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二泉,”
“二泉確有此地,無錫的惠山,樹木蔥蘢,藤蘿搖曳。山腳下有一泓清泉,人稱‘天下第二泉’!”
“那麽,嚴獨酌他是那位嚴先生還是作者?”大佬突然問道。
“都不是。”白衣少年道。
“是麽。”大佬覺得奇怪。“那麽那個作者叫什麽?”
“叫他阿炳吧,”白衣少年歎了口氣。“這是個瞎子。”
瞎的?
眾人心神一凜。
“阿炳先生出生在無錫雷尊殿旁,父親華清和。母親秦氏出身農家,曾嫁與秦家,婚後不久便守寡,與華清和的結合遭到族人痛罵,在阿炳先生出生一年後便悒鬱而死。”
“阿炳一生下來就被父親送至無錫縣東亭鎮小泗房巷老家托族人撫養,8歲後帶回道觀,取學名華彥鈞,小名阿炳,並被送入私塾讀書。”
“華清和精通各種樂器和道家音樂。而阿炳幼時便表現了罕見的音樂天賦,在他10歲那年,父親便教他迎寒擊石模擬擊鼓,練習各種節奏,後小有所成!”
“12歲那年,阿炳開始學吹笛子,父親經常要他迎著風口吹,且在笛尾上掛鐵圈以增強腕力,後來索性將鐵圈換成了秤砣;”
“阿炳在學二胡的時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繭,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壯得多,這與他常年練習分不開的。”
“17歲時,阿炳正式參加道教音樂吹奏,他長得一表人才,還有一副好嗓子,被人們譽稱為‘小天師’。”
“1914年,華清和去世,阿炳先生成為雷尊殿的當家道士,與堂兄華伯陽輪流主管雷尊殿的香火收入。後由於經營不善,阿炳先生又染上惡習,生活逐漸潦倒,在他34那年,雙目相繼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頭,賣藝為生。”
“關於《二泉映月》這一曲子,坊間說法很多:”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著師父來到泉邊賞月。水麵月光如銀,師父靜靜地傾聽著泉聲。突然,他問小阿炳:“你聽到了什麽聲音?”小阿炳搖了搖頭,因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麽聲音也沒有聽見。師父說:“你年紀還小,等你長大了,就會從二泉的流水中聽到許多奇妙的聲音。”小阿炳望著師父飽經風霜的臉,懂事地點了點頭。
十多年過去了,師父早已離開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整天戴著墨鏡,操著胡琴,賣藝度日。但是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向往。他多麽希望有一天能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個中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靜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見了。隻有那淙淙的流水聲縈繞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師父說過的話,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經曆。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歎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呐喊……
聽著,聽著,阿炳的心顫抖起來。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過琴聲把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給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動著,流水月光都變成了一個個動人的音符,從琴弦上流瀉出來。起初,琴聲委婉連綿,有如山泉從幽穀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這似乎是阿炳在讚歎惠山二泉的優美景色,在懷念對他恩重如山的師父,在思索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隨著旋律的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它以勢不可擋的力量,表達出對命運的抗爭,抒發了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蕩。阿炳用這動人心弦的琴聲告訴人們,他愛那支撐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他愛那美麗富饒的家鄉,他愛那惠山的清泉,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據言,阿炳先生經常在無錫二泉邊拉琴,創作此曲時已雙目失明,據阿炳的親友和鄰居們回憶,阿炳賣藝一天仍二泉映月不得溫飽,深夜回歸小巷之際,常拉此曲,淒切哀怨,尤為動人。
阿炳先生的朋友陸墟曾這樣描寫過阿炳先生拉奏《二泉映月》時的情景:“大雪像鵝毛似的飄下來,對門的公園,被碎石亂玉,堆得麵目全非。淒涼哀怨的二胡聲,從街頭傳來……隻見一個蓬頭垢麵的老媼用一根小竹竿牽著一個瞎子在公園路上從東向西而來,在慘淡的燈光下,我依稀認得就是阿炳夫婦倆。阿炳用右脅夾著小竹竿,背上背著一把琵琶,二胡掛在左肩,咿咿嗚嗚地拉著,在淅淅瘋瘋的飛雪中,發出淒厲欲絕的嫋嫋之音。”
有人曾說:“《二泉映月》這個風雅的名字,其實與他的音樂是矛盾的。與其說音樂描寫了二泉映月的風景,不如說是深刻地抒發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這就是二泉映月了?”大佬道。
語氣有幾分傷感。
“是。”白衣少年點頭。
“從不知世間還有此曲啊!”有讀書人淚流滿麵。
“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為其能作千古絕唱啊!”有老樂師淚流滿麵,捶足頓胸著。
“……”
“從技術上說,比剛才那首如何?”大佬問。“情感倒是被渲染上了極致。”
“繼長小的引子之後,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隨後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宮音作結,呈微波形的旋律線,恰似作者端坐泉邊沉思往事。”
“第二樂句隻有兩個小節,在全曲中共出現六次。它從第一樂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開始。圍繞宮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麵的沉靜,開始昂揚起來,流露出作者無限感慨之情。”(未完待續。)
“二泉確有此地,無錫的惠山,樹木蔥蘢,藤蘿搖曳。山腳下有一泓清泉,人稱‘天下第二泉’!”
“那麽,嚴獨酌他是那位嚴先生還是作者?”大佬突然問道。
“都不是。”白衣少年道。
“是麽。”大佬覺得奇怪。“那麽那個作者叫什麽?”
“叫他阿炳吧,”白衣少年歎了口氣。“這是個瞎子。”
瞎的?
眾人心神一凜。
“阿炳先生出生在無錫雷尊殿旁,父親華清和。母親秦氏出身農家,曾嫁與秦家,婚後不久便守寡,與華清和的結合遭到族人痛罵,在阿炳先生出生一年後便悒鬱而死。”
“阿炳一生下來就被父親送至無錫縣東亭鎮小泗房巷老家托族人撫養,8歲後帶回道觀,取學名華彥鈞,小名阿炳,並被送入私塾讀書。”
“華清和精通各種樂器和道家音樂。而阿炳幼時便表現了罕見的音樂天賦,在他10歲那年,父親便教他迎寒擊石模擬擊鼓,練習各種節奏,後小有所成!”
“12歲那年,阿炳開始學吹笛子,父親經常要他迎著風口吹,且在笛尾上掛鐵圈以增強腕力,後來索性將鐵圈換成了秤砣;”
“阿炳在學二胡的時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繭,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壯得多,這與他常年練習分不開的。”
“17歲時,阿炳正式參加道教音樂吹奏,他長得一表人才,還有一副好嗓子,被人們譽稱為‘小天師’。”
“1914年,華清和去世,阿炳先生成為雷尊殿的當家道士,與堂兄華伯陽輪流主管雷尊殿的香火收入。後由於經營不善,阿炳先生又染上惡習,生活逐漸潦倒,在他34那年,雙目相繼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頭,賣藝為生。”
“關於《二泉映月》這一曲子,坊間說法很多:”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著師父來到泉邊賞月。水麵月光如銀,師父靜靜地傾聽著泉聲。突然,他問小阿炳:“你聽到了什麽聲音?”小阿炳搖了搖頭,因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麽聲音也沒有聽見。師父說:“你年紀還小,等你長大了,就會從二泉的流水中聽到許多奇妙的聲音。”小阿炳望著師父飽經風霜的臉,懂事地點了點頭。
十多年過去了,師父早已離開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整天戴著墨鏡,操著胡琴,賣藝度日。但是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向往。他多麽希望有一天能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個中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靜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見了。隻有那淙淙的流水聲縈繞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師父說過的話,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經曆。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歎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呐喊……
聽著,聽著,阿炳的心顫抖起來。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過琴聲把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給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動著,流水月光都變成了一個個動人的音符,從琴弦上流瀉出來。起初,琴聲委婉連綿,有如山泉從幽穀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這似乎是阿炳在讚歎惠山二泉的優美景色,在懷念對他恩重如山的師父,在思索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隨著旋律的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它以勢不可擋的力量,表達出對命運的抗爭,抒發了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蕩。阿炳用這動人心弦的琴聲告訴人們,他愛那支撐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他愛那美麗富饒的家鄉,他愛那惠山的清泉,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據言,阿炳先生經常在無錫二泉邊拉琴,創作此曲時已雙目失明,據阿炳的親友和鄰居們回憶,阿炳賣藝一天仍二泉映月不得溫飽,深夜回歸小巷之際,常拉此曲,淒切哀怨,尤為動人。
阿炳先生的朋友陸墟曾這樣描寫過阿炳先生拉奏《二泉映月》時的情景:“大雪像鵝毛似的飄下來,對門的公園,被碎石亂玉,堆得麵目全非。淒涼哀怨的二胡聲,從街頭傳來……隻見一個蓬頭垢麵的老媼用一根小竹竿牽著一個瞎子在公園路上從東向西而來,在慘淡的燈光下,我依稀認得就是阿炳夫婦倆。阿炳用右脅夾著小竹竿,背上背著一把琵琶,二胡掛在左肩,咿咿嗚嗚地拉著,在淅淅瘋瘋的飛雪中,發出淒厲欲絕的嫋嫋之音。”
有人曾說:“《二泉映月》這個風雅的名字,其實與他的音樂是矛盾的。與其說音樂描寫了二泉映月的風景,不如說是深刻地抒發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這就是二泉映月了?”大佬道。
語氣有幾分傷感。
“是。”白衣少年點頭。
“從不知世間還有此曲啊!”有讀書人淚流滿麵。
“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為其能作千古絕唱啊!”有老樂師淚流滿麵,捶足頓胸著。
“……”
“從技術上說,比剛才那首如何?”大佬問。“情感倒是被渲染上了極致。”
“繼長小的引子之後,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隨後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宮音作結,呈微波形的旋律線,恰似作者端坐泉邊沉思往事。”
“第二樂句隻有兩個小節,在全曲中共出現六次。它從第一樂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開始。圍繞宮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麵的沉靜,開始昂揚起來,流露出作者無限感慨之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