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禦史台右肅政台走上了正軌,每個月,都有幾個倒黴官員被送進刑部。各地官員私下把胡元禮“閻王”之名冠給了百太平,胡元禮隻能退位,和王立本二人並稱“牛頭馬麵”,倒是和二人的麵容極為相似。
被查的官員,運氣好的,還能罰錢消災;運氣差的,隻能去陰曹地府和賀蘭敏之為伴。
隨著右肅政台威勢漸隆,就連戶部也敬他們三分,查抄的銀錢給的極其爽快,生怕自己被這些已經無法無天的紀委群雄給盯上。
白太平之名,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護國真人。而是真變成了一把架在群臣脖子上的尖刀。
白太平深居簡出,素不與官員親密。這大唐各地的天師教分壇,便成了各地官員的座上嘉賓,香火越發的旺盛。
自有靈巧的弟子發現真神好使,塑了白太平的塑像,放於道陵真君下首。官員懼其威,百姓愛其名,就連三山五嶽的好漢們,都敬佩他勇鬥國戚,悍不畏死的英雄氣概,多有朝拜敬香者。隨著各分壇效仿,一時間,白太平道名高漲,名下香火不絕。塑像前比真君都熱鬧了幾分。
白太平茫然不知,隻是覺得近日體內法力翻騰,日益精進。
他久未修煉,隻當是最近念頭通達的結果,反正也使不出神通,暗喜了片刻之後,就拋諸腦後,又去琢磨查辦官員的大業了。
他在麗景門幹的起勁,這日,卻被裴如海找上門來。
他久日不見裴如海,卻知長安分壇平素多賴裴如海掌控。心中也有幾分歉意。頗為熱情的招呼裴如海,問其來意。
裴如海也是尷尬,這白真人費盡心思,奪了自己的祭酒之位。可一頭紮進了麗景門,仿佛忘了天師教。把一應事務全丟給了裴如海,也不知奪這位置是為了什麽。
隻是隨著白太平威勢漸隆,天師教在長安更是顯赫,以前不過是在百姓、教派麵前的威風,如今就是官府衙役,見了天師教弟子也要敬上三分。眾人皆知是白太平之功,對這極少露麵的長安祭酒更是佩服。
如今卻有一事,不得白祭酒肯首,倒是不便施行。裴如海隻能來麗景門找白太平稟報。
這長安四周,是大唐最緊要之地。官府和天師教多次掃蕩,生怕落下邪道賊人,壞了顯貴心情。已經很多年未聞盜匪蹤跡。
可數日前,有長安以南的二龍山百姓求告到天師教。言二龍山數月未曾下雨,百姓求二龍山上老君觀的道爺祈雨。山上的道爺倒是爽快答應,就是索要路費厲害了點,也能想辦法湊齊。
誰知幾次祈雨,不過稍有點雨花便告結束。幾次三番,耗盡了百姓積蓄,也沒能緩解旱情。百姓四下打探,發現今年風調雨順,隻有二龍山缺雨!難免生了懷疑,欲去長安,找名聲遠播的天師教高人看看。
誰知四下打探之事泄露了風聲,被二龍山道爺找上門來。神色嚴厲,稱是百姓對三清不敬,才遭此橫禍,必得貢獻出男童女童各一人,獻於三清在天界伺候左右,方能解了旱情。
這二龍山百姓,地近長安,平時日子過的不差,哪家舍得自家的心肝去服侍三清?隻得偷偷摸摸來求天師教,看能不能幫忙緩解了旱情。
被查的官員,運氣好的,還能罰錢消災;運氣差的,隻能去陰曹地府和賀蘭敏之為伴。
隨著右肅政台威勢漸隆,就連戶部也敬他們三分,查抄的銀錢給的極其爽快,生怕自己被這些已經無法無天的紀委群雄給盯上。
白太平之名,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護國真人。而是真變成了一把架在群臣脖子上的尖刀。
白太平深居簡出,素不與官員親密。這大唐各地的天師教分壇,便成了各地官員的座上嘉賓,香火越發的旺盛。
自有靈巧的弟子發現真神好使,塑了白太平的塑像,放於道陵真君下首。官員懼其威,百姓愛其名,就連三山五嶽的好漢們,都敬佩他勇鬥國戚,悍不畏死的英雄氣概,多有朝拜敬香者。隨著各分壇效仿,一時間,白太平道名高漲,名下香火不絕。塑像前比真君都熱鬧了幾分。
白太平茫然不知,隻是覺得近日體內法力翻騰,日益精進。
他久未修煉,隻當是最近念頭通達的結果,反正也使不出神通,暗喜了片刻之後,就拋諸腦後,又去琢磨查辦官員的大業了。
他在麗景門幹的起勁,這日,卻被裴如海找上門來。
他久日不見裴如海,卻知長安分壇平素多賴裴如海掌控。心中也有幾分歉意。頗為熱情的招呼裴如海,問其來意。
裴如海也是尷尬,這白真人費盡心思,奪了自己的祭酒之位。可一頭紮進了麗景門,仿佛忘了天師教。把一應事務全丟給了裴如海,也不知奪這位置是為了什麽。
隻是隨著白太平威勢漸隆,天師教在長安更是顯赫,以前不過是在百姓、教派麵前的威風,如今就是官府衙役,見了天師教弟子也要敬上三分。眾人皆知是白太平之功,對這極少露麵的長安祭酒更是佩服。
如今卻有一事,不得白祭酒肯首,倒是不便施行。裴如海隻能來麗景門找白太平稟報。
這長安四周,是大唐最緊要之地。官府和天師教多次掃蕩,生怕落下邪道賊人,壞了顯貴心情。已經很多年未聞盜匪蹤跡。
可數日前,有長安以南的二龍山百姓求告到天師教。言二龍山數月未曾下雨,百姓求二龍山上老君觀的道爺祈雨。山上的道爺倒是爽快答應,就是索要路費厲害了點,也能想辦法湊齊。
誰知幾次祈雨,不過稍有點雨花便告結束。幾次三番,耗盡了百姓積蓄,也沒能緩解旱情。百姓四下打探,發現今年風調雨順,隻有二龍山缺雨!難免生了懷疑,欲去長安,找名聲遠播的天師教高人看看。
誰知四下打探之事泄露了風聲,被二龍山道爺找上門來。神色嚴厲,稱是百姓對三清不敬,才遭此橫禍,必得貢獻出男童女童各一人,獻於三清在天界伺候左右,方能解了旱情。
這二龍山百姓,地近長安,平時日子過的不差,哪家舍得自家的心肝去服侍三清?隻得偷偷摸摸來求天師教,看能不能幫忙緩解了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