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白天趕路,夜晚在山洞中休憩。林朝拾了些柴火,點起一個小小的火堆,問趙昔道:“你給那人喂了什麽□□?”
趙昔曉得他說的是宋舟,笑道:“那是我拿來嚇唬他的,原是趕路時許棠分我的糖球兒,我接了順手揣在懷裏。他搜走了我的藥瓶,卻沒搜走這個。”許棠那樣的性格,居然很愛吃甜,還分了趙昔幾個。
搖曳的火光舔舐著兩人的側臉,趙昔雖然看不見對方的神態,但能感覺,林朝的心情似乎比前兩日要鬆快一些,氣勢沒那麽懾人了。
他察覺出這人有許多心事,沉默寡言地收在心裏。相比之下,自己光棍一個,倒是無憂一身輕了。
兩人相對靜坐了一會兒,拿出幹糧來飽腹,趙昔想起自己和許棠同路時,露宿山頭,常常出去抓些野味來烤著吃,倒也別有風味,此刻和這位仁兄一道,卻不好腆著臉要人家去打野味來了。況且兩日相處,林朝雖然未曾表明身份,但他也看出此人必定常居高位,養尊處優,這樣的人,能知道山間趕路怎麽找宿處,怎麽拾柴生火,已經很不錯了。
如此胡思亂想一番,林朝道:“時候不早,歇息吧。”
趙昔點點頭,在山洞找了處平坦的地麵,脫下外衣,枕著包袱,草草入眠。
連趕了四天路,二人終於來到戲蒼山腳下。
傳聞前朝最末兩代皇帝喜愛鷹隼,戲蒼山曾是他們皇室飼鷹之地,後來本朝開國皇帝起義成功,斥之為禍國殃民之種,戲蒼山由此荒廢,連曾矗立在山腳下的行宮都被焚毀。
趙昔林朝在山腳下稍作歇息,便上馬登山。
幸而當年為飼鷹方便而鋪的登山小路還在,雖然雜草叢生,但周圍密林環繞,流水潺潺,倒是個清幽的所在。
兩人走一段停一段,為免馬兒疲累打滑。行至半山腰,兩人在林中稍坐,趙昔忽然聽見上方天空傳來急促的隼叫聲,他心中一動,總覺得這和一路聽到的鷹隼的叫聲有所不同,不由站起來,辨認那叫聲的方位。
林朝問道:“怎麽了?”
趙昔道:“你聽這叫聲,像不像警示或是求救。”方才思索這叫聲的含義,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
林朝沒有質疑他的話,而是跟著起身道:“孤鴻老人是養鷹隼的好手,這或許是他飼養的隼。”
趙昔道:“那這隼叫聲豈不意味著……”他轉頭對著林朝的方向,兩人都想到一塊去了。
林朝道:“孤鴻老人的住處在山頂附近,我們即刻趕路,說不定還能碰上。”
趙昔點點頭,兩人立刻上馬,中途也不再休息。幸而兩匹馬一匹是林朝常用的坐騎,一匹是那白鯨教六兄弟所贈,都耐力甚佳,且極具靈性。
如此一氣登上距山頂三四裏處,趙昔跟著林朝,忽聽前方傳來與細瑣的沙沙聲,驚訝道:“這裏竟然種了竹林?”
兩人下馬,在竹林前站定,趙昔十分稀奇地去撫摸那竹葉,問了幾句林朝它的斑紋顏色,怪道:“還是頗為嬌貴的品種。照理說這裏風水養不出這樣的竹子來才對。”
林朝望著這片竹林道:“孤鴻老人精通奇門遁甲之術。”
趙昔了悟道:“難怪。”奇門遁甲之術自古有之,且是一門玄之又玄的學問,精於此道者可以觀天象,改風水。傳聞當年高祖皇帝起義之時,招攬了一位擅長奇門遁甲的窮書生,在戰場上無往不利,後來這窮書生也成了開國第一位丞相。
他又想到另一處:“那麽這片竹林裏,莫非有他主人布下的什麽迷陣?”
林朝道:“你想的不錯。”
趙昔笑道:“這怕不是你我的專長。”
林朝道:“你能解開。”他頓了頓,又道:“我見過你解開。”
趙昔訝道:“哦?”他倒是的確記起來不少師門傳授的東西,但也隻是粗淺皮毛,不過林朝既然說他能解開,或許這竹林中的迷陣並不複雜。
無論如何,兩人已經走到門前,不可能對著一座竹林望而卻步。他打定主意,對林朝道:“那咱們這就進去吧。”
於是兩人牽了馬,緩步進入林中。林朝替他描述周圍情景,趙昔雖然眼盲,但這類奇門遁甲術,往往以人眼前所見混淆視聽,他看不見,反倒有助於理清思路。
兩人在林中走了一炷香有餘的時間,趙昔漸漸有了些把握,開始指點行進的方位。
兜兜轉轉,遠處太陽西斜,雲如火燒,竹林中起了一層薄薄的霧,鍍上落日的殘紅,將原本青翠的竹葉浸染得如同染血一般。
此情此景,如何不令人心生懼意,但此時在竹林中的兩人,一個雙目不明專心破陣,一個雖看得見,卻毫無所動。
林朝雖然不懂得奇門遁甲,但他年紀輕輕武功就已臻化至境,天分極高,和趙昔描述周身環境時,往往幾句點到要害,這便是人常說的“慧性”,趙昔也不由得歎服。
半個時辰後,兩人麵前出現了一小塊被竹林環繞的空闊地,當中架著一把古琴,旁邊設了爐瓶三事。香爐裏的香已經焚盡。
趙昔皺眉思索了一會兒,俯身在古琴的弦上一撥,琴音悠遠。趙昔豎起耳朵聆聽,朝一個方向道:“恐怕陣眼就在這個方向。但靠近陣眼的地方,往往會比較凶險,有時還會陣套陣。咱們要更小心才好。”
林朝道:“那我先在前麵探路,確認安全了,你再過來。”
趙昔點點頭,林朝便率先走入竹林,趙昔在原地等了一會兒,隻聽見竹葉沙沙作響,再無林朝的腳步聲,心中一凜,陡然醒悟:他方才說要提防陣套陣,實則在他兩人走進這裏時,就已經陷入了陣中陣!
千算萬算,還是沒逃過人家的誘餌。趙昔哭笑不得。不過幸虧方才林朝的提議,否則要是他倆一同迷路,他們就連古琴這唯一的破陣線索都失去了。
趙昔索性盤坐下來,仔細摸索,順著琴身的紋路,觸到了兩個陳舊而模糊的小篆刻字:“問情。”
再說林朝進入竹林幾步後忽覺不對,回身一望,哪還有空地的影子,盡是無邊無際的竹林。
若是尋常人,此時必然慌張,認為自己辨錯了方向,再轉個身,四處張望幾下,錯走兩步,就會迷失在漫無方向的竹林裏。可林朝隻是回頭望了一眼,便繼續往前走去。
走了一刻鍾有餘,身邊的馬兒忽然打了個響鼻,往前跑去,林朝緊跟其後。
竹林漸漸變得稀少,隨後眼前一亮。視野所見是一個小小竹屋,圍了一圈籬笆,屋簷下還掛著供鷹鳥停駐的單架。
林朝在籬笆前站定。他能這麽快出陣,想必是趙昔在那頭已經將其破解。
正思索之際,耳畔聽得隱隱約約古琴彈奏之聲,卻是從竹林中傳來,初聽時不成曲調,愈聽愈是清晰,綿綿泣訴,蕩心入骨。
林朝垂首,仿佛沉浸在琴曲之中。這時竹林一側輕輕搖動,一道人影閃過,出劍如寒芒凜凜,向林朝背心刺來。
林朝狀似昏沉,卻在他靠近身後時長劍出鞘,看似毫無章法地一擋一挑,卻將人擋在三尺之外,不能再進一步。
那人見一擊不成,又刺出一劍,這一劍卻比上一招更加精妙,林朝未曾預料,眉頭一蹙,手上卻好似演練了千百遍一般,劍身相擊,“咣”得一聲,那人的長劍脫手,跌在地上。
他和趙解秋少年相識,趙解秋喜愛鑽研藥理毒術,劍法並不好,但為了纏著他,還是將幼時師門傳授的停雲劍術又撿了起來,等他練劍之時,就湊上來要討教。
停雲劍術是極精妙的劍法,其中有一式“劍影留痕”,進也可攻,退也可守,劍法高超之人,可以從頭至尾單憑這一招對敵。趙解秋每每和他討教,用的就是這一招,可他學藝不精,總是被林朝打得長劍脫手,狼狽不已。
可趙解秋絲毫不在意,等他下回練劍,依舊上來使這一式,依舊被他打得長劍離手。林朝被他纏得煩了,就勒令他每日隻能與自己交手三次,若一次過不了十招,那下次也不必了。
思緒回籠,林朝看著眼前踉蹌著退後幾步的人,冷峻的劍客第一次心生恍惚,道:“你記起來了?”
這用劍襲擊他之人,臉頰削瘦,鬢角染霜,不是趙昔又是誰?
“我記起來了。宋繹……你好狠!”
琴聲在竹林中回蕩,同著那人的話語,鑽進宋繹耳朵裏,有如一柄利刃,攪得他腦內翻江倒海的劇痛。
宋繹張了張口,叫出那個名字:“趙解秋……”
他其實是不常喊他的名字的。
可趙解秋墜崖的這半年,他每每頭痛發作,都會忍不住念他的名字。好像多念幾遍,頭痛就能止住似的。
就像他在時一樣。
趙昔曉得他說的是宋舟,笑道:“那是我拿來嚇唬他的,原是趕路時許棠分我的糖球兒,我接了順手揣在懷裏。他搜走了我的藥瓶,卻沒搜走這個。”許棠那樣的性格,居然很愛吃甜,還分了趙昔幾個。
搖曳的火光舔舐著兩人的側臉,趙昔雖然看不見對方的神態,但能感覺,林朝的心情似乎比前兩日要鬆快一些,氣勢沒那麽懾人了。
他察覺出這人有許多心事,沉默寡言地收在心裏。相比之下,自己光棍一個,倒是無憂一身輕了。
兩人相對靜坐了一會兒,拿出幹糧來飽腹,趙昔想起自己和許棠同路時,露宿山頭,常常出去抓些野味來烤著吃,倒也別有風味,此刻和這位仁兄一道,卻不好腆著臉要人家去打野味來了。況且兩日相處,林朝雖然未曾表明身份,但他也看出此人必定常居高位,養尊處優,這樣的人,能知道山間趕路怎麽找宿處,怎麽拾柴生火,已經很不錯了。
如此胡思亂想一番,林朝道:“時候不早,歇息吧。”
趙昔點點頭,在山洞找了處平坦的地麵,脫下外衣,枕著包袱,草草入眠。
連趕了四天路,二人終於來到戲蒼山腳下。
傳聞前朝最末兩代皇帝喜愛鷹隼,戲蒼山曾是他們皇室飼鷹之地,後來本朝開國皇帝起義成功,斥之為禍國殃民之種,戲蒼山由此荒廢,連曾矗立在山腳下的行宮都被焚毀。
趙昔林朝在山腳下稍作歇息,便上馬登山。
幸而當年為飼鷹方便而鋪的登山小路還在,雖然雜草叢生,但周圍密林環繞,流水潺潺,倒是個清幽的所在。
兩人走一段停一段,為免馬兒疲累打滑。行至半山腰,兩人在林中稍坐,趙昔忽然聽見上方天空傳來急促的隼叫聲,他心中一動,總覺得這和一路聽到的鷹隼的叫聲有所不同,不由站起來,辨認那叫聲的方位。
林朝問道:“怎麽了?”
趙昔道:“你聽這叫聲,像不像警示或是求救。”方才思索這叫聲的含義,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
林朝沒有質疑他的話,而是跟著起身道:“孤鴻老人是養鷹隼的好手,這或許是他飼養的隼。”
趙昔道:“那這隼叫聲豈不意味著……”他轉頭對著林朝的方向,兩人都想到一塊去了。
林朝道:“孤鴻老人的住處在山頂附近,我們即刻趕路,說不定還能碰上。”
趙昔點點頭,兩人立刻上馬,中途也不再休息。幸而兩匹馬一匹是林朝常用的坐騎,一匹是那白鯨教六兄弟所贈,都耐力甚佳,且極具靈性。
如此一氣登上距山頂三四裏處,趙昔跟著林朝,忽聽前方傳來與細瑣的沙沙聲,驚訝道:“這裏竟然種了竹林?”
兩人下馬,在竹林前站定,趙昔十分稀奇地去撫摸那竹葉,問了幾句林朝它的斑紋顏色,怪道:“還是頗為嬌貴的品種。照理說這裏風水養不出這樣的竹子來才對。”
林朝望著這片竹林道:“孤鴻老人精通奇門遁甲之術。”
趙昔了悟道:“難怪。”奇門遁甲之術自古有之,且是一門玄之又玄的學問,精於此道者可以觀天象,改風水。傳聞當年高祖皇帝起義之時,招攬了一位擅長奇門遁甲的窮書生,在戰場上無往不利,後來這窮書生也成了開國第一位丞相。
他又想到另一處:“那麽這片竹林裏,莫非有他主人布下的什麽迷陣?”
林朝道:“你想的不錯。”
趙昔笑道:“這怕不是你我的專長。”
林朝道:“你能解開。”他頓了頓,又道:“我見過你解開。”
趙昔訝道:“哦?”他倒是的確記起來不少師門傳授的東西,但也隻是粗淺皮毛,不過林朝既然說他能解開,或許這竹林中的迷陣並不複雜。
無論如何,兩人已經走到門前,不可能對著一座竹林望而卻步。他打定主意,對林朝道:“那咱們這就進去吧。”
於是兩人牽了馬,緩步進入林中。林朝替他描述周圍情景,趙昔雖然眼盲,但這類奇門遁甲術,往往以人眼前所見混淆視聽,他看不見,反倒有助於理清思路。
兩人在林中走了一炷香有餘的時間,趙昔漸漸有了些把握,開始指點行進的方位。
兜兜轉轉,遠處太陽西斜,雲如火燒,竹林中起了一層薄薄的霧,鍍上落日的殘紅,將原本青翠的竹葉浸染得如同染血一般。
此情此景,如何不令人心生懼意,但此時在竹林中的兩人,一個雙目不明專心破陣,一個雖看得見,卻毫無所動。
林朝雖然不懂得奇門遁甲,但他年紀輕輕武功就已臻化至境,天分極高,和趙昔描述周身環境時,往往幾句點到要害,這便是人常說的“慧性”,趙昔也不由得歎服。
半個時辰後,兩人麵前出現了一小塊被竹林環繞的空闊地,當中架著一把古琴,旁邊設了爐瓶三事。香爐裏的香已經焚盡。
趙昔皺眉思索了一會兒,俯身在古琴的弦上一撥,琴音悠遠。趙昔豎起耳朵聆聽,朝一個方向道:“恐怕陣眼就在這個方向。但靠近陣眼的地方,往往會比較凶險,有時還會陣套陣。咱們要更小心才好。”
林朝道:“那我先在前麵探路,確認安全了,你再過來。”
趙昔點點頭,林朝便率先走入竹林,趙昔在原地等了一會兒,隻聽見竹葉沙沙作響,再無林朝的腳步聲,心中一凜,陡然醒悟:他方才說要提防陣套陣,實則在他兩人走進這裏時,就已經陷入了陣中陣!
千算萬算,還是沒逃過人家的誘餌。趙昔哭笑不得。不過幸虧方才林朝的提議,否則要是他倆一同迷路,他們就連古琴這唯一的破陣線索都失去了。
趙昔索性盤坐下來,仔細摸索,順著琴身的紋路,觸到了兩個陳舊而模糊的小篆刻字:“問情。”
再說林朝進入竹林幾步後忽覺不對,回身一望,哪還有空地的影子,盡是無邊無際的竹林。
若是尋常人,此時必然慌張,認為自己辨錯了方向,再轉個身,四處張望幾下,錯走兩步,就會迷失在漫無方向的竹林裏。可林朝隻是回頭望了一眼,便繼續往前走去。
走了一刻鍾有餘,身邊的馬兒忽然打了個響鼻,往前跑去,林朝緊跟其後。
竹林漸漸變得稀少,隨後眼前一亮。視野所見是一個小小竹屋,圍了一圈籬笆,屋簷下還掛著供鷹鳥停駐的單架。
林朝在籬笆前站定。他能這麽快出陣,想必是趙昔在那頭已經將其破解。
正思索之際,耳畔聽得隱隱約約古琴彈奏之聲,卻是從竹林中傳來,初聽時不成曲調,愈聽愈是清晰,綿綿泣訴,蕩心入骨。
林朝垂首,仿佛沉浸在琴曲之中。這時竹林一側輕輕搖動,一道人影閃過,出劍如寒芒凜凜,向林朝背心刺來。
林朝狀似昏沉,卻在他靠近身後時長劍出鞘,看似毫無章法地一擋一挑,卻將人擋在三尺之外,不能再進一步。
那人見一擊不成,又刺出一劍,這一劍卻比上一招更加精妙,林朝未曾預料,眉頭一蹙,手上卻好似演練了千百遍一般,劍身相擊,“咣”得一聲,那人的長劍脫手,跌在地上。
他和趙解秋少年相識,趙解秋喜愛鑽研藥理毒術,劍法並不好,但為了纏著他,還是將幼時師門傳授的停雲劍術又撿了起來,等他練劍之時,就湊上來要討教。
停雲劍術是極精妙的劍法,其中有一式“劍影留痕”,進也可攻,退也可守,劍法高超之人,可以從頭至尾單憑這一招對敵。趙解秋每每和他討教,用的就是這一招,可他學藝不精,總是被林朝打得長劍脫手,狼狽不已。
可趙解秋絲毫不在意,等他下回練劍,依舊上來使這一式,依舊被他打得長劍離手。林朝被他纏得煩了,就勒令他每日隻能與自己交手三次,若一次過不了十招,那下次也不必了。
思緒回籠,林朝看著眼前踉蹌著退後幾步的人,冷峻的劍客第一次心生恍惚,道:“你記起來了?”
這用劍襲擊他之人,臉頰削瘦,鬢角染霜,不是趙昔又是誰?
“我記起來了。宋繹……你好狠!”
琴聲在竹林中回蕩,同著那人的話語,鑽進宋繹耳朵裏,有如一柄利刃,攪得他腦內翻江倒海的劇痛。
宋繹張了張口,叫出那個名字:“趙解秋……”
他其實是不常喊他的名字的。
可趙解秋墜崖的這半年,他每每頭痛發作,都會忍不住念他的名字。好像多念幾遍,頭痛就能止住似的。
就像他在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