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平時難得一見的軍隊高層,都是對電磁彈射係統非常關心的人員,在此之前就已經了解了其中的瓶頸問題,所以才會連夜開會詢問解決方案。[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沒想到卻遭遇了一場峰回路轉。
老吳是裝備發展部的副部長,肩頭扛著一顆金星,他也是戴軍鵬的直屬上級,對邀請陳文浩來幫忙的來龍去脈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他看了眼陪在一邊的戴軍鵬,戴軍鵬注意到了,微微搖了搖頭,示意自己並沒有在資料以外,向陳文浩透露過項目情況。
老吳收回了目光,笑著對陳文浩說,“小陳同誌,我們不懂技術,你能不能用簡單的語言給我們介紹一下解決辦法啊。”
陳文浩欣然表示沒有問題,“關於瓶頸問題,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要打破這個瓶頸,其實有兩種解決方法。”
“一種解決方法就是從已經實際運用了電磁彈射器的航母上,將其控製係統中的管理模塊拷貝回來,這類模塊中有對所有彈射過的機型的相關參數都有備份。當然,這個難度太高,現在全世界隻有美國的新型航母才實際運用了這一彈射技術。”
“我的解決方法其實很簡單,在如果將電源、儲能係統、電子設備等部位都作為**的接入點,那麽在控製係統中連接每個接入點的關口,都加載一個人工智能模塊,每個人工智能模塊既**計算,又統籌運行。”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通過加載方式的改變,一方麵滿足不同飛機的起飛要求,另一方麵,盡可能降低對電力電子係統、電源、儲能係統的衝擊。[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既增加了係統的出錯冗餘,又提升了係統的計算速度。”
“而且,采用這種子母模塊的加載方式,還可使管理對象模塊化:不同種類的飛機有不同的起飛參數模塊,而同一類型的飛機,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又能對應一個新的子模塊。確保每種飛機在不同的環境下使用,都能獲得最優的推力。”
……
陳文浩的介紹深入淺出,在座的領導並不難聽懂,但是這種解決方法是否切實可行,是否行之有效,得還有待專家團的驗證。
眾人的目光紛紛凝聚在,正在入神地看著電腦的徐院士和另外位專家身上。兩位專家已經心無旁騖地看了半個多小時,突然,徐院士伸手一拍桌子,“妙啊,這樣一來,困擾我們的問題就都解決了。”
他此時抬頭見眾人目光,不由臉上一紅,“各位領導,不好意思,見獵心喜,不由忘形了。”他興奮地指著電腦說,“小陳的這個思路很新奇,關鍵是他提供的智能模塊簡單高效,可以勝任要求。我建議立即召開專家討論會,讓大家來評議這個方案。”
吳副部長看了眼時間,“時間會不會晚了一點,要不明天再開?小陳同誌也是剛下飛機。”
徐院士略帶激動,“看到這麽好的解決方案,我哪還睡得著。老牛也在急這事,要是知道了也肯定坐不住。要不讓小陳同誌先休息,先把項目組的相關人員召集起來研究。”
“我沒問題。”陳文浩連忙表態,這種時候可不是擺架子的時候。
“那行,戴副參謀長辛苦一下,安排人員分別通知項目組專家。”吳副部長沉吟了片刻,點頭表態。
“我來通知老牛,他肯定第一個趕來。”徐院士摸出了手機。
“牛院士是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也是這個項目的總工程師,國內電磁彈射技術的奠基者和領頭人。”戴軍鵬怕陳文浩不知道,在一邊小聲給他介紹。
接下來,徐院士向其他人告了聲罪,拉著陳文浩坐在旁邊,就方案中的細節談論起來。作為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專家機構成員,院士的頭銜也足夠讓絕大多數的領導不在意這些小節。
不到半個小時,一個宏亮的聲音在門口響起,“老徐,這麽急著叫我來幹嘛。”和幾位領導打過招呼,這個聲音的主人走到徐院士和陳文浩身邊。
“咦,這段代碼是用來調解儲能設備釋放功率的?”電腦屏幕上正顯示著這段相關代碼,徐院士之前正和陳文浩討論到這個模塊的細節。
“有點意思,來,讓我看看。”新來的牛院士站在後麵看了幾分鍾,來了興趣,一屁股坐在旁邊,接過了徐院士手中的電腦,便一頭紮了進去。
陳文浩這才有閑暇打量了一下牛院士,對於這位院士他早已聞名,在眾多的電磁彈射技術的新聞中,都能見到他的名字。看上去,他的年紀和徐院士差不多,頭發卻是濃黑稠密,兩側都有點不拘小節的翹起,穿著一件厚棉外套,戴著一副黑邊眼鏡。
隨著時間的推移,匯聚到這個會議室的專家越來越多,而且多是一個做派,隨意地打個招呼,就加入了以牛院士和徐院士為首的討論群。
“我覺得這個方案可行!”
“實際效果怎樣,還得上實驗場才知道!不過值得一試。”
“誰給我紙筆,執行效率可以計算一下。”
“小陳同誌,來,來,來,和我們這些老頭子講一下這段程序的用意。”
……
專家聚集的討論群規模越來越大,層次越來越高,像小李這樣的技術人員已經插不上話了,隻能在外圍遞遞紙筆,打打下手。
小李看著被七八位專家大牛們圍在中間的陳文浩,已不知道該用什麽表情來麵對了。
另一邊,吳副部長麵帶微笑地看著這場景,側頭對戴軍鵬低聲說道,“民間果然藏龍臥虎,我們好像請到了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啊。”
戴軍鵬默默地點點頭,心裏也是各種情緒翻騰,背景調查中已經知道陳文浩是位非常優秀的程序員,能夠發明如今風靡全球的軟件產品,自然是有兩把刷子的。
他真正進入官方眼界,還是因為在美國發生的意外,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有關部門判斷襲擊者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因為看中他的類人工智能技術。考慮到這一技術在軍事領域的確有很大的拓展性,軍方最後的決定是讓他們部門向他釋放善意,先建立交情,再探探底子。
沒想到,這次本是初次接觸以求加深了解的行動,似乎卻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困擾那麽多知名專家的問題,好像有了解決方法。而這個項目的基礎資料,他不過是兩天前剛剛發給他的。這世界上,真有如此天才絕倫的人物?!
許久,專家們的討論似乎有了定論。牛院士手裏拿著兩張寫滿算式的紙張,站起來匯報結果,“柳副司令員,我們一致覺得小陳同誌的方案具有很強的可行性,申請在電磁彈射發射器試驗場進行實物測試。”
“有多少把握?”
“初步計算同類型飛機之間的計算間隔可以縮短60%,之前因為控製係統協調運算的問題,導致最大彈射功率達不到設計指標的缺陷,預計也能得到很大改善。”
“我馬上向班子成員通報情況,建議啟動試驗。”(未完待續。)
老吳是裝備發展部的副部長,肩頭扛著一顆金星,他也是戴軍鵬的直屬上級,對邀請陳文浩來幫忙的來龍去脈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他看了眼陪在一邊的戴軍鵬,戴軍鵬注意到了,微微搖了搖頭,示意自己並沒有在資料以外,向陳文浩透露過項目情況。
老吳收回了目光,笑著對陳文浩說,“小陳同誌,我們不懂技術,你能不能用簡單的語言給我們介紹一下解決辦法啊。”
陳文浩欣然表示沒有問題,“關於瓶頸問題,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要打破這個瓶頸,其實有兩種解決方法。”
“一種解決方法就是從已經實際運用了電磁彈射器的航母上,將其控製係統中的管理模塊拷貝回來,這類模塊中有對所有彈射過的機型的相關參數都有備份。當然,這個難度太高,現在全世界隻有美國的新型航母才實際運用了這一彈射技術。”
“我的解決方法其實很簡單,在如果將電源、儲能係統、電子設備等部位都作為**的接入點,那麽在控製係統中連接每個接入點的關口,都加載一個人工智能模塊,每個人工智能模塊既**計算,又統籌運行。”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通過加載方式的改變,一方麵滿足不同飛機的起飛要求,另一方麵,盡可能降低對電力電子係統、電源、儲能係統的衝擊。[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既增加了係統的出錯冗餘,又提升了係統的計算速度。”
“而且,采用這種子母模塊的加載方式,還可使管理對象模塊化:不同種類的飛機有不同的起飛參數模塊,而同一類型的飛機,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又能對應一個新的子模塊。確保每種飛機在不同的環境下使用,都能獲得最優的推力。”
……
陳文浩的介紹深入淺出,在座的領導並不難聽懂,但是這種解決方法是否切實可行,是否行之有效,得還有待專家團的驗證。
眾人的目光紛紛凝聚在,正在入神地看著電腦的徐院士和另外位專家身上。兩位專家已經心無旁騖地看了半個多小時,突然,徐院士伸手一拍桌子,“妙啊,這樣一來,困擾我們的問題就都解決了。”
他此時抬頭見眾人目光,不由臉上一紅,“各位領導,不好意思,見獵心喜,不由忘形了。”他興奮地指著電腦說,“小陳的這個思路很新奇,關鍵是他提供的智能模塊簡單高效,可以勝任要求。我建議立即召開專家討論會,讓大家來評議這個方案。”
吳副部長看了眼時間,“時間會不會晚了一點,要不明天再開?小陳同誌也是剛下飛機。”
徐院士略帶激動,“看到這麽好的解決方案,我哪還睡得著。老牛也在急這事,要是知道了也肯定坐不住。要不讓小陳同誌先休息,先把項目組的相關人員召集起來研究。”
“我沒問題。”陳文浩連忙表態,這種時候可不是擺架子的時候。
“那行,戴副參謀長辛苦一下,安排人員分別通知項目組專家。”吳副部長沉吟了片刻,點頭表態。
“我來通知老牛,他肯定第一個趕來。”徐院士摸出了手機。
“牛院士是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也是這個項目的總工程師,國內電磁彈射技術的奠基者和領頭人。”戴軍鵬怕陳文浩不知道,在一邊小聲給他介紹。
接下來,徐院士向其他人告了聲罪,拉著陳文浩坐在旁邊,就方案中的細節談論起來。作為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專家機構成員,院士的頭銜也足夠讓絕大多數的領導不在意這些小節。
不到半個小時,一個宏亮的聲音在門口響起,“老徐,這麽急著叫我來幹嘛。”和幾位領導打過招呼,這個聲音的主人走到徐院士和陳文浩身邊。
“咦,這段代碼是用來調解儲能設備釋放功率的?”電腦屏幕上正顯示著這段相關代碼,徐院士之前正和陳文浩討論到這個模塊的細節。
“有點意思,來,讓我看看。”新來的牛院士站在後麵看了幾分鍾,來了興趣,一屁股坐在旁邊,接過了徐院士手中的電腦,便一頭紮了進去。
陳文浩這才有閑暇打量了一下牛院士,對於這位院士他早已聞名,在眾多的電磁彈射技術的新聞中,都能見到他的名字。看上去,他的年紀和徐院士差不多,頭發卻是濃黑稠密,兩側都有點不拘小節的翹起,穿著一件厚棉外套,戴著一副黑邊眼鏡。
隨著時間的推移,匯聚到這個會議室的專家越來越多,而且多是一個做派,隨意地打個招呼,就加入了以牛院士和徐院士為首的討論群。
“我覺得這個方案可行!”
“實際效果怎樣,還得上實驗場才知道!不過值得一試。”
“誰給我紙筆,執行效率可以計算一下。”
“小陳同誌,來,來,來,和我們這些老頭子講一下這段程序的用意。”
……
專家聚集的討論群規模越來越大,層次越來越高,像小李這樣的技術人員已經插不上話了,隻能在外圍遞遞紙筆,打打下手。
小李看著被七八位專家大牛們圍在中間的陳文浩,已不知道該用什麽表情來麵對了。
另一邊,吳副部長麵帶微笑地看著這場景,側頭對戴軍鵬低聲說道,“民間果然藏龍臥虎,我們好像請到了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啊。”
戴軍鵬默默地點點頭,心裏也是各種情緒翻騰,背景調查中已經知道陳文浩是位非常優秀的程序員,能夠發明如今風靡全球的軟件產品,自然是有兩把刷子的。
他真正進入官方眼界,還是因為在美國發生的意外,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有關部門判斷襲擊者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因為看中他的類人工智能技術。考慮到這一技術在軍事領域的確有很大的拓展性,軍方最後的決定是讓他們部門向他釋放善意,先建立交情,再探探底子。
沒想到,這次本是初次接觸以求加深了解的行動,似乎卻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困擾那麽多知名專家的問題,好像有了解決方法。而這個項目的基礎資料,他不過是兩天前剛剛發給他的。這世界上,真有如此天才絕倫的人物?!
許久,專家們的討論似乎有了定論。牛院士手裏拿著兩張寫滿算式的紙張,站起來匯報結果,“柳副司令員,我們一致覺得小陳同誌的方案具有很強的可行性,申請在電磁彈射發射器試驗場進行實物測試。”
“有多少把握?”
“初步計算同類型飛機之間的計算間隔可以縮短60%,之前因為控製係統協調運算的問題,導致最大彈射功率達不到設計指標的缺陷,預計也能得到很大改善。”
“我馬上向班子成員通報情況,建議啟動試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