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洞裏就有幾十箱的格式鍾表、腕表和懷表,就在那些雕塑邊上。在搬運雕塑,用直升機直接吊用時,張楠隻顧得上大略看了看裏邊的東西。
這還是因為那些箱子沒密封的原因,不然哪有心思去一個個拆開:沒那功夫,也沒那精力!
當時那兩座都差不多有半噸重的大家夥可把大家整得夠嗆,心思就沒放在那幾十箱鍾表上——希特勒當然不是什麽鍾表收藏愛好者,那些鍾表基本上來自集中營!
同那些戒指與金牙一樣的來路,腕表相對比較少,反而是懷表多:因為箱子裏所有的鍾表都是貴金屬外殼。
在製造鍾表時,顯然懷表外殼使用貴金屬材料的幾率比腕表要大得多,再說二戰前,懷表的使用率也非常高。
不過如今張楠就算再想高調一下,也不大可能用塊懷表裝逼,加上二戰前的腕表款式一般都有點不符合自己的審美觀,就沒多去關注。
沒想這裏還有希特勒、拿破侖的腕表,還好珍妮注意到,不然天曉得什麽時候才會被挑選出來。
突然想到個問題:“拿破侖那會就有腕表了?”
珍妮笑道:“當然有,這是塊專為法蘭西皇帝定製的寶璣表,拿破侖一家都是寶璣表的忠實主顧,據說1798年拿破侖遠征埃及出發之前,就特地到寶璣表店花七千法郎購買了一隻鍾、兩隻懷表,而且在沙漠環境下那些鍾表也非常可靠。
拿破侖向妻子求愛時,最重要的信物也是一款寶璣黃金琺琅懷表。還有寶璣表中著名的‘那不勒斯王後’係列,就得名於拿破侖的親妹妹卡羅琳,這款女士表至今仍在生產。
而且,艾倫,寶璣為那不勒斯王後定製的第一塊腕表,就是世界上第一塊腕表!…”
原來在拿破侖的家族中,他最小的妹妹卡洛琳-繆拉就是寶璣最忠實的擁護者:她自從1805年23歲時購買了第一款寶璣表後,至1814年,陸續收藏了許多寶璣作品,至少有34款。
妹妹鍾愛新潮、甚至是獨一無二的腕表,那哥哥去定製幾塊也很正常。
世界排行第一的特級表是百達翡麗,而寶璣表似乎在第五,排位有點落後。不過這也的看你手上的到底是哪一款——拿破侖的定製寶璣表,沒有再強調什麽的必要了。
寶璣品牌曆史悠久,創立於1775年,從18世紀開始,寶璣就一直致力於為皇室成員以及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提供作品和服務:寶璣發明了鍾表界超過70%的技術,其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複雜功能的發明有陀飛輪、萬年曆和三問音簧。
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品牌的機械腕表,無論是手動上弦還是自動上弦,至少有兩項技術、發明、專利、裝置來自於寶璣。
如果把屬於寶璣的那部分拿走,沒有一塊機械腕表能夠正常運行!
而且誇張的是:這塊屬於拿破侖的腕表也有“三問功能”——那可是19世紀初!
聽完珍妮的介紹後,張楠道:“我一直以為腕表是從20世紀初期才有的,在此之前一直用的都應該是懷表。”
珍妮笑著道:“一般認為腕表開始出現是在1880年左右,最初腕表的誕生是為女性設計的,大約到了1910年左右才開始有適合男性配戴的腕表。
最早的男性腕表的主要客戶基本上都是自行車騎手、騎馬者、或充滿探險意味的飛行員與汽車駕駛,這種情況下腕表比懷表方便的多。
不過寶璣保存了卡洛琳定製腕表的詳細記錄,當時就花了100路易,應該是用之前發行的金幣付賬,連後來幾十年間那塊腕表的幾次維護記錄都有。
艾倫,你可能擁有了世界上第一塊男腕表,要知道根據寶璣的記錄,以拿破侖-波拿巴的名義定製的寶璣表共有19件,而能戴在手腕上的嘛…嘿嘿,就一塊!”
男士腕表普及晚,自行車運動員、賽車手這些玩命的人總少,而且一開始腕表似乎也不夠“紳士”——推動腕表普及那是因為戰爭!
第一次世界爆發,各參戰國軍隊高層很快發現,在現代化的作戰中,一件抬手就能看的計時工具比懷表要不知道方便多少!
然後…腕表終於慢慢有了出頭之日。
……
這會張楠還在糾結什麽時候、能不能佩戴希特勒和拿破侖的腕表時,珍妮又打開了最後兩個盒子。
“你要是真的想低調,那這兩塊現在就能戴,總比你這會的那塊普及版要好。”
左手一塊接近方形的,白色,一看就知道是白金外殼,棕色皮表帶。
“1928年設計的,百達翡麗唯一的白金單鈕計時手表,符合你簡單的審美觀,也是全自動,能偷懶。”
聽完珍妮的話,張楠對這點最讚同:最討厭那些功能複雜、按鈕五六個的“超複雜表”,就算買得起也很長時間整不明白怎麽用!
全自動也很重要,張楠很多時候也是個懶人!
最頂級的品牌,要找塊功能最簡單的腕表反而不容易了。
這塊白金表比自己原來那塊百達翡麗還要簡單,不過別以為它便宜:它很貴!非常貴!
“這表如果現在上拍,至少300萬美元以上。”
不起眼!
低調的奢華才是頂級富豪的首選。
“那塊呢?”
珍妮直接遞給了自家男人,“這塊便宜一些,寶璣35年推出的18k白金複古風格3282型,這會大概50萬美元差不多了。”
是便宜:便宜便宜50萬!
仔細看了看兩塊表的背麵,還好再沒什麽特別的私人定製時刻上的什麽語句,不然又得糾結。
正在這時,外邊傳來敲門聲,一打開是名船上的服務員。
“艾倫先生,船長通知您,遊艇將在5分鍾後進行掉頭作業。”
點頭頭就讓服務員離開。
“書房裏還有些什麽?”
“都是特級表,有些還有刻字,不過基本上是我不認識的文字,就全給收了起來,懷表也有不少。”
這還是因為那些箱子沒密封的原因,不然哪有心思去一個個拆開:沒那功夫,也沒那精力!
當時那兩座都差不多有半噸重的大家夥可把大家整得夠嗆,心思就沒放在那幾十箱鍾表上——希特勒當然不是什麽鍾表收藏愛好者,那些鍾表基本上來自集中營!
同那些戒指與金牙一樣的來路,腕表相對比較少,反而是懷表多:因為箱子裏所有的鍾表都是貴金屬外殼。
在製造鍾表時,顯然懷表外殼使用貴金屬材料的幾率比腕表要大得多,再說二戰前,懷表的使用率也非常高。
不過如今張楠就算再想高調一下,也不大可能用塊懷表裝逼,加上二戰前的腕表款式一般都有點不符合自己的審美觀,就沒多去關注。
沒想這裏還有希特勒、拿破侖的腕表,還好珍妮注意到,不然天曉得什麽時候才會被挑選出來。
突然想到個問題:“拿破侖那會就有腕表了?”
珍妮笑道:“當然有,這是塊專為法蘭西皇帝定製的寶璣表,拿破侖一家都是寶璣表的忠實主顧,據說1798年拿破侖遠征埃及出發之前,就特地到寶璣表店花七千法郎購買了一隻鍾、兩隻懷表,而且在沙漠環境下那些鍾表也非常可靠。
拿破侖向妻子求愛時,最重要的信物也是一款寶璣黃金琺琅懷表。還有寶璣表中著名的‘那不勒斯王後’係列,就得名於拿破侖的親妹妹卡羅琳,這款女士表至今仍在生產。
而且,艾倫,寶璣為那不勒斯王後定製的第一塊腕表,就是世界上第一塊腕表!…”
原來在拿破侖的家族中,他最小的妹妹卡洛琳-繆拉就是寶璣最忠實的擁護者:她自從1805年23歲時購買了第一款寶璣表後,至1814年,陸續收藏了許多寶璣作品,至少有34款。
妹妹鍾愛新潮、甚至是獨一無二的腕表,那哥哥去定製幾塊也很正常。
世界排行第一的特級表是百達翡麗,而寶璣表似乎在第五,排位有點落後。不過這也的看你手上的到底是哪一款——拿破侖的定製寶璣表,沒有再強調什麽的必要了。
寶璣品牌曆史悠久,創立於1775年,從18世紀開始,寶璣就一直致力於為皇室成員以及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提供作品和服務:寶璣發明了鍾表界超過70%的技術,其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複雜功能的發明有陀飛輪、萬年曆和三問音簧。
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品牌的機械腕表,無論是手動上弦還是自動上弦,至少有兩項技術、發明、專利、裝置來自於寶璣。
如果把屬於寶璣的那部分拿走,沒有一塊機械腕表能夠正常運行!
而且誇張的是:這塊屬於拿破侖的腕表也有“三問功能”——那可是19世紀初!
聽完珍妮的介紹後,張楠道:“我一直以為腕表是從20世紀初期才有的,在此之前一直用的都應該是懷表。”
珍妮笑著道:“一般認為腕表開始出現是在1880年左右,最初腕表的誕生是為女性設計的,大約到了1910年左右才開始有適合男性配戴的腕表。
最早的男性腕表的主要客戶基本上都是自行車騎手、騎馬者、或充滿探險意味的飛行員與汽車駕駛,這種情況下腕表比懷表方便的多。
不過寶璣保存了卡洛琳定製腕表的詳細記錄,當時就花了100路易,應該是用之前發行的金幣付賬,連後來幾十年間那塊腕表的幾次維護記錄都有。
艾倫,你可能擁有了世界上第一塊男腕表,要知道根據寶璣的記錄,以拿破侖-波拿巴的名義定製的寶璣表共有19件,而能戴在手腕上的嘛…嘿嘿,就一塊!”
男士腕表普及晚,自行車運動員、賽車手這些玩命的人總少,而且一開始腕表似乎也不夠“紳士”——推動腕表普及那是因為戰爭!
第一次世界爆發,各參戰國軍隊高層很快發現,在現代化的作戰中,一件抬手就能看的計時工具比懷表要不知道方便多少!
然後…腕表終於慢慢有了出頭之日。
……
這會張楠還在糾結什麽時候、能不能佩戴希特勒和拿破侖的腕表時,珍妮又打開了最後兩個盒子。
“你要是真的想低調,那這兩塊現在就能戴,總比你這會的那塊普及版要好。”
左手一塊接近方形的,白色,一看就知道是白金外殼,棕色皮表帶。
“1928年設計的,百達翡麗唯一的白金單鈕計時手表,符合你簡單的審美觀,也是全自動,能偷懶。”
聽完珍妮的話,張楠對這點最讚同:最討厭那些功能複雜、按鈕五六個的“超複雜表”,就算買得起也很長時間整不明白怎麽用!
全自動也很重要,張楠很多時候也是個懶人!
最頂級的品牌,要找塊功能最簡單的腕表反而不容易了。
這塊白金表比自己原來那塊百達翡麗還要簡單,不過別以為它便宜:它很貴!非常貴!
“這表如果現在上拍,至少300萬美元以上。”
不起眼!
低調的奢華才是頂級富豪的首選。
“那塊呢?”
珍妮直接遞給了自家男人,“這塊便宜一些,寶璣35年推出的18k白金複古風格3282型,這會大概50萬美元差不多了。”
是便宜:便宜便宜50萬!
仔細看了看兩塊表的背麵,還好再沒什麽特別的私人定製時刻上的什麽語句,不然又得糾結。
正在這時,外邊傳來敲門聲,一打開是名船上的服務員。
“艾倫先生,船長通知您,遊艇將在5分鍾後進行掉頭作業。”
點頭頭就讓服務員離開。
“書房裏還有些什麽?”
“都是特級表,有些還有刻字,不過基本上是我不認識的文字,就全給收了起來,懷表也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