雨,須作修葺。”


    我點頭:“如此。”


    這時,前麵的世婦大聲地嚷起,叫房頂上寺人小心瓦片,不可讓它們摔落下來。


    我看向齊央,問道:“此等修繕雜物,交與寺人便可,何須長嫂親自來看?”


    齊央撇撇嘴,似有惱意,道:“來看也好,免得宗伯又說我年幼力薄,不堪擔當。”


    我訝然,正要問她什麽意思,忽然,庚在侍姆懷裏嗚嗚地哼了起來,掙紮著,把小手伸向齊央。


    齊央笑著從侍姆手中接過他,用手指點點他的額頭,嗔道:“母親抱了你半日,腰也酸了,如何這般嬌氣?”


    庚看著她,半張著嘴,表情懵懵懂懂。


    齊央用巾帕拭去他嘴角淌下的口水,笑容滿麵地轉過頭來,指著我對庚說道:“可還認得姑母?”


    庚順著她的指頭看過來,盯著我。


    我笑起來,伸手過去抱起他,對齊央說:“他還未滿周歲,怎會認人?”說著,我一手輕捏他的小臉,輕聲道:“庚,可對?“


    庚看著我,似乎好奇得很,乖乖的沒有掙紮。


    “莊,嗯……聽說你曾落河?”齊央忽而問道。


    我看看她,笑笑:“然。”


    齊央蹙眉:“是夷人?”


    “嗯。”我說。


    齊央點點頭:“齊國也常有夷人攻城奪邑,不想中原竟也遭患。”說到這裏,她停了停,眼睛閃閃地瞥我,說:“太子無恙否?”


    我答道:“兄長毫發無損。”


    齊央鬆下一口氣,道:“如此甚好!”她臉上舒開笑容:“之前使者也這般稟告,我卻總不安心。”


    我也微笑,道:“兄長自幼習武,又有侍衛在旁,怎會輕易……呀!”我的頭上突然一陣疼,庚伸手抓住了我的頭發。


    “庚!”齊央連忙拿下他的手,把他交給侍姆,又轉來查看我的頭發,急急地問道:“可疼?”


    我搖搖頭:“不疼了。”


    齊央滿臉歉意,苦笑道:“從不見他抓誰人頭發,今日卻不知怎麽了,這孩子……”


    我撫著頭上的亂發,哭笑不得。還能怎麽了,跟q一個毛病……


    “咦?”齊央給我整理著頭發,看看指頭,說:“你發上如何濕了?”


    我說:“方才我自苑中過來,樹枝上還有些水露。”


    “苑中?”齊央停住手:“可見到了國君與公子益?”


    我看向她,頷首:“見到了。”


    “可是在習射?”她又緊跟著問道。


    “然。”我說。


    齊央的臉上陰晴不定:“莊可知,國君甚愛公子益,近來日日與他往苑中習射。”


    “興擰!蔽也喚舨宦鞀卮穡醋牌胙耄潰骸熬腹露潰旨嬪硤遒酰糝皇竅吧洌幸嫖薇住!


    “有益無弊?”齊央忽而一笑:“莊又可知,公子益歸國時,陳國上卿與他同行?”


    我訝然:“陳國上卿?”


    “然。”齊央的笑意漸漸斂起:“陳君言曰,媯姒二姓交好,遣上卿來探望國君。”她看著我:“國君見到公子益甚喜,我聽聞陳媯曾私下裏求於國君,說她與公子益生母互為姑訃濤浮!


    我猛地怔住。


    心撲撲地跳,我沉下臉,按捺著問:“此言長嫂從何處聽來?”


    齊央愣了愣,目光明亮地注視著我,嘴唇緊抿。周圍一片安靜,不遠處,寺人們修補的敲打聲越發清晰。


    “何處聽來?”片刻,她唇邊泛起一絲冷笑,道:“莊,可有人與你說我僭妄,新掌宮務便任意作為?”


    我仍看著她,默然不語。


    “我不作為,難道要等陳媯動手?”齊央緊盯著我,靠近前來。“莊,”她雙手握住我的肩膀,壓低聲音,微微帶著激動:“我雖愚鈍,卻不致糊塗。我豈不知,什麽二姓之好,陳國遣使來,不過是見夫人喪期將滿,竟串通了宗伯,來勸國君扶陳媯為繼室。彼時,杞國嫡子便絕非太子一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青拿天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青拿天鵝並收藏雙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