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忌聽了小川的所請之後並沒敢立刻答應他的所請,他隻是說盡力一試,送走了小川和嬴闕後,慶忌立刻去找楚南公,將此事與他說明。
南公聽後道“恩,聽你所言,小川前一事似乎是為了防止趙祺發病為他人所知。”
“是的,師叔,這個我可以理解,我當然也不希望此事敗露,小川兄弟這樣做我也是很感激的,可是”
南公看了看欲言又止的慶忌道“你是怕小川進宮居心叵測,反倒連累了你。”
慶忌無難道“雖然我與小川兄弟相處時間不久,但我自信看人還是有幾分把握的,他斷然不會謀害於我等”
南公嗬嗬笑道“小川是莊周的高徒,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你又何須有所顧慮,即使他進宮有所不當,也與你無甚大礙。”
“隻是?”
南公望著慶忌道“隻是小川多才,你怕他得到趙王的青睞,反倒於我們陰陽五行一派在趙國的地位有所影響。”
“是的,師叔,現如今各門各派在各國王宮若能占據一席之地,都不會輕易拱手讓人,若是拿去慶忌的項上人頭,慶忌都不會皺一下眉頭,然,此事關係重大,慶忌深恐陷師門不利。”
南公點了點頭道“你所憂慮之事也有一定道理,不過我要問你,你可知道莊周的思想是什麽嗎?”
慶忌恍然大悟道“師叔的意思是說趙王不會重用小川。”
南公道“恩,你在趙王身邊時間甚久,想必應該更為了解趙王的性格,易小川確實是一難得的人才,趙王也許會惜才,但卻萬萬不會重用。”
慶忌想了一會對楚南公道“既然如此,師叔,那我即刻進宮促成此事。”
南公點點頭道“恩,孺子可教也,去吧,去吧。”
“諾。”
—————————————————————————————————————
慶忌很快就將兩件事都處理妥當,嬴闕已經隨他先一步進宮為趙祺看病,隔日,小川也將得到趙王的召見。
慶忌簡單的對小川介紹了下目前趙祺的病情,自然這些都是嬴闕令其轉告小川的。因著趙祺的病情較為複雜,為了防止其反複,引起不必要的問題,嬴闕已經暫住在趙宮內,小川為此又謝了謝慶忌。
慶忌諱道“小事而已,小川勿要掛心,隻是明日朝堂之後,趙王召見於你之事,小川還是要多做準備為妥。”
“多謝慶忌兄,小川深表感謝。”
“慶忌隻是引薦了一下,真的能否打動趙王,還得靠小川兄弟自己呀,慶忌實不敢貪功矣。”
—————————————————————————————————————
隔日,小川在慶忌的帶領下,第一次來到趙宮。趙國王宮位於邯鄲城的城北,王城分別由東、西、北三個方城構成品字形,彼此相連,成為一體。
趙惠文王於趙宮齊德殿召見了慶忌和易小川。
易小川也是初見趙惠文王,隻見趙何此人看上去三十出頭,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易小川不由的歎道“看來強秦在此君手上未曾討得半點便宜,想必也不是偶然。”
趙惠文王看了看拜了一拜後的易小川,隻見此時的易小川站於殿中,不卑不亢,氣定神閑,果然是見過大世麵的人呀,看來此人絕非尋常之輩,趙何好奇的詢問道“聽說易先生是莊周的高徒,來我趙國想尋求施展?”
易小川道“稟趙王,在下自稷下隨師傅學習數載,昔日於稷下之時,就曾聽聞師傅說過,天下諸國,強者為秦、趙、齊,近日偶來趙國,隻見邯鄲如此繁華,師傅之言果然非假。想當今之世,秦國為宣太後、魏冉一黨所把持,秦王軟弱,無甚作為,秦國朝堂之上不是楚人變是秦人,我等士子縱有千般能力也難出其右,反倒是趙國…”易小川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他看向趙王。
果然,趙惠文王明顯的被小川吊起了胃口,他見小川如此一說又不直言,不由得追問道“依先生之言,趙國又怎樣?”
易小川笑道“趙王賢明,天下皆知,文臣武將多取自布衣,試問天下若有一處供白衣之士施展抱負之國,想必非趙國莫屬。
趙惠文王聽後哈哈大笑道“先生果乃莊周高徒,見解透徹。”
趙惠文王說完又看向慶忌微笑道“愛卿舉薦不避嫌,身為陰陽學派卻能夠舉薦它派之士,果乃賢士呀,卿可與祁奚相比呀。”
慶忌趕緊拱手回答道“慶忌一心隻求為王上分憂解勞,為趙國稱霸謀得一二,此乃微臣應該做的,當不得大王如此誇讚。”
趙惠文王走到二人身旁,他點了點頭道“孤王甚為感動,有先生和小川此等大才,趙國之福呀。”
易小川望著眼前的一切,想起了日前自己收到嬴煊的飛鴿傳書“薦你於趙王,利大於弊,當事之勢,需謹慎處置,切不可強求,小心為上。”
易小川此刻招搖自己乃是莊周高徒雖非己所願,但這個時代就是以師傅的地位和名聲來判斷一個人行與不行的年代,倘若不然,恐怕就是說破了天,趙王也未必會見上自己一麵,而趙國大軍即將集結完畢,留給小川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為今之計,隻得鋌而走險了。
千百年以來,在泱泱華夏大地上,向來都是千穿萬穿馬屁不穿,無論是何種人,就沒有人愛聽實話,魏征隻有一人,而更多的人,早已湮沒在曆史的長河中,那些因講了實話,為君王所厭棄的則如過江之鱗,難以計數,即使是曆史,也因著統治階級的需要,早已失去了它本來的麵目,客觀條件的丟失,主觀因素的更改,曆史早已麵目全非。
後世有一部片子叫做《一雙繡花鞋》,有一個網友在網上寫觀後感時說道“我不明白的是那個國民黨團長的遺孀為何要被勞改,她的老公為抗擊日寇侵華而陣亡,他的遺孀就要被勞改,這是什麽邏輯呀,看看隔壁的金三胖,他的姑父被他殺了,他的姑姑自殺,我們又比他們強到哪裏,隻因著黨派不同,這個國家已經忘記了1938年我的鄉黨們夜渡黃河,用他們的鮮血阻擋了勢如破竹的日寇,將日軍的鐵蹄阻擋在黃河的北岸,六六會戰中,八百多人遍體鱗傷,槍斷彈絕,那些大多隻有16-18歲的孩子“寧跳黃河死,不當亡國奴”,在集體自盡跳下黃河前,他們麵向家鄉的跪拜是何等的壯烈,他們也許不知道漢家男兒哪堪他人隨意踐踏的道理,但是他們用自己犧牲為家鄉的人們謀得了生存的機會,後死碑是未死之人向戰死的英烈在明誌…我想,那些六七十年代窩囊而死的名將們,是不是都非常悔恨,是不是都曾想過一句話“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12月13日,這個國家終於有了國家公祭日,雖然晚了65年,可是我們終於學會了尊重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民族又有何顏麵讓別人尊重你。”
趙惠文王笑嗬嗬對易小川道“易先生,易先生。”
易小川有些出神,慶忌撞了下小川的胳膊,易小川趕緊抱歉道“小川正為趙國的處境發愁,還請趙王勿怪。”
趙惠文王好奇道“先生指的是?”
易小川道“聽聞王上給了趙奢統兵之權,小川甚為恐慌。”
趙惠文王道“先生指的是?”
易小川道“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趙奢是先王之臣,未必是大王之臣,而且,聽聞趙奢乃是先王重臣,今日授其兵權,不亞於放虎歸山,若其生有異心,大王可知其害?”
趙惠文王不以為意的笑嗬嗬道“先生多慮矣,趙奢雖為主帥,然趙軍效忠的乃是我而不是趙奢,令趙軍攻打它國趙軍會聽令,若令趙軍圍攻王宮,趙軍又豈會聽令。”
小川哈哈大笑,他笑的聲音之大,時間之長,令慶忌和趙王側目。小川見吸引了趙王的注意,這才止住笑言道“昔日師傅曾告訴小川一則故事,不知王上可想知道。”
趙惠文王沉下臉問道“先生請講。”
“聽聞戎狄王有兩個兒子,大王子本應繼承王位,因戎狄王偏心小王子,大王子就給士兵作了一些特殊訓練”小川說道這裏,他看了看二人詭笑道“大王子手揮之處,士兵無需多問即刻將目標殺死,他先是指向自己的愛馬,凡是顧慮是王子的馬沒有下手的士兵都被大王子殺了,他又指向自己的閼氏,沒有動手的士兵都被他殺了,最後他指向戎狄王。”
趙惠文王聽明白了,他緩緩的說道“戎狄王死了。”
易小川點了點頭“是的,師傅講此事之時,小川也曾唏噓不已,然而”
趙惠文王忽然揮手道“先生說的意思我明白。”
易小川一拜道“我將此事講與王上,隻是希望王上有個準備,需知人無害虎意,虎有傷人心。”
趙惠文王對一旁的宮人道“招左徒公孫弧傳孤王口令,趙奢將軍年事已高,孤王不忍老將軍受風寒之苦,則令前將軍王毅擔任主帥,虎符由公孫弧帶回。”
宮人趕緊拜道“諾。”
南公聽後道“恩,聽你所言,小川前一事似乎是為了防止趙祺發病為他人所知。”
“是的,師叔,這個我可以理解,我當然也不希望此事敗露,小川兄弟這樣做我也是很感激的,可是”
南公看了看欲言又止的慶忌道“你是怕小川進宮居心叵測,反倒連累了你。”
慶忌無難道“雖然我與小川兄弟相處時間不久,但我自信看人還是有幾分把握的,他斷然不會謀害於我等”
南公嗬嗬笑道“小川是莊周的高徒,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你又何須有所顧慮,即使他進宮有所不當,也與你無甚大礙。”
“隻是?”
南公望著慶忌道“隻是小川多才,你怕他得到趙王的青睞,反倒於我們陰陽五行一派在趙國的地位有所影響。”
“是的,師叔,現如今各門各派在各國王宮若能占據一席之地,都不會輕易拱手讓人,若是拿去慶忌的項上人頭,慶忌都不會皺一下眉頭,然,此事關係重大,慶忌深恐陷師門不利。”
南公點了點頭道“你所憂慮之事也有一定道理,不過我要問你,你可知道莊周的思想是什麽嗎?”
慶忌恍然大悟道“師叔的意思是說趙王不會重用小川。”
南公道“恩,你在趙王身邊時間甚久,想必應該更為了解趙王的性格,易小川確實是一難得的人才,趙王也許會惜才,但卻萬萬不會重用。”
慶忌想了一會對楚南公道“既然如此,師叔,那我即刻進宮促成此事。”
南公點點頭道“恩,孺子可教也,去吧,去吧。”
“諾。”
—————————————————————————————————————
慶忌很快就將兩件事都處理妥當,嬴闕已經隨他先一步進宮為趙祺看病,隔日,小川也將得到趙王的召見。
慶忌簡單的對小川介紹了下目前趙祺的病情,自然這些都是嬴闕令其轉告小川的。因著趙祺的病情較為複雜,為了防止其反複,引起不必要的問題,嬴闕已經暫住在趙宮內,小川為此又謝了謝慶忌。
慶忌諱道“小事而已,小川勿要掛心,隻是明日朝堂之後,趙王召見於你之事,小川還是要多做準備為妥。”
“多謝慶忌兄,小川深表感謝。”
“慶忌隻是引薦了一下,真的能否打動趙王,還得靠小川兄弟自己呀,慶忌實不敢貪功矣。”
—————————————————————————————————————
隔日,小川在慶忌的帶領下,第一次來到趙宮。趙國王宮位於邯鄲城的城北,王城分別由東、西、北三個方城構成品字形,彼此相連,成為一體。
趙惠文王於趙宮齊德殿召見了慶忌和易小川。
易小川也是初見趙惠文王,隻見趙何此人看上去三十出頭,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易小川不由的歎道“看來強秦在此君手上未曾討得半點便宜,想必也不是偶然。”
趙惠文王看了看拜了一拜後的易小川,隻見此時的易小川站於殿中,不卑不亢,氣定神閑,果然是見過大世麵的人呀,看來此人絕非尋常之輩,趙何好奇的詢問道“聽說易先生是莊周的高徒,來我趙國想尋求施展?”
易小川道“稟趙王,在下自稷下隨師傅學習數載,昔日於稷下之時,就曾聽聞師傅說過,天下諸國,強者為秦、趙、齊,近日偶來趙國,隻見邯鄲如此繁華,師傅之言果然非假。想當今之世,秦國為宣太後、魏冉一黨所把持,秦王軟弱,無甚作為,秦國朝堂之上不是楚人變是秦人,我等士子縱有千般能力也難出其右,反倒是趙國…”易小川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他看向趙王。
果然,趙惠文王明顯的被小川吊起了胃口,他見小川如此一說又不直言,不由得追問道“依先生之言,趙國又怎樣?”
易小川笑道“趙王賢明,天下皆知,文臣武將多取自布衣,試問天下若有一處供白衣之士施展抱負之國,想必非趙國莫屬。
趙惠文王聽後哈哈大笑道“先生果乃莊周高徒,見解透徹。”
趙惠文王說完又看向慶忌微笑道“愛卿舉薦不避嫌,身為陰陽學派卻能夠舉薦它派之士,果乃賢士呀,卿可與祁奚相比呀。”
慶忌趕緊拱手回答道“慶忌一心隻求為王上分憂解勞,為趙國稱霸謀得一二,此乃微臣應該做的,當不得大王如此誇讚。”
趙惠文王走到二人身旁,他點了點頭道“孤王甚為感動,有先生和小川此等大才,趙國之福呀。”
易小川望著眼前的一切,想起了日前自己收到嬴煊的飛鴿傳書“薦你於趙王,利大於弊,當事之勢,需謹慎處置,切不可強求,小心為上。”
易小川此刻招搖自己乃是莊周高徒雖非己所願,但這個時代就是以師傅的地位和名聲來判斷一個人行與不行的年代,倘若不然,恐怕就是說破了天,趙王也未必會見上自己一麵,而趙國大軍即將集結完畢,留給小川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為今之計,隻得鋌而走險了。
千百年以來,在泱泱華夏大地上,向來都是千穿萬穿馬屁不穿,無論是何種人,就沒有人愛聽實話,魏征隻有一人,而更多的人,早已湮沒在曆史的長河中,那些因講了實話,為君王所厭棄的則如過江之鱗,難以計數,即使是曆史,也因著統治階級的需要,早已失去了它本來的麵目,客觀條件的丟失,主觀因素的更改,曆史早已麵目全非。
後世有一部片子叫做《一雙繡花鞋》,有一個網友在網上寫觀後感時說道“我不明白的是那個國民黨團長的遺孀為何要被勞改,她的老公為抗擊日寇侵華而陣亡,他的遺孀就要被勞改,這是什麽邏輯呀,看看隔壁的金三胖,他的姑父被他殺了,他的姑姑自殺,我們又比他們強到哪裏,隻因著黨派不同,這個國家已經忘記了1938年我的鄉黨們夜渡黃河,用他們的鮮血阻擋了勢如破竹的日寇,將日軍的鐵蹄阻擋在黃河的北岸,六六會戰中,八百多人遍體鱗傷,槍斷彈絕,那些大多隻有16-18歲的孩子“寧跳黃河死,不當亡國奴”,在集體自盡跳下黃河前,他們麵向家鄉的跪拜是何等的壯烈,他們也許不知道漢家男兒哪堪他人隨意踐踏的道理,但是他們用自己犧牲為家鄉的人們謀得了生存的機會,後死碑是未死之人向戰死的英烈在明誌…我想,那些六七十年代窩囊而死的名將們,是不是都非常悔恨,是不是都曾想過一句話“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12月13日,這個國家終於有了國家公祭日,雖然晚了65年,可是我們終於學會了尊重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民族又有何顏麵讓別人尊重你。”
趙惠文王笑嗬嗬對易小川道“易先生,易先生。”
易小川有些出神,慶忌撞了下小川的胳膊,易小川趕緊抱歉道“小川正為趙國的處境發愁,還請趙王勿怪。”
趙惠文王好奇道“先生指的是?”
易小川道“聽聞王上給了趙奢統兵之權,小川甚為恐慌。”
趙惠文王道“先生指的是?”
易小川道“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趙奢是先王之臣,未必是大王之臣,而且,聽聞趙奢乃是先王重臣,今日授其兵權,不亞於放虎歸山,若其生有異心,大王可知其害?”
趙惠文王不以為意的笑嗬嗬道“先生多慮矣,趙奢雖為主帥,然趙軍效忠的乃是我而不是趙奢,令趙軍攻打它國趙軍會聽令,若令趙軍圍攻王宮,趙軍又豈會聽令。”
小川哈哈大笑,他笑的聲音之大,時間之長,令慶忌和趙王側目。小川見吸引了趙王的注意,這才止住笑言道“昔日師傅曾告訴小川一則故事,不知王上可想知道。”
趙惠文王沉下臉問道“先生請講。”
“聽聞戎狄王有兩個兒子,大王子本應繼承王位,因戎狄王偏心小王子,大王子就給士兵作了一些特殊訓練”小川說道這裏,他看了看二人詭笑道“大王子手揮之處,士兵無需多問即刻將目標殺死,他先是指向自己的愛馬,凡是顧慮是王子的馬沒有下手的士兵都被大王子殺了,他又指向自己的閼氏,沒有動手的士兵都被他殺了,最後他指向戎狄王。”
趙惠文王聽明白了,他緩緩的說道“戎狄王死了。”
易小川點了點頭“是的,師傅講此事之時,小川也曾唏噓不已,然而”
趙惠文王忽然揮手道“先生說的意思我明白。”
易小川一拜道“我將此事講與王上,隻是希望王上有個準備,需知人無害虎意,虎有傷人心。”
趙惠文王對一旁的宮人道“招左徒公孫弧傳孤王口令,趙奢將軍年事已高,孤王不忍老將軍受風寒之苦,則令前將軍王毅擔任主帥,虎符由公孫弧帶回。”
宮人趕緊拜道“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