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天子乃大義所在,詡怎麽可能勸太師放棄。”賈詡一笑,深陷的眼眶中,迸射出一絲詭絕的精光,“詡的意思是,太師何不將這燙手的山芋,主動扔給張韓二人,叫他們為爭天子,殺個你死我活,頭破血流,待到他們兩敗俱傷之時,太師再出來收拾殘局,那個時候……”
賈詡手捋白須,笑而不語,言下之意已是再明了不過。
董卓身形劇烈一震,眼眸中也驟然閃過一絲精光,仿佛於黑暗之中,看到了一線曙光。
沉吟張久,權衡張久,董卓笑了。
……
三天後。
宛城,行宮。
略顯昏暗的大殿中,年輕的天子劉協,終於可以挺直腰板,拿出天子的威龍,端坐在他的龍座上,長長的吐一口氣。
再看一眼手中那一紙言辭懇切的書信,劉協的嘴角揚起一抹不屑的冷笑,將那書信狠狠的扔在了龍案上。
董卓終於走了。
就在入夜時分,董卓率領著不到一萬的董卓麾下軍,還有忠於他的文臣武將,悄悄的離開宛城,向著武宋方向退去。
臨行之前,董卓獻給劉協一道親筆所書的上表,聲稱張韓兩個逆賊,實力太過強大,他董卓不得已之下,將親自前往關中,搬取西涼諸軍援兵,請他這個天子務必堅守宛城,一定要堅持到他搬來救兵那一刻。
劉協當然知道,董卓這是窮途末路,自知無法與張元韓遂兩路諸侯抗衡,為了保住自己殘存的實力,被迫把他這個天子放棄。
“太師,朕當初為你的假忠心蒙騙,被你騙到長安,做了你多年的傀儡,沒想到你也有今天,朕終於可以不用再看你的臉色了,真是我劉家列祖列祖顯靈啊,哈哈,,”
劉協越想越輕鬆,越想越痛快,多年的壓抑,終於得以宣泄,禁不住放聲大笑起來。
“陛下,董卓雖逃,卻有韓遂和張元兩路諸侯就在宛城之外,他二人皆兵強馬壯,而陛下隻有一千禦林軍,根本擋不住他們任何一人的進攻,現在還不是掉以輕心的時候啊。”
禦階之下,尚保持著冷靜的董承,眼見年輕的皇帝太過得意,忙是站出來提醒。
笑聲嘎然驟起,劉協剛剛才鬆開的眉頭,立刻又緊皺了起來。
董承說的沒錯,走了一個董卓,還有張元和韓遂,這二人隨便拉出一個,都能輕鬆的攻破宛城,再次把他變成傀儡皇帝。
劉協不想再當傀儡,卻無奈於自己這光杆皇帝,除了滿朝大臣之外,麾下並無多少兵馬可用。
這就意味著,在韓遂和張元兩個諸侯之間,他必須選擇一個依附,以借他們的實力,繼續維持自己這個大漢天子的存在。
盡管劉協很清楚,這兩個人都有可能變成第二個董卓,但他卻別無選擇,隻能二選其一。
“那依董愛卿之見,朕是選擇依靠那張元,還是韓遂。”劉協信任的目光,投向了董承。
董承沉吟片刻,緩緩道:“張元雖擊敗了董卓,風頭正盛,但中原也被他攪得一片殘破,短時間內必難以恢複到當初董卓的實力,倘若袁紹一旦南下,臣相信他必敗無疑,到時候,陛下豈非又要落入袁紹這個野心家手中,陛下可別忘了,當初袁紹可是反對董卓立陛下為帝的。”
劉協微微點頭,深以為然。
身為大漢天子,劉協自然對董卓這個新手把大漢天下,推向混亂的惡魔,懷有深深的恨意。
恨歸恨,他卻還得感謝董卓。
因為他這個皇帝,正是董卓所立,沒有董卓,他就無法登上九五至尊的寶座。
袁紹就不同了,當年董卓廢少帝劉辨,立他為帝時,袁紹可是明確表示過反對,甚至還想另立翼太守劉虞為帝,隻是因為被劉虞拒絕,所以才沒有能夠成功。
今袁紹一統河北在即,張元會不會成為第二個董卓先不說,一旦袁紹揮師南下,張元一敗,他落在袁紹的手裏,還能有好果子吃麽。
隻怕以袁紹的野心,一定會把他給廢了,也學董卓另立新君。
他的哥哥,廢旁劉辨是怎麽被董卓弄死的,劉協可是再清楚不過,他可不想步劉辨的後塵。
與做傀儡相比,當然還是保住性命最要緊。
“還有一件事。”董承的表情,忽然變得凝重起來,“微臣聽聞張元當初滅了袁術這逆賊,攻下壽春之時,傳國玉璽也落在了他手裏,他卻並沒有向陛下進獻,反而一直拒為己有,這說明此人跟袁術一樣也心存野心,這樣的人,怎麽可以相信。”
提及袁術,劉協眉頭頓時一皺,眼眸中迸射出深深的厭惡。
天下諸侯,雖然各自爭地盤,沒把他這個天子當回事,但好歹名義上都奉他為天子,就連先前反對過他的袁紹,眼下也是一樣。
袁術這個混蛋,卻是第一個跳出來,公然稱帝的逆賊,劉協焉能不深為厭惡。
“這個張元心存逆心,確實不可相信,不能依靠張元,那就隻能依靠韓遂了。”劉協無奈的歎了口氣。
董承也點點,繼續分析道:“韓遂隻是並州的莽夫,應該很好利用,隻要陛下稍微賞賜,對陛下的態度,至少也要比董卓張元之流要強很多。”
“嗯,說得也是,韓遂應該更好控製。”劉協又點著頭道。
“況且,韓遂實力雄厚,帶甲十餘萬,實力遠勝於張元,陛下也隻有依靠他,將來才能抵擋袁紹的兵鋒。”董承洋洋灑灑一番話,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放棄張元,投靠韓遂。
劉協沉吟了片刻,輕歎道:“依董愛卿所說,看來也隻有依靠韓遂才是最佳的選擇了,那還等什麽,朕即刻就擬一道聖旨,宣韓遂入宛城來迎駕。”
“陛下先不急。”董承卻又話鋒一轉,“陛下想想看,若陛下選擇了韓遂,宣韓遂入城,張元又會有什麽反應。”
劉協一怔,沉默不語,思緒飛轉。
隨後,他不屑的一笑,“張元必不會坐視朕落在韓遂手裏,多半會發兵跟韓遂一戰,不過他雖擊敗了董卓,但眼下已是強弩之末,帶到宛城的兵馬不過兩萬,韓遂卻有雄兵四萬,還背靠涼州這個富足之地,就算他跟韓遂開戰,董愛卿莫非覺得,他能打得過韓遂嗎。”
賈詡手捋白須,笑而不語,言下之意已是再明了不過。
董卓身形劇烈一震,眼眸中也驟然閃過一絲精光,仿佛於黑暗之中,看到了一線曙光。
沉吟張久,權衡張久,董卓笑了。
……
三天後。
宛城,行宮。
略顯昏暗的大殿中,年輕的天子劉協,終於可以挺直腰板,拿出天子的威龍,端坐在他的龍座上,長長的吐一口氣。
再看一眼手中那一紙言辭懇切的書信,劉協的嘴角揚起一抹不屑的冷笑,將那書信狠狠的扔在了龍案上。
董卓終於走了。
就在入夜時分,董卓率領著不到一萬的董卓麾下軍,還有忠於他的文臣武將,悄悄的離開宛城,向著武宋方向退去。
臨行之前,董卓獻給劉協一道親筆所書的上表,聲稱張韓兩個逆賊,實力太過強大,他董卓不得已之下,將親自前往關中,搬取西涼諸軍援兵,請他這個天子務必堅守宛城,一定要堅持到他搬來救兵那一刻。
劉協當然知道,董卓這是窮途末路,自知無法與張元韓遂兩路諸侯抗衡,為了保住自己殘存的實力,被迫把他這個天子放棄。
“太師,朕當初為你的假忠心蒙騙,被你騙到長安,做了你多年的傀儡,沒想到你也有今天,朕終於可以不用再看你的臉色了,真是我劉家列祖列祖顯靈啊,哈哈,,”
劉協越想越輕鬆,越想越痛快,多年的壓抑,終於得以宣泄,禁不住放聲大笑起來。
“陛下,董卓雖逃,卻有韓遂和張元兩路諸侯就在宛城之外,他二人皆兵強馬壯,而陛下隻有一千禦林軍,根本擋不住他們任何一人的進攻,現在還不是掉以輕心的時候啊。”
禦階之下,尚保持著冷靜的董承,眼見年輕的皇帝太過得意,忙是站出來提醒。
笑聲嘎然驟起,劉協剛剛才鬆開的眉頭,立刻又緊皺了起來。
董承說的沒錯,走了一個董卓,還有張元和韓遂,這二人隨便拉出一個,都能輕鬆的攻破宛城,再次把他變成傀儡皇帝。
劉協不想再當傀儡,卻無奈於自己這光杆皇帝,除了滿朝大臣之外,麾下並無多少兵馬可用。
這就意味著,在韓遂和張元兩個諸侯之間,他必須選擇一個依附,以借他們的實力,繼續維持自己這個大漢天子的存在。
盡管劉協很清楚,這兩個人都有可能變成第二個董卓,但他卻別無選擇,隻能二選其一。
“那依董愛卿之見,朕是選擇依靠那張元,還是韓遂。”劉協信任的目光,投向了董承。
董承沉吟片刻,緩緩道:“張元雖擊敗了董卓,風頭正盛,但中原也被他攪得一片殘破,短時間內必難以恢複到當初董卓的實力,倘若袁紹一旦南下,臣相信他必敗無疑,到時候,陛下豈非又要落入袁紹這個野心家手中,陛下可別忘了,當初袁紹可是反對董卓立陛下為帝的。”
劉協微微點頭,深以為然。
身為大漢天子,劉協自然對董卓這個新手把大漢天下,推向混亂的惡魔,懷有深深的恨意。
恨歸恨,他卻還得感謝董卓。
因為他這個皇帝,正是董卓所立,沒有董卓,他就無法登上九五至尊的寶座。
袁紹就不同了,當年董卓廢少帝劉辨,立他為帝時,袁紹可是明確表示過反對,甚至還想另立翼太守劉虞為帝,隻是因為被劉虞拒絕,所以才沒有能夠成功。
今袁紹一統河北在即,張元會不會成為第二個董卓先不說,一旦袁紹揮師南下,張元一敗,他落在袁紹的手裏,還能有好果子吃麽。
隻怕以袁紹的野心,一定會把他給廢了,也學董卓另立新君。
他的哥哥,廢旁劉辨是怎麽被董卓弄死的,劉協可是再清楚不過,他可不想步劉辨的後塵。
與做傀儡相比,當然還是保住性命最要緊。
“還有一件事。”董承的表情,忽然變得凝重起來,“微臣聽聞張元當初滅了袁術這逆賊,攻下壽春之時,傳國玉璽也落在了他手裏,他卻並沒有向陛下進獻,反而一直拒為己有,這說明此人跟袁術一樣也心存野心,這樣的人,怎麽可以相信。”
提及袁術,劉協眉頭頓時一皺,眼眸中迸射出深深的厭惡。
天下諸侯,雖然各自爭地盤,沒把他這個天子當回事,但好歹名義上都奉他為天子,就連先前反對過他的袁紹,眼下也是一樣。
袁術這個混蛋,卻是第一個跳出來,公然稱帝的逆賊,劉協焉能不深為厭惡。
“這個張元心存逆心,確實不可相信,不能依靠張元,那就隻能依靠韓遂了。”劉協無奈的歎了口氣。
董承也點點,繼續分析道:“韓遂隻是並州的莽夫,應該很好利用,隻要陛下稍微賞賜,對陛下的態度,至少也要比董卓張元之流要強很多。”
“嗯,說得也是,韓遂應該更好控製。”劉協又點著頭道。
“況且,韓遂實力雄厚,帶甲十餘萬,實力遠勝於張元,陛下也隻有依靠他,將來才能抵擋袁紹的兵鋒。”董承洋洋灑灑一番話,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放棄張元,投靠韓遂。
劉協沉吟了片刻,輕歎道:“依董愛卿所說,看來也隻有依靠韓遂才是最佳的選擇了,那還等什麽,朕即刻就擬一道聖旨,宣韓遂入宛城來迎駕。”
“陛下先不急。”董承卻又話鋒一轉,“陛下想想看,若陛下選擇了韓遂,宣韓遂入城,張元又會有什麽反應。”
劉協一怔,沉默不語,思緒飛轉。
隨後,他不屑的一笑,“張元必不會坐視朕落在韓遂手裏,多半會發兵跟韓遂一戰,不過他雖擊敗了董卓,但眼下已是強弩之末,帶到宛城的兵馬不過兩萬,韓遂卻有雄兵四萬,還背靠涼州這個富足之地,就算他跟韓遂開戰,董愛卿莫非覺得,他能打得過韓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