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之所以可以宅得住,是有那麽一個東西吸引著他,讓他不斷地投入大把的時間和精力。這樣的東西很是神奇,可以讓男孩甘願在最活潑好動的年齡靜靜地呆在一個地方,久久不挪窩兒。
以前,這麽一個吸引著何寧的東西是電腦;現在,卻是一堆各式各樣的木材。
對於大多數男孩子來說,或多或少都有一個機械夢,喜歡擺弄各種機器零件兒;喜歡將家裏的電器拆了重組;喜歡關注各種汽車模型或者武器。何寧就是這樣的機械控。
前世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何寧沒能涉及機械領域,隻能收集一些模型過過幹癮,再在網上搜集資料或者看一些軍事雜誌,了解最前沿的軍事武器。但要說實際觸及機械零件的機會,何寧前世還真沒遇到。
幸運的是,這一世何寧可以把他大把的時間用在研究、涉及以及製作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上。他有支持並傳授知識給他的家人,有趁手的工具,有合適的器材和環境。
雖然受到時代技術的限製和約束,很多設想無法在技術上得到支持,但不妨礙他利用學過的力學、動力學等知識,換種思路“曲線救國”。
但是,作為一隻初初涉及該領域的小菜鳥一枚,何寧依然常常感覺到技術上的束縛和限製,很多時候,理論上可以實現的方案,操作起來卻總是遇到這樣那樣的技術漏洞。
何大爺傳授於他的知識是老一輩們一代一代鑽研、探索、創新而來的,這些瑰寶往往看似理所應當,並不出彩,但隻要看到其本源,就可以以此為基點,進行千變萬化的創造。
但時間一長,何寧將這些知識消化吸收後,就總覺得思維受到了限製。老一套固定的模子需要被打破,新的知識需要被吸收,以產生更多的創造力。
這天,正好父親何大柱要到鎮上交一批做好的搖籃,順便買一頭壯實的黃牛。畢竟以後若是經常來鎮上交貨,老借別人家的牛也不是個事。雖然該掏的租金一文沒少過,別人也願意出借家裏的牛,但要是真到了農忙時候,沒準會借不來牛耽誤了事。
而買牛這事得靠何大爺的眼力,老人家年紀大見識多,對牛也有幾分了解,是此行不可或缺的人。
何寧也打算一起去鎮上。一來呢,到這裏這麽久了也沒出去逛過,老在家裏憋著思維都固化了;二來呢,能到鎮上別的木匠鋪裏見識見識;這三嘛,還可以去鎮上的書局看看,能找到有關木工的書就最好不過了,即便沒有,那能找到關於這個世界風土人情的奇聞異誌也是不錯的。
而何安也被何老娘交與了生活物資采購的重任,需要一同往鎮上去。
何大柱選的這天正好是鎮上趕集會的時候,熱熱鬧鬧的的集市裏有不少賣小吃的,賣菜的,賣胭脂水粉的,還有吹糖人,捏泥人兒的,運氣好時還能在碼頭附近碰到雜耍的。這個鎮子不大卻能如此熱鬧,得得益於鎮子依偎的河流——定中河,鎮子依定中河而建,又因定中河而繁盛,顧名曰“定中鎮”。
定中鎮上的所見所聞讓第一次見識到古代鎮子的何寧吃了一驚,看來這裏比自己想象的還要民安物豐。
四人一路走馬觀花,倒也不耽誤正事,先跟著何父到一家雜貨鋪交了貨。
這件雜貨鋪名“稚淑坊”,名字起得秀氣也讓人一目了然,店內專賣各種女士及幼童用品,小到銀針彩線、首飾布匹,大到織布機、屏風、美人榻等應有盡有。雖然種類繁多,物品琳琅滿目,卻因合理的擺放布局而不顯得雜亂。不得不說其老板絕對是個精明玲瓏之人,懂得女人與孩子的錢最好賺的道理。
何氏搖籃在鎮上的第一筆生意就是和稚淑坊做的,何父還應店主的建議給品質上好的搖籃上雕刻了寓意吉祥的圖案。
雖然這些除了好看就沒什麽別的功能的圖案在和寧看來甚是雞肋,但也不能就這麽忽視市場回饋的信息。為此,何寧還花費了不少功夫在學習雕刻上,奈何確實對此興趣寥寥,水平也隻能達到個入門級。
何父在稚淑坊交了貨,何安也正好購置了一批母親李清交代買的針線。
看見擺放在台麵上的幾匹棉布質量不錯,何寧想起了何安身上的衣服,正想著買些回去給他做身新衣服,卻想起自己囊中羞澀,錢財都交給何安保管了。
不花錢的時候也沒覺得自己窘迫,等到有了花錢的地方才發現存款竟如此微薄,看來這次回去花點心思賺錢才行,否則別說買布了,就是給家裏的妹妹們一人買朵絹花都夠勉強的。
等四人出了稚淑坊就兵分兩路,何大爺與何大柱直奔牛場選牛,何寧就和何安一起采購生活物資。
雖然要買的東西總結起來就四個字——生活物資,但林林總總的算起來可真是不少了。除了油、鹽、醋等調味料,還有米、豆、麵、糕點等糧食,等所有東西都買齊全了,兩人的背簍也裝滿了。
雖然兩人都是負重前行,但一點沒影響何寧的興致,兩人一路走走停停,找到一家木工店。
說是店麵,倒不如說是一個院子。寬敞的院子隻用齊腰的籬笆圍了一周,可以一目了然的看見幾個刨木料的,雕刻的,安裝的正在各司其職地忙活著。這樣規模的木工店在這個鎮上已經是最大的了,店主加上幾個學徒已經可以滿足整個鎮子對木製品的需求了,甚至還常常能接到周邊幾個村子的活兒。
院子後麵是一棟一進的房子,卻有一間不小的廳堂,兩邊各有兩間屋子。房屋的牆邊擺放了幾把新製的農具,從外麵隱約可以看見廳堂內有幾張家具的影子。如此看來這家木工店主要經營的大概是農具和家具的製作了,但也不排除做一些需要特殊定製的木製品。
令何寧驚喜的是,他竟然在院子裏見到一架還未完工的筒車(俗稱:水車),這個大件兒在何寧的眼中可比那些雕了花兒的美人榻有吸引力多了。
“咦?你是做出‘何氏搖籃’的何家人嗎?”
不知不覺進到院子裏的何寧被這聲疑問喚回了神誌,卻不明白對方是怎麽知道他的。眼前是一個十三歲左右的少年,古銅膚色,身材修長而有力,一看就是做慣了活的。何寧不確定對方是否是前身的舊識。
“抱歉,我們之前認識嗎?”
“你不認識我,我卻知道你。”
少年的話讓他想起對方之前提到“何氏搖籃”,想必對方也是因此而關注過何家吧,但有一點卻令何寧有些疑惑。
“那你是怎麽知道我是製‘何氏搖籃’的何家人?”
聽到何寧的發問,少年的眼神下意識的瞟了一眼站在何寧身後的何安,表情有些怪異。
一直關注著對方舉動的何寧也發現了少年的眼神,順勢看到了身後的何安,瞬間秒懂了,原來帶著何安的自己就像身後貼了一張巨型標簽。
北猛國人的五官相比起夏國的人來說立體不少,眼睛瞳孔的顏色也大多是較淺的棕色,毛發濃密還普遍自然卷,種種特征都與傳統的夏國人區別甚大。
何安身為兩國混血,五官相比起北猛國人沒有那麽立體,但也是棱角分明,濃眉雙眼皮再加一頭自然卷,這樣子在一群夏國人堆兒裏也算是十分突出了。
也是何寧以往在各種傳播媒體上見慣了混血,對何安的外貌沒覺得有什麽異常的地方,甚至有時候還會暗搓搓地羨慕這樣很man的外貌。
可對於生活在中原的夏國人來說,沒有自己國家文字、遊牧為生的北猛國人代表的是粗魯、蠻夷、未開化,北猛國人的外貌也被“惡屋及烏”,視作醜陋粗鄙。
何寧不喜歡少年甚至周圍幾人投在何安身上不禮貌的目光,也不想跟他們討論審美的問題。這種時候,轉移話題是最明智的選擇。
“這架筒車是你做的嗎?”
談到筒車,少年的表情立馬煥發出亮眼的光彩。
“你也知道筒車嗎?這是我跟父親到南方時見到的大家夥,用來灌溉農田很是實用的,我想把它做出來,可是中間有幾個地方總是做不好。你知道它的名字,你會做嗎?”
以前,這麽一個吸引著何寧的東西是電腦;現在,卻是一堆各式各樣的木材。
對於大多數男孩子來說,或多或少都有一個機械夢,喜歡擺弄各種機器零件兒;喜歡將家裏的電器拆了重組;喜歡關注各種汽車模型或者武器。何寧就是這樣的機械控。
前世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何寧沒能涉及機械領域,隻能收集一些模型過過幹癮,再在網上搜集資料或者看一些軍事雜誌,了解最前沿的軍事武器。但要說實際觸及機械零件的機會,何寧前世還真沒遇到。
幸運的是,這一世何寧可以把他大把的時間用在研究、涉及以及製作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上。他有支持並傳授知識給他的家人,有趁手的工具,有合適的器材和環境。
雖然受到時代技術的限製和約束,很多設想無法在技術上得到支持,但不妨礙他利用學過的力學、動力學等知識,換種思路“曲線救國”。
但是,作為一隻初初涉及該領域的小菜鳥一枚,何寧依然常常感覺到技術上的束縛和限製,很多時候,理論上可以實現的方案,操作起來卻總是遇到這樣那樣的技術漏洞。
何大爺傳授於他的知識是老一輩們一代一代鑽研、探索、創新而來的,這些瑰寶往往看似理所應當,並不出彩,但隻要看到其本源,就可以以此為基點,進行千變萬化的創造。
但時間一長,何寧將這些知識消化吸收後,就總覺得思維受到了限製。老一套固定的模子需要被打破,新的知識需要被吸收,以產生更多的創造力。
這天,正好父親何大柱要到鎮上交一批做好的搖籃,順便買一頭壯實的黃牛。畢竟以後若是經常來鎮上交貨,老借別人家的牛也不是個事。雖然該掏的租金一文沒少過,別人也願意出借家裏的牛,但要是真到了農忙時候,沒準會借不來牛耽誤了事。
而買牛這事得靠何大爺的眼力,老人家年紀大見識多,對牛也有幾分了解,是此行不可或缺的人。
何寧也打算一起去鎮上。一來呢,到這裏這麽久了也沒出去逛過,老在家裏憋著思維都固化了;二來呢,能到鎮上別的木匠鋪裏見識見識;這三嘛,還可以去鎮上的書局看看,能找到有關木工的書就最好不過了,即便沒有,那能找到關於這個世界風土人情的奇聞異誌也是不錯的。
而何安也被何老娘交與了生活物資采購的重任,需要一同往鎮上去。
何大柱選的這天正好是鎮上趕集會的時候,熱熱鬧鬧的的集市裏有不少賣小吃的,賣菜的,賣胭脂水粉的,還有吹糖人,捏泥人兒的,運氣好時還能在碼頭附近碰到雜耍的。這個鎮子不大卻能如此熱鬧,得得益於鎮子依偎的河流——定中河,鎮子依定中河而建,又因定中河而繁盛,顧名曰“定中鎮”。
定中鎮上的所見所聞讓第一次見識到古代鎮子的何寧吃了一驚,看來這裏比自己想象的還要民安物豐。
四人一路走馬觀花,倒也不耽誤正事,先跟著何父到一家雜貨鋪交了貨。
這件雜貨鋪名“稚淑坊”,名字起得秀氣也讓人一目了然,店內專賣各種女士及幼童用品,小到銀針彩線、首飾布匹,大到織布機、屏風、美人榻等應有盡有。雖然種類繁多,物品琳琅滿目,卻因合理的擺放布局而不顯得雜亂。不得不說其老板絕對是個精明玲瓏之人,懂得女人與孩子的錢最好賺的道理。
何氏搖籃在鎮上的第一筆生意就是和稚淑坊做的,何父還應店主的建議給品質上好的搖籃上雕刻了寓意吉祥的圖案。
雖然這些除了好看就沒什麽別的功能的圖案在和寧看來甚是雞肋,但也不能就這麽忽視市場回饋的信息。為此,何寧還花費了不少功夫在學習雕刻上,奈何確實對此興趣寥寥,水平也隻能達到個入門級。
何父在稚淑坊交了貨,何安也正好購置了一批母親李清交代買的針線。
看見擺放在台麵上的幾匹棉布質量不錯,何寧想起了何安身上的衣服,正想著買些回去給他做身新衣服,卻想起自己囊中羞澀,錢財都交給何安保管了。
不花錢的時候也沒覺得自己窘迫,等到有了花錢的地方才發現存款竟如此微薄,看來這次回去花點心思賺錢才行,否則別說買布了,就是給家裏的妹妹們一人買朵絹花都夠勉強的。
等四人出了稚淑坊就兵分兩路,何大爺與何大柱直奔牛場選牛,何寧就和何安一起采購生活物資。
雖然要買的東西總結起來就四個字——生活物資,但林林總總的算起來可真是不少了。除了油、鹽、醋等調味料,還有米、豆、麵、糕點等糧食,等所有東西都買齊全了,兩人的背簍也裝滿了。
雖然兩人都是負重前行,但一點沒影響何寧的興致,兩人一路走走停停,找到一家木工店。
說是店麵,倒不如說是一個院子。寬敞的院子隻用齊腰的籬笆圍了一周,可以一目了然的看見幾個刨木料的,雕刻的,安裝的正在各司其職地忙活著。這樣規模的木工店在這個鎮上已經是最大的了,店主加上幾個學徒已經可以滿足整個鎮子對木製品的需求了,甚至還常常能接到周邊幾個村子的活兒。
院子後麵是一棟一進的房子,卻有一間不小的廳堂,兩邊各有兩間屋子。房屋的牆邊擺放了幾把新製的農具,從外麵隱約可以看見廳堂內有幾張家具的影子。如此看來這家木工店主要經營的大概是農具和家具的製作了,但也不排除做一些需要特殊定製的木製品。
令何寧驚喜的是,他竟然在院子裏見到一架還未完工的筒車(俗稱:水車),這個大件兒在何寧的眼中可比那些雕了花兒的美人榻有吸引力多了。
“咦?你是做出‘何氏搖籃’的何家人嗎?”
不知不覺進到院子裏的何寧被這聲疑問喚回了神誌,卻不明白對方是怎麽知道他的。眼前是一個十三歲左右的少年,古銅膚色,身材修長而有力,一看就是做慣了活的。何寧不確定對方是否是前身的舊識。
“抱歉,我們之前認識嗎?”
“你不認識我,我卻知道你。”
少年的話讓他想起對方之前提到“何氏搖籃”,想必對方也是因此而關注過何家吧,但有一點卻令何寧有些疑惑。
“那你是怎麽知道我是製‘何氏搖籃’的何家人?”
聽到何寧的發問,少年的眼神下意識的瞟了一眼站在何寧身後的何安,表情有些怪異。
一直關注著對方舉動的何寧也發現了少年的眼神,順勢看到了身後的何安,瞬間秒懂了,原來帶著何安的自己就像身後貼了一張巨型標簽。
北猛國人的五官相比起夏國的人來說立體不少,眼睛瞳孔的顏色也大多是較淺的棕色,毛發濃密還普遍自然卷,種種特征都與傳統的夏國人區別甚大。
何安身為兩國混血,五官相比起北猛國人沒有那麽立體,但也是棱角分明,濃眉雙眼皮再加一頭自然卷,這樣子在一群夏國人堆兒裏也算是十分突出了。
也是何寧以往在各種傳播媒體上見慣了混血,對何安的外貌沒覺得有什麽異常的地方,甚至有時候還會暗搓搓地羨慕這樣很man的外貌。
可對於生活在中原的夏國人來說,沒有自己國家文字、遊牧為生的北猛國人代表的是粗魯、蠻夷、未開化,北猛國人的外貌也被“惡屋及烏”,視作醜陋粗鄙。
何寧不喜歡少年甚至周圍幾人投在何安身上不禮貌的目光,也不想跟他們討論審美的問題。這種時候,轉移話題是最明智的選擇。
“這架筒車是你做的嗎?”
談到筒車,少年的表情立馬煥發出亮眼的光彩。
“你也知道筒車嗎?這是我跟父親到南方時見到的大家夥,用來灌溉農田很是實用的,我想把它做出來,可是中間有幾個地方總是做不好。你知道它的名字,你會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