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完200軍棍的餘顯一瘸一拐的和王占元兩個難兄難弟各回各自營房。[.超多好看小說]下午,當餘顯趴在床上備課時捕頭劉坤頭次來到餘顯的房間,劉坤隻是把黑龍寨的地契往餘顯麵前一扔就背著雙手走了。卻把餘顯氣的想吐血,原因是劉坤這捕頭隻是個不入流的“史”。


    在封建社會的縣裏都設有衙門,相當於警察局。捕頭就相當於警官,是衙差的最高統帥,必須武藝高強。每當縣裏有突發事件,如盜竊案或者強盜闖來搶劫,捕頭都會奉命帶衙差出馬,鎮壓犯人集團。


    下屬為捕快。


    清律規定,捕快等衙役的服務期分別是五年和三年,期滿繼續留任者,州縣官要受懲處。他們的工資稱為工食銀,也就是生活補助,一般是一年6~12兩銀子。


    一個不入流的史頭目朝一個五品官甩臉色,若遊戲真成曆史,那餘顯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吧。


    原來王士珍讓王占元和餘顯問捕頭劉坤的責不如說是敲打濟南府,顯顯新建陸軍的威風,可卻讓劉坤賄賂了貪財的王占元,欺上瞞下過去了,想想餘顯都來氣。


    可餘顯又不敢動手,因為劉坤如此對他甩臉色,一定是知道他在新建陸軍中的尷尬地位,若把劉坤逼急了,四處宣揚出去,對餘顯來說就更尷尬了。


    帶著一肚子悶氣,餘顯開始備課了:


    書是從教習處拿來的德文翻譯書籍,餘顯隻用照兵宣課就是了。


    首先是橋梁司隊的事:


    橋梁司的木工盡管在古代專業素質過硬,可是畢竟地處北方,在近代來看技術已經算落後了。[.超多好看小說]餘顯為此準備教授近代技木有木工用材料、木具、木工機械、木工識圖、木結構工程、門窗工程、吊頂工程、木工裝飾工藝和模板工程等內容,並對施工工藝和操作規程等作了詳細地闡述,既有理論知識,又有較全麵的操作方法,通俗易懂,實用性強,並著重介紹了建築識圖與構造基本知識、建築木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和維護,為日後教授模板工程施工奠定基礎。


    橋梁司的鐵工是製造和修理鐵器的工人,餘顯對此有些麻爪,盡管由於需要豐富的及基礎知識和知識含量為工作提供重要保障,所以總的說來還是屬於技術類工種,可都算金加工吧,那有鑄工(鑄造金屬零件)、車工(利用車床加工)、鉗工(在鉗工工作台上製作零件)、鍛工(打鐵)、銑工(利用銑床加工)、焊工(電焊、氣焊)、刨工(利用刨床加工)、磨工(利用磨床加工)、鑽工(利用鑽床加工)等。餘顯自然明白自己隻是個草台班子,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專攻一門――鍛工,也就是打鐵。為此餘顯準備了手鍛工具


    掌鉗和打錘的方法,手鍛基本工序操作方法和鍛安全技術,常用鍛造設備及鍛工安全技術,自由鍛造設備,模型鍛造設備,鍛工安全技術等內容。


    橋梁司的水工,是中國古代的水利工程技術工作者。先秦時期,根據《考工記》記載,司空所轄的“匠人”,職責相當於現代的土木建築工程師,負責都邑建設的規劃、設計、施工,也是修建排灌溝渠等水利工程的主要負責人;《周禮?地官》有“稻人,掌稼下地”的記載,“稻人”專門從事低窪多水地區的引、蓄、配、灌、排水及防洪等一係列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管理;《管子?度地》記載,先秦已經有專設水官,任命“習水者”為吏佐,稱為“都匠水工”,負責河道堤防的巡查、修治。這類人員在秦漢以後通稱為水工。如秦鄭國,漢徐伯等。後代沒有專稱,水利工程人員官銜和一般官吏相同,而宋、金、元有所謂“壕寨官”者,確為主持施工的水利人員。


    可惜盡管這個職業有著悠久的曆史,可惜橋梁一直不是水工的主業。餘顯為其準備了結構都是簡支板式或者簡支梁式的小型橋梁設計工藝。


    至於地壘司隊的築工四隊,石工一隊,筐工二隊,土工二隊。就好辦多了,直接拿教習處的翻譯文稿主要包括土建、采暖衛生與煤氣工程、給排水工程四個方麵的文化基礎與專業理論知識等。


    電雷司隊就有點難辦了,雷兵三隊,是餘顯頂頭上司王珍的看家法寶,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榮祿奉詔到小站檢閱新建陸軍,王士珍將工程營設製的水雷、旱雷、踩雷及各種武器一一演習,再加上新建陸軍比舊軍軍容整齊,榮祿大加讚賞,向袁世凱讚歎道:“此人負治國之才,不第長於軍事也。”袁世凱聽後,更加倚重王士珍,對王士珍提出的要求,無不應允。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冬還派他去日本閱操。


    對於電雷司隊,餘顯是既因為在黑龍寨地雷封鎖寨門優秀的表現而垂涎三尺,可也不敢去教,是因為教習處有關地雷的書管理電雷司隊官都已經看過了,還組織雷兵三隊共60人全體學習過,真不愧是王士珍的心腹啊。


    按下電雷司隊不表,修械司隊的修炮鐵工一隊,修槍鐵匠二隊,修械木工一隊自然也好辦。


    自從遊戲更新後,玩家發現的第2個改變就是學習方式改變!比如原來npc路德維希什麽沒做就輕鬆讓餘顯轉職,現在就慘,首先你還是得找到一本技能書或圖紙,但不再是往腦門一拍就行;而是拿出那本書看,視書籍內容難易才有看完時間,那怕你思維飛到九宵雲外也可以看完,但經過玩家試驗,你要是趁看書時間掛機看論壇,效果至少減半,於是大街上拿著本技能書或圖紙走路的“牛角掛書”成為一景,以至有官員上表稱功:“昔密以薄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越國公楊素適見於道,按轡躡其後,曰:“何書生勤如此?”密識素,下拜。問所讀,曰:“《項羽傳》。”因與語,奇之。歸謂子玄感曰:“吾觀密識度,非若等輩。”玄感遂傾心結納。今xx治下文治昌盛,人人牛角掛書……”初時還頗讓清廷百官興奮了把,可當此風傳入京城,人們也漸漸冷淡了,可惜所有人都忘了下麵那句:“大業九年,玄感舉兵黎陽,遣人入關迎密。”


    隻要餘顯把槍炮圖紙從庫房拿出耐心講解就行,反正圖紙也不可能消失。


    測繪司隊,測繪一隊,印化兵一隊。電報司隊,工匠一隊。也就用他操心了,一是因為專業性太強,二是這些人文化水平足夠,不需要餘顯照本宣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論戰庚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都亭節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都亭節士並收藏論戰庚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