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小點施巧計避開了記者的圍追堵截,順利回到南苑軍營,不提。
日本方麵吃了大虧,豈有不報複的道理?盧溝橋戰敗的消息傳回國內,同時傳回的,還有中國方麵在談判桌上的強硬立場,這不由得不讓日本人對華北事件(此刻,盧溝橋事件還沒有上升到事變的高度)更加提高了警覺,很快的,陸軍部召開會議,商討對策,陸軍部參謀本部第一部長石原莞爾是一貫的穩健派,在清水節郎帶兵演習,遭到中國方麵實彈射擊,並且丟失一名士兵的情況反饋回來的最初階段,他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為當時的平津地區,中日雙方經常發生類似的摩擦,也根本不能吸引任何人的重視。
到8日早晨,關東軍得到消息,立刻召開會議,認為“蘇聯因為國內的不穩定(惡魔斯大林的肅反。在筆者看來,斯大林是唯一一個在暴行上可以比美希特勒的人類渣滓,用最惡毒的刑罰殺死他,然後再救活,再殺死,如是者一萬遍,也不足以抵償他對蘇聯人民造成的苦難!他和希魔是人類五千年曆史中,永遠排名前兩位的臭****!)和幹岔子事件的教訓,估計目前北方是安全的,所以,趁此時機,應對冀察方麵給予一擊。”
同時以關東軍司令部的名義向軍部匯報:“鑒於華北形式,已經命混成第1、第11旅團主力及空軍一部做好戰鬥準備。”把電文發出去之後的當天下午,盧溝橋戰事結束,關東軍又史無前例的發表了一次對自己管外事件的聲明,“……因暴戾的第29軍挑釁而在華北引起事端,對此關東軍保持極大關心和堅定決心,嚴重注視著事件的發展。”
同時,關東軍派出幕僚,趕赴津門,陳述強硬態度的意見,同時要求駐屯軍和關東軍聯名電告中央。但駐屯軍因為三個原因拒絕了關東軍的提議。第一,駐屯軍已經定下不擴大事態的意見;第二,對所謂蘇聯不會出兵又不負有責任的判斷;第三,對關東軍如此輕率的看待中國問題感到不安。
關東軍轉而去朝鮮,找到駐朝鮮日軍司令官小磯國昭大將,這一次,他答應了,以朝鮮駐軍的名義,和關東軍聯名發了電報,電文稱:“鑒於華北事件的爆發,已命第20師團的一部做好隨時出動的準備。”在小磯國昭單獨發給閑院宮參謀總長的電文中,坦承的認為,第20師團的準備,固然是基於年度作戰計劃訓令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但其本身的意圖也很明確,就是要‘利用這一事件,推動治理中國的雄圖。’
對於關東軍和朝鮮軍發來的電文,陸軍部也不得不慎重對待,但參謀本部第一部長石原莞爾和本部第一課(軍務)課長柴田兼四郎對於關東軍的激進表示強烈不滿!他們認為,目前皇國最主要的任務是建設滿洲、對蘇戰備、鞏固國防,插手中國很有可能弄得支離破碎。
參謀本部和關東軍打起了嘴架,害得陸相杉山元大將也很為難,最後隻得順從人在身邊的石原的意見,在7月8日下午6:42分的時候,給華北駐屯軍發去了一封寫有‘為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應避免進一步行駛武力’的電文。
但這種按照不擴大方針執行的政策,卻又引起陸軍部的不滿,陸相杉山元隻得兩麵安撫,在8日深夜,下達了一項命令:京都以西各師團,原定於7月10日複員的步兵聯隊二年兵暫緩複員——僅此一項,就為日軍增加了4萬兵力。
把參謀本部和陸軍部的情緒安撫住,海軍部也發布的一項命令,分作三條,第一,在台灣地區演習的第三艦隊返回原住地;第二,加強警戒,以備事態擴大,禁止任意行動;第三,準備好機動兵力,以備對華緊急出兵。
這種種安排,當然都是在瞞著中國方麵進行的,宋哲元此時人在山東樂陵老家(他是被日本人逼走的,為了前文提及的《經濟提攜協定》一事,日本人窮追不舍,宋哲元無奈,隻得選擇遠遁一時),以為老父修墳、盡孝為名,隻是用電話聯絡秦德純、佟麟閣等人,遙控指揮,眾人幾度邀請他回北平,他總是砌詞搪塞,秦德純對他真是沒奈何,便在這時候,有人來報,鬆井太久郎來了。
雖然在盧溝橋前發生了一場激戰,但對於秦德純和鬆井來說,這樣小小的摩擦實在算不得大事,二人把臂言歡,親熱得不得了,任何人看見他們兩個人在會議室言笑晏晏的樣子,都絕不會相信,這是兩個剛剛殺得血流成河的國家的代表人物。
鬆井是個矮胖子,光禿禿的一顆圓腦殼,生得其貌不揚,戴著圓邊眼鏡,留著兩撇小胡子,這一次來,他沒有帶翻譯——他在中國多年,能說一口很流利的漢語,對話是完全沒問題的。雙方分賓主落座,秦德純知道他愛喝茶,專門命人沏來淡香適度的黃山毛峰,又備了點心,用以饗客。
閑聊了幾句,鬆井話入正題,“中日兩國的交往,源遠流長,從唐宋時起,我日本國傾慕中華文明,遣使東來,開我兩國交往紀元,粗粗數來,有一千餘年之久了。鄙人當年讀書之時,最愛李太白的詩句,其中尤以‘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最為感人肺腑。紹文兄飽讀之士,想來必有耳聞嘍?”
秦德純都快睡著了!李白的《哭晁衡》嘛,讀過幾天書的誰不知道?他猜到了鬆井的把戲,嗯嗯啊啊的聽著,絕不多亂說一個字。“聽過、聽過,要說描寫我中日兩國友好的文字,當以這首七絕為尊。”
“是啊、是啊。”鬆井頻頻點頭,他當然不是來和秦德純談論詩文的,把話題引入,轉而說道:“紹文兄,我大日本皇國自明治變法以來,上下一心、砥礪自強,終至有此雄於歐亞之局,老兄於此也並不陌生吧?”
秦德純點點頭,“當然,很是不陌生呢!前清的時候,貴國……”
鬆井根本不容他把話說下去,擺手說道:“當年兩國友好也好、紛爭也罷,此刻也不宜多提,紹文兄,鄙人此來,是受中央委托(日本駐外機構同樣稱國內為中央,此處並不是筆誤),想請問紹文兄和明軒先生,對於此次盧溝橋戰事,有何評斷?”
秦德純端起茶杯,用以遮擋住自己眼神中的憤怒。聽鬆井說話的態度,倒似乎這件事真的是我們中國人惹起來的?然後你們不得已才選擇還擊的了?草泥馬的小日本!“鬆井先生這話不對吧?盧溝橋前,我中國守軍連續兩度開槍警告,第一次是對天鳴槍,第二次則是擊中日軍前進方向,已經一再向貴軍表明立場,在這種情況下,貴軍一意孤行,我方不得已奮起還擊,保衛國土!這樣的事情,還用什麽評斷嗎?”
鬆井眉梢一揚,寬闊的腦門上出現了齊整整的三條皺紋,“紹文兄,此次事件,關係貴我雙方友好大局,還是不必糾結於這些小節了。鄙人此次過來,是想請教紹文兄,貴軍及明軒先生,對於我皇國的態度,今後將如何走向?”
“這個嘛,鬆井先生就要等我們宋軍長回來之後再說了。”
“紹文兄何必欺人?”鬆井不以為然的說道:“誰不知道,宋先生人雖然是樂陵,但對於北平之事卻時時刻刻電話指揮?這樣看來,貴軍想來是並不打算繼續維持和皇軍的合作態勢了。那,鄙人告辭。”
秦德純急忙叫住他,“哎,鬆井君,何必如此?即便一言不合,也不必拂袖而去嘛!”
鬆井也不敢就此翻臉,重又落座,和秦德純說道:“秦先生,鄙人此次來,是受我皇軍駐屯軍委托,和貴方商討善後事宜的,如果貴方全無誠意,鄙人留此又有什麽作用?”
“話不是這樣說,所謂買賣不成仁義在嘛!再說了,正如鬆井君所講,貴我兩國一衣帶水,雙方世代友好,此次盧溝橋事件,也隻是雙方一時口角造成,又不曾造成過大的傷害,隻要我們雙方肯坐下來談,難道還有談不開的問題嗎?鬆井君何必如此?”
鬆井點點頭,說道:“閣下能有這樣的誠意,那便很好。”
秦德純暗暗惱怒,要不是宋明軒千裏迢迢給我發來電報,要我一切以安撫為主,你當老子願意在這裏陪你磨牙?我就不相信,憑我的29軍,沒有和你們小日本正麵一拚的勇氣?!想到這裏,由不住的回憶起宋哲元臨行前的一段對話——。
宋哲元在37年2月初就有了回原籍避風頭的想法,但秦德純把他攔住了:“……此事係國家存亡所係,又豈是個人榮辱安樂可比?中央把責任交給明公,不論你是否在平,責任總在你身上。因此,兄弟不同意你離開北平。”
宋哲元也沒有太過堅持,但等到4、5月間,日本人逼迫愈甚,宋哲元實在堅持不下去了,鐵了心要走,秦德純阻攔不住,隻得由他。臨行前,宋哲元說道:“……對日本交涉,凡有礙國家領土主權完整者,一概不準接受;而其他事物,為避免雙方衝突,原則上也不妨謝絕。”
秦德純今天和鬆井見麵,也是抱著這樣的念頭。隻聽鬆井說道:“秦桑,不如我們先各自下令,讓部隊全部停止戰鬥,然後撤回各自駐地,再做進一步的商量?”
秦德純考慮了一下,說道:“盧溝橋是我軍固有防線,難道要讓我們就這樣放棄嗎?”
“不如暫時交由保安隊駐防?也免得有兵士出於義憤,造成擦槍走火的事件進一步發生?”
秦德純點點頭,又怕日本人暗施詭計,叮囑似的加上一句,“鬆井君,要撤退,不但我方要撤,貴軍也是一樣要撤退啊。”
“當然、當然。”鬆井太久郎拍著胸脯,大包大攬的答應下來,“如果我軍有不遵照約定執行的狀況,秦桑隻管找我說話。”
“那,好吧,就照此意見,具體的細節,等貴我雙方商定之後再說。”
新作品,需要大家的支持,請投推薦票!
日本方麵吃了大虧,豈有不報複的道理?盧溝橋戰敗的消息傳回國內,同時傳回的,還有中國方麵在談判桌上的強硬立場,這不由得不讓日本人對華北事件(此刻,盧溝橋事件還沒有上升到事變的高度)更加提高了警覺,很快的,陸軍部召開會議,商討對策,陸軍部參謀本部第一部長石原莞爾是一貫的穩健派,在清水節郎帶兵演習,遭到中國方麵實彈射擊,並且丟失一名士兵的情況反饋回來的最初階段,他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為當時的平津地區,中日雙方經常發生類似的摩擦,也根本不能吸引任何人的重視。
到8日早晨,關東軍得到消息,立刻召開會議,認為“蘇聯因為國內的不穩定(惡魔斯大林的肅反。在筆者看來,斯大林是唯一一個在暴行上可以比美希特勒的人類渣滓,用最惡毒的刑罰殺死他,然後再救活,再殺死,如是者一萬遍,也不足以抵償他對蘇聯人民造成的苦難!他和希魔是人類五千年曆史中,永遠排名前兩位的臭****!)和幹岔子事件的教訓,估計目前北方是安全的,所以,趁此時機,應對冀察方麵給予一擊。”
同時以關東軍司令部的名義向軍部匯報:“鑒於華北形式,已經命混成第1、第11旅團主力及空軍一部做好戰鬥準備。”把電文發出去之後的當天下午,盧溝橋戰事結束,關東軍又史無前例的發表了一次對自己管外事件的聲明,“……因暴戾的第29軍挑釁而在華北引起事端,對此關東軍保持極大關心和堅定決心,嚴重注視著事件的發展。”
同時,關東軍派出幕僚,趕赴津門,陳述強硬態度的意見,同時要求駐屯軍和關東軍聯名電告中央。但駐屯軍因為三個原因拒絕了關東軍的提議。第一,駐屯軍已經定下不擴大事態的意見;第二,對所謂蘇聯不會出兵又不負有責任的判斷;第三,對關東軍如此輕率的看待中國問題感到不安。
關東軍轉而去朝鮮,找到駐朝鮮日軍司令官小磯國昭大將,這一次,他答應了,以朝鮮駐軍的名義,和關東軍聯名發了電報,電文稱:“鑒於華北事件的爆發,已命第20師團的一部做好隨時出動的準備。”在小磯國昭單獨發給閑院宮參謀總長的電文中,坦承的認為,第20師團的準備,固然是基於年度作戰計劃訓令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但其本身的意圖也很明確,就是要‘利用這一事件,推動治理中國的雄圖。’
對於關東軍和朝鮮軍發來的電文,陸軍部也不得不慎重對待,但參謀本部第一部長石原莞爾和本部第一課(軍務)課長柴田兼四郎對於關東軍的激進表示強烈不滿!他們認為,目前皇國最主要的任務是建設滿洲、對蘇戰備、鞏固國防,插手中國很有可能弄得支離破碎。
參謀本部和關東軍打起了嘴架,害得陸相杉山元大將也很為難,最後隻得順從人在身邊的石原的意見,在7月8日下午6:42分的時候,給華北駐屯軍發去了一封寫有‘為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應避免進一步行駛武力’的電文。
但這種按照不擴大方針執行的政策,卻又引起陸軍部的不滿,陸相杉山元隻得兩麵安撫,在8日深夜,下達了一項命令:京都以西各師團,原定於7月10日複員的步兵聯隊二年兵暫緩複員——僅此一項,就為日軍增加了4萬兵力。
把參謀本部和陸軍部的情緒安撫住,海軍部也發布的一項命令,分作三條,第一,在台灣地區演習的第三艦隊返回原住地;第二,加強警戒,以備事態擴大,禁止任意行動;第三,準備好機動兵力,以備對華緊急出兵。
這種種安排,當然都是在瞞著中國方麵進行的,宋哲元此時人在山東樂陵老家(他是被日本人逼走的,為了前文提及的《經濟提攜協定》一事,日本人窮追不舍,宋哲元無奈,隻得選擇遠遁一時),以為老父修墳、盡孝為名,隻是用電話聯絡秦德純、佟麟閣等人,遙控指揮,眾人幾度邀請他回北平,他總是砌詞搪塞,秦德純對他真是沒奈何,便在這時候,有人來報,鬆井太久郎來了。
雖然在盧溝橋前發生了一場激戰,但對於秦德純和鬆井來說,這樣小小的摩擦實在算不得大事,二人把臂言歡,親熱得不得了,任何人看見他們兩個人在會議室言笑晏晏的樣子,都絕不會相信,這是兩個剛剛殺得血流成河的國家的代表人物。
鬆井是個矮胖子,光禿禿的一顆圓腦殼,生得其貌不揚,戴著圓邊眼鏡,留著兩撇小胡子,這一次來,他沒有帶翻譯——他在中國多年,能說一口很流利的漢語,對話是完全沒問題的。雙方分賓主落座,秦德純知道他愛喝茶,專門命人沏來淡香適度的黃山毛峰,又備了點心,用以饗客。
閑聊了幾句,鬆井話入正題,“中日兩國的交往,源遠流長,從唐宋時起,我日本國傾慕中華文明,遣使東來,開我兩國交往紀元,粗粗數來,有一千餘年之久了。鄙人當年讀書之時,最愛李太白的詩句,其中尤以‘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最為感人肺腑。紹文兄飽讀之士,想來必有耳聞嘍?”
秦德純都快睡著了!李白的《哭晁衡》嘛,讀過幾天書的誰不知道?他猜到了鬆井的把戲,嗯嗯啊啊的聽著,絕不多亂說一個字。“聽過、聽過,要說描寫我中日兩國友好的文字,當以這首七絕為尊。”
“是啊、是啊。”鬆井頻頻點頭,他當然不是來和秦德純談論詩文的,把話題引入,轉而說道:“紹文兄,我大日本皇國自明治變法以來,上下一心、砥礪自強,終至有此雄於歐亞之局,老兄於此也並不陌生吧?”
秦德純點點頭,“當然,很是不陌生呢!前清的時候,貴國……”
鬆井根本不容他把話說下去,擺手說道:“當年兩國友好也好、紛爭也罷,此刻也不宜多提,紹文兄,鄙人此來,是受中央委托(日本駐外機構同樣稱國內為中央,此處並不是筆誤),想請問紹文兄和明軒先生,對於此次盧溝橋戰事,有何評斷?”
秦德純端起茶杯,用以遮擋住自己眼神中的憤怒。聽鬆井說話的態度,倒似乎這件事真的是我們中國人惹起來的?然後你們不得已才選擇還擊的了?草泥馬的小日本!“鬆井先生這話不對吧?盧溝橋前,我中國守軍連續兩度開槍警告,第一次是對天鳴槍,第二次則是擊中日軍前進方向,已經一再向貴軍表明立場,在這種情況下,貴軍一意孤行,我方不得已奮起還擊,保衛國土!這樣的事情,還用什麽評斷嗎?”
鬆井眉梢一揚,寬闊的腦門上出現了齊整整的三條皺紋,“紹文兄,此次事件,關係貴我雙方友好大局,還是不必糾結於這些小節了。鄙人此次過來,是想請教紹文兄,貴軍及明軒先生,對於我皇國的態度,今後將如何走向?”
“這個嘛,鬆井先生就要等我們宋軍長回來之後再說了。”
“紹文兄何必欺人?”鬆井不以為然的說道:“誰不知道,宋先生人雖然是樂陵,但對於北平之事卻時時刻刻電話指揮?這樣看來,貴軍想來是並不打算繼續維持和皇軍的合作態勢了。那,鄙人告辭。”
秦德純急忙叫住他,“哎,鬆井君,何必如此?即便一言不合,也不必拂袖而去嘛!”
鬆井也不敢就此翻臉,重又落座,和秦德純說道:“秦先生,鄙人此次來,是受我皇軍駐屯軍委托,和貴方商討善後事宜的,如果貴方全無誠意,鄙人留此又有什麽作用?”
“話不是這樣說,所謂買賣不成仁義在嘛!再說了,正如鬆井君所講,貴我兩國一衣帶水,雙方世代友好,此次盧溝橋事件,也隻是雙方一時口角造成,又不曾造成過大的傷害,隻要我們雙方肯坐下來談,難道還有談不開的問題嗎?鬆井君何必如此?”
鬆井點點頭,說道:“閣下能有這樣的誠意,那便很好。”
秦德純暗暗惱怒,要不是宋明軒千裏迢迢給我發來電報,要我一切以安撫為主,你當老子願意在這裏陪你磨牙?我就不相信,憑我的29軍,沒有和你們小日本正麵一拚的勇氣?!想到這裏,由不住的回憶起宋哲元臨行前的一段對話——。
宋哲元在37年2月初就有了回原籍避風頭的想法,但秦德純把他攔住了:“……此事係國家存亡所係,又豈是個人榮辱安樂可比?中央把責任交給明公,不論你是否在平,責任總在你身上。因此,兄弟不同意你離開北平。”
宋哲元也沒有太過堅持,但等到4、5月間,日本人逼迫愈甚,宋哲元實在堅持不下去了,鐵了心要走,秦德純阻攔不住,隻得由他。臨行前,宋哲元說道:“……對日本交涉,凡有礙國家領土主權完整者,一概不準接受;而其他事物,為避免雙方衝突,原則上也不妨謝絕。”
秦德純今天和鬆井見麵,也是抱著這樣的念頭。隻聽鬆井說道:“秦桑,不如我們先各自下令,讓部隊全部停止戰鬥,然後撤回各自駐地,再做進一步的商量?”
秦德純考慮了一下,說道:“盧溝橋是我軍固有防線,難道要讓我們就這樣放棄嗎?”
“不如暫時交由保安隊駐防?也免得有兵士出於義憤,造成擦槍走火的事件進一步發生?”
秦德純點點頭,又怕日本人暗施詭計,叮囑似的加上一句,“鬆井君,要撤退,不但我方要撤,貴軍也是一樣要撤退啊。”
“當然、當然。”鬆井太久郎拍著胸脯,大包大攬的答應下來,“如果我軍有不遵照約定執行的狀況,秦桑隻管找我說話。”
“那,好吧,就照此意見,具體的細節,等貴我雙方商定之後再說。”
新作品,需要大家的支持,請投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