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於彈奏琴弦,鍾子期擅長於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麵遊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隻好滯留在岩石之下,心裏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
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著,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恰在此時,樵夫鍾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一叢野菊後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鍾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一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時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由衷的讚賞。
俞伯牙聽到讚語,趕緊起身和鍾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彈了起來。伯牙凝神於高山,賦意在曲調之中,鍾子期在一旁聽後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無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於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鍾子期聽後,又在一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樣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鍾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他放下了琴,歎息著說:“好嗬!好嗬!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說的跟我心裏想的真是完全一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二人於是結為知音,並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可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鍾子期時,得知鍾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於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楊布打狗
從前,在一個不太出名的小山村,住著一戶姓楊的人家,靠在村旁種一片山地過日子。這戶人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楊朱,小兒子叫楊布,兩兄弟一邊在家幫父母耕地、擔水,一邊勤讀詩書。這兄弟兩人都寫得一手好字,交了一批詩文朋友。
有一天,弟弟楊布穿著一身白色幹淨的衣服興致勃勃地出門訪友。在快到朋友家的路上,不料天空突然下起雨來了,雨越下越大,楊布正走在前不著村、後不落店的山間小道上,隻好硬著頭皮頂著大雨,被淋得落湯雞似地跑到了朋友家。他們是經常在一起討論詩詞、評議字畫的好朋友,楊布在朋友家脫掉了被雨水淋濕了的白色外衣,穿上了朋友的一身黑色外套。朋友家裏招待楊布吃過飯,兩人又談論了一會兒詩詞,評議了一會兒前人的字畫。他們越談越投機,越玩越開心,不覺天快黑下來了,楊布就把自已被雨水淋濕了的白色外衣晾在朋友家裏,而自己就穿著朋友的一身黑色衣服告辭朋友回家。
雨後的山間小道雖然是濕的,但由於路麵上小石子鋪得多,沒有淤積的爛泥。天色漸漸地暗下來了,彎彎曲曲的山路還是明晰可辨。晚風輕輕吹著,從山間送來一陣陣新枝嫩葉的清香。要不是天愈來愈黑下來了,楊布還真有點兒雨後漫遊山崗的雅興哩!他走著、走著,走到自家門口了,還沉浸在白天與朋友暢談的興致裏。這時,楊布家的狗卻不知道是自家主人回來了,從黑地裏猛衝出來對他汪汪直叫。須臾,那狗又突然後腿站起、前腿向上,似乎要朝楊布撲過來。楊布被自家的狗這突如其來的狂吠聲和它快要撲過來的動作嚇了一跳,十分惱火,他馬上停住腳向旁邊閃了一下,憤怒地向狗大聲吼道:“瞎了眼,連我都不認識了!”於是順手在門邊抄起一根本棒要打那條狗。這時,哥哥楊朱聽到了聲音,立即從屋裏出來,一邊阻止楊布用木棒打狗,一邊喚住了正在狂叫的狗,並且說:“你不要打它啊!應該想想看,你白天穿著一身白色衣服出去,這麽晚了,又換了一身黑色衣服回家,假若是你自己,一下子能辨得清嗎?這能怪狗嗎?”
楊布不說什麽了,冷靜地思考了一會兒,覺得哥哥楊朱講的也是有道理的。狗也不汪汪地叫了,一家人重新又恢複了原先的快樂。
這篇寓言故事說明:若自己變了,就不能怪別人對自己另眼相看。別人另眼看自己,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然的話就像楊布那樣:一身衣服變了,反而怪狗不認識他。
獻鳩放生
古來有句俗話:“行善積德”。這句話是勸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災荒年間,有些殷實人家為救那些饑寒交迫的災民免於餓死,捐米賑災,皆為積德之舉。太平年間,將魚、龜放遊到江河水池,將鳥放飛到大自然,叫“放生”,皆為積善之行。後來,有人在大年初一這天,把捉來的鳥雀放生,名之曰“愛生靈”。
春秋時期,晉國建都邯鄲。晉國有一個勢焰熏天的大臣趙簡子,他就喜歡在過年時讓老百姓替他捉斑鳩鳥送到他府中,讓他放生。
大年初一這天,邯鄲地方的老百姓能夠破例地紛紛擁進趙簡子的府第,他們都是來向趙簡子進獻斑鳩,好讓趙簡子放生的。趙簡子非常高興,對他們一個個都發給很優厚的賞賜。初一這天,從早到晚進獻斑鳩的人絡繹不絕。
趙簡子的門客在一旁站了很久,問他為什麽要這樣做,趙簡子回答說:“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對生靈的愛護,有仁慈之心嘛!”門客接著說:“您對生靈有如此的仁慈之心,這是難得的。不知大人您想到過沒有:如果全國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鳩去放生,從而對斑鳩爭先恐後地你追我捕,其結果被打死打傷的斑鳩一定是很多很多啊!您如果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鳩一命,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像現在,您獎勵老百姓捕捉這許多的斑鳩送給您,您再放生,那麽大人您對斑鳩的仁慈確實還不能抵償您對它們人為地造成的災禍哩!”
趙簡子聽了門客的一席話,背著雙手在府門裏踱來踱去,仔細地思考了一陣子,默默地點了點頭說:“對的。”
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隻講形式,不講效果,沽名釣譽,假仁假義的偽善行為。
畫鬼最易
春秋時期有一個很高明的畫家,這天被請來為齊王畫像。畫像過程中,齊王問畫家:“比較起來,什麽東西最難畫呢?”
畫家回答說:“活動的狗與馬,都是最難畫的,我也畫得不怎麽好。”
齊王又問道:“那什麽東西最容易畫呢?”
畫家說:“畫鬼最容易。”
“為什麽呢?”
“因為狗與馬這些東西人們都熟悉,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眼前,隻要畫錯那怕一點點,都會被人發現而指出毛病,所以難畫,特別是動態中的狗與馬難畫,因為既有形又不定形。至於鬼呢,誰也沒見過,沒有確定的形體,也沒有明確的相貌,那就可以由我隨便畫,想怎樣畫就怎樣畫,畫出來後,誰也不能證明它不像鬼,所以畫鬼是很容易的,不費什麽神。”
畫家的高論證明:如果沒有具體的客觀標準,就會容易使人“弄虛作假”和“投機取巧”。唯心論最省力,因為它不受客觀實際檢驗,可以瞎說一氣,而唯物論則要接受客觀實際的檢驗,所以很費工夫。
涸轍之魚
莊子家已經貧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了,無奈之下,隻好硬著頭皮到監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糧。
監河侯見莊子登門求助,爽快地答應借糧。他說:“可以,待我收到租稅後,馬上借你300兩銀子。”
莊子聽罷轉喜為怒,臉都氣得變了色。他忿然地對監河侯說:“我昨天趕路到府上來時,半路突聽呼救聲。環顧四周不見人影,再觀察周圍,原來是在幹涸的車轍裏躺著一條鯽魚。”
莊子歎了口氣接著說:“它見到我,像遇見救星般向我求救。據稱,這條鯽魚原住東海,不幸淪落車轍裏,無力自拔,眼看快要幹死了。請求路人給點水,救救性命。”
監河侯聽了莊周的話後,問他是否給了水救助鯽魚。
莊子白了監河侯一眼,冷冷地說:“我說可以,等我到南方,勸說吳王和越王,請他們把西江的水引到你這兒來,把你接回東海老家去罷!”
監河侯聽傻了眼,對莊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麽行呢?”
“是哇,鯽魚聽了我的主意,當即氣得睜大了眼,說眼下斷了水,沒有安身之處,隻需幾桶水就能解困,你說的所謂引水全是空話大話,不等把水引來,我早就成了魚市上的幹魚啦!”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於彈奏琴弦,鍾子期擅長於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麵遊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隻好滯留在岩石之下,心裏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
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著,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恰在此時,樵夫鍾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一叢野菊後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鍾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一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時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由衷的讚賞。
俞伯牙聽到讚語,趕緊起身和鍾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彈了起來。伯牙凝神於高山,賦意在曲調之中,鍾子期在一旁聽後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無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於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鍾子期聽後,又在一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樣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鍾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他放下了琴,歎息著說:“好嗬!好嗬!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說的跟我心裏想的真是完全一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二人於是結為知音,並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可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鍾子期時,得知鍾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於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楊布打狗
從前,在一個不太出名的小山村,住著一戶姓楊的人家,靠在村旁種一片山地過日子。這戶人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楊朱,小兒子叫楊布,兩兄弟一邊在家幫父母耕地、擔水,一邊勤讀詩書。這兄弟兩人都寫得一手好字,交了一批詩文朋友。
有一天,弟弟楊布穿著一身白色幹淨的衣服興致勃勃地出門訪友。在快到朋友家的路上,不料天空突然下起雨來了,雨越下越大,楊布正走在前不著村、後不落店的山間小道上,隻好硬著頭皮頂著大雨,被淋得落湯雞似地跑到了朋友家。他們是經常在一起討論詩詞、評議字畫的好朋友,楊布在朋友家脫掉了被雨水淋濕了的白色外衣,穿上了朋友的一身黑色外套。朋友家裏招待楊布吃過飯,兩人又談論了一會兒詩詞,評議了一會兒前人的字畫。他們越談越投機,越玩越開心,不覺天快黑下來了,楊布就把自已被雨水淋濕了的白色外衣晾在朋友家裏,而自己就穿著朋友的一身黑色衣服告辭朋友回家。
雨後的山間小道雖然是濕的,但由於路麵上小石子鋪得多,沒有淤積的爛泥。天色漸漸地暗下來了,彎彎曲曲的山路還是明晰可辨。晚風輕輕吹著,從山間送來一陣陣新枝嫩葉的清香。要不是天愈來愈黑下來了,楊布還真有點兒雨後漫遊山崗的雅興哩!他走著、走著,走到自家門口了,還沉浸在白天與朋友暢談的興致裏。這時,楊布家的狗卻不知道是自家主人回來了,從黑地裏猛衝出來對他汪汪直叫。須臾,那狗又突然後腿站起、前腿向上,似乎要朝楊布撲過來。楊布被自家的狗這突如其來的狂吠聲和它快要撲過來的動作嚇了一跳,十分惱火,他馬上停住腳向旁邊閃了一下,憤怒地向狗大聲吼道:“瞎了眼,連我都不認識了!”於是順手在門邊抄起一根本棒要打那條狗。這時,哥哥楊朱聽到了聲音,立即從屋裏出來,一邊阻止楊布用木棒打狗,一邊喚住了正在狂叫的狗,並且說:“你不要打它啊!應該想想看,你白天穿著一身白色衣服出去,這麽晚了,又換了一身黑色衣服回家,假若是你自己,一下子能辨得清嗎?這能怪狗嗎?”
楊布不說什麽了,冷靜地思考了一會兒,覺得哥哥楊朱講的也是有道理的。狗也不汪汪地叫了,一家人重新又恢複了原先的快樂。
這篇寓言故事說明:若自己變了,就不能怪別人對自己另眼相看。別人另眼看自己,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然的話就像楊布那樣:一身衣服變了,反而怪狗不認識他。
獻鳩放生
古來有句俗話:“行善積德”。這句話是勸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災荒年間,有些殷實人家為救那些饑寒交迫的災民免於餓死,捐米賑災,皆為積德之舉。太平年間,將魚、龜放遊到江河水池,將鳥放飛到大自然,叫“放生”,皆為積善之行。後來,有人在大年初一這天,把捉來的鳥雀放生,名之曰“愛生靈”。
春秋時期,晉國建都邯鄲。晉國有一個勢焰熏天的大臣趙簡子,他就喜歡在過年時讓老百姓替他捉斑鳩鳥送到他府中,讓他放生。
大年初一這天,邯鄲地方的老百姓能夠破例地紛紛擁進趙簡子的府第,他們都是來向趙簡子進獻斑鳩,好讓趙簡子放生的。趙簡子非常高興,對他們一個個都發給很優厚的賞賜。初一這天,從早到晚進獻斑鳩的人絡繹不絕。
趙簡子的門客在一旁站了很久,問他為什麽要這樣做,趙簡子回答說:“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對生靈的愛護,有仁慈之心嘛!”門客接著說:“您對生靈有如此的仁慈之心,這是難得的。不知大人您想到過沒有:如果全國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鳩去放生,從而對斑鳩爭先恐後地你追我捕,其結果被打死打傷的斑鳩一定是很多很多啊!您如果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鳩一命,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像現在,您獎勵老百姓捕捉這許多的斑鳩送給您,您再放生,那麽大人您對斑鳩的仁慈確實還不能抵償您對它們人為地造成的災禍哩!”
趙簡子聽了門客的一席話,背著雙手在府門裏踱來踱去,仔細地思考了一陣子,默默地點了點頭說:“對的。”
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隻講形式,不講效果,沽名釣譽,假仁假義的偽善行為。
畫鬼最易
春秋時期有一個很高明的畫家,這天被請來為齊王畫像。畫像過程中,齊王問畫家:“比較起來,什麽東西最難畫呢?”
畫家回答說:“活動的狗與馬,都是最難畫的,我也畫得不怎麽好。”
齊王又問道:“那什麽東西最容易畫呢?”
畫家說:“畫鬼最容易。”
“為什麽呢?”
“因為狗與馬這些東西人們都熟悉,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眼前,隻要畫錯那怕一點點,都會被人發現而指出毛病,所以難畫,特別是動態中的狗與馬難畫,因為既有形又不定形。至於鬼呢,誰也沒見過,沒有確定的形體,也沒有明確的相貌,那就可以由我隨便畫,想怎樣畫就怎樣畫,畫出來後,誰也不能證明它不像鬼,所以畫鬼是很容易的,不費什麽神。”
畫家的高論證明:如果沒有具體的客觀標準,就會容易使人“弄虛作假”和“投機取巧”。唯心論最省力,因為它不受客觀實際檢驗,可以瞎說一氣,而唯物論則要接受客觀實際的檢驗,所以很費工夫。
涸轍之魚
莊子家已經貧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了,無奈之下,隻好硬著頭皮到監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糧。
監河侯見莊子登門求助,爽快地答應借糧。他說:“可以,待我收到租稅後,馬上借你300兩銀子。”
莊子聽罷轉喜為怒,臉都氣得變了色。他忿然地對監河侯說:“我昨天趕路到府上來時,半路突聽呼救聲。環顧四周不見人影,再觀察周圍,原來是在幹涸的車轍裏躺著一條鯽魚。”
莊子歎了口氣接著說:“它見到我,像遇見救星般向我求救。據稱,這條鯽魚原住東海,不幸淪落車轍裏,無力自拔,眼看快要幹死了。請求路人給點水,救救性命。”
監河侯聽了莊周的話後,問他是否給了水救助鯽魚。
莊子白了監河侯一眼,冷冷地說:“我說可以,等我到南方,勸說吳王和越王,請他們把西江的水引到你這兒來,把你接回東海老家去罷!”
監河侯聽傻了眼,對莊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麽行呢?”
“是哇,鯽魚聽了我的主意,當即氣得睜大了眼,說眼下斷了水,沒有安身之處,隻需幾桶水就能解困,你說的所謂引水全是空話大話,不等把水引來,我早就成了魚市上的幹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