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早田商的第一棒榎本最有威脅的時候是在打擊區裏。
那麽他們的第二棒石渡最讓人頭疼的時候就是在壘上。
值得慶幸的是,如果沒有隊友掩護,這位球隊當中的頭號快腿其實並不容易出壘。
石渡是那種“真正的”第二棒型球員。
速度飛快,犧牲打總能跑成安全觸擊。
而短打基本功也不錯。
但是如果他上場的時候壘上無人,指望他自己的球棒。那辦法就隻剩下一個字。
“粘”。
李元讓已經盡量引導矢部把球壓低,企圖製造出內野滾地球。
不過在這位對手身上還是浪費了五球以上。
最後能拿到出局也有些僥幸。
翻新之後的八王子市民球場內野兩側特別寬敞。
一顆在其他球場絕對應該上到看台的界外球被三壘手接殺。
這種不同場地環境下比賽的差異,也算是棒球比賽的樂趣之一。
第三棒的捕手大矢揮棒比較積極。對好壞球不太挑。李元讓從他身上賺到了一次三振。
就這樣,幾乎用盡了各種方法。終於挨過了一局上半的比賽。
盡管隻是蹲在本壘後接球,盡管僅僅麵對對手的三位打者,盡管是三上三下。但李元讓回到休息區時,球衣背後已經被汗水浸濕。
這可是十月下旬的東京。溫度說不上冷,但也絕不算是暖和。
“下次再上場防守的時候,可就是麵對對手的四棒了。”
八木監督提醒身邊的李元讓。
“我知道。”
“必要的話可以保送。”
一般學校的球隊會把最強的打者放在三、四、五棒。
不過從現在掌握的數據看來,早田商似乎並非如此。
他們的強打者的排列不太有規律
第一棒的榎本是全隊打率最高的選手,從數據看來怎麽都更適合第三棒。
而真的排在第三棒的捕手大矢其實是一門盲炮,如果在其他球隊裏應該打第六或者第七棒爭取出其不意的長打才對。
李元讓不太明白對手這麽做的意圖為何。
不過對方的監督是執教球隊超過二十年的老將。這麽做一定有他的原因。
當然,有一點還是和其他球隊沒什麽差別。
四棒的打者是打線裏最有威脅的一位。
一年級的三壘手齊藤。夏大會上是五棒打者。正式比賽裏有四發本壘打。而秋大會接任四番以來,在前麵的比賽裏幾乎場場開炮。
“按照這效率,到了三年級高校通算應該有六十發到七十發的產量吧。”
和平學園的休息區正好在三壘一側,八木監督望著齊藤的側影做出了這樣的推測。
所謂“高校通算”本壘打產量,其實是把正式和非正式比賽裏的成績都算在內。
一般情況下含金量大有水分。選秀時往往也僅供參考。
但對於練習比賽總找強隊進行的早田商來說,他們的練習比賽恐怕比東京大會前幾輪的質量更高。
這種情況下,高校通算數據就變的有參考價值了起來。
比如說現在正在場上投球的這位身高不到一七零的投手小室。
作為一位右投的橫投,此前的練習比賽中麵對左打者和右打者的數據差距有些懸殊。
不過在練習比賽裏他所麵對的那些左打者可都是私立棒球名門的選手。
而和平學園,整條打線有八個人都是右打,唯一的左打者正岡,似乎也沒學會觀察投手出手點去克製對方投球的技巧。
一顆角度刁鑽的伸卡球以橫投的姿勢投出。
對於打擊區裏的打者來說就好像棒球浮起來再沉下去一樣。
正岡覺得這球的球速不算快,於是揮棒擊球。
而棒球輕飄飄的飛向內野正上方。
毫無懸念的出局。
左打尚且如此,右打者想要觀察球路就更是困難。
一位真正的橫投投出的橫向變化球,對一般的右打者來說就好似是從背後飛來一樣。
尤其是帶著眼鏡比賽視野狹窄的主將矢部明男。
棒球似乎總是突然出現在眼前。
連續兩球都沒來得及揮棒。
第三球,矢部用老辦法。猜到了對手的配球。
但是揮棒擊球的時機拿捏的有些偏差。三壘手正麵滾地球。封殺出局。
“德田你過來一下。”
第三棒的德田上場打擊之前,八木監督突然把他喊到身邊。
但是等到德田走回到監督旁邊時,八木卻擺了擺手。
“算了,算了。”
結果什麽指令都沒下。
“原本是想讓德田試試左打?”
李元讓用試探的口味打聽監督的意圖。
賽前關於戰術的討論上李元讓曾經提出過這種意見。
當時被監督第一時間就駁回。
不過對付橫投的投手,反方向的打者有特別的優勢。
看來八木監督本人心裏多少也有些動搖。
“你也差不多該去打擊準備區了吧。”
不想表露心聲的八木監督用這種方法把李元讓支開。
夏大會的時候因為氣溫的關係,有些球員並不會提前進入打擊準備區待機。
不過現在是十月末,白天的溫度大部分情況下也就是十幾度。如果碰到壞天氣還會更冷。
去場邊揮棒熱身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而身為第四棒的李元讓剛才在德田上場的時候沒有離開休息區,其實是一種不太積極的態度。
畢竟前麵已經有兩人出局。
德田盡管擁有不錯的天賦,可打擊方麵發揮也並不穩定。
李元讓覺得這個半局自己上場打擊的機會大概也就是不到四分之一。
但是監督的指示就是命令,同時李元讓也覺得從更接近的角度看看對方投球不是壞事。
比賽場上,打者德田球兒放過了那種好似從自己背後飛來一樣的側投滑球不管。專門狙擊對手的直球。
但是直到兩好一壞,他想要的直球始終沒有到來。
“就算是變化球也要打了。”
兩出局、兩好球。沒了退路的德田等來了第四球。
“直球!”
這是德田的第一反應。
可是揮棒到一半就已經感到了上當。
這是一顆圈指變速球。開始看起來和直球差不多,但是速差與落差完全不同。
橫投手因為投球姿勢的關係不能投出常見的指叉球。所以在縱向變化球的選擇上往往以變速球為主。
與剛才兩位打出凡打的隊友不同,德田吃到的是一次三振。
第一局的比賽雙方都是三上三下。
那麽他們的第二棒石渡最讓人頭疼的時候就是在壘上。
值得慶幸的是,如果沒有隊友掩護,這位球隊當中的頭號快腿其實並不容易出壘。
石渡是那種“真正的”第二棒型球員。
速度飛快,犧牲打總能跑成安全觸擊。
而短打基本功也不錯。
但是如果他上場的時候壘上無人,指望他自己的球棒。那辦法就隻剩下一個字。
“粘”。
李元讓已經盡量引導矢部把球壓低,企圖製造出內野滾地球。
不過在這位對手身上還是浪費了五球以上。
最後能拿到出局也有些僥幸。
翻新之後的八王子市民球場內野兩側特別寬敞。
一顆在其他球場絕對應該上到看台的界外球被三壘手接殺。
這種不同場地環境下比賽的差異,也算是棒球比賽的樂趣之一。
第三棒的捕手大矢揮棒比較積極。對好壞球不太挑。李元讓從他身上賺到了一次三振。
就這樣,幾乎用盡了各種方法。終於挨過了一局上半的比賽。
盡管隻是蹲在本壘後接球,盡管僅僅麵對對手的三位打者,盡管是三上三下。但李元讓回到休息區時,球衣背後已經被汗水浸濕。
這可是十月下旬的東京。溫度說不上冷,但也絕不算是暖和。
“下次再上場防守的時候,可就是麵對對手的四棒了。”
八木監督提醒身邊的李元讓。
“我知道。”
“必要的話可以保送。”
一般學校的球隊會把最強的打者放在三、四、五棒。
不過從現在掌握的數據看來,早田商似乎並非如此。
他們的強打者的排列不太有規律
第一棒的榎本是全隊打率最高的選手,從數據看來怎麽都更適合第三棒。
而真的排在第三棒的捕手大矢其實是一門盲炮,如果在其他球隊裏應該打第六或者第七棒爭取出其不意的長打才對。
李元讓不太明白對手這麽做的意圖為何。
不過對方的監督是執教球隊超過二十年的老將。這麽做一定有他的原因。
當然,有一點還是和其他球隊沒什麽差別。
四棒的打者是打線裏最有威脅的一位。
一年級的三壘手齊藤。夏大會上是五棒打者。正式比賽裏有四發本壘打。而秋大會接任四番以來,在前麵的比賽裏幾乎場場開炮。
“按照這效率,到了三年級高校通算應該有六十發到七十發的產量吧。”
和平學園的休息區正好在三壘一側,八木監督望著齊藤的側影做出了這樣的推測。
所謂“高校通算”本壘打產量,其實是把正式和非正式比賽裏的成績都算在內。
一般情況下含金量大有水分。選秀時往往也僅供參考。
但對於練習比賽總找強隊進行的早田商來說,他們的練習比賽恐怕比東京大會前幾輪的質量更高。
這種情況下,高校通算數據就變的有參考價值了起來。
比如說現在正在場上投球的這位身高不到一七零的投手小室。
作為一位右投的橫投,此前的練習比賽中麵對左打者和右打者的數據差距有些懸殊。
不過在練習比賽裏他所麵對的那些左打者可都是私立棒球名門的選手。
而和平學園,整條打線有八個人都是右打,唯一的左打者正岡,似乎也沒學會觀察投手出手點去克製對方投球的技巧。
一顆角度刁鑽的伸卡球以橫投的姿勢投出。
對於打擊區裏的打者來說就好像棒球浮起來再沉下去一樣。
正岡覺得這球的球速不算快,於是揮棒擊球。
而棒球輕飄飄的飛向內野正上方。
毫無懸念的出局。
左打尚且如此,右打者想要觀察球路就更是困難。
一位真正的橫投投出的橫向變化球,對一般的右打者來說就好似是從背後飛來一樣。
尤其是帶著眼鏡比賽視野狹窄的主將矢部明男。
棒球似乎總是突然出現在眼前。
連續兩球都沒來得及揮棒。
第三球,矢部用老辦法。猜到了對手的配球。
但是揮棒擊球的時機拿捏的有些偏差。三壘手正麵滾地球。封殺出局。
“德田你過來一下。”
第三棒的德田上場打擊之前,八木監督突然把他喊到身邊。
但是等到德田走回到監督旁邊時,八木卻擺了擺手。
“算了,算了。”
結果什麽指令都沒下。
“原本是想讓德田試試左打?”
李元讓用試探的口味打聽監督的意圖。
賽前關於戰術的討論上李元讓曾經提出過這種意見。
當時被監督第一時間就駁回。
不過對付橫投的投手,反方向的打者有特別的優勢。
看來八木監督本人心裏多少也有些動搖。
“你也差不多該去打擊準備區了吧。”
不想表露心聲的八木監督用這種方法把李元讓支開。
夏大會的時候因為氣溫的關係,有些球員並不會提前進入打擊準備區待機。
不過現在是十月末,白天的溫度大部分情況下也就是十幾度。如果碰到壞天氣還會更冷。
去場邊揮棒熱身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而身為第四棒的李元讓剛才在德田上場的時候沒有離開休息區,其實是一種不太積極的態度。
畢竟前麵已經有兩人出局。
德田盡管擁有不錯的天賦,可打擊方麵發揮也並不穩定。
李元讓覺得這個半局自己上場打擊的機會大概也就是不到四分之一。
但是監督的指示就是命令,同時李元讓也覺得從更接近的角度看看對方投球不是壞事。
比賽場上,打者德田球兒放過了那種好似從自己背後飛來一樣的側投滑球不管。專門狙擊對手的直球。
但是直到兩好一壞,他想要的直球始終沒有到來。
“就算是變化球也要打了。”
兩出局、兩好球。沒了退路的德田等來了第四球。
“直球!”
這是德田的第一反應。
可是揮棒到一半就已經感到了上當。
這是一顆圈指變速球。開始看起來和直球差不多,但是速差與落差完全不同。
橫投手因為投球姿勢的關係不能投出常見的指叉球。所以在縱向變化球的選擇上往往以變速球為主。
與剛才兩位打出凡打的隊友不同,德田吃到的是一次三振。
第一局的比賽雙方都是三上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