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管家就將那位在門口放狂言的道士給帶了進來。<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雖說奇人自有異像,但眼前的這位看長相看身材再到穿著,哪一項也稱不上奇人二字,倒更像是街坊裏殺豬的屠夫隨便披上了件道袍就來裝神弄鬼。
“哼!”老者還沒有發話,身邊的少婦卻是忍不住冷哼了一聲,他橫眉冷對著眼前的道士,問道:“你到底是何人?”
那道士仿佛沒有聽到她的問話一般,毫無動靜,從進來之後一雙眼睛就直勾勾地盯著背手而立的老人。
作為一個客人來說,進來之後就直接盯著主人看,也不說話,這是一種很無禮的行為。
那少婦何等尊貴身份?又何時被這等山野鄙人無視過?她頓時是火冒三丈,直接指著那道士的鼻子,厲聲喝罵道:“好大的膽子!本夫人問你話竟然敢不應?來人!給我把這無禮狂徒給扔出去!”
“愔兒!怎麽如此對待客人?為父教導你的待客之道難道全忘了嗎?”那老者很是嚴厲地訓斥著女兒,說罷便轉過頭對著眼前的怪道士拱手道:“敢問道長貴姓?來此又有何貴幹?”
那道士聽見有人問他話,仿佛如夢初醒般反應了過來,連忙回應道:“哦,貧道姓西門,名君惠。河東解凉人。這位想必就是國師公劉秀大人了吧?”
他說起話來甕聲甕氣的,聲音稍微有點沙啞,聽上去如破鍾轟鳴,再結合他這外貌,給人的感覺瞬間分值拉低到了極點。
那老者聽到西門君惠的話,忍不住皺了皺眉。他是當世的大儒,凡事最講究一個禮字,而眼前的怪道士說起話來半文不白,而且言行舉止頗為無禮,這讓他心裏也有點微微不快。
“正是老夫,敢問這位道長專程來找老夫可是有要緊之事?”
“嘿嘿,要緊事倒是沒有,隻不過聽說這國公府有場大戲要上演,貧道這輩子走南闖北,什麽都見過了,唯獨這一幕戲沒見過,故而不遠千裏來到這裏,還望國師公能行個方便,讓我看完這場戲再走。”
那道士一邊說著,一邊彎腰朝著劉秀作了個揖。隻不過看他那生疏的樣子,怕也隻是剛學的不久。
劉秀聽著西門君惠說完這般瘋言瘋語,也沒有生氣。隻是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盯著他看,西門君惠被盯著有點發毛,但他想起了來之前已經商量好的計策,頓時也就心中一穩,然後笑盈盈地和劉秀對視了起來。
劉秀見自己剛才的試探沒有嚇到對方,反而提起了一絲興趣。問道:“那敢問道長,我這國師公府裏又有何大戲要上演啊?可否透露一二?”
那道士聽到劉秀這麽問,頓時仰天長笑道:“哈哈哈,我要看的這幕戲用八個字來概括就是‘抄家滅族,血流成河’!”
“大膽!”
“放肆!”
這回不光是那少婦在怒喝了,就連站在一旁的管家也是怒不可竭,忍不住喝罵了出來。(.棉、花‘糖’小‘說’)
這人也真是不識好歹,老爺對他如此厚待他竟然還敢出言不遜,當真是失心瘋了。
而在院外的幾個家丁聽到管家的喝罵聲,也是紛紛抄起家夥就衝進了園內,頓時場麵上一副劍拔弩張的嚴峻氣氛。
“你們這是幹什麽?還不快快退下!”
劉秀怒目圓睜,對著家丁和管家嗬斥道,他擺了擺手,道:“你們先出去,愔兒你也出去,我和這位道長有話要說。”
“爹爹!這個人一看就不是什麽好東西…….”
“出去!怎麽了?當上了太子妃就連爹的話也不聽了嗎?嗯?”
“是,孩兒告退。”
那少婦沒有再繼續抗爭,乖乖地朝著劉秀微微欠身就朝外走去,隻不過經過西門君惠身邊的時候仍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見院子裏再無第三個人了,劉秀轉過頭來,一臉嚴肅地看著西門君惠問道:“說罷,你到底想說些什麽?”
“嘿嘿,貧道也沒什麽好說的,就是想來問一句大人:您可願意隨貧道一起來觀賞一番?”
“觀賞什麽?抄家滅族?”劉秀可不是一般的腐儒,在朝廷上屹立多年而不倒,什麽樣的場麵沒有見過,又豈會被一個道士說出來的話給嚇到。
他略帶輕蔑地笑了笑,一臉平靜地盯著西門,靜待下文。
西門君惠看到劉秀竟是這個反應,頓時肚子裏早已打好的草稿也不知道該怎麽用了。他雖然莽撞,但也是粗中有細,眼睛一轉便想到了接下裏要說什麽了。
“非也,非也。貧道說的這些不是這一出戲了,而是另一出戲。”
“哦?不妨一言。”
”這出戲就是‘坐南麵北,位登九五’,哈哈哈……”說著,他又開始大笑了起來。
而一旁的劉秀在聽到這道士的話後也是瞬間變了顏色,他厲聲喝道:“妖道!少在這裏妖言惑眾!當今聖上自是天命所歸,又豈是爾等山野匹夫可以隨意褻瀆?”
西門君惠一點也不慌張,反而還故作驚訝地問道:“呀!這難道不是國師公大人所一直夢寐以求的麽?”
劉秀被西門的話氣的是渾身發抖,這種話和汙蔑他謀反有什麽區別,這要是傳出去了後果不堪設想。他連忙撇清關係道“胡說!你這潑皮要是再敢亂說,看我不稟報朝廷,治你個大不敬之罪!”
要說讀書人到底是讀書人,就連威脅人也是文質彬彬,放不了狠話。
早有準備的西門君惠自然沒有被嚇到,他微微一笑,從長袖裏掏出了一卷發黃的帛書,說道:“大人息怒,貧道也是誤信了坊間傳言才至如此。”
說著,他雙手捧著帛書,恭敬地遞了上去。
劉秀狐疑地接過帛書嗎,打開一看,才看到第一句,頓時就驚出一身冷汗。
那帛書上寫著這樣一句話,叫:“帝劉之秀,九命之世,帝行德,刻封政。”
自己作為當世少有的讖諱大師,這句話他自己是知道的。早在幾十年前,他就聽說過這句讖語,出自《河圖合穀篇》,與之類似的讖語他還能列舉出不少。在早年他還是叫劉歆的時候,為了避諱才改名的劉秀,其實說到底這些讖語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隻不過過去這麽久了,這些讖語突然在這個節骨眼上冒了出來,他不得不感到由衷的心慌了起來。
“這…..這東西是從何而來?”
“啊?大人難道不知道嗎?這份卜讖現在傳的滿大街都是了,不光是在長安城內,就連左馮翊,右扶風等地都廣為流傳。大人的盛名廣傳天下,當真是可喜可賀!”
劉秀差點被西門的這段話給嚇死,他作為當朝的國師公,平常在家也都是讀讀詩書,哪知道民間竟然流傳著這些東西。這可是謀逆啊!難怪那道士說要抄家滅族,如果這個被有心人利用起來,自己可就真的萬劫不複了。
正慌張時,他抬頭看見西門君惠仍是一臉鎮定地看著他,頓時明白這個看似瘋癲的道士定已想好了主意。
於是他便對著西門君惠深深地一作揖,彎著腰以恭敬的語氣懇求道:“還請道長教我!”
西門君惠看到魚兒終於上鉤了,忍不住在心中暗笑。他清咳了兩聲,裝模作樣地說道:“大人不必多禮,貧道今天既然過來,就是存著幫您一把的心思。這件事情其實不大也不小,在我等無關之人看來,這個東西無非隻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而在陛下和那些有心之人看來,這可就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了。”
“還請先生明示。”被徹底嚇慌了神的劉秀連忙又換了一個稱呼問道。
“誒,不敢當,不敢當。其實這件事情倒也好辦,貧道有三計可解大人的後顧之憂。”
“哦?哪三計?”
“這下計便是大人您攜這帛書去覲見陛下,然後說明一切,表明心跡,這樣大人先有心人而行之,自可脫身而出。”
劉秀略微一沉吟,搖頭道:“此計不妥,先不說陛下會不會相信我說的一切,如果真的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的話,那對方定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無論我如何辯解可能都收效不大。”
“那還有中計,此計便是大人您急流勇退,告老還鄉,從此遠離爾虞我詐,回到家鄉置辦些田地,做一個清閑的富家翁,倒也不負此生了。”
劉秀也是沉思了好久還是搖頭道:“此計也不可,非是吾等戀棧權位,隻是當今之世動蕩不安,各地蟻賊蜂擁而起,且朝廷內部人心渙散,屍位素餐,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老夫實在是不忍心拋下萬千黎民於水火之中啊!”
西門微微一笑,好像是料到了他會這麽說,便一本正經地回答道:“大人宅心仁厚,貧道佩服。可前麵兩計都不可,那現在隻有上計了。”
“願聞其詳。”
“這上計說來也簡單,隻是需要貴女的幫助。”
“愔兒?她能幫到什麽?”劉秀蹙眉道。
西門胸有成竹地說道:“她是沒什麽能幫到大人您的,隻不過她的夫君,您的乘龍快婿可就不一樣了。”
劉秀聽了西門的話,頓時瞳孔微縮。他很是嚴肅地看著仍是一臉笑意的西門君惠,緩緩說道:“太子殿下日理萬機,又這麽會管我這檔子閑事?”
“非也,非也。您的事他不敢管,可要是他自己的事呢?”
話說到這裏,劉秀也大概明白了不少,隻是不願意說破。他將滿是冷汗的雙手重新背到身後,當著西門的麵就開始來回渡步起來。
過了一會兒,他像是做出了什麽決定一般,剛才的慌張忐忑全都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堅定和坦然。
他心思稍定,又恢複了最初那個沉穩嚴肅的樣子。隻不過這會他沒有再輕視眼前的道士,反而鄭重無比地朝著西門又是作了個揖,口中感謝道:“多謝道長指點迷津,救我於困局。接下來具體該如何不如移步書房再做打算,可好?”
西門見自己此行的目的已經達成,便也順水推舟地說道:“客隨主便,大人先請。”
“請。”劉秀一伸手後就一馬當先地朝著院門走去。
西門君惠跟在他後麵,黝黑的臉龐上開始滲出豆大的汗珠。剛才一番對話可真是讓他耗盡了心力。從一開始的故弄玄虛,到後來的臨時獻計,每一刻他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能有任何的差錯。一旦出現差錯,那麽自己身陷重圍是小,自己的大事可全就耽誤了。
他將手伸進胸口,緊緊地捏住了掛在胸前的那塊水晶牌,在心底默默地說道:
“等著我,囡囡!我會賺到足夠的積分為你換來那份藥的!你一定要等到我回來!”
雖說奇人自有異像,但眼前的這位看長相看身材再到穿著,哪一項也稱不上奇人二字,倒更像是街坊裏殺豬的屠夫隨便披上了件道袍就來裝神弄鬼。
“哼!”老者還沒有發話,身邊的少婦卻是忍不住冷哼了一聲,他橫眉冷對著眼前的道士,問道:“你到底是何人?”
那道士仿佛沒有聽到她的問話一般,毫無動靜,從進來之後一雙眼睛就直勾勾地盯著背手而立的老人。
作為一個客人來說,進來之後就直接盯著主人看,也不說話,這是一種很無禮的行為。
那少婦何等尊貴身份?又何時被這等山野鄙人無視過?她頓時是火冒三丈,直接指著那道士的鼻子,厲聲喝罵道:“好大的膽子!本夫人問你話竟然敢不應?來人!給我把這無禮狂徒給扔出去!”
“愔兒!怎麽如此對待客人?為父教導你的待客之道難道全忘了嗎?”那老者很是嚴厲地訓斥著女兒,說罷便轉過頭對著眼前的怪道士拱手道:“敢問道長貴姓?來此又有何貴幹?”
那道士聽見有人問他話,仿佛如夢初醒般反應了過來,連忙回應道:“哦,貧道姓西門,名君惠。河東解凉人。這位想必就是國師公劉秀大人了吧?”
他說起話來甕聲甕氣的,聲音稍微有點沙啞,聽上去如破鍾轟鳴,再結合他這外貌,給人的感覺瞬間分值拉低到了極點。
那老者聽到西門君惠的話,忍不住皺了皺眉。他是當世的大儒,凡事最講究一個禮字,而眼前的怪道士說起話來半文不白,而且言行舉止頗為無禮,這讓他心裏也有點微微不快。
“正是老夫,敢問這位道長專程來找老夫可是有要緊之事?”
“嘿嘿,要緊事倒是沒有,隻不過聽說這國公府有場大戲要上演,貧道這輩子走南闖北,什麽都見過了,唯獨這一幕戲沒見過,故而不遠千裏來到這裏,還望國師公能行個方便,讓我看完這場戲再走。”
那道士一邊說著,一邊彎腰朝著劉秀作了個揖。隻不過看他那生疏的樣子,怕也隻是剛學的不久。
劉秀聽著西門君惠說完這般瘋言瘋語,也沒有生氣。隻是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盯著他看,西門君惠被盯著有點發毛,但他想起了來之前已經商量好的計策,頓時也就心中一穩,然後笑盈盈地和劉秀對視了起來。
劉秀見自己剛才的試探沒有嚇到對方,反而提起了一絲興趣。問道:“那敢問道長,我這國師公府裏又有何大戲要上演啊?可否透露一二?”
那道士聽到劉秀這麽問,頓時仰天長笑道:“哈哈哈,我要看的這幕戲用八個字來概括就是‘抄家滅族,血流成河’!”
“大膽!”
“放肆!”
這回不光是那少婦在怒喝了,就連站在一旁的管家也是怒不可竭,忍不住喝罵了出來。(.棉、花‘糖’小‘說’)
這人也真是不識好歹,老爺對他如此厚待他竟然還敢出言不遜,當真是失心瘋了。
而在院外的幾個家丁聽到管家的喝罵聲,也是紛紛抄起家夥就衝進了園內,頓時場麵上一副劍拔弩張的嚴峻氣氛。
“你們這是幹什麽?還不快快退下!”
劉秀怒目圓睜,對著家丁和管家嗬斥道,他擺了擺手,道:“你們先出去,愔兒你也出去,我和這位道長有話要說。”
“爹爹!這個人一看就不是什麽好東西…….”
“出去!怎麽了?當上了太子妃就連爹的話也不聽了嗎?嗯?”
“是,孩兒告退。”
那少婦沒有再繼續抗爭,乖乖地朝著劉秀微微欠身就朝外走去,隻不過經過西門君惠身邊的時候仍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見院子裏再無第三個人了,劉秀轉過頭來,一臉嚴肅地看著西門君惠問道:“說罷,你到底想說些什麽?”
“嘿嘿,貧道也沒什麽好說的,就是想來問一句大人:您可願意隨貧道一起來觀賞一番?”
“觀賞什麽?抄家滅族?”劉秀可不是一般的腐儒,在朝廷上屹立多年而不倒,什麽樣的場麵沒有見過,又豈會被一個道士說出來的話給嚇到。
他略帶輕蔑地笑了笑,一臉平靜地盯著西門,靜待下文。
西門君惠看到劉秀竟是這個反應,頓時肚子裏早已打好的草稿也不知道該怎麽用了。他雖然莽撞,但也是粗中有細,眼睛一轉便想到了接下裏要說什麽了。
“非也,非也。貧道說的這些不是這一出戲了,而是另一出戲。”
“哦?不妨一言。”
”這出戲就是‘坐南麵北,位登九五’,哈哈哈……”說著,他又開始大笑了起來。
而一旁的劉秀在聽到這道士的話後也是瞬間變了顏色,他厲聲喝道:“妖道!少在這裏妖言惑眾!當今聖上自是天命所歸,又豈是爾等山野匹夫可以隨意褻瀆?”
西門君惠一點也不慌張,反而還故作驚訝地問道:“呀!這難道不是國師公大人所一直夢寐以求的麽?”
劉秀被西門的話氣的是渾身發抖,這種話和汙蔑他謀反有什麽區別,這要是傳出去了後果不堪設想。他連忙撇清關係道“胡說!你這潑皮要是再敢亂說,看我不稟報朝廷,治你個大不敬之罪!”
要說讀書人到底是讀書人,就連威脅人也是文質彬彬,放不了狠話。
早有準備的西門君惠自然沒有被嚇到,他微微一笑,從長袖裏掏出了一卷發黃的帛書,說道:“大人息怒,貧道也是誤信了坊間傳言才至如此。”
說著,他雙手捧著帛書,恭敬地遞了上去。
劉秀狐疑地接過帛書嗎,打開一看,才看到第一句,頓時就驚出一身冷汗。
那帛書上寫著這樣一句話,叫:“帝劉之秀,九命之世,帝行德,刻封政。”
自己作為當世少有的讖諱大師,這句話他自己是知道的。早在幾十年前,他就聽說過這句讖語,出自《河圖合穀篇》,與之類似的讖語他還能列舉出不少。在早年他還是叫劉歆的時候,為了避諱才改名的劉秀,其實說到底這些讖語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隻不過過去這麽久了,這些讖語突然在這個節骨眼上冒了出來,他不得不感到由衷的心慌了起來。
“這…..這東西是從何而來?”
“啊?大人難道不知道嗎?這份卜讖現在傳的滿大街都是了,不光是在長安城內,就連左馮翊,右扶風等地都廣為流傳。大人的盛名廣傳天下,當真是可喜可賀!”
劉秀差點被西門的這段話給嚇死,他作為當朝的國師公,平常在家也都是讀讀詩書,哪知道民間竟然流傳著這些東西。這可是謀逆啊!難怪那道士說要抄家滅族,如果這個被有心人利用起來,自己可就真的萬劫不複了。
正慌張時,他抬頭看見西門君惠仍是一臉鎮定地看著他,頓時明白這個看似瘋癲的道士定已想好了主意。
於是他便對著西門君惠深深地一作揖,彎著腰以恭敬的語氣懇求道:“還請道長教我!”
西門君惠看到魚兒終於上鉤了,忍不住在心中暗笑。他清咳了兩聲,裝模作樣地說道:“大人不必多禮,貧道今天既然過來,就是存著幫您一把的心思。這件事情其實不大也不小,在我等無關之人看來,這個東西無非隻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而在陛下和那些有心之人看來,這可就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了。”
“還請先生明示。”被徹底嚇慌了神的劉秀連忙又換了一個稱呼問道。
“誒,不敢當,不敢當。其實這件事情倒也好辦,貧道有三計可解大人的後顧之憂。”
“哦?哪三計?”
“這下計便是大人您攜這帛書去覲見陛下,然後說明一切,表明心跡,這樣大人先有心人而行之,自可脫身而出。”
劉秀略微一沉吟,搖頭道:“此計不妥,先不說陛下會不會相信我說的一切,如果真的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的話,那對方定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無論我如何辯解可能都收效不大。”
“那還有中計,此計便是大人您急流勇退,告老還鄉,從此遠離爾虞我詐,回到家鄉置辦些田地,做一個清閑的富家翁,倒也不負此生了。”
劉秀也是沉思了好久還是搖頭道:“此計也不可,非是吾等戀棧權位,隻是當今之世動蕩不安,各地蟻賊蜂擁而起,且朝廷內部人心渙散,屍位素餐,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老夫實在是不忍心拋下萬千黎民於水火之中啊!”
西門微微一笑,好像是料到了他會這麽說,便一本正經地回答道:“大人宅心仁厚,貧道佩服。可前麵兩計都不可,那現在隻有上計了。”
“願聞其詳。”
“這上計說來也簡單,隻是需要貴女的幫助。”
“愔兒?她能幫到什麽?”劉秀蹙眉道。
西門胸有成竹地說道:“她是沒什麽能幫到大人您的,隻不過她的夫君,您的乘龍快婿可就不一樣了。”
劉秀聽了西門的話,頓時瞳孔微縮。他很是嚴肅地看著仍是一臉笑意的西門君惠,緩緩說道:“太子殿下日理萬機,又這麽會管我這檔子閑事?”
“非也,非也。您的事他不敢管,可要是他自己的事呢?”
話說到這裏,劉秀也大概明白了不少,隻是不願意說破。他將滿是冷汗的雙手重新背到身後,當著西門的麵就開始來回渡步起來。
過了一會兒,他像是做出了什麽決定一般,剛才的慌張忐忑全都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堅定和坦然。
他心思稍定,又恢複了最初那個沉穩嚴肅的樣子。隻不過這會他沒有再輕視眼前的道士,反而鄭重無比地朝著西門又是作了個揖,口中感謝道:“多謝道長指點迷津,救我於困局。接下來具體該如何不如移步書房再做打算,可好?”
西門見自己此行的目的已經達成,便也順水推舟地說道:“客隨主便,大人先請。”
“請。”劉秀一伸手後就一馬當先地朝著院門走去。
西門君惠跟在他後麵,黝黑的臉龐上開始滲出豆大的汗珠。剛才一番對話可真是讓他耗盡了心力。從一開始的故弄玄虛,到後來的臨時獻計,每一刻他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能有任何的差錯。一旦出現差錯,那麽自己身陷重圍是小,自己的大事可全就耽誤了。
他將手伸進胸口,緊緊地捏住了掛在胸前的那塊水晶牌,在心底默默地說道:
“等著我,囡囡!我會賺到足夠的積分為你換來那份藥的!你一定要等到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