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當指揮部裏的指揮員們為現在的情況愁眉不展時,高頻電話響了當梅列茨科夫拿起話筒時,我聽見裏麵傳出了一個熟悉的聲音:“是梅列茨科夫同誌嗎?我是朱可夫。”聽到這個名字,


    梅列茨科夫連忙從座位上站起來,禮貌地說:“是我,副統帥同誌,您好。請問您有什麽指示嗎?”


    朱可夫在話筒裏沒有和梅列茨科夫客套,而是開門見山地說:“梅列茨科夫同誌,現在根據最高統帥的指示,a部隊要調往斯大林格勒了,所以你通知安德烈立刻移交相關工作,然後趕回莫斯科報道!”


    什麽,一旁的安德烈在聽到命令之後瞬間大腦當機了,什麽調往斯大林格勒,現在已經是1942年七月份了,我的個天真是才出虎口又進狼窩了啊,接下來的斯大林格勒可沒有什麽後方了,在哪裏內務部隊也要走上戰場了,同時那也將是一場決定蘇德戰場命運的決戰啊!


    可是,這列寧格勒呢,還有尋寶小隊,還有烏蘭諾娃,這一切在短短的時間裏都要離我而去了嗎?現在的安德烈也是五味雜陳了,但是命令就是命令,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力,於是安德烈果斷的向梅列茨科夫敬禮,而梅列茨科夫則拍著安德烈的肩膀說道:“安德烈,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回來和我們一起打通列寧格勒的包圍!”“嗯,我希望有那一天。”說著安德烈再次舉起了右手敬禮然後轉身離開了司令部,前往駐地!


    而安德烈不知道,這次關於他的安排可是在最高統帥那裏研究過的,因為在列寧格勒總是在後方工作,所以安德烈當初根據後世的記憶,就寫了幾份戰局日後怎麽發展的推想,有的被安德烈直接燒了,但還有的居然被貝利亞知道了,,從這安德烈才發現內務部居然連自己人都是防備的,準確的說不是防備而是例行公事而已,事實上確實如此,因為沒有人可以被完全的信任,在好萊塢的那些關於冷戰題材的驚險電影中,“克格勃”被描述成如同“終結者”般無所不能的間諜,然而在蘇聯的曆史上,這個龐大的特工組織卻一直是蘇維埃政權的柱石也或者是鷹犬。這個部門曾經使用過許多名稱--全俄肅反委員會、國家政治保安局、國家政治保安總局、內務人民委員部、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國家安全局、內務部、國家安全委員會……這些變幻莫測的名稱讓曆史學家們也感到迷惑,但是人們還是習慣使用“克格勃”這一通俗的稱呼。克格勃的曆史與蘇聯的曆史相伴始終,它有過二十四位權力熏天的領導者,其中有人差點登上權力的頂峰(貝利亞),有人甚至獲得了正式的加冕(安德羅波夫)。但是,其中有五人遭到了槍決(亞戈達、葉諾夫、貝利亞、梅爾庫洛夫、阿巴庫莫夫),另外一些人則被關進了監獄或者長期受到嚴密的監控(拷打和監視他們的正是他們昔日的手下)。對此,後世俄羅斯的作家列昂尼德-姆列欽不無嘲諷地指出:“這個工作尚未給任何人帶來殊榮。”


    確實如此,大家都隻看到內務部隊權力大,但內務部隊其實也隻是一把劍一把拿在領導人手裏的劍,無論是當初獨立運作的捷爾任斯基還是日後成為領導人爪牙的那些主席,還有把克格勃變成自己的內鬥武器上位的安德羅波夫,這個組織一直都是發揮著它巨大的威力,工具本身沒有錯,製度本身也沒有原罪,但是它的執行者,那個具體做事的人卻未必見得是什麽好東西啊,但是這個蘇維埃後來解體了,所以後世什麽髒水全倒上去了,可是那個所謂的自由民主的燈塔,就真的偉岸光正,不不,想想cia的黑獄,想想fbi,他們那一肚子的壞水恐怕從來都不比蘇聯的同行少吧!


    在回駐地的路上,安德烈就這樣的一直在胡思亂想,不過他一個小小的內務部少校又能幹什麽呢?在這場人類曆史上最大的地麵戰爭中,自己隨時都有可能去當那個炮灰,想這麽多又有什麽用呢!


    回到駐地,安德烈就開始安排部隊開拔的各項準備了,而在他緊張安排各項工作時,科羅奇科夫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原來烏蘭諾娃在那裏,默默地注視著他,於是安德烈來到了烏蘭諾娃麵前,而烏蘭諾娃已經知道安德烈要離開了,這以後恐怕難以見麵了,而安德烈在烏蘭諾娃麵前也是相顧無言啊,畢竟這樣的高品質毛妹可是自己的前世遙不可及的女神級別啊,前世在這方麵就沒有任何經驗的安德烈現在也是不知道該說什麽,而他憋了半天最後說道:“烏蘭諾娃,希望有一天我們還能再見麵啊!”


    說完安德烈轉身離開,因為淚水已經開始要流出來了,而烏蘭諾娃的臉色也絕對好不到那裏去啊,畢竟最初喜歡的男人在每一個女人的眼裏都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啊!


    而就在此時,烏蘭諾娃用自己優美的嗓音唱到: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姑娘唱著美妙的歌曲,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鷹;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她還藏著愛人的書信。


    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她還藏著愛人的書信。


    啊這歌聲姑娘的歌聲,跟著光明的太陽飛去吧;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


    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


    駐守邊疆年輕的戰士,心中懷念遙遠的姑娘;勇敢戰鬥保衛祖國,喀秋莎愛情永遠屬於他。......


    而衛生班的女兵們也跟著唱了起來,連不少在工作著的戰士們也不住地哼了起來,每一個戰士心理都有自己的喀秋莎啊!


    就這樣告別了,安德烈即將踏上新的旅程,而烏蘭諾娃的心裏隻有一個想法,安德烈我等你回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戰之我是內務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夜裏有沙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夜裏有沙漠並收藏二戰之我是內務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