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把念經當成一種享受的話,廣場上兩三百武功高強在享受這種樂趣的時候被突然打斷了心裏當然會很不高興。所以一時間,眾光頭的目光都對向了門口的朱浩,有點不善的味道。
朱浩毫不在意眾和尚的目光,瀟灑的道:“你們繼續念,我在銅殿裏等幾位高僧大駕光臨。在下隻是想討教討教聞名中土的第一佛寺的高僧們禪學深刻還是學武深刻而已。”
旁若無人的從僧人們中間穿過白石廣場,朱浩經過了空身旁的時候,回頭說了一句:“在下不是佛門弟子,住持不用那麽緊張。有句話叫做‘佛法無邊,唯度有緣’,我來看看自己能不能成佛。”
淨念禪院裏的和尚可不光是隻管念經吃飯不管世事變遷的專業和尚,朱浩在曼清院抨擊佛門的話幾乎一字不漏的進了他們的耳朵裏。並且還拿了淨念禪院做典型——大建廟宇、侵吞田產、奢侈無度……
除了沒有貪汙受賄,這些原本用在貪官汙吏身上的詞語被用到了他們身上,而且還是令人無從辯駁,這樣的狀況他們何時遇到過?除了南北朝時候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兩次滅佛外,從沒有人敢以如此的態度針對佛門。不幸的是,現在又出了一個朱浩;幸運的是,朱浩還不是皇帝。
所以眾僧都知道朱浩是來找麻煩的。不過和氏璧現在還在寧道奇手上。根本未送到禪院來。朱浩孤身來這裏到底能幹什麽還是個問題。師妃暄地落敗已經很影響佛門聲望了,淨念禪院當然不敢讓朱浩在這裏有分毫的損傷。
朱浩揉了揉肚子,回頭道:“對了,為了省錢我還沒吃晚飯,能麻煩住持差人送一點齋飯過來嗎?哦……千萬別忘了門口站崗的那些我帶來的侍衛們,他們也是餓著肚子保衛寺廟山門的。
我先去參觀參觀這銅殿了。”說完轉身就進了銅殿,在一幹僧人的憤怒的目光中緩緩合上了厚重的銅門。
踏進銅殿,一排油燈照耀下,入眼處盡是密密麻麻的純銅小佛像,數目恐怕不下萬尊。整齊的列成一排一排地,個個鑄造精巧,金光閃閃、富麗堂皇。這不知又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浪費多少錢財心血呢?
朱浩忽然有些明白寺院為何要瘋狂斂財至此了——佛門弟子眼中,佛祖才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皇帝是統治百姓的皇帝,出家人的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受到帝王的管製。所以他們以自己的方式供奉自己心中的佛祖,塑造金身、廣建寺廟正是他們為表達心中對佛祖敬意的一種方式,也是他們認為很平常的方式。
銅殿中央有一個銅製的案幾,上麵還放著幾卷佛經,旁邊是幾張銅做地蒲團,倒是個吃飯的好地方。
這銅殿裏除了木魚佛經還有油燈裏的燈油燈芯。其餘全是銅做地。
0.
朱浩閉目養神了好一會兒,銅殿的大門終於開了。了空帶著四大護法金剛步入銅殿,殿門再次緩緩合上。
朱浩微微一笑。此舉正和他的心意,他起身合十道:“阿彌陀佛,多謝貴寺齋飯款待,味道很不錯。”
了空和其餘四位護法金剛合十還禮。了空修閉口禪,十幾年沒有說過話,現在當然也不會說。
幾人坐在銅蒲團上,朱浩在了空對麵。四大金剛在了空身旁靠後的位置。蒲團硬梆梆冷冰冰的,若是長年累月的在上麵盤坐也是對意誌力的一項考驗。
了空坐在蒲團上,閉目垂首,隻是輕輕敲著木魚,“咚咚咚咚”地聲音回蕩在封閉的銅殿之中,有一種寧心靜氣使人感覺安詳的效果。四大護法金剛之首的不嗔白胡子一抖,開口道:“施主為何而來?”
朱浩道:“我剛才不是說了嗎,是來講經論佛的。”
不嗔道:“用何講經?”
朱浩答:“用口。”
不嗔問:“口能講經?”
朱浩答:“口可講經!”
不嗔又問:“經在口上?”
朱浩答道:“經在心中。”
“口不對心,如何講經?”繞了一大圈。不嗔終於發難了。
“口可講經?”朱浩笑問。
“此口不同彼口。”不嗔辯道。
“口不是口,又是什麽?”朱浩追問。
不嗔宣一聲佛號。便不再說話了。朱浩心中暗笑。這種文字遊戲,又能難得了誰來?
朱浩問道:“為何坐禪?”
身形威猛的不癡答道:“為了成佛!”
朱浩問道:“磨磚可否成鏡?”
不癡答道:“不能!”
“磨磚不能成鏡。坐禪豈可成佛?”
四大護法金剛盡皆動容,了空也忽然睜開雙眼目視朱浩。
朱浩心中一驚,原來了空的眼神非常的奇特,不止是因為深邃睿智,而是蘊含著一種莫名的力量。眼神本身地確可以表達出一些簡單的感情韻味,可是了空地眼神仿佛真地會說話一般。即是沒有任何的麵部表情地配合,仍舊可以表達出用語言才能表達出的複雜意思。
正如剛才朱浩對上他雙眼的時候
波紋明顯傳達出對方的話:“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了空竟然是一位精神修為強大並且精通運用的高手!
了空一睜眼,其餘四位護法金剛對朱浩的態度頓時緩和了許多。不嗔一副慈眉善目的樣子開口問道:“施主要講哪一部經,論哪一尊佛?”
朱浩指了指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髒,道:“眼、耳、心,俱為佛經。”
“阿彌陀佛!貧僧洗耳恭聽。”四位護法金剛宣一聲佛號。同聲道。
朱浩道:“我曾聽聞一僧寫下一首偈語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諸位以為然否?”
“然!”四大金剛應道。
了空開眼看了朱浩一眼,隻是有些詫異,並沒有表達出其他意思。
朱浩笑了笑,又道:“後來又有一位高僧寫下了另一首相對地偈語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諸位以為然否?”
五個大和尚聽了這首偈語。頓時動容。除了空外,齊稱:“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了空也神情肅穆的雙手合十,恭敬的朝朱浩一禮,眼神又傳達出他的意思:果然高見,善哉善哉!
朱浩道:“這隻是我聽來的。耳中聽來,口中道出而已。”
高高瘦瘦的不貪忽然道:“心中記住與否?”
朱浩反道:“心中為何要記?”
不貪被問住了,道:“罪過罪過,貧僧犯癡了。”
朱浩笑著環顧眾僧道:“眾位眼中,我是什麽人?”
不懼:“凡人!”
不癡:“癡人!”
不貪:“俗世之人!”
不嗔:“苦海中人!”
了空低垂雙目。
沒有表態。
朱浩暗罵一聲老狐狸,說道:“心存如來,看萬物都是如來;心有三毒。見眾生皆中三毒。”
四大金剛皆麵帶愧色。了空又抬頭看了朱浩一眼,不過並沒有表達什麽特別的意思。
了空沉得住氣,朱浩卻快沒料了。他不信佛,這些大多是後世一些炙人口的小故事。思索一下,朱浩再道:“有幡被風吹動.因有二僧辯論風幡,一個說風動,一個說幡動。爭論不已。”
朱浩特意看了了空一眼道:“諸位以為是風動還是幡動?”
被他連續揶揄了幾遍的四大護法金剛也聰明了,都隻念經不答話。剛才那個他是什麽人的問題地確狠狠的羞了他們一把,就算是佛法最深的了空心中肯定也不會把他當成佛來看,隻是當了幾十年住持,人老成精,秉承了沉默是金的金科玉律才沒有出醜。
觀眾不配合,預料之中四大金剛大爭風動幡動而臉紅脖子粗起內訌的事情也沒有發生。朱浩隻好自己繼續演獨角戲,繼續道:“此時有一高僧上來插口說,既非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耳。”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又是這句台詞。也不會換一個新鮮點的。比如說如果誰舉手說“我不同意”之類的該多好?一點辯論的漏*點都沒有,這樣實在沒有成就感。
了空裝高深。朱浩也隻有按照事先計劃來。要是再達不到目的的話,今天晚上怕是要空手而歸了。
朱浩清了清嗓子,祭出最後壓箱底地絕招:“那位高僧所言‘既非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可以說是唯心哲學在佛教思想中最具體的一種表現,也就是認為物質因為精神而存在。後來我曾聽一位高人講過一個故事,覺得頗有禪理。說的是一位佛法高深地行僧去拜訪一處香火鼎盛的寺院的住持,找他辯法……”
行僧問:“如何是禪?”
住持道:“是。”
行僧:“如何是正法眼?”
住持:“不是。”
行僧:“如何是空?”
住持:“問。”
“是麽?”
“不是麽?”
“是麽??”
“這……”
朱浩輕咳一聲,道:“行僧哈哈大笑,住持輸了。”
最後一出戲了,朱浩看了看有些慶幸而且額頭冒汗的四大護法,對了空道:“敢問住持,什麽是佛?”
了空聽到朱浩所講行僧和住持的辯論之後便拋開了低眉垂首專心敲木魚的狀態,目光炯炯的看著朱浩。此時見對方指著他地名字問,也不覺得意外。四位護法金剛紅佛法最為高深的不嗔也沒有到達那個住持的水準。至於他自己到底如何,卻也想要來試試。
了空如朱浩期望的那般看看頭上,又看看腳下,再看看緊閉的銅門外……
朱浩滿意地讚道:“無處不是佛。住持高見!”
四大金剛麵露喜色。同選佛號道:“善哉,善哉!”
朱浩又道:“那麽了空大師,請問故事中那位住持所未能回答出的問題,什麽是‘空’?”
了空拿起木錘,一下將木魚敲碎。四大金剛才明白過來,他回答的是“破”。
朱浩嘴角一彎,笑道:“是麽?”
了空神色猶豫,在四大護法金剛
眼神中輕歎一聲,搖了搖頭。
這一聲輕歎卻是讓四大金剛齊齊色變,不嗔急聲道:“住持師兄!”
了空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
精修了十幾年地閉口禪。就這樣破了。
朱浩心裏也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了空閉口禪被破,今天來這裏地目地已經達成一半了。根據他的估計,就算是除去精神修為,閉口禪未破地了空絕對是不弱於祝玉妍地半宗師級高手。淨念禪院有這樣一個人物坐鎮,朱浩所有的計劃中最重要的一步將如同蛇七寸一般被他們卡住。
朱浩從蒲團上起身來,麵相銅殿厚重的大門,背對了空道:“這個故事還沒有完。那住持輸了之後,卻是寺中一個從不好好聽講誦經的小和尚哈哈大笑。行僧問他為何而笑,他說看到樹上兩隻兔子撕打。所以可笑。行僧叱他妄說,兔子怎麽會在樹上打架?小和尚便問那樹上是什麽呢?行僧語塞。
”
朱浩回頭道:“後來就有了剛才如同我和大師這番幾乎一模一樣的問答。”
小和尚沒有絲毫猶豫,回道:“不是!”
行僧瞪眼道:“不是還答!找打!”
小和尚叫到:“不是還問!欠揍!”
了空與四大金剛聽完之後會心一笑。了空歎道:“原來這位小和尚才是真正有大智慧之人!不知這個故事是何人講給施主的?老衲倒是好奇,這天下竟然有這般佛法高深的高僧。貧僧不及遠矣,就算是四大聖僧俱在,恐怕也會自歎弗如。若是能在其坐下聆聽佛法,才是生平最大幸事!”
朱浩笑了笑,道:“這位高人名曰‘今何在’,卻不是僧人。”
了空與四大金剛盡皆愕然。沒想到對佛道有這麽深刻認識的人竟然不是佛門中人。四大金剛明顯的不信。了空卻道:“佛在心中,這位高僧卻是真正通透之人。”
“是啊!”朱浩不禁笑了笑,道:“在下卻有一個不情之請。”
了空神情不變,道:“施主請講!”
朱浩道:“我要讓‘邪王’石之軒再也無法興風作浪、為禍世間!”
了空道:“施主宅心仁厚,乃是萬民之福!”
朱浩笑了笑:“石之軒精神分裂,形成雙重人格,一個邪惡陰暗,一個睿智慈和,而他地邪惡人格卻是造成了如今天下戰亂的根源。我想到了一個可以完全消滅他邪惡人格的辦法。卻需要幾位高僧地配合。”
其實朱浩心裏對於石之軒一手顛覆整個大隋的說法嗤之以鼻。師妃暄既喜歡誇大自己人的實力,同喜也喜歡誇大敵人的力量。朱浩覺得她是個喜歡說大話的女人。而且在知道楊廣被向雨田下了魔種而改變的性情之後。朱浩更加肯定這一點認識。
大隋變成今天的樣子其實全是向雨田借楊廣之手造成地。將親手顛覆大隋的罪名安到向雨田身上還比較合適。石之軒僅僅是在其中穿針引線而已。要是楊廣沒有被向雨田影響的話,石之軒的各項“顛覆”大隋的計劃隻會造就一個軍力力量無比強大、四夷絕對臣服的強大隋朝。並且周邊將沒有任何一個種族或者國家能夠或者敢於威脅它的安全。
輕歎一聲,朱浩甩開這些無所謂的東西,目光灼灼的追問道:“幾位大師可願意助我一臂之力?”
了空皺眉道:“石之軒武藝高強,四大聖僧齊齊出手,三次都被他逃去。單憑我們地話,恐怕……”
朱浩不以為意的笑了笑,道:“佛祖不是常言慈悲為懷嗎?我地計劃隻是消滅他地邪惡人格,並不是要他的性命。”
“哦?那麽老衲可以幫到施主什麽忙呢?”
朱浩忽然按下了開動銅殿大門門閂地機關,在了空與四大護法金剛警惕戒備的眼神中取出一個小錦囊,然後拿出了裏麵的黃色晶體。
“邪帝舍利?”了空瞳孔一縮,四大金剛卻是神情大變的閃身護在了空身前。
“沒錯,正是邪帝舍利。不過大師不要緊張,這其中已經沒有了邪惡與黑暗的力量,它現在隻是一塊能夠儲存先天高手元精的的特殊晶體而已。”
了空默默的宣了一聲佛號,道:“老衲曾聞施主多有和魔門妖孽接觸,沒想到竟然成了事實。唉,可惜閣下一身資質,若是肯皈依佛門,定然是一代高僧。”
朱浩大笑道:“我是唯物主義者,身上唯獨缺少慧根。不過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為何一關係到自身的時候,你們就忘記了這一句話了呢?連點舍身飼虎的情操都沒有,如何能夠成佛?因為武功小道而誤了成佛大道,糊塗啊糊塗!”
話音一落,朱浩便閃身朝著銅殿中央的四大聖僧和了空撲去。
朱浩毫不在意眾和尚的目光,瀟灑的道:“你們繼續念,我在銅殿裏等幾位高僧大駕光臨。在下隻是想討教討教聞名中土的第一佛寺的高僧們禪學深刻還是學武深刻而已。”
旁若無人的從僧人們中間穿過白石廣場,朱浩經過了空身旁的時候,回頭說了一句:“在下不是佛門弟子,住持不用那麽緊張。有句話叫做‘佛法無邊,唯度有緣’,我來看看自己能不能成佛。”
淨念禪院裏的和尚可不光是隻管念經吃飯不管世事變遷的專業和尚,朱浩在曼清院抨擊佛門的話幾乎一字不漏的進了他們的耳朵裏。並且還拿了淨念禪院做典型——大建廟宇、侵吞田產、奢侈無度……
除了沒有貪汙受賄,這些原本用在貪官汙吏身上的詞語被用到了他們身上,而且還是令人無從辯駁,這樣的狀況他們何時遇到過?除了南北朝時候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兩次滅佛外,從沒有人敢以如此的態度針對佛門。不幸的是,現在又出了一個朱浩;幸運的是,朱浩還不是皇帝。
所以眾僧都知道朱浩是來找麻煩的。不過和氏璧現在還在寧道奇手上。根本未送到禪院來。朱浩孤身來這裏到底能幹什麽還是個問題。師妃暄地落敗已經很影響佛門聲望了,淨念禪院當然不敢讓朱浩在這裏有分毫的損傷。
朱浩揉了揉肚子,回頭道:“對了,為了省錢我還沒吃晚飯,能麻煩住持差人送一點齋飯過來嗎?哦……千萬別忘了門口站崗的那些我帶來的侍衛們,他們也是餓著肚子保衛寺廟山門的。
我先去參觀參觀這銅殿了。”說完轉身就進了銅殿,在一幹僧人的憤怒的目光中緩緩合上了厚重的銅門。
踏進銅殿,一排油燈照耀下,入眼處盡是密密麻麻的純銅小佛像,數目恐怕不下萬尊。整齊的列成一排一排地,個個鑄造精巧,金光閃閃、富麗堂皇。這不知又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浪費多少錢財心血呢?
朱浩忽然有些明白寺院為何要瘋狂斂財至此了——佛門弟子眼中,佛祖才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皇帝是統治百姓的皇帝,出家人的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受到帝王的管製。所以他們以自己的方式供奉自己心中的佛祖,塑造金身、廣建寺廟正是他們為表達心中對佛祖敬意的一種方式,也是他們認為很平常的方式。
銅殿中央有一個銅製的案幾,上麵還放著幾卷佛經,旁邊是幾張銅做地蒲團,倒是個吃飯的好地方。
這銅殿裏除了木魚佛經還有油燈裏的燈油燈芯。其餘全是銅做地。
0.
朱浩閉目養神了好一會兒,銅殿的大門終於開了。了空帶著四大護法金剛步入銅殿,殿門再次緩緩合上。
朱浩微微一笑。此舉正和他的心意,他起身合十道:“阿彌陀佛,多謝貴寺齋飯款待,味道很不錯。”
了空和其餘四位護法金剛合十還禮。了空修閉口禪,十幾年沒有說過話,現在當然也不會說。
幾人坐在銅蒲團上,朱浩在了空對麵。四大金剛在了空身旁靠後的位置。蒲團硬梆梆冷冰冰的,若是長年累月的在上麵盤坐也是對意誌力的一項考驗。
了空坐在蒲團上,閉目垂首,隻是輕輕敲著木魚,“咚咚咚咚”地聲音回蕩在封閉的銅殿之中,有一種寧心靜氣使人感覺安詳的效果。四大護法金剛之首的不嗔白胡子一抖,開口道:“施主為何而來?”
朱浩道:“我剛才不是說了嗎,是來講經論佛的。”
不嗔道:“用何講經?”
朱浩答:“用口。”
不嗔問:“口能講經?”
朱浩答:“口可講經!”
不嗔又問:“經在口上?”
朱浩答道:“經在心中。”
“口不對心,如何講經?”繞了一大圈。不嗔終於發難了。
“口可講經?”朱浩笑問。
“此口不同彼口。”不嗔辯道。
“口不是口,又是什麽?”朱浩追問。
不嗔宣一聲佛號。便不再說話了。朱浩心中暗笑。這種文字遊戲,又能難得了誰來?
朱浩問道:“為何坐禪?”
身形威猛的不癡答道:“為了成佛!”
朱浩問道:“磨磚可否成鏡?”
不癡答道:“不能!”
“磨磚不能成鏡。坐禪豈可成佛?”
四大護法金剛盡皆動容,了空也忽然睜開雙眼目視朱浩。
朱浩心中一驚,原來了空的眼神非常的奇特,不止是因為深邃睿智,而是蘊含著一種莫名的力量。眼神本身地確可以表達出一些簡單的感情韻味,可是了空地眼神仿佛真地會說話一般。即是沒有任何的麵部表情地配合,仍舊可以表達出用語言才能表達出的複雜意思。
正如剛才朱浩對上他雙眼的時候
波紋明顯傳達出對方的話:“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了空竟然是一位精神修為強大並且精通運用的高手!
了空一睜眼,其餘四位護法金剛對朱浩的態度頓時緩和了許多。不嗔一副慈眉善目的樣子開口問道:“施主要講哪一部經,論哪一尊佛?”
朱浩指了指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髒,道:“眼、耳、心,俱為佛經。”
“阿彌陀佛!貧僧洗耳恭聽。”四位護法金剛宣一聲佛號。同聲道。
朱浩道:“我曾聽聞一僧寫下一首偈語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諸位以為然否?”
“然!”四大金剛應道。
了空開眼看了朱浩一眼,隻是有些詫異,並沒有表達出其他意思。
朱浩笑了笑,又道:“後來又有一位高僧寫下了另一首相對地偈語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諸位以為然否?”
五個大和尚聽了這首偈語。頓時動容。除了空外,齊稱:“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了空也神情肅穆的雙手合十,恭敬的朝朱浩一禮,眼神又傳達出他的意思:果然高見,善哉善哉!
朱浩道:“這隻是我聽來的。耳中聽來,口中道出而已。”
高高瘦瘦的不貪忽然道:“心中記住與否?”
朱浩反道:“心中為何要記?”
不貪被問住了,道:“罪過罪過,貧僧犯癡了。”
朱浩笑著環顧眾僧道:“眾位眼中,我是什麽人?”
不懼:“凡人!”
不癡:“癡人!”
不貪:“俗世之人!”
不嗔:“苦海中人!”
了空低垂雙目。
沒有表態。
朱浩暗罵一聲老狐狸,說道:“心存如來,看萬物都是如來;心有三毒。見眾生皆中三毒。”
四大金剛皆麵帶愧色。了空又抬頭看了朱浩一眼,不過並沒有表達什麽特別的意思。
了空沉得住氣,朱浩卻快沒料了。他不信佛,這些大多是後世一些炙人口的小故事。思索一下,朱浩再道:“有幡被風吹動.因有二僧辯論風幡,一個說風動,一個說幡動。爭論不已。”
朱浩特意看了了空一眼道:“諸位以為是風動還是幡動?”
被他連續揶揄了幾遍的四大護法金剛也聰明了,都隻念經不答話。剛才那個他是什麽人的問題地確狠狠的羞了他們一把,就算是佛法最深的了空心中肯定也不會把他當成佛來看,隻是當了幾十年住持,人老成精,秉承了沉默是金的金科玉律才沒有出醜。
觀眾不配合,預料之中四大金剛大爭風動幡動而臉紅脖子粗起內訌的事情也沒有發生。朱浩隻好自己繼續演獨角戲,繼續道:“此時有一高僧上來插口說,既非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耳。”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又是這句台詞。也不會換一個新鮮點的。比如說如果誰舉手說“我不同意”之類的該多好?一點辯論的漏*點都沒有,這樣實在沒有成就感。
了空裝高深。朱浩也隻有按照事先計劃來。要是再達不到目的的話,今天晚上怕是要空手而歸了。
朱浩清了清嗓子,祭出最後壓箱底地絕招:“那位高僧所言‘既非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可以說是唯心哲學在佛教思想中最具體的一種表現,也就是認為物質因為精神而存在。後來我曾聽一位高人講過一個故事,覺得頗有禪理。說的是一位佛法高深地行僧去拜訪一處香火鼎盛的寺院的住持,找他辯法……”
行僧問:“如何是禪?”
住持道:“是。”
行僧:“如何是正法眼?”
住持:“不是。”
行僧:“如何是空?”
住持:“問。”
“是麽?”
“不是麽?”
“是麽??”
“這……”
朱浩輕咳一聲,道:“行僧哈哈大笑,住持輸了。”
最後一出戲了,朱浩看了看有些慶幸而且額頭冒汗的四大護法,對了空道:“敢問住持,什麽是佛?”
了空聽到朱浩所講行僧和住持的辯論之後便拋開了低眉垂首專心敲木魚的狀態,目光炯炯的看著朱浩。此時見對方指著他地名字問,也不覺得意外。四位護法金剛紅佛法最為高深的不嗔也沒有到達那個住持的水準。至於他自己到底如何,卻也想要來試試。
了空如朱浩期望的那般看看頭上,又看看腳下,再看看緊閉的銅門外……
朱浩滿意地讚道:“無處不是佛。住持高見!”
四大金剛麵露喜色。同選佛號道:“善哉,善哉!”
朱浩又道:“那麽了空大師,請問故事中那位住持所未能回答出的問題,什麽是‘空’?”
了空拿起木錘,一下將木魚敲碎。四大金剛才明白過來,他回答的是“破”。
朱浩嘴角一彎,笑道:“是麽?”
了空神色猶豫,在四大護法金剛
眼神中輕歎一聲,搖了搖頭。
這一聲輕歎卻是讓四大金剛齊齊色變,不嗔急聲道:“住持師兄!”
了空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
精修了十幾年地閉口禪。就這樣破了。
朱浩心裏也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了空閉口禪被破,今天來這裏地目地已經達成一半了。根據他的估計,就算是除去精神修為,閉口禪未破地了空絕對是不弱於祝玉妍地半宗師級高手。淨念禪院有這樣一個人物坐鎮,朱浩所有的計劃中最重要的一步將如同蛇七寸一般被他們卡住。
朱浩從蒲團上起身來,麵相銅殿厚重的大門,背對了空道:“這個故事還沒有完。那住持輸了之後,卻是寺中一個從不好好聽講誦經的小和尚哈哈大笑。行僧問他為何而笑,他說看到樹上兩隻兔子撕打。所以可笑。行僧叱他妄說,兔子怎麽會在樹上打架?小和尚便問那樹上是什麽呢?行僧語塞。
”
朱浩回頭道:“後來就有了剛才如同我和大師這番幾乎一模一樣的問答。”
小和尚沒有絲毫猶豫,回道:“不是!”
行僧瞪眼道:“不是還答!找打!”
小和尚叫到:“不是還問!欠揍!”
了空與四大金剛聽完之後會心一笑。了空歎道:“原來這位小和尚才是真正有大智慧之人!不知這個故事是何人講給施主的?老衲倒是好奇,這天下竟然有這般佛法高深的高僧。貧僧不及遠矣,就算是四大聖僧俱在,恐怕也會自歎弗如。若是能在其坐下聆聽佛法,才是生平最大幸事!”
朱浩笑了笑,道:“這位高人名曰‘今何在’,卻不是僧人。”
了空與四大金剛盡皆愕然。沒想到對佛道有這麽深刻認識的人竟然不是佛門中人。四大金剛明顯的不信。了空卻道:“佛在心中,這位高僧卻是真正通透之人。”
“是啊!”朱浩不禁笑了笑,道:“在下卻有一個不情之請。”
了空神情不變,道:“施主請講!”
朱浩道:“我要讓‘邪王’石之軒再也無法興風作浪、為禍世間!”
了空道:“施主宅心仁厚,乃是萬民之福!”
朱浩笑了笑:“石之軒精神分裂,形成雙重人格,一個邪惡陰暗,一個睿智慈和,而他地邪惡人格卻是造成了如今天下戰亂的根源。我想到了一個可以完全消滅他邪惡人格的辦法。卻需要幾位高僧地配合。”
其實朱浩心裏對於石之軒一手顛覆整個大隋的說法嗤之以鼻。師妃暄既喜歡誇大自己人的實力,同喜也喜歡誇大敵人的力量。朱浩覺得她是個喜歡說大話的女人。而且在知道楊廣被向雨田下了魔種而改變的性情之後。朱浩更加肯定這一點認識。
大隋變成今天的樣子其實全是向雨田借楊廣之手造成地。將親手顛覆大隋的罪名安到向雨田身上還比較合適。石之軒僅僅是在其中穿針引線而已。要是楊廣沒有被向雨田影響的話,石之軒的各項“顛覆”大隋的計劃隻會造就一個軍力力量無比強大、四夷絕對臣服的強大隋朝。並且周邊將沒有任何一個種族或者國家能夠或者敢於威脅它的安全。
輕歎一聲,朱浩甩開這些無所謂的東西,目光灼灼的追問道:“幾位大師可願意助我一臂之力?”
了空皺眉道:“石之軒武藝高強,四大聖僧齊齊出手,三次都被他逃去。單憑我們地話,恐怕……”
朱浩不以為意的笑了笑,道:“佛祖不是常言慈悲為懷嗎?我地計劃隻是消滅他地邪惡人格,並不是要他的性命。”
“哦?那麽老衲可以幫到施主什麽忙呢?”
朱浩忽然按下了開動銅殿大門門閂地機關,在了空與四大護法金剛警惕戒備的眼神中取出一個小錦囊,然後拿出了裏麵的黃色晶體。
“邪帝舍利?”了空瞳孔一縮,四大金剛卻是神情大變的閃身護在了空身前。
“沒錯,正是邪帝舍利。不過大師不要緊張,這其中已經沒有了邪惡與黑暗的力量,它現在隻是一塊能夠儲存先天高手元精的的特殊晶體而已。”
了空默默的宣了一聲佛號,道:“老衲曾聞施主多有和魔門妖孽接觸,沒想到竟然成了事實。唉,可惜閣下一身資質,若是肯皈依佛門,定然是一代高僧。”
朱浩大笑道:“我是唯物主義者,身上唯獨缺少慧根。不過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為何一關係到自身的時候,你們就忘記了這一句話了呢?連點舍身飼虎的情操都沒有,如何能夠成佛?因為武功小道而誤了成佛大道,糊塗啊糊塗!”
話音一落,朱浩便閃身朝著銅殿中央的四大聖僧和了空撲去。