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李曾伯第一次在被圍城之際指揮騎兵出城襲掠了,守鞏昌之時他便有過這般打法,如今故技重施,更為熟練。
得益於李瑕留給了他大量的騎兵,許多戰術得以靈活地運用。
以蒙軍的兵力,是足以完全把這小小的應理縣城圍死。
但李曾伯早在臘月便建了許多防禦工事。他命令士卒以冷水澆灌沙石,構築城牆,天寒地凍,牆麵很快結冰。
這種簡易的築牆之法,讓宋軍得以把防禦鋪開來,比如東西兩側的一字牆就從城池延伸到黃河冰麵上。
因此,饒是蒙軍兵力眾多,從正月初五開始攻城,到初十還沒能來得及將城池圍堵。
李曾伯卻已準備在被圍堵之前撤出應理縣,決意在撤出之前,搶奪蒙軍的俘虜到後麵的州縣築城。
他要在黃河與黃沙之間建起一道道冰牆,因此除了騎兵之外還需要大量的勞力。
事實上李曾伯守防大宋三邊數十年,比起指揮騎兵,更擅長的還是指揮民壯築城……
此時他站在城頭上看去,隻見三千宋軍騎兵出城,繞了一圈,在黃河冰麵上馳騁而過,穿插至蒙軍陣中將其截斷。
每次都是同樣的迂回穿插打法,隻是這次分割的是俘虜。
蒙軍的營地並不算遠,馬上便掉頭回來,與宋軍騎兵戰在一處。
雙方兵勢差距很大,當越來越多的蒙古騎兵掉頭湧來,匯聚成一道洪流,那三千餘宋軍騎兵便顯得單薄得可憐……
李曾伯緩緩抬起手。
站在他身邊的是陸小酉,是從鞏昌前來支援的,並且往河西運了兩門火炮。
鞏昌城原有的四門火炮,另還有兩門則已運往蘭州。
冰天雪地裏拖著那笨重的東西走自是不易,但能殺敵。
陸小酉正盯著李曾伯的手,餘光之中的戰場上,蒙軍的黑色浪潮已狠狠砸下,似要將應理縣這座小城拍碎。
李曾伯倏然揮手。
“放炮。”
轟鳴聲起。
對於此時此地的許多宋軍將士而言,這是一個熟悉的場景,堅城、騎兵、火炮,正是以這三者,才讓宋軍能對蒙古騎兵進行最猛烈的反擊。
……
“轟!”
炮聲一起,別人都覺得震耳欲聾,李丙卻感到無比暢快。
他始終記得鞏昌城下那一聲驚雷改變了他的命運,如今換作是他來解救那些驅口了。
“進城!你們進城啊!”
李丙的口音並不能讓周圍那些俘虜全都聽懂。
他們這些宋軍執著長矛也顯得十分嚇人。
但很奇怪的是,俘虜們雖然聽不懂,雖然害怕,卻也能感受到他們的回護之意,開始拚命向城門跑去。
李丙喊到喉嚨生疼,因緊張而呼吸急促,他顧不得擦臉上的汗水,一邊催促俘虜進城,一邊向北麵望去,想看看那些負責阻擋蒙軍的同袍怎麽樣了?
他其實不知自己這種新兵蛋子配不配得上與他們作同袍……
再一轉頭,就在西邊兩百步開外,已有一小隊蒙軍繞過宋軍防線向這邊殺來。
李丙才想驅馬上去,他的什將王承宗已轉頭衝他大喝一聲,命令他繼續護送俘虜進城,之後便領著人迎上去。
王承宗年紀比李丙還小兩歲,今年不過十八歲,在這個年紀能擔任什將當然是很厲害。
李丙每次見到王承宗那黝黑的麵龐便覺得可靠,渾然忘了其年紀還小這件事。
這日也是一樣,宋軍騎兵一衝上去,攔住了那一小隊蒙軍,使他們一直無法衝到城門前。
戰場上各種聲音還在響著,炮聲也還未停。
像是過了很久,又似乎隻有一會兒,太陽已沉進西山,天色漸漸暗下來,大部分俘虜已進了城門。
李丙揚起長矛,驅馬便去支援王承宗。
忽聽城頭上鳴金聲大作,宋軍騎兵迅速湧回城內。李丙這單人單馬很快被數千騎裹在其中。
“進城!”
“進城!”
又是一聲炮響,威懾住蒙軍讓他們不敢再追。
一道道軍令,伴隨著鼓號傳遞,之後有校將衝著城外大吼“狗虜!有膽莫退啊,來與你爺爺夜戰……”
李丙翻身下馬,目光在一隊隊入城的騎兵身上掃過。
有一名校將衝過來,向他喝道:“哪一隊的?!還不回自己的防線?!”
“我什將還沒回來……”
“讓你回自己的防線!”那校將大叱一聲,口沫亂濺。
李丙卻還沒發覺對方生氣了,兀自在城門處張望,喃喃道:“我們那一隊……”
“讓你回防線上去!”
忽有人策馬從旁邊經過,二話不說,一把提起李丙便是一巴掌。
“啪”的一聲響,李丙被打得完全懵住。
“先回你的防線。”
一聲低沉的命令響起,李丙這才想起軍令如山,連忙跑向自己防線。
城內的宋軍入城後馬上各歸其位,使得軍令能夠迅速傳達,所有人各司其職,漸漸從最初的混亂中穩定下來……
李丙回到城頭,很快便找到了他的本隊,不由大喜。
他看著一個個同袍,覺得這些醜臉今日格外順眼。
看到最後,目光重新又來回掃了一遍,他問道:“什將呢?”
“沒能帶回來。”
有人悶聲悶氣地應了一句,像是為了蓋住這壓抑的氣氛,又補了一句。
“但他足足殺了三個蒙卒,值了。”
其它士卒們也不知說什麽才好,想稱讚王承宗幾句卻不知怎麽說,紛紛道:“值了。”
“值了。”
……
這夜回到營房,李丙凝視著黑暗的天空,始終在為王承宗年紀輕輕就戰死而可惜。
他甚至都還不算了解這個十八歲的什將,所知的還隻有一個普普通通的名字,一張黝黑的臉,也沒問問什將家裏幾口人……
營房外有動靜傳來,李丙與幾個同袍連忙起身。
“統製。”
“都坐下。”
李澤怡大步進來,目光掃了一圈,徑直罵道:“廢物!若依以往規矩,什將戰死,伍長皆斬。”
“報將軍,我們不是逃兵,因聽到鳴金聲什將便命我們後撤,他親自斷後……我們不孬!”
說話的是伍長彭有餘,這種態度嚇了李丙一跳。
李澤怡卻沒覺得彭有餘態度有問題,抬手一指,道:“很好,還有點骨氣,你來當什將。”
說罷,風風火火轉頭便要走,卻又回頭看了一眼,招過李丙,問道:“臉還疼嗎?”
李丙一愣。
“看這傻樣。”李澤怡道:“軍中規矩,律令為先,叫你別堵在城門口,屢屢不聽,因此打了你。懂嗎?”
“我我……我……知錯了。”
“你是新兵?叫什麽名字?”
“李丙。”
“好,你我同姓,祖上也許還是一家。”李澤怡拍了拍李丙的肩,道:“郡王姓李,大帥姓李,將領姓李,士卒姓李。我們給李家人打出威風來。”
他自以為風趣,還笑了笑,看在別人眼中卻顯得有些幼稚。
唯有李丙大受鼓舞,腰板登時挺得筆直。
……
李澤怡之後又接連巡視了幾處營房,待到李曾伯召集將領議事,遂往軍議大堂而去。
路上遇見陸小酉,兩人遂並肩而行。
“受傷了?”
“被你看出來了。”李澤怡道:“腿上中了兩刀,但不要緊。”
“我扶你?”
“不用。你趕緊多立些功勞吧,不然我馬上要比你官高了。”
“那有什麽,你比我有本事,應該的。”
陸小酉對眼前的軍職很知足,另外,他們這些去過臨安的其實還另有一份俸祿,陸小酉雖不計較這些,卻也因此對官職有些超然之態。
而李澤怡調任騎兵將領之後,確實是屢立奇功,晉升得特別快。因他在汪家時本就是大將,打起仗來確是有兩把刷子。
兩人分開了一年多,近日才同守一城,但各自軍務繁忙,直到此時才能借著走這段路的機會說話……
李澤怡想了想,道:“去年你與李公守住了鞏昌城,多謝。”
陸小酉很詫異,道:“謝什麽?”
“我妻兒在城中。”
“守住鞏昌城也是應該的。”
“我管你應不應該,我們撫恤銀多,戰死了無妨,領撫恤的家小卻不能出了事。”
“求你說些吉利話吧。”
也就是這幾句話的功夫,他們已步入了軍議堂。
李曾伯顯得很憂慮,見諸將到齊,開口道:“我們得準備撤出應理城了……”
加入書簽
得益於李瑕留給了他大量的騎兵,許多戰術得以靈活地運用。
以蒙軍的兵力,是足以完全把這小小的應理縣城圍死。
但李曾伯早在臘月便建了許多防禦工事。他命令士卒以冷水澆灌沙石,構築城牆,天寒地凍,牆麵很快結冰。
這種簡易的築牆之法,讓宋軍得以把防禦鋪開來,比如東西兩側的一字牆就從城池延伸到黃河冰麵上。
因此,饒是蒙軍兵力眾多,從正月初五開始攻城,到初十還沒能來得及將城池圍堵。
李曾伯卻已準備在被圍堵之前撤出應理縣,決意在撤出之前,搶奪蒙軍的俘虜到後麵的州縣築城。
他要在黃河與黃沙之間建起一道道冰牆,因此除了騎兵之外還需要大量的勞力。
事實上李曾伯守防大宋三邊數十年,比起指揮騎兵,更擅長的還是指揮民壯築城……
此時他站在城頭上看去,隻見三千宋軍騎兵出城,繞了一圈,在黃河冰麵上馳騁而過,穿插至蒙軍陣中將其截斷。
每次都是同樣的迂回穿插打法,隻是這次分割的是俘虜。
蒙軍的營地並不算遠,馬上便掉頭回來,與宋軍騎兵戰在一處。
雙方兵勢差距很大,當越來越多的蒙古騎兵掉頭湧來,匯聚成一道洪流,那三千餘宋軍騎兵便顯得單薄得可憐……
李曾伯緩緩抬起手。
站在他身邊的是陸小酉,是從鞏昌前來支援的,並且往河西運了兩門火炮。
鞏昌城原有的四門火炮,另還有兩門則已運往蘭州。
冰天雪地裏拖著那笨重的東西走自是不易,但能殺敵。
陸小酉正盯著李曾伯的手,餘光之中的戰場上,蒙軍的黑色浪潮已狠狠砸下,似要將應理縣這座小城拍碎。
李曾伯倏然揮手。
“放炮。”
轟鳴聲起。
對於此時此地的許多宋軍將士而言,這是一個熟悉的場景,堅城、騎兵、火炮,正是以這三者,才讓宋軍能對蒙古騎兵進行最猛烈的反擊。
……
“轟!”
炮聲一起,別人都覺得震耳欲聾,李丙卻感到無比暢快。
他始終記得鞏昌城下那一聲驚雷改變了他的命運,如今換作是他來解救那些驅口了。
“進城!你們進城啊!”
李丙的口音並不能讓周圍那些俘虜全都聽懂。
他們這些宋軍執著長矛也顯得十分嚇人。
但很奇怪的是,俘虜們雖然聽不懂,雖然害怕,卻也能感受到他們的回護之意,開始拚命向城門跑去。
李丙喊到喉嚨生疼,因緊張而呼吸急促,他顧不得擦臉上的汗水,一邊催促俘虜進城,一邊向北麵望去,想看看那些負責阻擋蒙軍的同袍怎麽樣了?
他其實不知自己這種新兵蛋子配不配得上與他們作同袍……
再一轉頭,就在西邊兩百步開外,已有一小隊蒙軍繞過宋軍防線向這邊殺來。
李丙才想驅馬上去,他的什將王承宗已轉頭衝他大喝一聲,命令他繼續護送俘虜進城,之後便領著人迎上去。
王承宗年紀比李丙還小兩歲,今年不過十八歲,在這個年紀能擔任什將當然是很厲害。
李丙每次見到王承宗那黝黑的麵龐便覺得可靠,渾然忘了其年紀還小這件事。
這日也是一樣,宋軍騎兵一衝上去,攔住了那一小隊蒙軍,使他們一直無法衝到城門前。
戰場上各種聲音還在響著,炮聲也還未停。
像是過了很久,又似乎隻有一會兒,太陽已沉進西山,天色漸漸暗下來,大部分俘虜已進了城門。
李丙揚起長矛,驅馬便去支援王承宗。
忽聽城頭上鳴金聲大作,宋軍騎兵迅速湧回城內。李丙這單人單馬很快被數千騎裹在其中。
“進城!”
“進城!”
又是一聲炮響,威懾住蒙軍讓他們不敢再追。
一道道軍令,伴隨著鼓號傳遞,之後有校將衝著城外大吼“狗虜!有膽莫退啊,來與你爺爺夜戰……”
李丙翻身下馬,目光在一隊隊入城的騎兵身上掃過。
有一名校將衝過來,向他喝道:“哪一隊的?!還不回自己的防線?!”
“我什將還沒回來……”
“讓你回自己的防線!”那校將大叱一聲,口沫亂濺。
李丙卻還沒發覺對方生氣了,兀自在城門處張望,喃喃道:“我們那一隊……”
“讓你回防線上去!”
忽有人策馬從旁邊經過,二話不說,一把提起李丙便是一巴掌。
“啪”的一聲響,李丙被打得完全懵住。
“先回你的防線。”
一聲低沉的命令響起,李丙這才想起軍令如山,連忙跑向自己防線。
城內的宋軍入城後馬上各歸其位,使得軍令能夠迅速傳達,所有人各司其職,漸漸從最初的混亂中穩定下來……
李丙回到城頭,很快便找到了他的本隊,不由大喜。
他看著一個個同袍,覺得這些醜臉今日格外順眼。
看到最後,目光重新又來回掃了一遍,他問道:“什將呢?”
“沒能帶回來。”
有人悶聲悶氣地應了一句,像是為了蓋住這壓抑的氣氛,又補了一句。
“但他足足殺了三個蒙卒,值了。”
其它士卒們也不知說什麽才好,想稱讚王承宗幾句卻不知怎麽說,紛紛道:“值了。”
“值了。”
……
這夜回到營房,李丙凝視著黑暗的天空,始終在為王承宗年紀輕輕就戰死而可惜。
他甚至都還不算了解這個十八歲的什將,所知的還隻有一個普普通通的名字,一張黝黑的臉,也沒問問什將家裏幾口人……
營房外有動靜傳來,李丙與幾個同袍連忙起身。
“統製。”
“都坐下。”
李澤怡大步進來,目光掃了一圈,徑直罵道:“廢物!若依以往規矩,什將戰死,伍長皆斬。”
“報將軍,我們不是逃兵,因聽到鳴金聲什將便命我們後撤,他親自斷後……我們不孬!”
說話的是伍長彭有餘,這種態度嚇了李丙一跳。
李澤怡卻沒覺得彭有餘態度有問題,抬手一指,道:“很好,還有點骨氣,你來當什將。”
說罷,風風火火轉頭便要走,卻又回頭看了一眼,招過李丙,問道:“臉還疼嗎?”
李丙一愣。
“看這傻樣。”李澤怡道:“軍中規矩,律令為先,叫你別堵在城門口,屢屢不聽,因此打了你。懂嗎?”
“我我……我……知錯了。”
“你是新兵?叫什麽名字?”
“李丙。”
“好,你我同姓,祖上也許還是一家。”李澤怡拍了拍李丙的肩,道:“郡王姓李,大帥姓李,將領姓李,士卒姓李。我們給李家人打出威風來。”
他自以為風趣,還笑了笑,看在別人眼中卻顯得有些幼稚。
唯有李丙大受鼓舞,腰板登時挺得筆直。
……
李澤怡之後又接連巡視了幾處營房,待到李曾伯召集將領議事,遂往軍議大堂而去。
路上遇見陸小酉,兩人遂並肩而行。
“受傷了?”
“被你看出來了。”李澤怡道:“腿上中了兩刀,但不要緊。”
“我扶你?”
“不用。你趕緊多立些功勞吧,不然我馬上要比你官高了。”
“那有什麽,你比我有本事,應該的。”
陸小酉對眼前的軍職很知足,另外,他們這些去過臨安的其實還另有一份俸祿,陸小酉雖不計較這些,卻也因此對官職有些超然之態。
而李澤怡調任騎兵將領之後,確實是屢立奇功,晉升得特別快。因他在汪家時本就是大將,打起仗來確是有兩把刷子。
兩人分開了一年多,近日才同守一城,但各自軍務繁忙,直到此時才能借著走這段路的機會說話……
李澤怡想了想,道:“去年你與李公守住了鞏昌城,多謝。”
陸小酉很詫異,道:“謝什麽?”
“我妻兒在城中。”
“守住鞏昌城也是應該的。”
“我管你應不應該,我們撫恤銀多,戰死了無妨,領撫恤的家小卻不能出了事。”
“求你說些吉利話吧。”
也就是這幾句話的功夫,他們已步入了軍議堂。
李曾伯顯得很憂慮,見諸將到齊,開口道:“我們得準備撤出應理城了……”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