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無泯君留住馮悠悠,當然是有目的的,說要護送吳雍,更加是有目的的。
吳雍和馮悠悠來的傍晚,無泯君便讓我把那位出師沒多久又因為八座城池不必打仗而回國的大將軍,何欽給召來了,然後吩咐了他一番。
這吩咐非常簡單,無非是說北昌國與西泱國是友國,兩國交好,現在北昌國內有奸臣手握重權,擾亂朝綱,作為正義又熱愛和平的友國,我們西泱不能坐視不理,所以必須得插手。而吳雍正好來找我們,表示自己很願意幫忙,所以何欽可以帶著吳雍,以“清君側”的名義攻打北昌國。
何欽聽後,很鄭重且敬佩的點頭,畢竟如果胡亂出師,名不正言不順,就非常不好,現在有三皇子吳雍在我們這邊,就理所當然了許多。隻可憐吳雍,第二天清早就被我們抓去,馮悠悠還笑盈盈的揮著手說:“快去快回~”
吳雍回不回得來,很大原因要取決於何欽,因為何欽若是打了勝仗,吳雍是小皇帝的叔叔,現在執政的怎麽也該是他,到時候馮悠悠還可以當上王妃……嗯,扯太遠。
若是何欽輸了,無泯君表示,可以適當以吳雍作為交換條件。
我:“……”
沒法阻止,也懶得阻止,這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鬥爭,就算我與吳雍相識,也不能因此而阻止。何況……依照現在這個情況看,小侯爺是內外受敵,有吳雍在手,也許一些人甚至會與何欽合作,隻要能把小侯爺趕下台。
到時候何欽隨時翻臉,不知道又占下多少城池……
何欽拎著吳雍走了,我略有擔心,但無泯君卻說,他用何欽,便是因為何欽能贏。之前何欽還沒開打就班師回朝,我不知道何欽的功力如何,但無泯君這麽說,想必也弱不到哪裏去。
馮悠悠毫無所察,每日在宮中,我有時候想陪她說說話,又礙於身份和怕她誤會,不便去,無泯君看出我的心思,居然自然而然的替我陪馮悠悠說話,兩人還相談甚歡。
我隻能……我隻能欣慰了……
沒多久便傳來何欽首戰告捷的消息,果然如我和無泯君所料,小侯爺在國內十分不得民心,也不得臣心,得知吳雍和何欽的軍隊是一邊的,許多民間組織都暗地幫忙,北昌國邊城城門被打開,何欽攻入城內,對百姓也極好,完全不傷害,也不容許下屬對他們又欺負的行為。
接下去便順利起來,何欽居然帶著吳雍一路攻到皇城,一邊是小侯爺的死忠軍隊,一邊是何欽和決心推翻小侯爺的軍隊,兩方在皇城僵持不下。
另外我一邊要關心外邊戰事,一邊還要關心太師。
太師今年已經七十多,雖然之前精神矍鑠,可也畢竟年紀很大了。入春之後太師身體有點不行了,好幾次都請了病假。但太師一直堅守崗位,完全沒有告老還鄉的意思。
有這樣的太師,我都替無泯君感到感動,可太師現在連連生病,氣色也一天比一天差,我便很是不忍,一個老人家,其實原本應該在家中,享受天倫之樂,可就是為了江山社稷,為了督促我這個有點不靠譜的皇帝,太師估計是從來無休。
我把這件事告訴無泯君,無泯君對太師也頗有感情,有些擔心。
好說歹說,終於讓太師暫時不要來上朝了,安心在家裏養病。
但太師心裏念念不忘遠在北昌的戰事,所以幹脆我便安排了一個人,每次跟在我和無泯君身邊聽遠方急報,那人一聽完,馬上就要去太師府上匯報,偶爾有失利,我便讓他隱瞞下來,總之便是報喜不報憂。
太師在府中安心休養,從太師府上回來的禦醫表示太師身體略有起色,我稍微放下心來。
同時,何欽那邊也傳來好消息。
雖然是好消息,卻有點讓人錯愕。
因為正式的決戰還沒開始,小侯爺便死了,是讓人暗殺而死,據小侯爺府上下人說,隻見到一名女子的身影。
【54】
自然而然的,我和無泯君都想到了那位有點特別的女子,但究竟是不是她,我們不得而知。
樹倒猢猻散,小侯爺一死,其餘的人便潰不成軍,紛紛被擊退,何欽按照無泯君的指示,沒等那些北昌國的人反應過來,便偷偷攜著吳雍和軍隊,返回了西泱國。
其餘人紛紛傻眼--吳雍居然被帶回去了。
這是無泯君的考量,自然也十分的有道理,畢竟何欽雖然幫助了他們,但到底是西泱國的將軍,如真的傻乎乎的待在那裏和他們一起,將來北昌國中人翻臉,何欽深在皇城,哪裏招架的住?
攜吳雍回來,北昌國的人不僅沒法對何欽做什麽,反而要求著西泱國把吳雍還回去--除吳雍之外,現在基本沒人有資格坐那個攝政王的位置,不然可能小侯爺的下場就是那個人的下場。
當然,我們表示,留著吳雍也沒什麽用,但何欽好歹辛辛苦苦打了那麽久的仗--雖然其實未必有那麽辛苦,但話總要說滿一點,總之西泱國出了這麽人力物力,就這樣隨隨便便應付實在不行,北昌國表示,願意再多交付兩座城池。
因為上次皇弟寫信給我,說東源國邊城受北昌國頻頻挑釁,貿易往來也十分不公平,我便趁機表示,希望北昌國能和東源國也交好,並保證不侵擾東源國--其實我覺得有一點苦,北昌國已經夠慘淡了,東源國卻還是被北昌國欺負著……就算現在是修生養息的時間,那也養的太久了……
我向無泯君表示,可不可以讓北昌國代東源國交納那些貢錢和布匹牛羊金銀,無泯君很爽快的答應了,於是北昌國又多了一樣東西要承擔。
其實除了吳雍之外,北昌國之所以這麽好說話,也大多是因為見識到了何欽的威猛,他們現在一團混亂,若我們趁火打劫,恐怕也不止是兩座城池的事情。
我瞧著無泯君就蠢蠢欲動,但我和無泯君換了身體,若要無泯君親征,有諸多不便,何況……我並不喜歡戰爭,能用這樣的手段把北昌國一點點擊倒,好過直接開戰,生靈塗炭。
無泯君知道我的心思,但並沒有阻止,我覺得他有點改變了,並為此開心而得意。
何欽凱旋而歸,國內一片喜氣洋洋,就連一直生病的太師,也忽然精神不錯的上朝,我很是高興,太師可是左膀右臂啊。
下了朝之後,很多人都圍著太師,畢竟他走了一段時間,太師倒是比平常和藹了許多,笑眯眯的,像普通的老爺爺。
等其他人離開之後,太師便表示想和我單獨說說話,我連忙應允。
和太師走去禦花園中,禦花園裏有個亭子,周圍花香馥鬱芬芳,空氣清朗,現在雖然是春天,但房子外邊還是很冷的,我和太師坐在亭子裏,一人捧著一個手爐,促膝而談。
太師先開口:“皇上,當年的事情,其實老臣也有錯。”
我一頭問號,不知道太師說的是哪件事。
太師道:“當年先皇有那樣的想法,臣明明知道,也想過要阻止,但最終卻是默認……我是三朝大臣,看過先皇當年他們的鬥爭,深知為了爭奪這皇位,會讓兄弟相弑到何種程度,又會讓朝廷和整個天下混亂到什麽地步。”
我:“……嗯,嗯。”
他說的究竟是什麽?難道……和無泯君身上的傷有關?
大概是覺得我回答的有些敷衍,太師笑了笑,道:“臣知道您還是對當年的事情很介懷……是啊,你哥哥……嗬,或許你不願承認他是你哥哥吧,哎,他做的的確太過分了,那時候他還小,卻用那樣狠毒的招數來對付你……”
我:“……”
我怎麽覺得,我似乎猜對了?!真的和無泯君身上的傷痕有關係!無泯君的哥哥弄的?可是我從來隻知道西泱國的皇帝隻有一個兒子,就是無泯君,就是太子啊!他什麽時候蹦出一個哥哥來的?!
太師沒看見我一臉的疑惑,而是望著亭子外無雲的天空,道:“哎,大概也真的是冥冥中自有注定,他居然忽然暴斃……那時候把你從密室裏接出來,你渾身是傷,我毫不知情,真是……”
我見太師竟隱隱要垂淚,趕緊道:“我不怪您,我不怪您,不知者不罪啊……”
太師看了我一眼,笑了笑道:“似乎長宜公主嫁過來之後,您的脾性便好了許多……嗬,我知道您最恨的還是先皇……他一直都知道你遭受了什麽,卻視若無睹……”
太師歎了口氣,道:“你們父子關係如此疏遠,也是意料之內,皇上您現在沒有成為一個讓人害怕的暴君,已經是西泱之幸了……不過,恐怕還和長宜公主,略有關係吧。”
說著,他似乎陷入了回憶中,道:“那時候您攻打東源國,一開始理由充分,可到後麵卻似乎是為了殺而殺,我非常擔心……好在,現在您已經沒有那樣嗜殺的感覺了。”
我道:“是……那時候,腦袋裏不清楚……”
太師笑了笑:“倒也不能這麽說,終究也還是為了西泱國,隻是治理天下,光靠武力是不行的,您現在武功卓絕,可以東征北討,但您打下的土地,卻很少有人真心臣服,但用其他的手段,就並非如此了……好比說上次北昌國,但被他們拱手送上的十座城池的百姓現在對北昌國失望透頂,而您善待他們,他們便甘心歸順,不是嗎?雖然敵國拱手送上土地,隻是極小的可能發生的事情,但也足以讓人明白,想要治理天下,必須要德行和武力兼備啊。這次何欽大勝歸來,卻並非是直接攻打,我們的戰士,傷亡都沒有百人,真是前所未有,多虧了皇上的英明決策啊……”
我連連點頭道:“太師說的極是……朕以後絕對不會胡亂使用武力的。”
我在腦中記下太師說的話,打算一會兒複述給無泯君聽。
太師點點頭:“皇上,您現在已經很好了,這天下,這四國,將來都會是西泱的,您千萬不要再被過去的事情所困擾,束縛了。”
雖然不知道太師說的“過去的事情”是什麽,但我見太師語調肅穆而哀傷,便連連點頭道:“一定,一定。”
太師指了指外麵的迎春,道:“這些花,經過了寒冷的冬天,終於在這時候盛放,不就正如皇上您就算經曆了那樣苦痛的過去,今日也一樣在成長嗎……可惜,我是看不到您一統四國的那天了……”
我不知怎的眼裏落下淚來,連忙也看向他指的那些迎春,迎春花開的比春初時更好了,正是最美麗最繁茂的時候,在禦花園中占據了大片的位置,明晃晃的黃色在風中輕輕的搖曳,像無數被微風吹起的黃色布匹。
我輕輕拭去眼淚,道:“太師,您這是說什麽……您肯定可以看到這一天的。”
太師沒有答話。
我慢慢轉頭,看見他靠在椅背上,雙眼合起,仿佛隻是忽然睡著了。
西泱豐順元年,三朝元老,一代太師,亡。
無泯君留住馮悠悠,當然是有目的的,說要護送吳雍,更加是有目的的。
吳雍和馮悠悠來的傍晚,無泯君便讓我把那位出師沒多久又因為八座城池不必打仗而回國的大將軍,何欽給召來了,然後吩咐了他一番。
這吩咐非常簡單,無非是說北昌國與西泱國是友國,兩國交好,現在北昌國內有奸臣手握重權,擾亂朝綱,作為正義又熱愛和平的友國,我們西泱不能坐視不理,所以必須得插手。而吳雍正好來找我們,表示自己很願意幫忙,所以何欽可以帶著吳雍,以“清君側”的名義攻打北昌國。
何欽聽後,很鄭重且敬佩的點頭,畢竟如果胡亂出師,名不正言不順,就非常不好,現在有三皇子吳雍在我們這邊,就理所當然了許多。隻可憐吳雍,第二天清早就被我們抓去,馮悠悠還笑盈盈的揮著手說:“快去快回~”
吳雍回不回得來,很大原因要取決於何欽,因為何欽若是打了勝仗,吳雍是小皇帝的叔叔,現在執政的怎麽也該是他,到時候馮悠悠還可以當上王妃……嗯,扯太遠。
若是何欽輸了,無泯君表示,可以適當以吳雍作為交換條件。
我:“……”
沒法阻止,也懶得阻止,這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鬥爭,就算我與吳雍相識,也不能因此而阻止。何況……依照現在這個情況看,小侯爺是內外受敵,有吳雍在手,也許一些人甚至會與何欽合作,隻要能把小侯爺趕下台。
到時候何欽隨時翻臉,不知道又占下多少城池……
何欽拎著吳雍走了,我略有擔心,但無泯君卻說,他用何欽,便是因為何欽能贏。之前何欽還沒開打就班師回朝,我不知道何欽的功力如何,但無泯君這麽說,想必也弱不到哪裏去。
馮悠悠毫無所察,每日在宮中,我有時候想陪她說說話,又礙於身份和怕她誤會,不便去,無泯君看出我的心思,居然自然而然的替我陪馮悠悠說話,兩人還相談甚歡。
我隻能……我隻能欣慰了……
沒多久便傳來何欽首戰告捷的消息,果然如我和無泯君所料,小侯爺在國內十分不得民心,也不得臣心,得知吳雍和何欽的軍隊是一邊的,許多民間組織都暗地幫忙,北昌國邊城城門被打開,何欽攻入城內,對百姓也極好,完全不傷害,也不容許下屬對他們又欺負的行為。
接下去便順利起來,何欽居然帶著吳雍一路攻到皇城,一邊是小侯爺的死忠軍隊,一邊是何欽和決心推翻小侯爺的軍隊,兩方在皇城僵持不下。
另外我一邊要關心外邊戰事,一邊還要關心太師。
太師今年已經七十多,雖然之前精神矍鑠,可也畢竟年紀很大了。入春之後太師身體有點不行了,好幾次都請了病假。但太師一直堅守崗位,完全沒有告老還鄉的意思。
有這樣的太師,我都替無泯君感到感動,可太師現在連連生病,氣色也一天比一天差,我便很是不忍,一個老人家,其實原本應該在家中,享受天倫之樂,可就是為了江山社稷,為了督促我這個有點不靠譜的皇帝,太師估計是從來無休。
我把這件事告訴無泯君,無泯君對太師也頗有感情,有些擔心。
好說歹說,終於讓太師暫時不要來上朝了,安心在家裏養病。
但太師心裏念念不忘遠在北昌的戰事,所以幹脆我便安排了一個人,每次跟在我和無泯君身邊聽遠方急報,那人一聽完,馬上就要去太師府上匯報,偶爾有失利,我便讓他隱瞞下來,總之便是報喜不報憂。
太師在府中安心休養,從太師府上回來的禦醫表示太師身體略有起色,我稍微放下心來。
同時,何欽那邊也傳來好消息。
雖然是好消息,卻有點讓人錯愕。
因為正式的決戰還沒開始,小侯爺便死了,是讓人暗殺而死,據小侯爺府上下人說,隻見到一名女子的身影。
【54】
自然而然的,我和無泯君都想到了那位有點特別的女子,但究竟是不是她,我們不得而知。
樹倒猢猻散,小侯爺一死,其餘的人便潰不成軍,紛紛被擊退,何欽按照無泯君的指示,沒等那些北昌國的人反應過來,便偷偷攜著吳雍和軍隊,返回了西泱國。
其餘人紛紛傻眼--吳雍居然被帶回去了。
這是無泯君的考量,自然也十分的有道理,畢竟何欽雖然幫助了他們,但到底是西泱國的將軍,如真的傻乎乎的待在那裏和他們一起,將來北昌國中人翻臉,何欽深在皇城,哪裏招架的住?
攜吳雍回來,北昌國的人不僅沒法對何欽做什麽,反而要求著西泱國把吳雍還回去--除吳雍之外,現在基本沒人有資格坐那個攝政王的位置,不然可能小侯爺的下場就是那個人的下場。
當然,我們表示,留著吳雍也沒什麽用,但何欽好歹辛辛苦苦打了那麽久的仗--雖然其實未必有那麽辛苦,但話總要說滿一點,總之西泱國出了這麽人力物力,就這樣隨隨便便應付實在不行,北昌國表示,願意再多交付兩座城池。
因為上次皇弟寫信給我,說東源國邊城受北昌國頻頻挑釁,貿易往來也十分不公平,我便趁機表示,希望北昌國能和東源國也交好,並保證不侵擾東源國--其實我覺得有一點苦,北昌國已經夠慘淡了,東源國卻還是被北昌國欺負著……就算現在是修生養息的時間,那也養的太久了……
我向無泯君表示,可不可以讓北昌國代東源國交納那些貢錢和布匹牛羊金銀,無泯君很爽快的答應了,於是北昌國又多了一樣東西要承擔。
其實除了吳雍之外,北昌國之所以這麽好說話,也大多是因為見識到了何欽的威猛,他們現在一團混亂,若我們趁火打劫,恐怕也不止是兩座城池的事情。
我瞧著無泯君就蠢蠢欲動,但我和無泯君換了身體,若要無泯君親征,有諸多不便,何況……我並不喜歡戰爭,能用這樣的手段把北昌國一點點擊倒,好過直接開戰,生靈塗炭。
無泯君知道我的心思,但並沒有阻止,我覺得他有點改變了,並為此開心而得意。
何欽凱旋而歸,國內一片喜氣洋洋,就連一直生病的太師,也忽然精神不錯的上朝,我很是高興,太師可是左膀右臂啊。
下了朝之後,很多人都圍著太師,畢竟他走了一段時間,太師倒是比平常和藹了許多,笑眯眯的,像普通的老爺爺。
等其他人離開之後,太師便表示想和我單獨說說話,我連忙應允。
和太師走去禦花園中,禦花園裏有個亭子,周圍花香馥鬱芬芳,空氣清朗,現在雖然是春天,但房子外邊還是很冷的,我和太師坐在亭子裏,一人捧著一個手爐,促膝而談。
太師先開口:“皇上,當年的事情,其實老臣也有錯。”
我一頭問號,不知道太師說的是哪件事。
太師道:“當年先皇有那樣的想法,臣明明知道,也想過要阻止,但最終卻是默認……我是三朝大臣,看過先皇當年他們的鬥爭,深知為了爭奪這皇位,會讓兄弟相弑到何種程度,又會讓朝廷和整個天下混亂到什麽地步。”
我:“……嗯,嗯。”
他說的究竟是什麽?難道……和無泯君身上的傷有關?
大概是覺得我回答的有些敷衍,太師笑了笑,道:“臣知道您還是對當年的事情很介懷……是啊,你哥哥……嗬,或許你不願承認他是你哥哥吧,哎,他做的的確太過分了,那時候他還小,卻用那樣狠毒的招數來對付你……”
我:“……”
我怎麽覺得,我似乎猜對了?!真的和無泯君身上的傷痕有關係!無泯君的哥哥弄的?可是我從來隻知道西泱國的皇帝隻有一個兒子,就是無泯君,就是太子啊!他什麽時候蹦出一個哥哥來的?!
太師沒看見我一臉的疑惑,而是望著亭子外無雲的天空,道:“哎,大概也真的是冥冥中自有注定,他居然忽然暴斃……那時候把你從密室裏接出來,你渾身是傷,我毫不知情,真是……”
我見太師竟隱隱要垂淚,趕緊道:“我不怪您,我不怪您,不知者不罪啊……”
太師看了我一眼,笑了笑道:“似乎長宜公主嫁過來之後,您的脾性便好了許多……嗬,我知道您最恨的還是先皇……他一直都知道你遭受了什麽,卻視若無睹……”
太師歎了口氣,道:“你們父子關係如此疏遠,也是意料之內,皇上您現在沒有成為一個讓人害怕的暴君,已經是西泱之幸了……不過,恐怕還和長宜公主,略有關係吧。”
說著,他似乎陷入了回憶中,道:“那時候您攻打東源國,一開始理由充分,可到後麵卻似乎是為了殺而殺,我非常擔心……好在,現在您已經沒有那樣嗜殺的感覺了。”
我道:“是……那時候,腦袋裏不清楚……”
太師笑了笑:“倒也不能這麽說,終究也還是為了西泱國,隻是治理天下,光靠武力是不行的,您現在武功卓絕,可以東征北討,但您打下的土地,卻很少有人真心臣服,但用其他的手段,就並非如此了……好比說上次北昌國,但被他們拱手送上的十座城池的百姓現在對北昌國失望透頂,而您善待他們,他們便甘心歸順,不是嗎?雖然敵國拱手送上土地,隻是極小的可能發生的事情,但也足以讓人明白,想要治理天下,必須要德行和武力兼備啊。這次何欽大勝歸來,卻並非是直接攻打,我們的戰士,傷亡都沒有百人,真是前所未有,多虧了皇上的英明決策啊……”
我連連點頭道:“太師說的極是……朕以後絕對不會胡亂使用武力的。”
我在腦中記下太師說的話,打算一會兒複述給無泯君聽。
太師點點頭:“皇上,您現在已經很好了,這天下,這四國,將來都會是西泱的,您千萬不要再被過去的事情所困擾,束縛了。”
雖然不知道太師說的“過去的事情”是什麽,但我見太師語調肅穆而哀傷,便連連點頭道:“一定,一定。”
太師指了指外麵的迎春,道:“這些花,經過了寒冷的冬天,終於在這時候盛放,不就正如皇上您就算經曆了那樣苦痛的過去,今日也一樣在成長嗎……可惜,我是看不到您一統四國的那天了……”
我不知怎的眼裏落下淚來,連忙也看向他指的那些迎春,迎春花開的比春初時更好了,正是最美麗最繁茂的時候,在禦花園中占據了大片的位置,明晃晃的黃色在風中輕輕的搖曳,像無數被微風吹起的黃色布匹。
我輕輕拭去眼淚,道:“太師,您這是說什麽……您肯定可以看到這一天的。”
太師沒有答話。
我慢慢轉頭,看見他靠在椅背上,雙眼合起,仿佛隻是忽然睡著了。
西泱豐順元年,三朝元老,一代太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