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言少眉頭緊鎖,預感到情況嚴重,這所宅子的玄機不是他這種修為的人能破解的。最好一走了之,省得惹麻煩上身。可是他又心有不甘,對方承諾的工錢是十萬塊,十萬塊啊,蘋果手機都能買幾十部了!他突然想到了麥老爺子,是不是應該請他來幫忙……


    “怎麽樣兄弟,能不能把邪氣製住?隻要能把事情辦好,錢不是問題。”老薑試探陸言少的口風。


    陸言少說問題比較嚴重,處理起來很棘手,他建議老薑最好換一所宅子,那樣豈不更省事。


    老薑聞聽笑了,笑的很無奈,這套房子價值七百多萬,不是說換就能換的。


    陸言少一縮脖子,七百多萬,簡直是天文一樣的數字了!絕大多數人辛辛苦苦一輩子,不吃不喝也弄不來那麽多錢。難怪老薑肯出大價錢請他。他還有一件事不明白,昨天晚上明明看見老薑和小楊走上二樓,他們是什麽時候離開的呢,怎麽自己一點都不知道。


    老薑說其實很簡單,他和小楊上樓以後換好衣服,直接從後門走了。沒有知會陸言少一聲,所以才會弄出誤會。


    老薑塞給陸言少一萬塊錢,說是定金,完事之後會一分不少的把酬勞付清。看在錢的份上,陸言少答應試試,當然他自己肯定不行,得請師父出山。他所說的師父就是文博城裏的麥老爺子,人家並沒有收他為徒,陸言少之所以這麽說是在給老薑吃定心丸。他讓老薑在家裏等著,自己去請師父,老人家如果肯出山,事情還好說,不肯出山的話他也沒轍。不要說七百萬的房子,七千萬也得認倒黴。


    老薑要開車送他,陸言少一口回絕,麥老爺子的底細他不想透露太多。他在小區門口打車直奔文博城,很順利的見到麥老爺子。麥歲見陸言少來看自己,很高興,拉著他的手問長問短,重點問到古畫的事。


    陸言少說那幅古畫他經常拿出來觀摩,一開始沒什麽,隨著時間的推移,感覺畫麵好像有了細微變化。畫中人的眼神一開始是呈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後來突然感覺起了變化,一部分眼神開始瞄向畫外,好像在盯著畫外的人。


    麥歲對這事兒很感興趣,有緣人就是不一樣,短時間內就能體會到另外的玄機,看來真是找對人了。他又問還有什麽別的發現。陸言少說沒了,僅此一點就夠令人吃驚了,難不成還要畫中人說話。


    麥歲要留著陸言少吃午飯。後者一陣苦笑,說先別忙著吃午飯,他這次來是有事相求。接著把事情原原本本講述一遍。


    麥歲聞聽直皺眉,說自己已經金盆洗手了,很多年沒有給人看宅子了。不過既然是陸言少所求,他會勉為其難走一趟。陸言少自然很高興,能把麥老爺子請動,事情估計八九不離十了,自己還能見識見識大師的風範,趁機學點東西。


    陸言少不敢耽擱,打車拉著麥老爺子趕奔目的地。老薑還等著呢,陸言少沒顧上吃午飯,他也沒心情吃。


    麥歲下車後沒有急於進院,先圍著院子轉了一圈,觀察周圍的環境。然後才走進院子,看看院子的布局,分析樹木、假山什麽的衝不衝煞。最後才進屋子。老頭子始終沒說一句話,麵容似水,顯得深不可測。越是這樣越令人心生敬畏,老薑像陪同首長視察似的,老頭走到哪他跟到哪。


    陸言少和老薑、小楊陪著麥歲樓上樓下裏裏外外轉了一圈,當走到供奉關公像的房間時,老頭子眼神一閃,問老薑是不是經常做噩夢,還會夢到去世的父母。


    老薑說是啊,最近一年多一直都這樣,很邪門!


    麥歲說不是事情邪門,完全是你自找的。


    在場所有人都一臉驚訝,不知道老頭子啥意思。


    麥歲說問題就出在關公塑像上,手裏的青龍偃月刀正好劈在側下方的遺像上,父母的靈位整天被刀劈著,能安生嗎?所以才會托夢給老薑。


    陸言少仔細看了現場的情況,可不是,關公是背持青龍刀,斜跨在背後,刀柄朝上、刀鋒朝下。刀鋒下麵正好擺著遺像。宏觀上看的話,正好是青龍刀的刀鋒在劈著下麵的遺像。


    老薑嚇出一身冷汗,這是對父母的大不敬啊!難怪父母經常托夢給他!關公塑像是一年多以前買來供奉的,為了供奉方便就和父母遺像擺在一起。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惡夢接連不斷地出現。


    老薑又把鬧鬼的情況詳細說了一遍。陸言少結合昨晚的經曆做了補充。麥歲麵色沉吟,如果僅僅是因為遺像的問題,事情還不至於鬧到如此之大,應該還有別的問題。老頭子又樓上樓下轉了一圈。其他人自然陪著,陸言少是為了增長見識,老薑和小楊則是為了七百萬的房產,大家各有目的,焦點全在麥老爺子身上。


    眼看到了傍晚,幾個人才重新回到一樓客廳,圍著沙發坐好。一直很少說話的麥老爺子開口了,他問老薑家裏有沒有收藏什麽古董,比如瓷器、青銅器、玉器、古家具等等,總之就是年代很長的東西。


    老薑仰脖想了半天,最後搖搖頭,他雖然有錢,卻沒有收藏古董的興趣。小楊在旁邊捅捅他,說家裏不是收藏者一枚玉璧嗎。老薑一拍額頭,差點忘了,家裏的確有一件玉器,是塊玉璧,不過具體年代就不知道了。


    小楊從樓上把玉璧拿過來,陸言少和麥歲都是搞古玩的,兩人不禁仔細觀察一番。玉料呈青色,個別部位有不規則的白沁,深入玉質內部,俗稱“雞骨白”;玉器表麵分布有均勻的顆粒狀凸起,就像撒上去的穀粒一樣,學名“穀紋璧”。這種形製的玉璧流行於漢代,如果是真品的話,至少有兩千年的曆史。


    陸言少用手摸摸玉璧的表麵,有割手的感覺,真品的可能性很大。真正的漢代穀紋璧做工非常精湛,穀紋均勻規則,用手摸上去會有割手的感覺。這是判斷真偽的方法之一,當然還要結合沁色和其它方麵綜合考慮。他和麥歲一致認為是真品,真正的漢代穀紋璧。更難能可貴的是玉璧的邊緣還有一小塊紅色斑塊,俗稱血沁。玉器的沁色可以有十幾種之多,最少見、最值錢的就是血沁。一千塊出土的古玉之中未必有一塊帶有血沁,因為血沁的形成條件太複雜、太苛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年暑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風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風麵並收藏那年暑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