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是在打擊練習場玩!”
發球之前,負責操作機器的隊友這麽喊道。<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可是李元讓並不懂在打擊練習場玩是怎麽一回事。
別說沒去過打擊練習場,就連他打擊的姿勢都是幾分鍾前隊長福島剛剛傳授的,或者與其說是傳授不如說隻能算是稍加示範。
為了不給這位新球員養成什麽奇怪的打擊習慣,福島示範時用的是教科書一樣的普通姿勢,而不是自己強力揮棒的打法。
發球機的輪盤高速旋轉,棒球通過三個輪盤間的空隙,然後被摩擦力甩出機器。
時速一百二十公裏,熟悉職業棒球的人會覺得這並不是多麽了不起的速度。但實際從投手丘到本壘板也隻需要短短的半秒多一點。在這一時間內觀察球路做出反應然後揮棒,對第一次接觸棒球的新手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元讓第一球顯然揮棒過晚,什麽都沒有打到。第二球,球棒擦中球的下沿,但並沒有怎麽改變它的運行軌跡,還是直接飛進了本壘板後方的接球網裏。
第三球發出,這一次可以聽到明顯的“鏘”的一聲,球被打向內野左側成為地滾球。不過如果守備的球員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這一球肯定會被遊擊手輕鬆撿到。
十球打下來,一共擊中了七球,不過沒有一個可以算是安打的。
接下來的第二組的十球,這次每一棒都碰到了球。但是不少球都被打成內野兩側或捕手上方的界外飛球。
第三組也還是一個能成為安打的擊球都沒有,但每一球也都碰到了球棒,這次打在場內的球更多了,沒能形成安打隻能說是運氣問題。
因為每球的間隔很短,這時候李元讓的臉上已經明顯看得見汗珠。(.)
“這樣就夠了。”
福島示意隊友關掉了發球機。看來他對測試的結果已經心中有數。
“再來幾組,我肯定能打出安打的。”
不知道是對自己有自信還是有些不甘心,李元讓希望再給自己一些機會。
“已經可以了,這樣就算是不錯了。”
福島走過來,拍了拍李元讓的肩。他對測試的結果其實很是滿意。
高中棒球和職業棒球有很大的區別。其中一項就是意外性。
這種意外性除了來自於高中球員非功利性的旺盛鬥誌與每球必爭的拚搏精神,更重要的一點是高中球員的不成熟和參差不齊的基本功。
這一點在守備上尤為明顯。很多在職棒絕對不會被漏接或者漏傳的球,在高中比賽裏就會出現失誤。
這種情況下隻要把球打出去,就有上壘的可能。
作為隊長的福島,原本對於李元讓並不報太大期待,隻是把他看做是湊數的球員,讓自己高中最後的夏天至少有機會能站上西東京大會的賽場,哪怕是一回敗退也算是有始有終。
但簡單的打擊測試以後,李元讓的表現給他了一個驚喜。
和平學園棒球部所使用的發球機,雖然投的都是直球,但利用三個輪盤間微妙的速度差,能夠被設定為每球的軌跡都略有差異。
所以隻依靠時機上的掌握是沒辦法每一球都擊中的。必須要認真觀察球的軌跡。
因為從來沒受過正規訓練,李元讓一旦見到球飛過來,打擊姿勢就走了型,而且揮棒的速度也不像樣。
作為旁觀者,能明顯的看出他根據來球不斷調整自己身體的位置和姿態。在一般的情況下這種破壞打擊姿勢和流暢度的做法是賽場上的大忌。
可是以這種調整為參考,能明顯看得出來,李元讓的擊球每一顆都是看準球路去打,而不是憑借直覺揮棒。
雖然從統計上來說三十球沒有一個被打成安打,但是其中大部分都碰到了球棒。這說明李對球的運行軌跡以及揮棒時機的判斷基本是正確的。
揮棒的技術甚至力度都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而判斷力以及動態視力卻不是光靠練習就有用,這多少是一種天賦,而李元讓在這方麵的天賦看起來還不低。
“今年夏天要是運氣好沒準能打到第三輪呢。”
福島心想。
“接下來就是encore的時間了。”
不知什麽時候已經換好了全套捕手裝備的矢部走了過來。
“encore?”
李元讓看過一些偶像題材的動畫,encore就是返場演出的意思這還是知道的。
“下麵的曲目呢,是選球。”
一開始的測試內容並沒有選球這一項。不過福島對剛才觀察的結果有興趣,想要繼續驗證自己的想法。
如果李元讓的動態視力和判斷力真的出眾的話,那他應該有不錯的選球眼才對。所以剛才的打擊測試還沒結束,就讓矢部先換上了護具。
“你對好球區的規則了解吧?”
矢部問道。
好球區,指的是本壘板垂直上方,以打者肩部和腰帶的中點為上邊界,以膝蓋為下邊界的一塊區域。
比賽的時候投手的投球經過好球區的,算作一好球。如果沒經過好球區同時打擊的球員沒有揮棒,則算是一壞球。
這種關於棒球運動的基本概念李元讓當然知道。但實際站在打擊區來判斷好壞球,這還是第一次。
選球的測試沒法用投球機去做,所以球隊的ace,其實也是唯一可以真正算的上投手的隊長福島一平負責投球。
李元讓被要求拿著球棒站在打擊區。同時被交代不要對壞球揮棒。每個球投出後,由捕手矢部來判定好壞。
福島先舒展筋骨,半是熱身半是示範的投了幾球。矢部每接到一球就高聲報出strike(好球)或者ball(壞球)。這為的是讓李元讓熟悉判定的標準。
然後正式的選球測試就開始了。
福島一平中學三年都是遊擊手,投球隻是偶爾客串,中學畢業之後球隊裏的主力投手選擇去了神奈川的棒球名門而沒有直升本校的高中部,這時他才開始係統的投球練習。
得益於強健的體格,他能投出時速一百三十五公裏以上的直球,以壓低球速為代價,可以在一百二十五裏上下擁有還算不錯的控球。
測試的配球由捕手來決定,矢部並不打算配太多明顯的正中球。第一球便是擦著好球區模棱兩可的外角高球。
李元讓站在打擊區一動不動。
“這是壞球吧?”
“八成算是壞球吧,除非碰到尺度特別寬的裁判。”
矢部一邊把球丟回投手丘,一邊進行判定。
第二球是快速直球。這次瞄準的目標並不是好球區的邊邊角角,而是比較偏裏麵的位置。
矢部知道福島全力投球的時候控球會略微不穩。所以這一球具體是什麽結果自己也不是很有把握。
李元讓明顯感覺到這一球的速度比剛才要快很多,用力一揮但是什麽都沒有碰到。將近一百三十五公裏時速的直球落入捕手手套,發出“嘭”的聲響。
“好球。”
“正確。”
福島這一球的控球超水平發揮,直接落在矢部手套一開始擺的位置,因此判斷起來的難度也略微降低。
回傳之後,矢部打出第三個暗號。
投手丘上的福島心領神會點了點頭,然後把手指握在了棒球的外側縫線上。
發球之前,負責操作機器的隊友這麽喊道。<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可是李元讓並不懂在打擊練習場玩是怎麽一回事。
別說沒去過打擊練習場,就連他打擊的姿勢都是幾分鍾前隊長福島剛剛傳授的,或者與其說是傳授不如說隻能算是稍加示範。
為了不給這位新球員養成什麽奇怪的打擊習慣,福島示範時用的是教科書一樣的普通姿勢,而不是自己強力揮棒的打法。
發球機的輪盤高速旋轉,棒球通過三個輪盤間的空隙,然後被摩擦力甩出機器。
時速一百二十公裏,熟悉職業棒球的人會覺得這並不是多麽了不起的速度。但實際從投手丘到本壘板也隻需要短短的半秒多一點。在這一時間內觀察球路做出反應然後揮棒,對第一次接觸棒球的新手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元讓第一球顯然揮棒過晚,什麽都沒有打到。第二球,球棒擦中球的下沿,但並沒有怎麽改變它的運行軌跡,還是直接飛進了本壘板後方的接球網裏。
第三球發出,這一次可以聽到明顯的“鏘”的一聲,球被打向內野左側成為地滾球。不過如果守備的球員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這一球肯定會被遊擊手輕鬆撿到。
十球打下來,一共擊中了七球,不過沒有一個可以算是安打的。
接下來的第二組的十球,這次每一棒都碰到了球。但是不少球都被打成內野兩側或捕手上方的界外飛球。
第三組也還是一個能成為安打的擊球都沒有,但每一球也都碰到了球棒,這次打在場內的球更多了,沒能形成安打隻能說是運氣問題。
因為每球的間隔很短,這時候李元讓的臉上已經明顯看得見汗珠。(.)
“這樣就夠了。”
福島示意隊友關掉了發球機。看來他對測試的結果已經心中有數。
“再來幾組,我肯定能打出安打的。”
不知道是對自己有自信還是有些不甘心,李元讓希望再給自己一些機會。
“已經可以了,這樣就算是不錯了。”
福島走過來,拍了拍李元讓的肩。他對測試的結果其實很是滿意。
高中棒球和職業棒球有很大的區別。其中一項就是意外性。
這種意外性除了來自於高中球員非功利性的旺盛鬥誌與每球必爭的拚搏精神,更重要的一點是高中球員的不成熟和參差不齊的基本功。
這一點在守備上尤為明顯。很多在職棒絕對不會被漏接或者漏傳的球,在高中比賽裏就會出現失誤。
這種情況下隻要把球打出去,就有上壘的可能。
作為隊長的福島,原本對於李元讓並不報太大期待,隻是把他看做是湊數的球員,讓自己高中最後的夏天至少有機會能站上西東京大會的賽場,哪怕是一回敗退也算是有始有終。
但簡單的打擊測試以後,李元讓的表現給他了一個驚喜。
和平學園棒球部所使用的發球機,雖然投的都是直球,但利用三個輪盤間微妙的速度差,能夠被設定為每球的軌跡都略有差異。
所以隻依靠時機上的掌握是沒辦法每一球都擊中的。必須要認真觀察球的軌跡。
因為從來沒受過正規訓練,李元讓一旦見到球飛過來,打擊姿勢就走了型,而且揮棒的速度也不像樣。
作為旁觀者,能明顯的看出他根據來球不斷調整自己身體的位置和姿態。在一般的情況下這種破壞打擊姿勢和流暢度的做法是賽場上的大忌。
可是以這種調整為參考,能明顯看得出來,李元讓的擊球每一顆都是看準球路去打,而不是憑借直覺揮棒。
雖然從統計上來說三十球沒有一個被打成安打,但是其中大部分都碰到了球棒。這說明李對球的運行軌跡以及揮棒時機的判斷基本是正確的。
揮棒的技術甚至力度都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而判斷力以及動態視力卻不是光靠練習就有用,這多少是一種天賦,而李元讓在這方麵的天賦看起來還不低。
“今年夏天要是運氣好沒準能打到第三輪呢。”
福島心想。
“接下來就是encore的時間了。”
不知什麽時候已經換好了全套捕手裝備的矢部走了過來。
“encore?”
李元讓看過一些偶像題材的動畫,encore就是返場演出的意思這還是知道的。
“下麵的曲目呢,是選球。”
一開始的測試內容並沒有選球這一項。不過福島對剛才觀察的結果有興趣,想要繼續驗證自己的想法。
如果李元讓的動態視力和判斷力真的出眾的話,那他應該有不錯的選球眼才對。所以剛才的打擊測試還沒結束,就讓矢部先換上了護具。
“你對好球區的規則了解吧?”
矢部問道。
好球區,指的是本壘板垂直上方,以打者肩部和腰帶的中點為上邊界,以膝蓋為下邊界的一塊區域。
比賽的時候投手的投球經過好球區的,算作一好球。如果沒經過好球區同時打擊的球員沒有揮棒,則算是一壞球。
這種關於棒球運動的基本概念李元讓當然知道。但實際站在打擊區來判斷好壞球,這還是第一次。
選球的測試沒法用投球機去做,所以球隊的ace,其實也是唯一可以真正算的上投手的隊長福島一平負責投球。
李元讓被要求拿著球棒站在打擊區。同時被交代不要對壞球揮棒。每個球投出後,由捕手矢部來判定好壞。
福島先舒展筋骨,半是熱身半是示範的投了幾球。矢部每接到一球就高聲報出strike(好球)或者ball(壞球)。這為的是讓李元讓熟悉判定的標準。
然後正式的選球測試就開始了。
福島一平中學三年都是遊擊手,投球隻是偶爾客串,中學畢業之後球隊裏的主力投手選擇去了神奈川的棒球名門而沒有直升本校的高中部,這時他才開始係統的投球練習。
得益於強健的體格,他能投出時速一百三十五公裏以上的直球,以壓低球速為代價,可以在一百二十五裏上下擁有還算不錯的控球。
測試的配球由捕手來決定,矢部並不打算配太多明顯的正中球。第一球便是擦著好球區模棱兩可的外角高球。
李元讓站在打擊區一動不動。
“這是壞球吧?”
“八成算是壞球吧,除非碰到尺度特別寬的裁判。”
矢部一邊把球丟回投手丘,一邊進行判定。
第二球是快速直球。這次瞄準的目標並不是好球區的邊邊角角,而是比較偏裏麵的位置。
矢部知道福島全力投球的時候控球會略微不穩。所以這一球具體是什麽結果自己也不是很有把握。
李元讓明顯感覺到這一球的速度比剛才要快很多,用力一揮但是什麽都沒有碰到。將近一百三十五公裏時速的直球落入捕手手套,發出“嘭”的聲響。
“好球。”
“正確。”
福島這一球的控球超水平發揮,直接落在矢部手套一開始擺的位置,因此判斷起來的難度也略微降低。
回傳之後,矢部打出第三個暗號。
投手丘上的福島心領神會點了點頭,然後把手指握在了棒球的外側縫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