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大唐寶寶成長日記六十九
[係統]大唐寶寶成長日記 作者:行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殿階上高力士退朝的尖銳聲音傳遍金碧輝煌的大殿,虞韶九同持劍站於禦前的虞淵對視了一眼,低眉斂去嘴角的笑意,慣常跟在老師賀知章身後,一眾官員不急不緩地退出大殿。<strong>.</strong>
旁邊同行的還有發須皆白的張公(張說)和風度翩翩的美大叔張子壽(張九齡)並幾位屬下。一行人說笑著往外去。
“洛京百姓今年的收成較往年多上三成,這年冬日受凍而死的人數也大幅度下降,季真(賀知章之字)此番功不可沒啊!”張說撫著胡須,笑眯眯道。剛才在早朝上,陛下聽完匯報後,顯然龍心悅之,依舊功績賞賜了工部所有官吏還有已經升遷禮部的虞韶九。
“張公折煞某了,某可不敢貪功獨攬,這棉花的種植推廣的提議可都是九郎提供的,推廣過程中也是他盡心盡力,不假他人手。為著這事,虞大將軍可沒少給我眼刀子哈哈哈。”
虞韶九原本在龜茲看到棉花時,想到的是賺錢,當然,這項投資確實給虞氏商行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洛陽京郊河邊日夜不停,小娘子進出頻繁的紡織工坊每日都會產出一匹又一匹上等的棉布,這種原本隻屬於貴族的好東西很快輸完大唐各地。而這樣的工坊未來會遍布大唐。
虞韶九入職工部之後,在賀公的支持下,這項買賣便不止虞氏獨占,但仍以它為鼇頭就是了。其實朝中很多官員都認為虞九郎此舉是為了在陛下麵前賣好而犧牲了自家利益,暗道一聲舍得下本,卻委實不看好。(.無彈窗廣告)甚至一些因為虞九的名氣太大而黯淡又擠不進洛學三友周圍的圈子,轉而憤憤不平的學士才子還說出虞韶九此人婢膝奴顏,絲毫無名士應有的清高自矜,恥與之交。
別懷疑,大唐的風氣開放,政治也相對清明,敢說出類似婢膝奴顏的藐視皇權的話,也不會有錦衣衛或者是東廠來抓你下牢獄,咳,說不定這話傳到陛下耳邊,還會因為因為敢於直言而引發“很好,你引起了朕的注意”被動技能呢~不過很快這些人就被虞九郎的迷弟迷妹噴得狗血淋頭了。
這些才子很多都是錦衣玉食,即使是身世差些的,也是家裏頭供著上府學郡學的,他們不知大唐每年有多少老百姓死於冬寒,也不懂老百姓為什麽會因為今年的收成多了幾十貫銅板而將虞家九郎奉為神明供奉。但是老百姓們懂。如今原本隻流傳在洛陽城的關於虞家九郎是仙人轉世這一說法已經漸漸傳遍了大唐,甚至連虞九額頭上的蓮記都被傳做是佛陀座下的蓮台或者是道教裏的仙花,稱其“開口有慶蓮,垂手有白光”,就連聖上對待虞韶九的態度也更加和善、敬重。大唐道教、佛教盛行,封/建迷信也比前朝更加嚴重,沒聽說陛下宮裏頭都養著一班道士,還親注了《老子》?
然而這些都不算什麽,讓虞九哭笑不得的是,不知從何時起,很多洛陽的老百姓路過虞府時,都會虔誠地朝著朱紅色的大門,像拜神仙一樣雙手合十行禮。
虞九:???
言歸正傳,總而言之,目前為止,在一些合適府郡,棉花的推廣進行地很順利,雖然大多數府郡和老百姓將信將疑,不明所以,但最後豐富的報酬會讓他們即使在沒有朝廷命令的情況下也繼續按照虞韶九的設想來,甚至做得更好。
永遠不要小看人類的潛力和智慧,哪怕是生活在幾萬年前的原始社會的古代人,這是係統教導的。但是係統在按照書本教書的時候,可能忘了,自己家宿主就是個古代人啊!古代人虞韶九雖然用魅力值兌換了紡織的一些機器製作圖紙,但是大唐的鄉親們顯然舉一反三的能力十分強悍,一些虞九都沒想到或是注意到的小東西和農事技巧都出現了。還小規模地引起了一場小小的紡織器具研究風潮呢~
步下宮階,一旁被人調侃的當事人虞韶九小心扶著老師,聽到提及兄長這話麵色無奈的同時,心底到底也泛著絲絲的甜,像咬了一口甜甜的小胡餅似的。
“哈哈哈虞大將軍寵弟如命,這滿朝文武誰人不知啊!且九郎年幼體弱,確實不能太過勞累啊,如今去了禮部,主持科舉一事也算是輕鬆,開商科之事,不用理會旁人那些酸語和刁難,有我們這些老家夥在後頭撐著呢,隻管去做吧。”張公對這個有才有顏,誰家璧郎的後生十分欣賞,加上同虞家還有救命的恩情這一層關係在,自然是親近十分。
“不過此事操作不宜過急,需得慢慢來,若是貿然硬行,恐引起巨大阻撓。”美姿儀的張子壽大袖帶風,猶如叮囑喜愛後輩般勸道。士人讀儒學,古來以商為恥,若不是張公這些不算是固執酸儒,兼之虞九花費了一番唇舌功夫,引經據典,舌戰群雄,同幾位宰相講述了古今商業的重要性以及發展商業的種種利國利民之處,恐怕他們也不能接受科舉開設商科。
“九郎記下了。”虞九同樣雙袖並攏,微微點頭道。長者言,不可不尊,虞九虛心受教。兩人一老一少站一起,同樣的玉樹蘭芝,如出一轍的風雅氣度,賞心悅目的很。
旁邊幾位重臣也應和道,現在這朝中官員分為兩派,一派以崔隱甫、李林甫為首,暗中支持武惠妃和壽王,一派以張說,張九齡為首的保嫡派,另外的就是沒看出什麽黨派,忠於陛下的中立派,虞韶九和虞淵便是其中之二,近幾年甚得年邁多疑的聖上歡心,加上虞九同二張、賀公、以及多為名師大儒交好,眾人也都多多給予便利和善意。當然,咳咳,也不排斥家中有女或兒郎是虞九迷弟迷妹而愛屋及烏的可能。
天色已經大亮,各位臣子上完早朝,自然是要各自回衙署上工的。
然而虞九還未走出宮門,便在東宮附近的花園中,遇上了一個意料之外的人。
“九郎,現下可有空?”
“太子殿下。”
自從上次在曲水宴上見過,後來的一些時日,虞九便未曾同這位被係統判定為史上倒黴太子之一,以至於看到都覺得頭上黴雲籠罩的殿下有所接觸,反而是後來,這位倒黴太子殿下不知是搭錯了那根筋,舉辦的宴會,時常相邀,甚至是聽聞虞九臥病,也學著人家壽王送了一車的藥材到府上,虞九同阿兄商量後,有心結交,兩人自然便交往多了起來,但是要說熱絡,到算不上。
這宮道是虞九府衙的必經之地,現下顯然,太子是有心在這等虞韶九的。
旁邊同行的還有發須皆白的張公(張說)和風度翩翩的美大叔張子壽(張九齡)並幾位屬下。一行人說笑著往外去。
“洛京百姓今年的收成較往年多上三成,這年冬日受凍而死的人數也大幅度下降,季真(賀知章之字)此番功不可沒啊!”張說撫著胡須,笑眯眯道。剛才在早朝上,陛下聽完匯報後,顯然龍心悅之,依舊功績賞賜了工部所有官吏還有已經升遷禮部的虞韶九。
“張公折煞某了,某可不敢貪功獨攬,這棉花的種植推廣的提議可都是九郎提供的,推廣過程中也是他盡心盡力,不假他人手。為著這事,虞大將軍可沒少給我眼刀子哈哈哈。”
虞韶九原本在龜茲看到棉花時,想到的是賺錢,當然,這項投資確實給虞氏商行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洛陽京郊河邊日夜不停,小娘子進出頻繁的紡織工坊每日都會產出一匹又一匹上等的棉布,這種原本隻屬於貴族的好東西很快輸完大唐各地。而這樣的工坊未來會遍布大唐。
虞韶九入職工部之後,在賀公的支持下,這項買賣便不止虞氏獨占,但仍以它為鼇頭就是了。其實朝中很多官員都認為虞九郎此舉是為了在陛下麵前賣好而犧牲了自家利益,暗道一聲舍得下本,卻委實不看好。(.無彈窗廣告)甚至一些因為虞九的名氣太大而黯淡又擠不進洛學三友周圍的圈子,轉而憤憤不平的學士才子還說出虞韶九此人婢膝奴顏,絲毫無名士應有的清高自矜,恥與之交。
別懷疑,大唐的風氣開放,政治也相對清明,敢說出類似婢膝奴顏的藐視皇權的話,也不會有錦衣衛或者是東廠來抓你下牢獄,咳,說不定這話傳到陛下耳邊,還會因為因為敢於直言而引發“很好,你引起了朕的注意”被動技能呢~不過很快這些人就被虞九郎的迷弟迷妹噴得狗血淋頭了。
這些才子很多都是錦衣玉食,即使是身世差些的,也是家裏頭供著上府學郡學的,他們不知大唐每年有多少老百姓死於冬寒,也不懂老百姓為什麽會因為今年的收成多了幾十貫銅板而將虞家九郎奉為神明供奉。但是老百姓們懂。如今原本隻流傳在洛陽城的關於虞家九郎是仙人轉世這一說法已經漸漸傳遍了大唐,甚至連虞九額頭上的蓮記都被傳做是佛陀座下的蓮台或者是道教裏的仙花,稱其“開口有慶蓮,垂手有白光”,就連聖上對待虞韶九的態度也更加和善、敬重。大唐道教、佛教盛行,封/建迷信也比前朝更加嚴重,沒聽說陛下宮裏頭都養著一班道士,還親注了《老子》?
然而這些都不算什麽,讓虞九哭笑不得的是,不知從何時起,很多洛陽的老百姓路過虞府時,都會虔誠地朝著朱紅色的大門,像拜神仙一樣雙手合十行禮。
虞九:???
言歸正傳,總而言之,目前為止,在一些合適府郡,棉花的推廣進行地很順利,雖然大多數府郡和老百姓將信將疑,不明所以,但最後豐富的報酬會讓他們即使在沒有朝廷命令的情況下也繼續按照虞韶九的設想來,甚至做得更好。
永遠不要小看人類的潛力和智慧,哪怕是生活在幾萬年前的原始社會的古代人,這是係統教導的。但是係統在按照書本教書的時候,可能忘了,自己家宿主就是個古代人啊!古代人虞韶九雖然用魅力值兌換了紡織的一些機器製作圖紙,但是大唐的鄉親們顯然舉一反三的能力十分強悍,一些虞九都沒想到或是注意到的小東西和農事技巧都出現了。還小規模地引起了一場小小的紡織器具研究風潮呢~
步下宮階,一旁被人調侃的當事人虞韶九小心扶著老師,聽到提及兄長這話麵色無奈的同時,心底到底也泛著絲絲的甜,像咬了一口甜甜的小胡餅似的。
“哈哈哈虞大將軍寵弟如命,這滿朝文武誰人不知啊!且九郎年幼體弱,確實不能太過勞累啊,如今去了禮部,主持科舉一事也算是輕鬆,開商科之事,不用理會旁人那些酸語和刁難,有我們這些老家夥在後頭撐著呢,隻管去做吧。”張公對這個有才有顏,誰家璧郎的後生十分欣賞,加上同虞家還有救命的恩情這一層關係在,自然是親近十分。
“不過此事操作不宜過急,需得慢慢來,若是貿然硬行,恐引起巨大阻撓。”美姿儀的張子壽大袖帶風,猶如叮囑喜愛後輩般勸道。士人讀儒學,古來以商為恥,若不是張公這些不算是固執酸儒,兼之虞九花費了一番唇舌功夫,引經據典,舌戰群雄,同幾位宰相講述了古今商業的重要性以及發展商業的種種利國利民之處,恐怕他們也不能接受科舉開設商科。
“九郎記下了。”虞九同樣雙袖並攏,微微點頭道。長者言,不可不尊,虞九虛心受教。兩人一老一少站一起,同樣的玉樹蘭芝,如出一轍的風雅氣度,賞心悅目的很。
旁邊幾位重臣也應和道,現在這朝中官員分為兩派,一派以崔隱甫、李林甫為首,暗中支持武惠妃和壽王,一派以張說,張九齡為首的保嫡派,另外的就是沒看出什麽黨派,忠於陛下的中立派,虞韶九和虞淵便是其中之二,近幾年甚得年邁多疑的聖上歡心,加上虞九同二張、賀公、以及多為名師大儒交好,眾人也都多多給予便利和善意。當然,咳咳,也不排斥家中有女或兒郎是虞九迷弟迷妹而愛屋及烏的可能。
天色已經大亮,各位臣子上完早朝,自然是要各自回衙署上工的。
然而虞九還未走出宮門,便在東宮附近的花園中,遇上了一個意料之外的人。
“九郎,現下可有空?”
“太子殿下。”
自從上次在曲水宴上見過,後來的一些時日,虞九便未曾同這位被係統判定為史上倒黴太子之一,以至於看到都覺得頭上黴雲籠罩的殿下有所接觸,反而是後來,這位倒黴太子殿下不知是搭錯了那根筋,舉辦的宴會,時常相邀,甚至是聽聞虞九臥病,也學著人家壽王送了一車的藥材到府上,虞九同阿兄商量後,有心結交,兩人自然便交往多了起來,但是要說熱絡,到算不上。
這宮道是虞九府衙的必經之地,現下顯然,太子是有心在這等虞韶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