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你在朔方郡,可有故人姓蘇?”


    一句話如驚雷響徹,宋靜慈平靜的神情有一瞬間的色變,她幾乎是僵硬了片刻,怔然望向謝令鳶。


    蘇宏識流落邊境的事情,一路上謝令鳶權衡了很久,倘若他清醒著,大概是不希望被兒時同伴見到如今的窘境。


    且宋靜慈知道此事,也定然不會好受。


    但她自忖沒有資格以“為他們好”的名義隱瞞此事,遂決定告訴宋靜慈,讓對方自己來決斷。


    “他是已故蘇廷楷將軍的長子,城破後被季老先生收養,隻是當年兵亂時他年紀尚幼,興許受了些驚嚇,神智有些不清了。”


    謝令鳶怕勾起她傷感,沒有將事情渲染得悲苦,還算委婉地講述:“算是好消息吧,他和他的弟弟都活著,至於蘇榮識,你在宮裏也見過,先時頗受陛下寵信的禦前總管,但因勾結陳留王謀反之事,被太後察覺追捕,已經潛逃出宮。”


    所幸他從未與宋靜慈走近,沒人知道他識得她,自然也就談不上連累她。


    殿外已經人聲遠去,殿內燈火明明滅滅。


    宋靜慈望向德妃,站在暗處神情莫辨。


    一時也看不透她是喜是悲,是愁是歎。


    半晌,她隻道:“難怪。”


    口氣悵然,帶了些許千回百轉的追憶。


    她還記得甫入宮時候的情景。


    這裏是天底下最捧高踩低的地方,她的家族雖得到平反,卻也早已式微,比不得其他妃嬪的出身;她不受寵,性情更是孤僻,又不肯攀附高位妃嬪,沒人為她撐腰就不免常受其他妃嬪的欺負,幾個婕妤也不喜她,曾對她有過排擠。


    頭幾年,偌大的宮中幫過她的人,韋無默算一個,蘇祈恩算一個。


    韋無默是因為宋逸修的緣故,對宋家人存了報恩的心思。


    那蘇祈恩呢?


    他認出了她,許是出於種種複雜的心情,並沒有相認。


    她能理解,又不免苦澀惆悵。


    他們雖有童年作伴的情誼,可畢竟過去這麽多年,人生隔著巨大的變故和天塹,他自卑不堪,她亦不受寵幸,都是天涯落寞人。


    對麵相逢卻不識,才是對彼此最好的關懷。


    宋靜慈想到這裏,垂下眼,似是歎道:“還活著就好。”


    他們神誌不清也好,入宮為奴也好,至少都還活著,縱使三人分散在天涯各自的角落,卻還共守著過去的回憶,已經彌足安慰了。


    “謝謝你,”她抬起眼,眸底被燈火耀得一片澄明,格外有幾分暖色:“特意告訴我了這麽重要的事。”


    是真的銘感,這宮中世態炎涼,卻依然有人懂她並顧念她之牽掛。


    她唇角抿起了很輕很淡的笑意,像是對謝令鳶的,又像不是。


    可自始至終這樣平靜,哪怕生活將坎坷反複施於她,也悲喜不行於色。


    謝令鳶不禁想,倘若她知道自己是九星,是承天命之人,還會這樣平靜從容嗎?


    這樣想著,她也就這樣問了出來——


    “宋靜慈,你聽說過,九星的傳說嗎?”


    眼下社稷興廢隻在翻覆間,九星的宿命,總要找時機告訴每個人。


    宋靜慈一怔,意外地看了她一眼,是默認了。


    小時候從季老先生那裏,曾經聽過曆朝曆代各種傳說軼事,開國時“九星出利中原”之傳說雖然被當做是嘩眾取寵,但季老先生在講各朝國運的時候也講過此聞。


    謝令鳶走近她,聲音不自主壓了下來:“如果我告訴你,你是九星之一,你會覺得荒謬麽?


    會信麽?”


    宋靜慈看著她,細長秀氣的丹鳳眼如含著遠山靜水,像一攏淺淡的煙嵐,不疾不徐地凝視。


    德妃雖然時有嬉樂,然而論事一貫是認真的,從無虛言。


    燭火倏地跳躍了一下,殿內忽的一眛,複又明亮。


    宋靜慈點了點頭。


    “我信。”


    兩個字聲調雖輕,聽在謝令鳶耳中卻擲地有聲,帶著沉甸甸的分量。


    她後退一步,借著明亮重新打量宋靜慈。


    敬服於對方的同時,又恍然開悟,這才是九星的格局,這才是承得起天命之人!縱然麵對命運坎坷時心如止水,卻從來沒有向天屈服。


    ——她生於宋家,自幼承蒙門第規訓,這就是其榮耀。


    她受教於钜子之徒季老先生,將天下見聞見識裝入心裏,這就是她的使命。


    她博聞強識不為取悅天子,乃是為了心中之道,天欲降大任必先苦其心誌,這樣的她,當然自信是承天命司國運之人。


    曾經無數晝夜生起的困惑,伴隨著她入宮伊始的不甘,反而隨著謝令鳶的一問消解了。


    走出坤儀殿的時候,初春尚有些清冷的夜風吹拂而來,宋靜慈攏緊了輕緞披風,她的侍女雲墨一直等在殿外,見狀迎上前,主仆二人往清輝殿走回去。


    深宮的夜裏,肅穆而又清寂。


    宋靜慈走了幾步,坤儀殿的燈火在她身後已經化為了光點。


    她抬頭望向夜空,德妃的聲音猶言在耳。


    色如煙雨神如詩,心似滿月人靜慈。


    玉待君子問歸處,手持桃李長相思。


    德妃說她是天梁司德。


    司德啊季老先生曾說以德彰道。


    男德心懷天下,女德貞順溫良。


    可當世之德,是她想維護的麽?


    ——


    經曆過朝臣跪宮門、險些被逼宮的皇宮,夜裏又恢複了靜謐深沉。


    翌日,宣政殿上,卯時準點升朝。


    蕭懷瑾故地重遊,高居於龍椅上,暌違數月不見,群臣差點熱淚盈眶。


    不是高興的,是氣的。


    尚書台本來還捏著鼻子要給並州行台請賞,這下連提都不提了。


    你天子不是有本事嗎,你能耐你再去啊!


    其他部門也是深感太後不易,他們居然還去鬧了一整宿,簡直慚愧。


    整個朝會在古怪的氣氛中進行了一個早晨。


    南方春季防淩汛加築河堤之類的,何太後早已經派工部戶部處理;北地戰勢不明,並州行台該撤了,陳留王叛軍有同北燕勾結之跡象奏完了各地事務,朝會眼看著要結束,此時,忽有大臣出列:“臣賀遷,有事請奏!”


    賀遷的侄子是虢國公的女婿。


    蕭懷瑾腦子一轉,看向曹丞相,餘光又瞥向了何道庚。


    何道庚低垂視線,臉上看不出任何想法,藏得深沉。


    有意思。


    蕭懷瑾暗暗想。


    “自貞孝穆皇後薨逝,後位空懸。


    眼下社稷頻生螻蟻之亂,且陛下大統六載無所出,長此以往當國基不穩,是以臣上表請立皇後,以應合天道。”


    貞孝穆皇後就是曹姝月,蕭懷瑾讓禮部給她請的諡號。


    本來她剛死了半年,理論上也不至於很著急另立新後,蕭懷瑾也是想緩一緩,因此隻對後宮妃嬪坦明了冊立德妃為後的打算,以免後宮再為鳳位一事明爭暗鬥。


    但眼下正值特殊時候,社稷極為動蕩,大臣們往往就會想到去泰山祭天、大型冊封儀式等等,就像人得了重病要成親衝喜一樣。


    往日一貫積極另議皇後的何黨,如今息聲寧人;反倒是一力反對另立新後的曹黨,今日竟主動出聲。


    想來形勢已經很分明,貴德淑賢四妃中,德妃曾遠赴邊關請回皇帝,又有祥瑞美譽,身後家族是純臣,想來想去,這後位也落不到別人頭上。


    於是蕭懷瑾順水推舟,提起了德妃,然後卡著時間退朝走人,留下一波大臣麵紅耳赤在底下撕成一團。


    縱然德妃為後是眾望所歸,但朝廷中反對的聲音依然不少。


    於是冊立新後之事,便又被壓著,畢竟勳貴黨勢大。


    何家沒有親自站出來反對,隻指使了禮部官員,依照皇庭規製祖訓提出種種不妥。


    曹相也沒有親自表態,但是蕭懷瑾得了消息,曹呈祥這段時日和謝家走動得近了些。


    自從曹姝月死後,曹相本想舉錢昭儀為後。


    雖然錢持盈前麵還隔了五個妃子,但她畢竟也是高位嬪,且在曹後手下常年管理後宮賬目,對宮務可謂熟稔。


    隻是錢昭儀膽子太小,容易沒有主見,曹相就很猶豫,怕她當了皇後還得費心給她安插兩個心腹,以免她被別人挑撥了。


    他原本愁著錢昭儀扶不起來,謝家的態度卻鬆動,捧謝令鳶總比捧何貴妃當皇後強吧,捧捧捧!


    而何道庚至始至終沒有出麵說過什麽,隻是冷眼看各方爭論,哪怕他內心有一種強烈的憤慨。


    待請立皇後的輿論漸緩,他便尋了日子,去宮裏覲見何太後。


    這半年來為了隱瞞皇帝出宮一事,他們也算是同進退,無需繞彎子,開門見山道:


    “太後,陛下出宮後,大娘子為了找到陛下,顛沛一路,跋涉千裏,至今還留在並州。


    你卻已和陛下私定,立謝德妃為後,該讓大娘子何等寒心?


    你這心裏,究竟還有沒有何家?”


    何容琛由著他抱怨憤懣,闔攏案上的佛經,平靜反問:“放棄後位的,不正是大娘子嗎?”


    何韻致那樣聰明,肯定能料得到,倘若她回宮,何家定會以此為契機,為她爭奪後位。


    於是她留在了並州,朝廷甚至派了新的文武官員去並州輔佐接替。


    何道庚被她堵得一窒,偏開頭去。


    何容琛繼續問他:“大娘子一向是極有主張的,她雖未回京,卻托陛下給我帶了信,你那裏應當也有她的家書。


    她是如何想,你難道還不清楚?”


    又放軟了口氣:“她既無意,便不要迫她了。”


    家族大事豈能論有意無意?


    何道庚氣的就是她們這種任性妄為:“可是家族需要她,需要她這個後位!”


    “可是這個代價是她的一生!”


    何容琛打斷道。


    倘若是二十年前,她會毫不猶豫做這一枚棋子,隻為家族長興。


    她也確實這樣做了。


    可二十多年太過漫長,經曆了太多,她無法不改變,無法對重蹈她命運的侄女無動於衷。


    何容琛從案前起身,直視何道庚,氣勢竟壓過了他一頭。


    她語氣平穩,卻言辭犀利直擊要害:“堂兄,有個問題我倒想問很久了,你這心裏何家這心裏,還有沒有我和韻致,有沒有我們姑侄倆?”


    她們不想做的事定要逼迫,她們所信任的所依靠的人定要斬斷,隻為讓她們無法逃離家族的掌控。


    從前的何韻致看不分明,等到出了宮,意識到了這些,才生出逃離的心思,不願再像太後那樣,將一輩子時光擲於宮牆之內,讓愛恨情仇在這逼仄的一角任其枯萎。


    “你”何道庚被她問得措手不及,有些惱羞成怒,臉漲成豬肝色:“你在說什麽!”


    “倘若你和伯父心中還有我們姑侄,我們心中自然也有何家。”


    長生殿門欞透進來的熹光,很有流年倒錯的感覺,何容琛輕輕閉了閉眼睛,十四歲那年踏出廣定伯府大門的回憶,還曆曆在目。


    ——


    那也是個有著陽光的清晨,她懷著一腔爛漫天真,坐上了去京城的馬車,車轍篤篤地碾過青石板路麵,她心間忽然湧上極其的眷戀,拉開簾子後望,陽光將馬車在地麵上拉出一道長長的投影,與家漸行漸遠。


    “這些年,我自認沒有虧欠過何家。”


    汝寧侯何汝岱是她伯父,他是因什麽而受拔擢,廣定伯的爵位是因什麽而進爵為侯。


    何家在短短的二十幾年躍起,從原本並不勢大的勳貴一躍成為權傾天下的外戚家族。


    要不是何容琛入宮,流過產死過長子,也受先帝信任撫養皇子,使何家能夠借此謀勢,壯大權柄,順遂帝意剿滅吞並韋氏,何家也不會走到今天,有這份榮光。


    何容琛要算賬的話,何家還真跟她算不清這個賬。


    但若是走到算賬這一步,也未免生分,除非是決裂了。


    因此何道庚冷冷地提醒她:“你因什麽緣故受到先帝寵信,得以成為太後,是誰在背後支撐你,也不要忘記!你身為何家女子,該為家族做的難道還委屈不成!”


    何容琛不想說什麽她不稀罕當太後一類的話,這種話太賭氣太兒戲了。


    她這些年,總歸也是享受了萬人之上的權柄。


    她隻平靜反問:“我是何家女子。


    我也是晉國的太後。


    我還是個人,會喜會悲,會痛。


    你說,我該為什麽而活著?”


    麵對她的質問,何道庚一時語塞,啞口無言。


    他是萬萬沒想到,何容琛竟然能問出這種話,天底下還有哪個女子能問出這種話?


    可他不想在這長生殿裏,同何容琛無休止地爭吵。


    昔年他們堂兄妹一起在府中長大,他始終記得一點當年的情誼,記得自己背她去賞花,記得她趴在自己背上一覺好夢。


    隻不過這麽些年,利欲、權欲,哪一樣在心頭都比情誼來得更重,更有分量,更令人魂牽夢繞。


    當彼此互相撕扯時,那點情誼便被他趕去了心中的旮旯角落。


    何道庚轉身衝出了長生殿。


    初春的桃花在風中綻放,徐徐招搖,幾瓣花瓣在空中流離,輾轉落到了他的腳下。


    ——


    白玉地磚的一抹桃紅刺目,讓他恍惚間想起七八年前,宋逸修自盡的那天,他進宮來,也是在這長生殿,他看到堂妹坐在地上,懷裏抱著那人,也是蒼白與殷紅,她在無聲念著不知道什麽詞,不知道已經坐了多久,沒有哭也沒有鬧,就是已經很木然了,但他知道她心裏壓抑著能將這宮中吞噬的洶湧暗流,因為她抬起眼的那一瞬。


    從那以後,他反而不是很想惹這個堂妹了,許是因為她孤零零坐在長生殿裏,懷裏抱著死去的故人,那一幕實在讓他不忍回憶;許是因為她抬起眼時,她自己都沒察覺到一霎時掉下了三滴淚,以及那雙很漂亮的眼睛裏,道不盡的眼神。


    雖然何家從來沒提過,興許她也不知道原委,但何道庚知道,這債是欠下了。


    ——


    何道庚有些恍惚地回到府邸,涼廊下,早已從朝堂上隱退多年的何汝岱,正在悠閑喂鳥。


    初初,何韻致小的時候,曾問他,爺爺把鳥兒關在籠子裏,不讓它們飛,豈不是不自由?


    它們會不會不高興?


    何汝岱笑著說,萬物有命,這就是這些鳥兒的命啊,它們生來,就是為了供人觀賞,取悅你我的。


    它不高興,又怎樣?


    鳥是如此,人也如此。


    何韻致說,可若它們宿命如此,為何要生有羽翼?


    若人的宿命如此,為何都能行走,能人言?


    何汝岱給她講了很多,逐漸她就明白了。


    長大後,何韻致也很喜歡養鳥,在宮裏養了金絲雀和鸚鵡。


    怕她無聊,這鳥還是何汝岱花費千金為她買的。


    聽到何道庚回來的通稟,何汝岱依然穩坐如山,鳥兒被喂飽後撲騰了翅膀轉過身,他這才放下手中的粟穀,踱回涼廊上坐穩,用扇子指了指麵前的棋盤:“來一局吧。”


    何道庚在棋盤前坐好,看得出心事重重。


    一局棋盡,何汝岱抬起眼,淡淡道:“立後一事,不必再強求。


    天下未安,總歸不是時候。”


    何家不逆大流。


    如今亂象迭生,後位也不見得安穩,反而該避其鋒芒。


    ——


    晉國邊境亂象迭生,中原腹地卻因淩汛防治得及時,開年沒有鬧出什麽大災。


    披著黑色鬥篷的人騎在馬上,目光掃過平野千裏,黑色風帽下,是一張陰柔俊美到有些戾氣的臉龐,他收回視線,不疾不徐地趕著路,終於到了中州的地界。


    陳留王叛亂最先始於此,這裏背靠北夏,東臨北燕,叛軍被擋在黃河陰山段的河套以北,與長州的交戰從年前便停了。


    星月高懸,行到軍營關卡前,他沒有下馬,亮出手中信物,便有人疾步跑進軍營裏通稟。


    不多時,營中一名身材魁梧麵如古銅的將領迎了出來,遠遠看到馬上之人的影子,笑道:“在下有失遠迎,請蘇大人勿怪!”


    “操大人言重了。”


    蘇祈恩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似笑非笑的模樣在月色下有些森然。


    陳留王暗中相協,助他逃出宮外,他這才將皇帝留下退位詔書的事情告訴了他們。


    隨即到陳留王身邊任職了一段時日,如今又得了機密任務,被派到了操賢良的營中。


    他下了馬,跟隨操賢良進了軍營。


    ——


    陳留王勒兵不動,中州長州的交戰從年前便停了,叛軍後撤。


    總帥奉武伯下令不得追擊,武明決見有些時日不打仗了,便下令屯兵屯田。


    眼下,來自朝中的密報,陳留王極有可能同北燕人勾結,然而這是核心機密,很難獲悉他們究竟在謀劃什麽打算。


    長州中線的軍營中,一眾部將正在激烈爭論,聲音掀出了賬外。


    “倘若叛軍與北燕合謀南下,首當其衝的就是咱們中路軍,咱們不能坐以待斃!”


    “奶奶個腿的,他叛軍拖著不打,咱們得想法子打破僵局!”


    “不管怎樣,隻要打亂他們手腳,至少讓他們有所忌憚!”


    “將軍!您意下如何?”


    他們齊齊望向案幾前正琢磨三國邊境輿圖的武明決。


    “莫急,”武明決又不知從哪裏拿出了陣線和帕子:“容我想一想,這局勢該如何破。”


    正著急上火的眾位部將,一看他拿出了繡花,就放下了心。


    隻要懷慶侯世子端出這個架勢,他們的問題就有望迎刃而解了。


    什麽陳留王叛軍,什麽北燕人,什麽陰謀詭計,統統跪倒在他們世子爺的繡花戰術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宮佳麗心悅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酥脆餅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酥脆餅幹並收藏後宮佳麗心悅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